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挖到的寶藏片,揭開這些「白蓮花」真面目

2021-01-14 電影鋪子

點擊電影鋪子 → 主頁右上角 → 設為星標

 

提起植物,你第一時間會想哪些形容詞?


百花齊放、生機勃勃?


鬱鬱蔥蔥、蒼翠雅致?


堅韌不拔、遺世獨立?


應該多是美好的意象。


在以往的紀錄片中,植物也多是一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模樣。


今天,鋪子就要拆穿這個假象,讓大家看看植物的狡詐與心機。


那些或豔麗或素雅表象背後的劣跡斑斑——


《行為惡劣的植物》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充滿了詭異的自然生物——


獅鷲、龍、獨角獸、人頭怪獸。


但最為古怪的要屬神秘的食人植物。


19世紀的探險者們,在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一種食人樹。


他們說這種樹長著像粗大青蛇一樣的觸手,像水蟒一樣兇猛且不屈不撓……


當然了,食人樹只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虛構產物,


但就像所有虛構的產物一樣,其中包含著一絲真相。



維多利亞時代的探險家們,在探索婆羅洲的京巴那魯山時,發現了同樣古怪的東西。


——長著巨大罐子的植物。


其中一個罐子裡,有一隻已經被消化一部分的老鼠屍體。



這項發現引發了轟動,點燃了最偉大的自然主義者,查爾斯·達爾文的想像。


通過艱辛的實驗,達爾文證明了許多種植物通過設置陷阱獵食昆蟲。


——它們的捕食方式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虛構小說一樣離奇。


本片將帶領大家走進這些食肉植物的世界。



要想食肉,首先要做的是捕殺獵物。


因此,食肉植物們進化出了三種不同的獵殺方式。


第一種是黏液


許多植物像捕蠅紙一樣覆滿黏液,可以將昆蟲粘在葉片上。



達爾文在自己詳盡的實驗中,培植了很多食肉植物。


不過他最主要研究的,是一種叫做茅膏菜的小植物。


茅膏菜擁有黏黏的捕蠅紙式的陷阱,昆蟲會被其莖葉末端分泌的小滴粘液黏住。



茅膏菜可以通過葉子來吸收營養。


當昆蟲被困住後,茅膏菜的葉子會做出反應。


距離最近的觸手會向昆蟲處蜷曲,將昆蟲粘的更緊,然後葉子會將昆蟲包裹起來。


這讓獵物距葉上的腺體更近,腺體會分泌化學物質,溶解並消化昆蟲。



目睹了這一現象的達爾文寫到——


「啊呀,我有時候認為茅膏菜是一種經過偽裝的動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對的。


在佛羅裡達的沼澤地,茅膏菜必須和其他動物爭奪獵物。



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狼蛛。


狼蛛會在森林地表結網,任何昆蟲爬經網上,狼蛛都會經由震動感覺到並將其捕食。


而在食物變得稀缺後,狼蛛結的網會更大,捕捉的昆蟲更多,從而奪走茅膏菜的食物。



除此之外,茅膏菜還面臨著來自其它生物的競爭。


茅膏菜捕殺並消化獵物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而奮力掙扎的昆蟲會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


比如在這類樹林中很常見的橡樹蟾蜍,他們常搶奪茅膏菜的獵物。


這種行為算得上不勞而獲,但茅膏菜卻無可奈何。



黏液陷阱非常有效。


捕蟲樹也進化出了相似的技巧。



但和茅膏菜不同的是,捕蟲樹的葉子上沒有消化腺,它需要刺蝽的幫助。


刺蝽表皮有一種不黏的蠟質,這使它們可以在強力膠叢林裡自由行走。


一棵樹寄居著上百隻刺蝽,足夠消化捕獲的所有昆蟲。


刺蝽將尖利的長喙戳進被黏住的昆蟲體內,吮吸其體體液。



待進食完成後,刺蝽會在捕蟲樹的葉子上排洩糞便。


捕蟲樹可以通過葉子吸收這些已經過預消化的現成肥料。


捕蟲樹和刺蝽進化出了一種緊密的共生關係。



第二種辦法是開合捕捉。


就像舊式的捕鼠器一樣,有些食肉植物的葉子能突然合上捕捉獵物。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捕蠅草。


