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對物品有依戀情結咋辦

2020-12-06 搜狐網
5種最容易讓寶寶依戀的物品

NO.014/

  隨著寶寶年齡越來越大,總是有一件事讓媽媽感到煩惱,那就是寶寶依舊對某些物品十分迷戀,甚至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

  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寶寶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戀物行為在2歲時表現最為強烈。為什麼寶寶會迷戀這些物品呢?因為它們是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寶寶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那麼,都是什麼樣的物品最容易讓寶寶迷戀呢?大部分是柔軟的物體,是可以讓孩子擁抱、享有絕對操控權的物品,比如他們經常玩的絨布玩具、經常用的杯子、經常蓋的小毛毯等。

  乳房、安撫奶嘴

  新生寶寶對外界環境缺少安全感,一旦安全訴求無法得到滿足,那麼寶寶就會對媽媽的乳房或者安撫奶嘴產生依戀,乳房可以給寶寶溫暖舒適的身體感受,同樣跟安撫奶嘴一樣,也可以讓寶寶產生陪伴感和安全感。

  指頭、玩具或拳頭

  當寶寶要尋求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物體,以此來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時,指頭、玩具或拳頭便成為最好的選擇。伴隨著小寶寶對基本需求的生理滿足,這些物品也將讓小寶寶更加愉悅,儘快把糟糕的負面情緒排解掉。

  毛毯

  在寶寶最容易迷戀的物品中,毛毯也許是僅次於奶嘴的第二大戶,而且必須是那種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毛毯。是什麼給了毛毯如此大的魅力?這不僅因為它上面有寶寶熟悉的味道,還因為毛毯能帶來溫暖的觸覺聯想,而且摩搓毛毯的聲音又能聯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柔軟物品

  除了那些能帶來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寶寶對某些物品的觸感也非常在意,因為這種感覺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比如毛巾、被子、枕頭、玩偶、手套等。看到有那麼多寶寶喜歡拿軟毛玩偶在臉上摩擦玩耍,您就知道柔軟物品是多麼受歡迎啦。

  照顧者的身體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主要照顧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為寶寶一再光顧的地方,如耳朵、手、頭髮等,甚至有些媽媽必須保持固定的頭髮長度,這樣寶寶才能安心玩著頭髮入睡。

(責任編輯:秦曉雪)

