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北京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2020-11-28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8年碩士招生目錄說明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簡稱空間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在空間科學與應用研
  究方面的核心科研機構。空間中心目前主要從事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計劃和多顆應用衛星
  的有效載荷和相關支持系統的任務、以及空間物理基礎研究國家重大項目、多項 863 項目、中
  科院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和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方面的任務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太陽、行星、
  及地球空間物理基礎前沿問題,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連鎖變化過程,天基和地基空間環境監測
  與探測,空間環境預報和空間環境效應預測及相關研究,太空飛行器綜合電子設備、空間系統的仿
  真與綜合性信息技術以及微波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 

    空間中心具有空間物理學專業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博士、碩士學位
  授予權,飛行器設計、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空間物理學專業博士
  後流動站。2008 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 65 名。空間中心實行研究生獎學金制度和研究助理制
  度,碩士研究生月均待遇 1500 元左右。畢業就業實行雙向選擇的分配原則。歡迎地球物理學、
  空間物理學、物理學、天文學、大氣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
  技術、自動控制等相關專業學生報考。 

  單位代碼:80073         
  郵政編碼:100080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二條一號
  聯繫部門:研究生部          
  聯繫電話:010-62582784      
  聯繫人:張作和 李燕秋 許賀楠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2020年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募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夏令營擬於2020年7-8月舉行 ,通過聆聽專家學術報告,與一線科研人員深度交流,向營員展示空間中心的科研成果、優勢學科與平臺,幫助營員們走近空間科學,了解空間科學領域前沿動態,開闊視野,培養科學素養,明晰人生規劃,同時也為我國空間科學與技術事業的未來發展選拔優秀的後備人才。
  • 趙九章先生女兒向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捐贈「兩彈一星...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魏承瑤)15日,我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趙九章先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人類第一次飛出了大氣層,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間……這把父親迷住了,他的心也飛向了神秘誘人的太空,在花甲之年,父親再一次開始開拓一個新領域——中國的衛星工程和空間科學研究。
  •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新體制全球海面風場探測微波散射計」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三峽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合作籤約暨「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5月11日上午,三峽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框架合作協議籤訂暨「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 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10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人造衛星事業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趙九章先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儀式15日在北京舉行。當天正值趙九章先生誕辰113周年紀念日,趙九章先生女兒趙理曾代表姐姐趙燕曾及家人,將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贈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捐贈儀式上,中科院副秘書長周琪宣讀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書面致辭,趙九章先生家人、生前的同事和學生代表,以及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員工等近百人共同見證。「科學與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之《趙九章傳》也於當天正式出版發行。
  • 海澱區旅遊委活動走進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8月19日,「與院士專家面對面科技交流互動體驗」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海澱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協辦,圍繞「導師點燃科學夢想——認知、體驗中國空間科技事業」主題,開展科普活動。來自中關村中學等學校的師生、家長及公眾2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海澱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現場採訪。
  • 全國空間科學及其應用和全國遙感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京成立
    7月2日上午,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承辦的全國空間科學及其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遙感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陰和俊副院長、高技術局董永初副局長,國標委方向總工程師、戴紅副主任以及歐陽自遠、胡文瑞、顧逸東等院士出席了大會。
  • 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空間科學(二期)」啟動
    7月4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暨愛因斯坦探針(EP)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衛星工程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此外,專項還部署了概念研究、預先研究、背景型號、科學衛星任務規劃與數據分析等項目。  相裡斌在講話中指出,空間科學意義深遠,先導專項使命光榮。
  • 我國空間科學衛星任務是怎樣開展國際合作的丨以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為例
    ——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為例》王 赤* 李 超 孫麗琳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國際合作是空間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我國走近世界空間科學舞臺中央的必由之路。作為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及其科學衛星系列任務的總體依託單位(以下簡稱「專項總體」),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在重大任務國際合作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
  •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生(含直博生)招生簡章   一、申請條件  1.須獲得母校推免生資格並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獲得備案。
  • 【北京日報】中科院百餘院所重組四大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百餘個科研院所將啟動重組,重新組建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大類現代科研機構,長期不出科研成果的研究所將面臨撤併。8月19日,中科院通報「率先行動」計劃,公布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 2018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野外臺站執行主任招聘公告
    2018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野外臺站執行主任招聘公告 2018-11-06 20:28:39|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空間科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趙九章先生誕辰113周年紀念日。趙九章先生女兒趙理曾代表姐姐趙燕曾及家人,將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贈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80個空間科學任務「種子」通過遴選 「悟空號」「墨子號」的新兄弟...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記者 佘惠敏) 中國科學院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已完成我國空間科學任務概念徵集工作,80個應徵項目通過了遴選。  此前,我國空間科學任務首批衛星中的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號」和量子衛星「墨子號」等,已經發射升空並順利開展科研工作。本次通過遴選的80個「種子」項目,亦將通過進一步研究,從中挑選產生新一批空間科學衛星項目。  本次徵集活動2016年12月1日啟動。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Space期刊」) 期刊合作籤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 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與法國宇航中心籤訂合作協議
    據中國科學報18日報導,1月1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與法國宇航中心下屬新空間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歐洲失重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機會將向中國用戶全面開放。 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主任高銘認為,我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載人航天的任務正向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延伸,這對「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失重飛機是目前除空間站、空間實驗室和載人飛船外,唯一可獲得失重環境的載人飛行平臺。」
  •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白樺林的星空」活動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白樺林的星空」活動 2017-04-24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字體:4月23日下午,位於懷柔科學城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懷柔區喇叭溝門鄉上臺子村白樺林裡的孩子們,平時只能從書本上接觸空間科學的孩子們,有了仰望星空、暢想宇宙,身臨其將感受空間科學獨特魅力的機會。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與法國宇航中心籤訂合作協議
    1月1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與法國宇航中心下屬新空間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歐洲失重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機會將向中國用戶全面開放。  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主任高銘認為,我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載人航天的任務正向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延伸,這對「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失重飛機是目前除空間站、空間實驗室和載人飛船外,唯一可獲得失重環境的載人飛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