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來倒閉的第1家銀行:1560億元壞帳,幾百萬客戶很無辜

2021-01-13 騰訊網

*來源:青驛 (qingyi_media)

作者:明哥在路上

1560億元壞帳的背後,466.77萬個人客戶、6.36萬企業及同業機構客戶,卻是無辜的。

內蒙古自治區的466.77萬個老百姓儲戶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和實際控制資產規模達到3萬億元的神秘富豪,搭上了關係。

放在平時,能夠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富豪產生業務關係,求之不得,甘之如飴。

這一次,他們寧願從來沒有過關係。

因為,長期影遁在香港的富豪,控制的「包商銀行」,宣告破產清算了。

2020年8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公開了《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明哥逐字逐句地拜讀,在第21頁看到白紙黑字:

根據前期嚴重資不抵債的清產核結果,將被提起破產申請, 對原股東的股權和未予保障的債權進行依法清算。

01

出生於1971年的肖建華,老家在山東肥城市安駕莊鎮的一個小村子,15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8歲成為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27歲成為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總經理。

天才少年,天縱奇才。

然而,年少成名的手段,卻見不得陽光。他和自己的團隊,來到妻子的家鄉,內蒙古包頭市,行賄當地負責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主政官員,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做低資產,低位收購,高位包裝上市,攫取了第一桶金。

在商場空手套白狼的成功,往這位天才少年的商業思維大腦裡,注入的是「罌粟之毒」。

從此之後,終其一生,他一直遊走在虛擬經濟空手套白狼的窠臼裡,沉浸於在金融市場資本運作,卻從未想過為社會和消費者,創造哪怕一款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

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肖建華一手搭建起來的「明天系」資本,控股了6家上市公司、參股和控股9家商業銀行、4家證券公司、4家信託公司,已然建立了龐大的「金融帝國」。

在金融帝國的版圖裡,有著你熟悉的金融企業名字:

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生命人壽;

新華信託、新時代信託;

恆泰證券、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

國盛期貨;

哈爾濱銀行、濰坊銀行、包商銀行。

包商銀行,就位於他妻子的老家地盤。

依賴內部嚴格的保密機制、公關團隊、媒體控制等手段,「明天系」資本得以長時間隱形潛伏,無人知曉。

然而, 在肖建華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的天使面孔背後,脫軌的一面逐漸暴露在監管層的面前。

在公眾面前,他們利用資本市場這隻抓手,掌握了實業、品牌、高科技、金融這一相輔相成的複合企業鏈。

然而,本質卻是坐莊、掏空上市公司、空殼公司虛假融資,用近乎於盜竊的方式,編織一張混業金融的網,不創造任何價值。

2017年初,收到監管風聲的肖建華,就從大陸消失了。有人說他影遁去了香港的四季酒店,最為知名的「望北樓」。香港的《壹周刊》報導稱,他現身的時候,身邊總有8名通身黑色著裝的健碩女保鏢跟隨。

只有境內的那些金融機構,從此成了沒有爹娘的孩子,在硬頂著收拾那副爛攤子。

02

以央行為首的清產核資小組,對包商銀行進行了徹底的清查。

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裡,「明天系」資本通過註冊209家空殼公司,以347筆借款的方式套取,從自家控制的銀行裡隨意套取信貸資金,形成高達1560億元的佔款不還,且全部成了不良貸款。

1560億元壞帳的背後,466.77萬個人客戶、6.36萬企業及同業機構客戶,卻是無辜的。

央行、存款保險基金,盤點了下包商銀行帳上僅剩的資產,發現:

嚴重資不抵債,一旦債務無法及時兌付,極易引發銀行擠兌、金融市場波動等連鎖反應。

站在央行面前的,有四方:個人形式的老百姓儲戶、企業和其他銀行的同業客戶、企業性質債權人、銀行的管理層人物。

如果沒有公共資金的注入,那麼一般債權人的清償率,不到60%。也就是說,所有人在該家銀行的儲蓄、債權,能收回來的比例不到60%,幾乎是腰斬。

然而,根據2015年5月,國家發布的《存款保險條例》: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機構所有被保險存款帳戶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併計算的資金數額在最高償付限額50萬元以內的,實行全額償付;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不是法律,勝似法律。

徽商銀行是包商銀行的第三大債主,共有180-220億元的債權,如果按照60-70%的清償率來計算,將憑空損失60億元左右。

於是,監管層為了保障儲戶的利益,依然做到剛性兌付,拉來了債權人徽商銀行、央行旗下的銀行保險基金、內蒙古自治區的財政方。

債權人不要催債了,改為股東;存款保險基金注入120億元;內蒙古自治區的財政方繼續用奶呵護著自家娃。

為了讓儲戶和多方放心,央行繼續投入235億元的信貸支持,維持包商銀行帳上資金的流動性。

儲戶們的錢,終於剛性兌付了;

