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曹川川 實習記者 王雪純)2019年10月19日,由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法制日報社聯合主辦,雄安科融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協辦「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倪晉仁院士受邀出席座談會。
在座談會發言中,倪晉仁院士對我國環保事業地做了簡要的階段性梳理,並指出了相關的問題。他講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處在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認識的初級階段時,而同時期的歐洲已經在談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生態健康等深度問題,這說明歐洲在環境治理方面比我國要超前許多。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實力在環保方面投入更多資金,但由於許多企業對環保業務缺乏了解,就盲目地轉型成環保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一些發展較快的國家,環保修復階段基本完成,現開始談到自然資本,這種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環保理念不斷更新、再到環保市場水到渠成的方式,給我國的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鑑意義。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到了變被動為主動保護的階段,而保護階段依然需要大量的機構與組織。倪晉仁院士認為,環保產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業務,這與國家的發展步伐非常一致,中小環保企業需要有技術體系和相關政策來支撐與扶持。
倪晉仁院士強調,要杜絕一窩蜂的現象,在每一個發展時期,中國的企業都需要有理性的引導。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