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06:13 |共享聯盟桐鄉站
全民關注的桐鄉市豐子愷藝術中心概念方案出爐!
項目介紹
▲項目區位圖
桐鄉市豐子愷藝術中心位於鳳凰湖西南側,西側至環城東路,北側緊靠茅盾東路,用地面積約69782.8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0507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14096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90981平方米,項目可提供機動車泊位1932個。此外,中心東側河道至鳳凰湖大道約23297.48平方米用地範圍內將進行綠化提升改造。該項目建築方案由姚仁喜主持設計,大家廣為熟知的烏鎮大劇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效果圖來啦~
豐子愷藝術中心設計方案與豐子愷先生作品單純樸實的表現形式、包羅萬象的創作內容、纖細敏銳的人文關懷相呼應,呈現日月、光影、剛柔、生機的自然協調。建築風格現代中式,採用現代設計手法,通過純粹的幾何造型,在平面布置上體現出主要功能的重要性與關聯性。
是不是超級驚豔!那麼,桐鄉市豐子愷藝術中心將設置哪些功能區塊呢?這就帶大家先睹為快!
建築布局
結合北側鳳凰湖、東側公園景觀、南側蓮花橋港、西側主幹道及樹林屏障的基地特性,豐子愷藝術中心以美術館建築「緣緣樓」為主題,與酒店和會議中心裙樓形成L形配置,朝內環抱境內水景庭園「日月池」和紀念性柱廊「石門廊」,穿過樹陣廣場 「護生林」,朝北迎接鳳凰湖景觀腹地,創造最長的沿街景觀面。
1.緣緣樓
「緣緣樓」之名由石門緣緣堂引申而來。「緣緣樓」美術館為輕盈的東西向體量,懸浮在裙樓之上,不同體量的功能盒子交疊穿插,營造豐富的立體觀展動線及舒適的負空間。美術館立面借鑑中國傳統窗欞元素用作表面幕牆,顏色為木色,加以參數化漸變效果,不僅能為室內空間營造生動的光影效果,亦可與豐子愷先生石門故居的老窗產生呼應。該建築地上共7層,總高49.8米,一、二樓為庫房及臨時展廳,三樓以上為藝術展廳空間及行政研究空間。
2.日月池
「日月池」之名由豐子愷先生曾居住的上海日月樓引申而來。東側配置600座音樂廳「映月廳」,西側配置主會議廳「曜日堂」,兩者東西相望,日出月落,互相輝映。
3.石門廊
「日月池」北側設有23根20米高的臨水柱廊,鐫刻著豐子愷先生的作品選粹,象徵先生的生命脈絡。這排臨水柱廊構成了「石門廊」,紀念豐子愷先生的出生地——石門灣。
4.護生林
「石門廊」北側與茅盾東路之間設有一片樹陣廣場,與茅盾東路垂直種植,取名為「護生林」,傳承豐子愷先生護生戒殺的慈悲情懷。
5.環園
環園整體呈環形,地上10層,總高43.5米,客房規模為375間。環形造型可化解城市銳角,一、二層與長條形會議中心連接,共用部分功能,以上為八層客房;內圈在立面上做垂直綠化,提升景觀環境。
對於桐鄉來說,文化是推動城市發展的精神力量和內在動力,豐子愷先生正是桐鄉不可多得、無可比擬的文化寶藏。作為先生的故鄉,桐鄉是豐子愷藝術的傳承地,豐子愷元素是風雅桐鄉的鮮明標識。
桐鄉市第十四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提出,將「豐子愷藝術中心力爭開工建設」列為2020年要突出抓好十件大事之一。啟動豐子愷藝術中心項目建設,不僅響應桐鄉百姓廣泛呼聲,更是提升城市品質、打造風雅桐鄉的重要一環。目前,項目專班已完成賦碼、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設計招標、方案意見徵求、概念方案上會等工作。
藉助豐子愷藝術中心這一載體,可以更加系統地展示先生藝術的一生,讓更多人走進他的藝術世界,讓豐子愷元素髮揚光大、享譽世界。
桐鄉將盡心、傾力建設好、發展好,用好、用活豐子愷藝術中心,使其成為風雅桐鄉又一文化地標,讓桐鄉成為國際品質和江南韻味,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詩畫水鄉典範」。
1606342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