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銅川警方查獲一家生產粉條加工廠 本報記者張小剛攝
自今年5月全省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危害食品安全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全省共破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6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員1317人,依法刑事拘留993人,涉案金額達3.3億多元。在公安部排名中,我省破獲案件數位列全國第五,抓獲人員數和涉案金額位列全國第六。
昨日上午,省公安廳公布了近期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專項行動戰況,以及一系列涉及老百姓食品安全的案例。
>>典型案例
榆林
低檔白酒灌裝茅臺
6月20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發現有人從外地向榆林送假酒,最後在北京市一出租房內將徐某抓獲,查獲用於灌裝茅臺等高檔白酒的酒瓶131個、酒蓋166個、封口膠帶6卷、防偽標誌550張、白酒外包裝78個。經查,徐某自去年4月起私自從北京某酒水市場購買各類高檔酒外包裝及酒瓶、酒蓋和灌裝工具,用低檔白酒假冒高檔白酒。
西安
氫氧化鈉製毒牛肚
7月4日,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接到報警,稱有人在東關南街加工「毒牛肚」,民警突擊檢查,在該窩點查獲牛肚原材料數百斤、加工好的牛肚數十斤及大量明礬、氫氧化鈉等違禁添加品。
自2012年9月以來,張某等3人私開作坊加工牛肚,違規加入有毒原料,製成牛肚以低價出售,涉案18萬餘元。
鹹陽
家中制偽劣食用油
6月25日,三原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對西陽鎮居民王某家突擊檢查,查獲劣質「王家香」牌芝麻香油181箱、芝麻醬223箱、調味油400瓶及大量生產工具。
自2011年8月以來,王某等人在家中生產芝麻油、調味油,並運到周邊市場銷售,涉案金額25萬元以上,王某等2人被刑拘。
漢中
溴酸鉀「漂白」毒饅頭
6月8日,南鄭縣公安局聯合縣質檢、工商等部門檢查時,在大河坎鎮發現田某開辦的無證饅頭店,現場查扣該店原料麵粉400公斤,攪拌機、蒸鍋等生產工具,並要求其停業整頓。經檢測,發現該店饅頭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非食品添加劑溴酸鉀(使用後麵粉更白,製作的麵包能快速膨脹)。7月12日晚,田某被抓。
銅川
非法添加劑製毒粉條
7月22日,銅川市公安局印臺分局民警發現金鎖關鎮紙坊村一原本廢棄的粉條加工廠又開始生產,對該廠進行檢查發現其無證經營,現場查獲焦糖色、檸檬黃、果綠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非法添加劑共計約170斤,紅薯乾粉約100斤,涉案價值達20萬餘元。
用工業鹽加工豬肉
7月11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六村堡派出所在轄區師家營村發現一家生產、加工豬肉製品的「黑作坊」,會同質監等部門查獲工業用鹽22袋共計2200斤。
7月12日,公安高新分局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將作坊經營者樊某刑拘。
化學品造出毒食醋
6月19日,永壽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發現馬坊鎮「永壽縣文山釀造廠」存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嫌疑,檢查發現,該醋廠內有大量雞肉香精、日落黃、胭脂紅、甜蜜素、黃原膠、一水檸檬酸等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學品,以及無任何生產標誌的醋酸。經查,張某2008年以來銷售額已達65萬餘元。
用明礬做偽劣蜂蜜
7月初,洋縣公安局接到舉報,曾某、朱某、劉某三人在縣城一旅社內製售假蜂蜜。7月14日,將3名嫌疑人抓獲,查獲成品假冒偽劣有毒有害蜂蜜60餘公斤,用於生產蜂蜜的明礬1公斤、日落黃0.5公斤等生產原料。7月15日,曾某3人被刑拘。
本報記者劉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