大額機構們的存款和和其他債權,保住了90%。

但是,錢不會憑空產生。

一少部分人做的壞事,總要一大幫子無辜的好人來買單。

哪怕這些好人,是默默承擔通貨膨脹的每一個老百姓。

03

儲戶們的存款,雖然保住了,然而,他們在包商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卻不在兌付範圍之內,因為理財產品可不是存款。

所以,那些貪圖中小銀行為了達到多攬存款而開出的高利率的客戶們,只能自認倒黴了。

近幾年來,一面是實體經濟下行,合理回報的項目越來越少;一面是城市商業銀行、地域性銀行需要海量的資金來維持之前蒙眼狂奔式的發展勢頭。

包商銀行不是第一個爆雷的。

在它之前,東北的錦州銀行,已經險象環生。

如果你覺得帶有家鄉名字的銀行讓你有親近感,殊不知,這種親近感,有可能是幻覺,是黑洞。

遠離帶有城市或地域名字銀行的理財產品,存款也絕對不要超過50萬元。

因為,包商銀行是22年來倒閉的第1家銀行,但絕對不會是時代浪潮中的獨行者。

▽▽▽

相關焦點

  • 沒有繼承人的老人,死之前在銀行借了幾百萬沒還,銀行會怎麼辦?
    那麼,在如今法制嚴明的時代,沒有繼承人的老人,假如死之前在銀行借了幾百萬沒還,銀行會怎麼辦?一、老人離世留下大量債務,銀行會怎麼辦?在我們的生活中,向銀行借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大家買車、買房甚至買一個包包,都會通過分期的方式購買。平常生活中信用較好的人,通常會有非常高的額度,所以很多人能夠輕鬆地從銀行借出不少錢來。
  • 廣州浪奇回函:存貨黑洞增至8.67億元,28個銀行帳戶被凍結8059.87萬元
    此外,經公司本次自查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貿易業務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為30.66億元,逾期金額為26.35億元,貿易業務預付帳款帳面餘額為16.42億元,帳齡超過90天的金額為9.61億元,根據目前對相關客戶償付能力的審慎評估,公司已於2020年三季度對江蘇中冶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保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市亞太華桑貿易發展有限公司三家客戶對應應收帳款單項計提壞帳準備,
  • 寧波慈谿一企業13億貸款違約 7家銀行苦討債
    而在企業2013年、2014年稅務報表中則反映出現巨額虧順、資產負債率高於90%以上:企業 2013年的稅報利潤已經虧損1.13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了92.7%,而企業向銀行提供的報表顯示當年淨利潤1.2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2013年企業增加銀行貸款2.94億元;2014年企業稅報已經虧損8171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3%,但在向銀行提供的年報為虧損1.3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6%,當年新增貸款
  • 綿陽市商業銀行成為全國第5家赤道銀行
    由此,綿陽市商業銀行成為繼國內興業銀行(2008年宣布)、江蘇銀行(2017年宣布)、湖州銀行(2019年宣布)、重慶農商行(2020年宣布)後全國第5家、西部地區第2家、四川第1家宣布採納赤道原則的銀行
  • 消息稱國內多家銀行上百萬客戶數據正在暗網被出售
    文/瞭望消金 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多期限資金利率達到11年來最低點4月14日訊,據上證報,4月初央行宣布降準以來,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在此背景下,多家大型銀行和股份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創下歷史新低,1年期浮息存單利率低至1.53%。 消息稱國內多家銀行上百萬客戶數據正在暗網被出售,涉上海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4月14日,碳鏈發布消息,據推特帳號@Bank Security披露信息顯示,大量國內銀行的數據正在暗網被出售。
  • 鹿城農商銀行,旗下43家富民村鎮銀行,經營狀況如何?
    而在上市農商銀行中,九臺農商銀行發起的34家村行平均股本0.91億元,廣州農商銀行發起的25家村行平均股本1.33億元,重慶農商銀行發起的12家村行平均股本1.39億元。比較而言,鹿城農商銀行發起的村行平均股本相對更少。目前「鹿城系」43家富民村鎮銀行中,股本最多是的浙江東陽富民村鎮銀行2億元;最少是貴州威寧、冊亨、望謨、劍河、丹寨、臺江6家,均為0.30億元。
  • IPO動態| 上緯新材: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被罰,客戶壞帳訴訟纏身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上緯新材的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合計依次為5.41億元、7.55億元、8.08億元,佔各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4.43%、76.25%、73.65%。上緯新材也出現了較多的催收訴訟及一定的壞帳。
  • 我國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曾入世界500強,1.5萬億保單怎麼辦?
    已破產的保險機構 我國至今為止已經有3家保險公司破產,比銀行破產的數量還要少。它們分別是國信人壽、東方人壽、以及安邦保險。 國信人壽是我國第一家破產的保險公司,它從誕生到結束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正應了網絡上經常說的那句"開始了嗎?已經結束了"。因此也被稱為最"短壽"的保險公司。 東方人壽是第二家倒閉的公司,它曾經的地位非常高,因為東方人壽是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後,獲批的四家銀行之一,但也因經營不善倒閉。
  • 美國今年倒了100多家銀行,2020年會遭受「危機」?這才是真相
    而在我國,銀行的利潤也是非常高的,根本就沒有倒閉的可能性,就拿工商銀行來看,2018年的純利潤為2977億元,每天的收入為8.1億元,這讓人對此不可置信,但也能說明銀行的資產非常龐大,難以想像它會在什麼情況下倒閉。而就算是民企平安銀行,它在2018年利潤也多達1000億元,其利潤可是民企中最多的,想要倒閉似乎也很困難。
