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病因有外源性胰島素過多、胰島素分泌腫瘤、敗血症、Addison 病、肝腎功能衰竭等,反過來低血糖也可引起各種病變。近日,美國堪薩斯大學神經科的 Drocton 教授等近期在 AJNR 雜誌發表了一例低血糖引起的一過性胼胝體壓部病變的病例報導,一起來看下。
患者女性,68 歲,因反應遲鈍送至醫院診治。起病前有復視症狀。既往有高血壓病和糖尿病病史。入院時血糖為 35 mg/dl。
圖. 頭顱 MRI 橫斷面對比增強 T1WI(圖 A)、T2WI(圖 B)、DWI(圖 C)和 ADC 像(圖 D)顯示胼胝體壓部變大,T2 像信號輕度增高,無增強。2 個月後隨訪,MRI 顯示信號已恢復正常(如圖 E)。
臨床症狀:
症狀多變,包括焦慮、出汗、心悸、頭痛和精神狀態改變。
診斷要點:
1. 胼胝體壓部病變可表現為橢圓形的小病變或更廣泛的不明確病變(迴旋鏢狀)。病變通常無增強,T1WI 像上呈低信號,T2WI 像上高信號,可能會有擴散受限;
2. 低血糖 MRI 其他表現包括皮層、海馬、半卵圓中心、放射冠和內囊信號異常,通常不累及丘腦和後顱窩。相對於灰質,白質更易且更早受累。
鑑別診斷:
抗癲癇藥物毒性/戒斷;馬-比二氏症候群;韋尼克腦病;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病毒性腦炎;脫髓鞘疾病(MS 或 ADEM);瀰漫性軸索損傷;高海拔腦損傷;擬交感神經誘導的視覺錯覺綜合症(Sympathomimetic-induced kaleidoscopic visual illusion syndrome)。
治療:
治療和預後取決於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