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相關專題通過專家評審

2021-01-09 科學網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 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相關專題通過專家評審

 

本報訊(記者徐海、朱漢斌 通訊員龍超)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員何偉宏團隊承擔的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項目南部碼頭及巖心庫工程——「海域使用論證」與「海洋環境評價」兩個專題通過專家評審,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海域使用論證是項目用海取得海域使用權的前置條件,而海洋環評是預防和減輕項目用海對海洋環境影響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作為「海域使用論證」和「海洋環境評價」兩個專題的編制單位,多次深入現場調查勘測,完成了項目海洋環境與資源現狀調查、地形地貌測量、海域開發利用現狀調查、公眾問卷調查等大量工作,為相關專題的編制夯實了基礎。在滿足項目用海需求的前提下,多次組織專題研討,為項目用海選址、用海平面布置、用海方式等提出優化方案。

基於團隊為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項目傾注的努力和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項目負責實施單位自然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專門給南海海洋所寫來感謝信,希望繼續支持和參與項目後期建設,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決策建議和技術支持,全力助推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

《中國科學報》 (2018-12-26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關鍵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結束,取得圓滿成功。試採過程中,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試採現場指揮部組織和領導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孫寶江、廖華林所在團隊分別承擔了「海洋動態壓井混合裝置」和「儲層改造地面試驗與工具現場技術服務」課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關成果得到高度認可,為試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 天然氣水合物清潔新能源課題通過立項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一項「天然氣水合物鑽完井關鍵技術與取心裝備研製」課題通過中石化科技部組織的立項論證專家組審查,將解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防砂中心承擔其中「天然氣水合物防砂完井及測試技術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儲量巨大,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廣、規模大、資源潛力大等特點。
  • 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報告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覆蓋學科: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能源類主講人:李勝利 建設工程學院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8:30-19:30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鑽採樓529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承辦單位: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 國務院批准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司長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通過設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確立其法律地位,將極大促進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我國第173個礦種,一是基於天然氣水合物在成藏、賦存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此次新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與其他能源礦產在賦存、成因、成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二是將其列為新礦種,有利於勘查開發統一管理,推動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
  • 黃埔文衝接獲世界最先進鑽探船訂單
    2020年9月1日,天然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建設項目之鑽採船舶建造發布中標結果公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黃埔文衝公司作為第一中標候選人成功中標該項目。據悉,該船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由我國完全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
  • 從探索走向試驗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26日,在自然資源部舉辦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相關人員進行了解答。        第一輪試採成功之後,為何還要開展第二輪試採?        答:天然氣水合物的產業化進程大致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
  • 地質調查局副局長:中國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後,其產業化進程正在步步推進。8月25日在京舉行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稱,中國是世界上既有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有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極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從目前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進程來看,我國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我國通過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 國土部:我國新發現天然氣水合物 分別位於南海和青海
    在相對穩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不同相態烴類共生構成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在我國海域和陸域均有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分布。天然氣水合物的成因特點、賦存方式具有特殊性,在化學性質和物理特徵方面明顯區別於常規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受低溫、高壓條件控制,具有特殊的成藏機制,勘探開採技術具有特殊性。天然氣水合物有何作用?據介紹,其能量密度高,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
  • 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召開
    7月28日至8月1日,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中心參與承辦。
  • 再鑽南海可燃冰—聚焦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
    2007年,我國曾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通過鑽探首次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的實物樣品。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消息稱,2007年5月,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我國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水平一舉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記者從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自然資源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加快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北京大學等國內外70餘家單位近千名業務骨幹,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電纜網訊】日前,據科技日報報導,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造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中國網26日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今天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
  • 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
    記者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初步設計完成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
  • 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記者王立彬)在水深1225米的海域,我國一舉攻克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自然資源部26日在此間宣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下兩項新世界紀錄
    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鍾豔平)自然資源部26日在此間宣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兩項世界記錄
    被俗稱為「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固態結晶物質,外觀像冰,可以被點燃,被認為可成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2017年,我國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開採成功。2019年10月正式啟動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nbsp&nbsp&nbsp&nbsp中國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19年10月正式啟動,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天然氣水合物將開展第二次試採
    其中,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報告》指出,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積極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基本完成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成果集成,建立了統一的海洋地質核心資料庫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資料庫,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與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