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打造科創企業 皓元醫藥陷產品專利之爭

2020-12-02 消費財經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皓元醫藥)科創IPO之路折戟最後一關。11月9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99次審議會議中,皓元醫藥被宣布暫緩審議。

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注意到,上交所對皓元醫藥出具的《關於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以下簡稱問詢函)中,針對皓元醫藥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 產品的專利問題頗為詳細。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科創屬性是要經得起推敲,不是靠自己胡編濫攥,所以上交所是要求上市公司把自己的產品用能夠得到學術界公認的方式解釋清楚,對其科創屬性的含量進行充分披露。「如果其專利的含金量不足,就不能上科創板,但對公司日常經營沒什麼影響。」沈萌補充道。

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

兼具高毛利率與科創屬性

皓元醫藥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科創企業」用心,可謂良苦。根據招股書,皓元醫藥在描述其模式創新性的時候,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字眼頻頻出現。皓元醫藥表示,「公司依託於藥物研發產業鏈前端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緊跟生物醫學和醫藥研發的前沿進展並把握髮展趨勢,對藥物研發市場需求進行前瞻性研究和儲備項目開發。」「公司產品和服務貫穿藥物活性成分的研發階段和生產階段,形成了「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特色原料藥和中間體」一體化。」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為何皓元醫藥把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視若珍寶?這要從兩者的科創屬性及高毛利率說起。如果將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塊和原料藥和中間體分行業研究,分子砌塊,位於最前端,是用於設計和構建藥物活性物質從而研發的小分子化合物,是研發的重要物料之一。目前A股分子砌塊龍頭企業——藥石科技,2019年開發合成了近2000個有特色的分子砌塊,毛利率約為51.59%。工具化合物位於合成路徑處於分子砌塊後端,具有一定生物或藥理活性的小分子。

2017年至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皓元醫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7.71%、68.29%、70.70%,藥石科技分子砌塊近三年綜合毛利率為51%-62%,由此可以推算工具化合物的毛利率約在60%以上,高於分子砌塊毛利率。

相比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中間體和原料藥則為更後期,主要用於臨床研究、上市藥物、仿製藥等後期,毛利率相對而言更低,九洲藥業等上市公司中間體和化學原料藥毛利率約為30%-40%。報告期內,皓元醫藥原料藥和中間體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44%、34.78%、38.83%,也在行業水平內。

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

打造科創企業行得通嗎?

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打造科創企業,皓元醫藥要想走通此路,需要看其業績及具體經營狀況。

根據招股書,皓元醫藥主營業務可分為兩大類,具體包括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原料藥和中間體業務。從業績貢獻來看,報告期內,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貢獻了近六成收入,且所佔比重逐年遞增;而原料藥和中間體收入佔比逐年遞減。

從營收看,皓元醫藥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8125.49萬元、1.51億元和2.36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46.71%、50.41%和58.49%;原料藥和中間體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70.96萬元、1.48億元和1.67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53.29%、49.59%和41.51%。

從毛利率看,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毛利率高達七成,報告期內,分別為67.71%、68.29%、70.70%,最近三年逐年遞增;原料藥和中間體毛利率約為三成,2017年-2019年毛利率分別為38.44%、34.78%和38.83%。

從數據來看,皓元醫藥分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確是公司的業績引擎。但是,具體到經營數據,皓元醫藥卻遮遮掩掩,含糊其辭。

首先表現在對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的產銷情況的描述。從招股書來看,報告期內,公司銷售額前十大且有較為穩定銷售的產品,均為中間體系列和原料藥產品。對此,皓元醫藥表示,公司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產品種類繁多,單一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低,產品的收入較為零散,原料藥和中間體中單一產品的產銷量數量級則高於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因此報告期內公司單一產品銷售收入較大的主要品種均為原料藥和中間體系列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招股書中,皓元醫藥將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合二為一,並未披露各自產品的名稱、成本和利潤情況。另外,投資者們也無法了解到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的具體生產、銷售、技術等情況。反而,皓元醫藥招股書中對原料藥和中間體系列產品濃墨重彩,進行了產業運營情況的描述。

由此來看,皓元醫藥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打造科創企業的美夢,似乎並不具說服力。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科創屬性是要經得起推敲,不是靠自己胡編濫攥,所以上交所是要求上市公司把自己的產品用能夠得到學術界公認的方式解釋清楚,對其科創屬性的含量進行充分披露。

分子砌塊與工具化合物

種類與專利之爭

皓元醫藥對主營業務避重就輕的態度,自然引起了上交所的問詢。在問詢函中,關於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問題頗為詳細。尤其在專利問題上,引人關注。

根據招股書,皓元醫藥稱目前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已超過1萬種,上交所要求其結合同行業公司,說明公司化合物庫種類數和專利數是否相匹配、自身專利對應的化合物種類數及其佔比等問題。

(圖片來源:上交所問詢函)

根據皓元醫藥回復,公司在售的化合物種類約為1萬種,專利僅為9項,佔公司工具化合物產品種類比例僅為0.09%。同時,皓元醫藥表示,經過分析比較,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種類數與專利數量之間不存在必然關係,且公司專利數量佔該類產品數量的比例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無重大差異,相關情況符合行業慣例。

(圖片來源:皓元醫藥回復函)

值得關注的是,皓元醫藥尚在專利保護有效期的產品數量佔比不足30%。據了解,皓元醫藥目前存在專利保護且在有效期內的產品數量佔比約為27%,專利保護已過期的產品數量佔比約為62%,不存在專利保護的產品數量佔比約為11%。