  • 四川第二家上市銀行在路上 大股東是瀘州老窖
    四川第二家擬上市銀行邁出上市的關鍵步伐。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瀘州市商業銀行(下稱「瀘州銀行」)已於昨日提交上市預披露文件,由中信裡昂證券獨家保薦。這是第16家向港交所提出IPO申請的境內中小銀行,也是四川第二家遞交上市材料的本地銀行。此前,成都銀行已於年初完成A股上市。
  • IPO動態|聯科科技上億元貸款需要募資償還,生產型大客戶竟空無一人
    此次申請IPO上市,聯科科技計劃募集1.2億元現金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報告期內聯科科技的資產負債率最高超7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但即便如此,聯科科技在自身資金並不充裕的前提下,還多次為無關聯第三方進行大額貸款擔保,並最終導致了1000萬元的擔保壞帳。
  • 一帖揭開銀行賺錢的秘密
    求各位集友點拔拿個小破倫銀行的淨資產基本都是錢,錢和錢沒啥區別。但是客戶的差別就很大,在高槓桿的放大之下差別就非常明顯了。我們把銀行經營的核心簡單羅列下:1、負債成本:主要是存款佔比的高低以及存款結構的好壞,比如活期定期之比、對公和儲蓄之比。這關係到存款的平均付息率問題;全行業的存款佔比均值大概在總負債的70%左右。
  • 黃石農商銀行違法遭罰100萬 未按規定識別客戶身份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 央行網站今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武銀罰字〔2020〕第22號)顯示,黃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對其罰款100萬元。資料顯示,黃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黃石農商銀行」)是經省委、省政府和銀監部門批准,在原黃石濱江農村合作銀行的基礎上改制設立的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銀行,註冊資本3.6億元。
  • *ST銀河: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部年報問詢函〔2020〕第178號的復函 *...
    我部曾於2019年5月28日向你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公司部年報問詢函〔2019〕第114號),關注你公司對2018年年報披露的3.74億元資金佔用款計提0.22億元壞帳準備的充分性。另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其控股股東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非經營性佔用銀河生物資金3.74億元, 經營性佔用銀河生物資金2.8億元,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佔用銀河生物資金共計6.54億元,銀河生物對此款計提了0.22億元壞帳準備。我們實施了訪談、函證等程序,收集了控股股東承諾函,和銀河生物關於對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的壞帳計提說明。
  • 聖湘生物實控人個人負債1.76億元 原股東曾非法吸存
    公司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款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另外,愛爾眼科(300015.SZ)董事長陳邦,持有聖湘生物1.8779%股份。2017年至2019年,聖湘生物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9.81%、58.46%、65.16%。而7家可比同業上市公司中。5家綜合毛利率遠高於聖湘生物,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均值分別為72.06%、71.24%、71.64%,也遠超聖湘生物。
  • 信用卡定律:銀行緊盯800萬富人家庭
    其中,高端客戶成為各家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有些銀行甚至主動調整客戶結構,"擯棄"低端或潛在危險客戶。這一方面出於銀行利潤"二八定律"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對信用卡市場危機的提前預防。  拓展高端客戶以減少危機風險  一場金融海嘯,再次提醒銀行--競爭的核心在於風險控制。  次貸危機已使世界頂級四大投行消失,十多家銀行倒閉。
  • 7.22億!廣發銀行因僑興債收到天價罰單,銀監會痛斥性質惡劣,僑興...
    2016年12月20日,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2家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否認出過擔保函。 銀監會查明,這是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員工與僑興集團人員內外勾結、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案件。而查明的案件規模也遠超10億元私募債,涉案金額約120億元。
  • 興業銀行全球銀行排名第21位 較去年上升2位
    7月1日,英國《銀行家》雜誌發布「2020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興業銀行按照一級資本排名第21位,較去年上升2位,按照總資產排名27位,較去年提升1位,連續4年穩居全球銀行30強,彰顯了該行深入實施「商行+投行」戰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成效。一級資本是衡量商業銀行業務發展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的重要基準。
  • 5000家P2P三年歸零 那些離開的人如何...
    今年10月22日,銀保監會統計數據稱,在運營網貸平臺還有6家。而僅過15天後,這一數字變成了3家。到11月中旬,國內在運營P2P平臺已「全滅」。   網貸行業的整頓從2017年底逐漸拉開大幕。2019年1月,監管層下發《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整治辦函〔2018〕175號,簡稱「175號文」)提出網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