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4/ | ![]() |
|
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寶寶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戀物行為在2歲時表現最為強烈。為什麼寶寶會迷戀這些物品呢?因為它們是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寶寶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那麼,都是什麼樣的物品最容易讓寶寶迷戀呢?大部分是柔軟的物體,是可以讓孩子擁抱、享有絕對操控權的物品,比如他們經常玩的絨布玩具、經常用的杯子、經常蓋的小毛毯等。
乳房、安撫奶嘴
新生寶寶對外界環境缺少安全感,一旦安全訴求無法得到滿足,那麼寶寶就會對媽媽的乳房或者安撫奶嘴產生依戀,乳房可以給寶寶溫暖舒適的身體感受,同樣跟安撫奶嘴一樣,也可以讓寶寶產生陪伴感和安全感。
指頭、玩具或拳頭
當寶寶要尋求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物體,以此來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時,指頭、玩具或拳頭便成為最好的選擇。伴隨著小寶寶對基本需求的生理滿足,這些物品也將讓小寶寶更加愉悅,儘快把糟糕的負面情緒排解掉。
毛毯
在寶寶最容易迷戀的物品中,毛毯也許是僅次於奶嘴的第二大戶,而且必須是那種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毛毯。是什麼給了毛毯如此大的魅力?這不僅因為它上面有寶寶熟悉的味道,還因為毛毯能帶來溫暖的觸覺聯想,而且摩搓毛毯的聲音又能聯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柔軟物品
除了那些能帶來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寶寶對某些物品的觸感也非常在意,因為這種感覺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比如毛巾、被子、枕頭、玩偶、手套等。看到有那麼多寶寶喜歡拿軟毛玩偶在臉上摩擦玩耍,您就知道柔軟物品是多麼受歡迎啦。
照顧者的身體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主要照顧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為寶寶一再光顧的地方,如耳朵、手、頭髮等,甚至有些媽媽必須保持固定的頭髮長度,這樣寶寶才能安心玩著頭髮入睡。
(責任編輯:秦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