相關焦點

  • 一言不合就哭鬧,解讀寶寶情緒密碼,分分鐘搞定「不聽話」的娃!
    經常聽到有寶媽吐槽,別人家的寶寶吃了就睡,乖得很,自家寶寶瞌睡少就算了,還動不動就哭鬧發脾氣。最麻煩的是寶寶還不會說話,面對TA的小情緒,寶媽們只能靠猜,搖搖晃晃哄半天了,小傢伙依舊不買帳,讓新手爸媽們是身心俱疲又無奈。小孩子的工作不就是吃和睡嗎?
  • 寶寶成長過程必有的8個毛病,是好是壞?應如何處理?
    當寶寶拿起比較重的或尖銳的物品時,這時媽媽們需要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告訴寶寶這個物品不能拿,危險,會傷害到他對身邊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他們喜歡用味覺去感知世界,對感興趣的物品都舔舔,嘗嘗味道。
  • 人類有荒野情結
    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喬治亞大學和明尼蘇達自然資源部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在公園或森林裡散步時,人們會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是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的結果。研究發表在《環境與行為》雜誌上。該研究名為「心理需求滿足和對自然景觀的依戀」,研究人員通過調查795名受訪者
  • 「寶寶說話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是正常現象還是自閉症?
    很多寶媽寶爸到寶寶學說話階段都會有這樣的困惑:1歲了怎麼還沒學會叫爸爸媽媽;寶寶不喜歡理人,怎麼喊都依舊一聲不吭。在面對小區裡其他寶寶早已經學會說話,自己的寶寶卻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急的不行而跑去求醫的例子比比皆是。
  • 最新地鐵禁帶物品出爐 仔細看看別被攔
    寶寶「牽」氣球 乘地鐵可不行了最新地鐵禁帶物品出爐 仔細看看別被攔  「坐地鐵不讓拎白酒,這是真的嗎?」「指甲油也不能帶進地鐵啦?」「坐地鐵到底可以帶多大的包才能順利過安檢呢?」  地鐵安檢人員解釋說,按規定地鐵乘客攜帶物品的總重量是有限制的,一般不能超過30公斤或外部尺寸長、寬、高之和不能超過160釐米,這也是瀋陽地鐵參考國內其他城市地鐵相關規章制度而制定的。  孕婦過安檢擔心儀器輻射咋辦?可求助  劉女士是位孕婦,每次乘地鐵過安檢時,心中都有點不舒服:「儀器會不會有輻射呢?」
  • 科普|現代依戀理論的十大核心原則
    本文在她的新書《依戀與情緒聚焦治療》從約翰 ·鮑爾比精彩勾勒出的第一個依戀理論模型開始,近年來社會心理學家j進一步發展了現代依戀理論,那麼這些現代依戀理論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現代依戀理論觀有以下三個事實:首先,依戀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際關係理論,它將個體置於與他人最密切的關係中;它認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社會的,而且也是人類的聯結體——處於關係中的個體。
  • 殺害、自慰、暴力攻擊的6歲女孩Beth|個案分享:反應性依戀障礙
    反應依戀障礙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昨晚看了紀錄片《Child of Rage
  • 怎麼教1歲寶寶雙手,控制物品運動能力,和思維注意力,抓住寶寶關鍵期
    嬰幼兒能力發展(第 12 個月) 12—13 個月是雙手控制物品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大運動 扶走取物——鍛鍊寶寶身體平衡能力,發展探索能力。
  • 七夕特輯 | 戀愛中的大腦:愛情和依戀有何區別?
    而那些戀愛了較長時間(8到17個月)的人,活動較多的區域往往與依戀感有關。這說明大腦很容易陷入愛情,但是形成依戀感則需要時間。浪漫的愛情就像熟睡中的貓,可以隨時被喚醒。但是對另一個人產生深刻的依戀,往往需要更多時間。
  • 陌生情景實驗:正確的依戀關係很重要
    答案可能跟孩子的安全依戀關係有關。一般來說,當孩子處於一個很不熟悉的環境當中,被陌生人照顧的時候,會出現不一樣的心理變化,如果在這期間還經歷了和父母的分開,那麼孩子他們可能就會出現三個非常典型的階段,分別是反抗、失落和分離,在不一樣的階段,孩子會出現的狀態也會不一樣,不一樣的狀態對應著不一樣的安全依戀關係。
  •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眼鏡布能否帶進考場?」昨日,針對考生和家長的疑問,市招辦普招科科長高冰南進行解答。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眼鏡布能否帶進考場?」昨日,針對考生和家長的疑問,市招辦普招科科長高冰南進行解答。
  • 寶寶的這4件貼身物品一定要越柔軟越好,才不會對他產生傷害
    小錢最近發現寶寶的背上和胳膊上總是有一片紅印,剛開始她以為是老公抱寶寶時太用力造成的,可後來認真觀察了一下寶寶的反應和行為,才知道是因為衣服,由於前幾天有朋友送了幾件麻布的嬰兒睡衣,既透氣又吸汗,所以小錢就一直給寶寶穿著,結果沒想到麻布透氣有餘,卻柔軟不足,對寶寶造成了傷害。
  • 揭秘《任意依戀》拍攝,那部傳說中最值得一看的韓劇
    昨晚被#金宇彬秀智跟我約會吧#這個話題刷屏了,「長腿oba」金宇彬和「國民初戀」秀智同榜屠屏,這熱度寶寶也是嚇壞了!
  • 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般成人自閉症不是很多,但兒童自閉症卻有很多。兒童自閉症大多數和父母脫不來干係,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症的表現以及治療自閉症的方法。請看下文吧。依戀某些特殊物品孤獨症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如積木、收音機、球等,以至於達到依戀的程度。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如將這些物品拿走,則會引起哭鬧、驚慌。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遊戲,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常常自得其樂。感知覺障礙患兒對聽覺、視覺刺激反應遲鈍,好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笑,寶寶成長的神秘編碼
    後天經驗是通過自身與外界環境發生矛盾和解決矛盾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微笑是很好的正向經驗,有利於寶寶積極個性的形成。笑的發展——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寶寶一出生就有微笑的本領。雖然此時的寶寶讓你手忙腳亂,總以哭鬧錶示自己的大部分訴求,但是當「奶足飯飽」,安靜入睡後,很多家長都能觀察到自家寶寶揚起嘴角,無言的微笑。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迴避型依戀如何挽回有很多諮詢者上來就會問我,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並不是你們吵個架,他不回覆你的信息,或者是愛說分手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並不體現於某一個表現,而是貫穿於親密關係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一、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 什麼樣的星盤配置容易有處女情結?
    針對「處女情結」這個問題,我們的輿論似乎有這樣一種導向——只有封建愚昧、庸俗過時的男性才會抱持這樣的態度,大多數有常識的男性不會如此。就像我們不能用一個女生是否是處女來衡量她的品格,我們也不能用一個男人的受教育程度、人品、智力去衡量他是否有處女情結。
  • 媽媽房間裡有蟲,喊3歲寶寶來「斷後」,看到孩子手裡物品後笑翻
    媽媽發現房間裡有蟲子,喊3歲的寶寶前來「斷後」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家寶寶成長中的一件趣事,讓網友們看後也是忍俊不禁,覺得小傢伙真是太可愛了。這天,媽媽在整理屋子的時候意外發現房間裡有一隻蟲子,雖然寶媽被嚇了一跳,但她靈機一動就喊了自己3歲的寶寶前來「斷後」,只聽寶媽嘴裡嚷著:「寶寶,你快來呀!這裡有蟲子,媽媽害怕嗚嗚!」等寶寶進屋的時候,寶媽就假裝很害怕地縮到了一邊,但是等她看到孩子手裡的物品後還是忍不住笑翻了。
  • 這4種情結,在心理學層次分析,其實都是精神疾病
    02戀足癖情結在《瘋癲老人日記》中有一段就是描寫戀足癖的。在卯木先生晚年的時候,對自己兒媳婦的腳產生了好感。通過撫摸和親吻她的腳來消解自己的欲望。即使到了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也要把兒媳婦的腳做成拓印放到墓前,目的是可以讓這雙腳一直陪著自己。
  • 一不小心睡扁頭,寶寶還能「圓回來」嗎?頭型矯正別晚於6月齡
    自家寶寶平時沒注意,已經睡成扁頭了咋辦?別急,三招教你矯正回來。一不小心睡扁頭,寶寶還能「圓回來」嗎小芸的寶寶剛滿4個月,每天餵奶、換尿布,忙得不可開交,小芸從打生娃以來,沒有睡過一宿好覺,整個人精神都是恍恍惚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