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管什麼時候,關於酒,人們的興致來了,喜歡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然而約50%的中國人ALDH基因都屬於活性較弱的亞型,所以很多人在酒精沒有被肝臟代謝完之前,喝進去的乙醇會給身體其他器官帶來影響,比如血管會發生擴張、血壓下降、腸胃不適,頭暈噁心等。
這時,人人往往想到的是解酒。
說到「解酒」很多人會想起多年來流傳下來的老話「茶能解酒」,茶到底能不能解酒?
對此,大家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尤其是醉過,喝過茶的人發現,非但茶葉沒用解酒,大口大口喝的濃茶還差點把自己害慘。
雖說茶葉有提神醒腦的作用,特別是在睏倦和乏力時,沏上一杯茶水,隨著緩緩上升的茶香,疲憊似乎也消失無蹤了。
也曾有書記載「餅茶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類似於這種茶解酒的說辭,古今中外確實有不少書記載。
但科學理論遵循了事實——發展——理論的這種模式,「假設」一旦被證據推翻就變成了「謠言」。
《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後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也就是說茶葉不能解酒,在明朝就被查證了。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了這點,更加說明一點,酒後喝濃茶等於雪上加霜。
茶葉為什麼不能醒酒?原因如下:
第一、茶中維生素C的含量微乎其微
有人說,「茶葉中的維生素C可以作為酶的催化劑,幫助肝臟代謝酒精」,針對這一說辭給出如下解釋:
生活中我們購買到的茶葉叫做成品茶,也就是經過新鮮茶葉加工而成的。
新鮮的茶葉含有豐富維生素成分,但經過加工之後維生素成分就會迅速的減少。
特別是制茶工序中有一種叫做「殺青」,這可不是拍電影結束的意思,而是茶葉經過蒸、炒等高溫處理。
高溫會迅速殺滅新鮮茶葉中維生素C含量,當用開水衝泡之後,茶葉中殘留的維生素更是會大幅度減少。
既然維生素c已經可以忽略不計,那又從何談起通過茶葉中的維生素解酒呢?
所以說,若想通過維生素C解酒,倒不如直接幹一杯果汁效果好。
第二、酒後喝茶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由於酒精的作用,在醉酒之後人就出現了心跳加速、血管擴張的情況,血壓在短時間內已經上升(慢慢血壓會變低)。
這時再大口喝濃茶無疑是加速了心臟跳動,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來說,增加了病發的危險性,甚至還會引發心梗和腦梗。
第三、酒後喝茶損傷腎臟
喝下的酒看似是進行了腸胃消化,但只有10%左右的酒精能被腸胃所吸收,而其餘90%還需要肝臟進一步的分解和代謝,這整個過程需要四小時左右。
很多人還沒有等到肝臟對酒精分解完,就開始大量飲用濃茶,甚至是搭配酒水一起飲用,不懂的人,可能無法預料後果。
在醉酒之後大口飲用濃茶,茶葉中所含有的茶鹼會迅速通過腎臟代謝,產生強烈的尿意,但酒精往往還沒有徹底代謝,就以乙醇的形式進入了腎臟內,從而對腎臟造成損傷。
看似是酒醒了,實際上腎臟已經受傷!
所以說看似茶能解酒,但實際上不僅不能解酒,而且喝濃茶還有可能害了自己。
有人便問了:最好的解酒的方式是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答:不喝酒就是最好的解酒方式。
都知道酒精有害,但遇到迫不得已,非喝不可時,我們可以在喝酒前吃些帶有脂肪的食物,或者酒後喝含有維生素類的蔬菜汁和水果汁,食醋,蜂蜜水,這樣能夠緩解飲酒帶來的傷害。
不過話又說回,人之常情大家都懂,但與其做酒後的補助,不如徹底將酒精戒掉,這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