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這3個症狀,或表明你低血糖了

2021-01-14 醫聯媒體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糖尿病出現影響健康,平時就會通過限制糖類物質攝入的方式來保持血糖穩定,但是平時飲食不正確,沒有一點糖分攝入有可能會出現危險的低血糖。低血糖來臨時許多不良症狀也會找上門來,因此需要注重飲食健康。

否則低血糖症狀出現,交感神經興奮以及腦細胞缺氧都容易導致身體受到傷害。為了維持健康,需要多留意身體變化,一旦有某些特徵出現需要警惕低血糖。

那麼,身體有哪些特徵存在說明低血糖找上門來呢?

1、心慌

在低血糖來臨時許多不良症狀會比較明顯,如果總是有顫抖,心慌的情況出現,說明血糖過低了。在低血糖發作時交感神經以及腎上腺素的作用會導致患者身體不良症狀明顯,可能就容易心慌心悸,甚至有全身顫抖的表現。

一旦有這種現象存在說明血壓過低,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維持血糖穩定,否則長時間低血糖影響會導致其他不良反應嚴重。

2、莫名出汗

長時間的低血糖確實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很多人受到低血糖的幹擾會有身體莫名的出汗表現。一般在血糖過低時會顯得比較虛弱,可能就會不斷冒汗,這是交感神經興奮的體現。

如果是低血糖發作了,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保持血糖水平穩定。只有血糖恢復正常狀態,出汗現象才會好轉,防止長時間大量冒汗而導致水分流失過多出現健康問題。

3、臉色蒼白

血糖持續降低容易導致健康受影響,很多人在血糖降低明顯時就會有面色蒼白的表現。正常人臉部皮膚應該保持紅潤狀態,這是血液及時輸送的標誌,身體保持健康的人臉部皮膚才會給人一種紅潤的感覺。

部分人在低血糖時幹擾健康的過程中容易導致面色蒼白,這種情況和體內激素水平波動以及交感神經發生變化有關。留意到臉色明顯蒼白,伴隨著明顯的疲勞感出現了,就要警惕低血糖,通過正確的方式保持血糖水平穩定,這樣才能防止低血糖嚴重。

