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治斌 曹學平 上海報導
11月9日,上會接受審核的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皓元醫藥」)沒能順利闖過最後一關,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99次審議會議中,被宣布暫緩審議。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發審委要求皓元醫藥針對未獲得授權並處於第三方專利期內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銷售予客戶的情形,說明公司是否符合《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發行條件。
科創板上市被暫緩審議對公司經營有何影響,皓元醫藥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關於「暫緩審議」,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已出具審核意見。「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
主營業務專利使用引爭議
皓元醫藥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
招股書顯示,皓元醫藥分子砌塊是指用於設計和構建藥物活性物質的小分子化合物,工具化合物是指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及潛在成藥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皓元醫藥方面表示,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廣泛應用於疾病機理研究、靶標發現和驗證、苗頭化合物的發現、先導化合物的篩選和優化、臨床前候選化合物的選擇等藥物發現過程中的各個階段。
據招股書披露,目前皓元醫藥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超過 10000 種,已完成工藝研發並延伸為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產品超過100種,其中84個產品已具備產業化基礎。
2017年至2020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皓元醫藥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1.74億元、2.99億元、4.03億元和2.47億元,其中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營收佔比分別是46.71%、50.41%、58.49%、56.23%。
而此次皓元醫藥被暫緩審議,是與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銷售有關。根據上交所的審議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涉及第三方專利期內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皓元醫藥在售的工具化合物產品中涉及第三方專利期內產品數量為3230個,佔其在售的工具化合物產品數量的比例為26.84%。此外,皓元醫藥第三方專利期內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銷售,在美國和中國的銷售金額較大,其他國家或地區金額較小。
「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專注於醫藥領域,面向製藥廠商、科研單位及院校等供其科學研究、藥證申報使用,且提供量級很小,下遊客戶使用相關化合物系針對專利產品本身進行的科學研究和實驗,又與最終提交藥品註冊申請所需要提交的資料密切相關,未侵犯化合物專利本身的功能或商業用途,因此未對原研藥廠等專利權人構成現實商業利益損害。」皓元醫藥方面表示。
此外,皓元醫藥亦認為,工具化合物主要銷售市場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的「安全港條款」和專利法的立法精神、相關判例,公司只要能夠合理保證相關專利產品的最終用途為科學研究、藥證申報使用,原則上就應當屬於各國專利保護例外規定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