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2020-12-24 光明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馮衛東)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共同開展的該項新工作表明,有可能在動物模型中預測人類癌細胞的轉移。新研究可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的細節,包括哪些因素推動了轉移,為什麼某些癌症比其他癌症更容易擴散,以及如何用新的癌症藥物減緩或阻止這種致命過程。

研究人員稱,不幸的是,對於太多的癌症患者,儘管進行了治療,他們的腫瘤仍在繼續增長。那會讓人認為某些腫瘤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但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用獨特的DNA條形碼分子標記了代表21種不同癌症的500種癌細胞系中的每一種,使其能夠識別和追蹤癌細胞。然後,研究人員將各種組合的細胞系注射到小鼠的循環系統中。

研究團隊監測了細胞的擴散,並在5周後從腦、肺、肝、腎和骨骼中收集樣本,以確定哪些細胞系在哪個器官中駐留。研究發現,有200多個細胞系在小鼠中存活並轉移。他們確定了與腫瘤擴散有關的關鍵特徵,包括腫瘤類型、起源部位和細胞來源患者的年齡等。研究人員使用這些信息生成MetMap,以及顯示每個癌細胞系轉移潛力的交互式圖表。

為了顯示其數據的價值,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一種MetMap顯示傾向於擴散到大腦的乳腺癌。他們將這些細胞系的基因組與非轉移性乳腺癌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並指出了許多促進腦擴散的差異。他們特別指出,乳腺癌細胞脂質代謝的關鍵變化使它們能夠在大腦的微環境中生存,這表明未來的治療方法或應包括中斷脂質代謝,從而減緩這種轉移。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
    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共同開展的該項新工作表明,有可能在動物模型中預測人類癌細胞的轉移。
  • 一周科技隨我探|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孕婦胎盤中首次發現...
    科技前沿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人們對癌症最恐懼的,一個是其無限增殖能力,另一個就是癌細胞的「橫行無法」。它們很少有安分的,似乎有一條專供其自由移動的「高速路」,經常能迅速擴散轉移到其它臟器中。
  • 學術頭條:全國考研報考人數達377萬,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他在發布會中說到:「(儘管)我們目前還不知道,該疫苗針對變異毒株能否為人體提供保護,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目前疫苗觸發的免疫反應極有可能對新的變異毒株也有效。」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揭秘肝癌復發、轉移機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4日披露,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團隊等率先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機制,為進一步提升肝癌免疫治療的療效、尋找有效肝癌復發轉移防治新策略提供了更多理論依據和實驗證據。
  • 首張「癌症轉移圖譜」問世!集合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規律
    對很多癌症患者來說,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最為致命。如果能預先知道癌細胞可能轉移的路線,或許會對癌症治療有很大的幫助。這項研究不僅意味著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在這個轉移圖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導致某些腫瘤擴散到不同器官的原因,還能夠為醫生在癌症藥物的篩選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圖|相關論文(來源:Nature)相關研究以 「A metastasis map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為題發表在了 Nature上,並被評為當期封面文章。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它們通過分裂、生長,最終形成不同細胞類型,進而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這些組織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人體的器官,例如心、肺、腦和肝臟。首個人類細胞圖譜的問世,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人體細胞的生長規律?又將如何改善人們對癌症等疾病的理解、診斷和治療?
  • Science:首張免疫細胞起源圖問世
    該研究可能會帶來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免疫療法。T細胞的英文名稱Thymus lymphocyte,意即是起源於胸腺的淋巴細胞。胸腺是T細胞發育和T細胞受體庫形成的關鍵器官。負責抵抗感染和疾病的T細胞離開胸腺後,會進入血液和身體其他部位進一步成熟。T細胞負責尋找並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還可以識別癌細胞並殺死它們。
  • Immunity: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器官捐贈者的組織,建立了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於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誌上。
  • 癌症演化樹:揭示癌症轉移機制
    實際上,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的馬可·格爾林根及其他研究者的早期研究顯示,即使在原發性腫瘤中,不同區域的腫瘤細胞都具有不同的基因序列。    2010年,我與我的實驗室成員(作者在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病理學家戴維·裡姆、遺傳學家理察·利夫頓和藥物學家約瑟夫·施勒辛格一起,致力於回答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3個問題。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04-27 08:46
  • 3D列印複雜「腫瘤-血管-骨」癌症轉移模型研究癌細胞轉移機制
    癌症轉移是癌症治療的關鍵挑戰,目前尚缺乏合適的體外癌症模型來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臨床證據表明,7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導致嚴重的疼痛、骨折甚至死亡。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是癌症治療的關鍵。癌症轉移的過程往往很難直接在患者體內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開發了一些體外癌症模型。
  • 微觀粒子研究領域碩果纍纍 首張黑洞照片問世震驚全球
    2019年,美國科學家在包括粒子物理在內的多個基礎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新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s)和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是其中的翹楚。在粒子物理領域,如今要發現一種新粒子越來越困難。
  • 癌症有救了?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外媒稱,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儘管這些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新的抗癌藥物可使腫瘤縮小,但它們對病人生存時間的影響卻很小,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治療後會發生癌症復發,並出現了很多不能治癒的轉移性實體瘤,所以晚期實體瘤病人的生存率仍然很低。那麼,大多數人都會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癌症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 癌症怕轉移,癌細胞轉移時,會通過什麼途徑?醫生詳細告訴你
    癌症已經夠可怕,但是癌症居然出現轉移了,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癌症破壞者患者的身體健康,一步步的侵蝕著我們的身體,腫瘤在身體中長大,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異常症狀,有很多的併發症就會相繼而來,這些都是輕的,最厲害的就是癌症轉移了。
  • 癌症轉移是「催命符」?醫生:牢記3個要點,或能阻止癌細胞轉移
    在醫院的腫瘤科經常會有患者這樣問醫生,醫生我最近總是渾身疼,是不是癌症轉移了?我還能活多久?癌症轉移好像是比患癌還要恐怖的事情,癌細胞出現轉移就意味著身體不再是一個部位出現惡性腫瘤,治療的難度也會更大。很多人說癌症轉移就是患者的「催命符」。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照片"衝洗"耗時約兩年
    (原標題: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復發轉移是「催命符」?癌症「倖存者」只因了解它!
    這位失眠的房東,是不是像極了忐忑不安擔心復發轉移的癌症患者?據報導,有22%-99%的患者在手術後伴有腫瘤復發轉移的恐懼。此種悲觀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存周期。焦慮源自無助,其實,腫瘤患者只要搞清楚兩件事——「我的腫瘤容易復發轉移嗎?」,「我能提早預測復發轉移,然後採取措施嗎?」
  • 癌症轉移,是真實存在還是醫學騙局?醫生說了大實話
    可是抗癌兩年,他還是逃不過癌症轉移。接下來,劉欣又該如何應對癌症轉移呢?所以當癌症出現轉移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症狀: 淋巴腫大:癌症轉移前,患者淋巴結會變腫大,特別是腋窩、腹股溝、頜下等淺表淋巴結。這說明癌細胞數量增多,有轉移或復發的風險。
  • 癌症轉移也阻擋不了生存的步伐
    近年來,癌症轉移一直是治療的主要難題之一,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臨床上,癌症患者往往會首先考慮手術治療,以求斬草除根,但手術治療並不徹底,術後患者體內仍有殘存的癌細胞,導致很多患者出現轉移的問題。不過,癌症轉移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有的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也可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