對於是否存在專利侵權風險,皓元醫藥則回復稱,在美國、中國等銷售地均存在「安全港條款」,即利用存在第三方專利的產品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及獲得改過藥物所需要的的行政審批的信息而進行的合理相關行為,不視為侵權。

所以,皓元醫藥認為,公司工具化合物的銷售主要面向製藥廠商、科研單位及院校等,機構並僅供其做科學研究及藥證申報使用,屬於「安全港條例」規定的不屬於侵犯專利權的情況。

相關焦點

  • 產品涉第三方專利 皓元藥業IPO被暫緩審議
    主營業務專利使用引爭議皓元醫藥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
  • 皓元醫藥新專利助力囊性纖維化治療藥物研發
    皓元醫藥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目前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
  • 皓元醫藥四年未予變更股東登記,技術創新能力遭質疑
    【環球網 記者 陳超】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
  • 皓元醫藥科創板:攻克「艾日布林」化學藥物工業合成難題
    招股書顯示,皓元醫藥主要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業務方面,皓元醫藥通過一體化創新模式實現了原料藥研發全產業鏈的貫通。
  • 安徽皓元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皓元醫藥是研發創新驅動型企業,研發進展及成果顯著,多年來已儲備了充足的可產業化產品。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和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順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對公司現有主營業務、技術研發能力全面提升,皓元醫藥規劃在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打造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131.79畝,年產121.095噸。
  • 藥石科技:全球新穎藥物分子砌塊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洪敏  南京藥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醫藥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藥物分子砌塊的設計、合成和銷售;關鍵中間體的工藝開發、中試、商業化生產和銷售;藥物分子砌塊的研發和工藝生產相關的技術服務。
  • 論道醫藥專利|醫藥化工領域利用化學結構檢索專利的技巧
    (本文3250字,閱讀約需7分鐘)摘要:在進行專利信息的檢索和調研的過程中,化學結構式的數位化檢索是醫藥化工領域專利信息檢索重要手段。由於具有化學結構檢索的商業資料庫價格較高,使得許多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化學結構的專利檢索。本文篩選出幾種具有化學結構檢索功能的免費資料庫,為採用化學結構檢索醫藥化工專利提供幫助和參考。
  • 四川一家不賣藥的醫藥企業近日將上市!
    這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2月的醫藥研發企業,也是第一家正式入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企業。在成都召開的2020川商暨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座談會上,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進透露,公司預計本月(4月)內上市,成為科創板第一隻川股。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2019年3月1日,中國A股的科創板規則正式出臺;證監會發布了《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自公布之日起實施;證監會發布其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關於企業申請在科創板上市,需要履行的發行上市審核和註冊程序,明確:交易所收到註冊申請文件後開展審核工作,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證監會收到交易所報送的審核意見
  • 張鋒和杜德納的CRISPR專利之爭,爭的是什麼?
    有意見認為這次頒獎將理解生物學原理與發明應用生物學技術分開了,張鋒和喬治·丘奇因此不在五人中。 在過去近幾年的時間裡,CRISPR受到輿論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專利之爭:張鋒所在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博德研究所與杜德納所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關專利的歸屬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這裡,我們為讀者梳理了相關情況。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共計22家,除碩世生物、祥生醫療兩家企業以外,其餘20家均進入首輪問詢階段。
  • CRISPR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此外,PTAB還表示CVC團隊在CRISPR工具的發現上更勝一籌。CRISPR通常是由一種稱為Cas9的DNA切割酶和一種將它導向特定DNA序列的嚮導分子所組成,而專利戰中的一個關鍵爭議部分在嚮導分子。
  • 南京生物醫藥谷:創新密碼湧動「基因之城」
    作為南京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高端生物醫藥研發區,也是國家級江北新區「基因之城」建設的核心承載區,南京生物醫藥谷正加快構建一流的基因細胞產業鏈和創新生態圈,加速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生命健康千億級產業集群。
  • CRISPR基因編輯的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但該裁定還指出,以 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為首的加州大學和維也納大學研究團隊(被稱為 CVC 團隊)在 CRISPR 的核心使用技術上也可能獲得專利權。CVC團隊與張鋒團隊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由來已久。
  • 科創板晚報|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 人工心臟瓣膜...
    彭義剛同時稱,生物醫藥公司還需練好信息披露的內功,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從2020年半年報來看,生物醫藥行業業績亮眼,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增長34.61%和2757.65%。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1月,主要從事高速模擬晶片、光電子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面向雲計算、高速連結和傳輸、5G等領域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本輪融資將用於擴大生產規模及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產品研發和設備投入等。
  • 國內重組蛋白藥物領軍企業科興製藥今日登陸科創板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興製藥」)12月14日在科創板上市,股票簡稱為「科興製藥」。公司此次發行4967.53萬股新股,發行價格為22.33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7.76倍。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藥物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信息管理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生物藥戰略的實施,為公司打造新的資本平臺奠定基礎。
  • 「基因剪刀」背後的專利之爭
    他與杜德納和卡彭蒂耶被人們稱為CRISPR三巨頭。三人曾是隊友,因為專利之爭,如今三人卻是對手。三人一開始合夥創建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但因談判破裂,於是三人分成兩個陣營,就此開始了有關CRISPR/Cas9的專利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