綜上所述,低血糖來臨時許多不良表現會比較明顯,如果已經有低血糖的信號,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保持血糖水平穩定。否則長時間低血糖也會帶來影響,這樣身體健康容易出現問題。只有恢復血糖穩定,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狀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及生命?什麼是無感知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出現低血糖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多糖友對低血糖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高血糖,但是其實低血糖如狼似虎,比高血糖更可怕、更危險。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怎樣預防低血糖發生?預防低血糖就需要減少危險因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糖尿病患者應正確識別低血糖的症狀和體徵、加強自我血糖監測、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 低血糖症狀有哪些 這些症狀是低血糖的預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會有低血糖的現象,那您知道低血糖症狀有哪些嗎,低血糖的人吃什麼能緩解呢,平日裡您知道低血糖患者應該怎樣飲食嗎,不要著急,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低血糖症狀有哪些1、交感神經系統興奮表現低血糖發生後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可發生低血糖症候群,此為低血糖的代償性反應,患者有面色蒼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顫,腿軟,周身乏力,頭昏,眼花,飢餓感,恐慌與焦慮等,進食後緩解。
  • 糖尿病人也會低血糖?可能因為這4點,要引起重視
    低血糖是指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50ml/dl(2.8mmol/L),低血糖發作時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昏迷。而糖尿病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紊亂,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那麼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低血糖呢?
  •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曾經有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自己在床邊吃了糖塊以後,走到門口的垃圾桶附近扔糖紙時,突然倒地,癲癇發作,並伴隨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這也是中樞神經興奮的表現之一。 3.糖尿病出現低血糖,補糖有什麼技巧?吃巧克力行嗎?一旦出現低血糖症狀,如果患者手邊有血糖儀的話,建議患者及時測量血糖,看看是否真的發生低血糖了。如果血糖數值低於或等於3.9mmol/L時,建議患者「吃15等15」。 「吃15等15」是一個比較好記的口訣,即吃15g的含糖食物,等待15分鐘後再測量血糖。
  • 低血糖可以多吃這5種蔬菜
    低血糖吃什麼好1.苦瓜在發生低血糖的時候飲食就是的緩解方法,在根據與古代文獻記載,苦瓜可治療「消渴」(相當於現在的糖尿病)。現代臨床報導,苦瓜提取物有顯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片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率達79.3%.苦瓜可煎湯或做涼菜,也可絞汁或曬乾後泡茶飲。
  • 越吃越餓可能是低血糖
    郭先生出現症狀後拖了幾天,直到感覺陷入了「越吃越餓,不吃不餓」的怪圈,這才到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為食餌性低血糖。而且,郭先生還患上了2型糖尿病。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雪峰表示,食餌性低血糖比較隱匿,一般發生在餐後1.5小時至3小時內,患者會出現心慌、手抖、飢餓、乏力感等症狀,吃甜食後可緩解症狀,攝入過量單糖食物(如蜂蜜、大米等)、大量飲酒是誘因。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目前糖尿病治療方案強調,嚴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預後,但是這會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有時,一次嚴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抵消長期降糖治療所帶來的益處,故必須加強其防治。其實稀飯煮得軟爛,更易於腸道吸收,飯後兩小時血糖高於標準值,但夜間,睡眠過程中就可能出現低血糖,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蘇木傑現象」。所以,喝稀飯血糖升得更快,降得也快,血糖波動大反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 3.飲食不規律進餐不能隨心所欲。有的糖尿病患者,餓了就多吃,沒胃口就只喝點水,胰島素的劑量也是自己按進餐量調節,這樣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 高胰島素血症性低血糖,診斷治療篇
    臨床症狀包括腎上腺素能相關症狀(如出汗、手抖、心悸、易怒、飢餓等),或神經性低血糖相關症狀(如意識障礙、言語不清、記憶力減退、視物模糊、癲癇發作、共濟失調等)。在新生兒和嬰兒中的臨床表現可能具有非特異性,如餵養困難、昏睡、易激惹、興奮等。當前,對於新生兒和嬰兒中低血糖的定義和起始幹預治療的血糖閾值仍然存在爭議。
  • 低血糖引起的一過性胼胝體壓部受損
    低血糖的病因有外源性胰島素過多、胰島素分泌腫瘤、敗血症、Addison 病、肝腎功能衰竭等,反過來低血糖也可引起各種病變。
  • 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低血糖風險,1型糖尿病用動態血糖儀更好
    但是對於1型糖尿病人來說,採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殘留的胰島分泌功能不穩定,很容易出現血糖起伏大,出現低血糖症狀,使用指尖血糖儀就難以發現血糖的異常。因此,建議1型糖尿病人可以採用動態血糖儀來調整血糖,找出規律,控制好血糖。最近,瑞典哥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人使用CGM(動態血糖儀)工具對其血糖(葡萄糖)水平進行連續監測,對於血糖穩定與減少低血糖,效果顯著。
  • 垂體危象的診治總結|垂體腺瘤|低血糖|甲狀腺|垂體危象|-健康界
    臨床特點垂體危象的主要臨床表現在 2 個方面: ①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或腎上腺皮質危象( 抵抗力下降、易感染, 乏力、進食少、易腹瀉、電解質紊亂、糖原合成降低) ; ②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粘液性水腫昏迷( 不耐寒, 鎮痛
  • 低血糖不用怕,鼻用胰高血糖素了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低血糖,除了吃東西喝糖水,來來來,鼻用胰高血糖素來一波...... 1 來勢洶洶低血糖:心慌手抖冒冷汗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於嚴格的飲食控制、應用某些藥物等多種原因都會導致低血糖,低血糖帶來的危害可不小,輕者心慌、手抖、冒冷汗,嚴重者會發生意識錯亂、意識障礙,昏迷,抽搐、昏厥等。
  • 波動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第一殺手!糖友如何應對,聽聽專業醫生怎麼講!
    血糖波動對於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的危害呢,要比持續的高血糖更為嚴重。在大血管併發症方面,血糖的波動與糖尿病冠心病嚴重程度呢成正相關,平均血糖波動幅度與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後的事件再發生也是呈顯著相關的。平均血糖波動幅度大於3.4mmol/L,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 如果出現低血糖,自己該怎麼做?
    如果可以自行處理的話 如果血糖在2.5-3.9mmol/L之間的話,建議可以補充糖分,但份量不能超過15g糖分攝入後15分鐘,可以測量血糖值,看看是否達到了3.9mmol/L以上了,如果沒有那麼就應該適當再補充一些,得讓血糖恢復到3.9mmol/L以上。 如果已經昏迷,或者自己無法處理
  • 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療 ADA 和 EASD 專家共識
    降糖策略:行為幹預、藥物治療、手術治療3. ASCVD 的定義:心肌梗死、卒中、任何的血管再通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不穩定心絞痛住院、截肢、充血性心力衰竭 NYHA II-III 級、任何動脈狹窄>50%、影像學證實的無症狀或有症狀的冠心病、eGFR<60 ml/min/1.73m2 的慢性腎臟病4.
  • 「抗糖」,「抗出」低血糖:又一個坑人的騙局
    半個月後,她開始出現面色蒼白、心慌、嗜睡、易怒等低血糖症狀。最終斷定她低血糖的起因是過度戒糖。 抗糖,「抗」出子宮肌瘤、乳腺增生 一款抗糖手機APP的用戶楊萍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兩年前她開始「抗糖」,每月工資8000元,除了房租、水電費等基本花銷,全都用來買抗糖產品。
  • 不妨自查一下這5個原因,及時調理
    糖尿病患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的症狀,有些症狀是正常的,有些症狀則需要找到背後的原因。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感覺乏力沒勁,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致,並不能用一句累了就概括,需要找到背後的原因。
  • 並非低血糖,希望你能早知道
    當出現這種情況是多數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低血糖的情況,也有女性會覺得自己這是貧血了,所以會盲目進行滋補,但是如果你頻繁出現這種現象,應該警惕可能與以下這幾種因素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