達爾文收到了許多樣本,他將它們種在溫室內研究細節。


在仔細的檢查中,達爾文發現——


除了葉片邊緣的小刺外,每片葉子的表面還長有三根絨毛。


這些絨毛就是關閉葉子的觸發器。 



在實驗中,達爾文還發現,只有當兩根以上絨毛被碰觸,葉片才會關閉。


因為葉片關閉需要消耗能量,而野外常常下暴雨。


這有效降低了被意外觸發的可能。



在二十秒內有兩根感應毛被碰觸,葉片就會猛地合上。


而葉片合上的時間只需0.33秒。



但葉片邊緣的刺之間會留有空隙。


這會使沒有食用價值的小蟲逃出,為下一次捕食做準備。



而當大昆蟲被關後,不斷地掙扎會持續刺激到感應毛。


在幾個小時內,葉片會越夾越緊。


葉片內壁會分泌化學物質,從而殺死並消化獵物。



捕蠅草還有一個少為人知的近親——


水車草。


水車草生長在水中,因枝條排列得像水車輪而得名。


水車草的捕食陷阱和捕蠅草類似,但它的目標是更微小的水中生物。


比如種蝦和橈足動物。



通過對黏捕和開合捕捉的研究,達爾文證明了這些植物真的是食肉植物。


可第三種捕獲昆蟲的方式,他卻一直不太確定。


那就是瓶草的墜穴捕捉方式。



在美洲、澳洲、東南亞,都有瓶草生長。


每種瓶草都很美,但這種美確是致命的,


現在,我們知道瓶草擁有食肉植物中最精妙的陷阱。



北美瓶草擁有高大直立的瓶身。


其唇下會分泌蜜糖,並且覆蓋著倒生的細毛,讓昆蟲很難站穩。


當昆蟲試圖吸取蜜糖時,就會滑到陷阱底部,再也無法逃脫。


待昆蟲死後,瓶草會分泌酶和酸分解獵物屍體。



所有北美瓶草都生長在潮溼的地方。


到了夏天,暴風雨在這類地方很常見。


鸚鵡瓶子草的瓶蓋會形成罩子,覆蓋住瓶子,不讓裡面灌滿雨水。


可它生長在潮溼的坑窪處,而在大雨期間,這些坑窪常常會灌滿水。


但這並不意味著,瓶草就不能捕食了。



罩子會形成了一個倒毛覆蓋的狹小進口,這使瓶草就像一個微型的龍蝦誘捕籠,


水中的蝌蚪在瓶子表面進食。


但一旦遊進瓶口,就再也出不來了。


只能一路遊到瓶底,等待著被瓶草分解消化。 


精巧的設計,使它做到了水陸兩棲



在北美瓶草以外,東南亞豬籠草的設計同樣精巧。


這些植物會沿著大樹長成幾十米高的藤蔓。


精巧的瓶子就生長在葉子末端的卷鬚上。



全世界共有一百三十多種豬籠草,其多樣性十分驚人。


除了大家日常養殖的幾種外,豬籠草還有非常多奇異的形態。



像是二齒豬籠草。


二齒豬籠草因蓋子下的尖齒狀結構而得名。



尖齒分泌蜜糖吸引昆蟲,昆蟲吮吸時會順著尖端滑入籠中的消化液內。


籠內還生活著一種螞蟻,它們可以在光滑的內壁行走自如,甚至能在籠內的液體遊泳。


這些螞蟻們可以盡情的享用籠內的獵物。


而它們要做的只是清潔籠口邊緣,讓籠口保持光滑。


螞蟻們幫助豬籠草捕食,然後從中分食。



作為回報,豬籠草還提供籠蔓,讓螞蟻在其中築巢。



最壯觀的一種就生長在婆羅洲京那巴魯山的山坡上。


那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一種瓶草——


馬來王豬籠草。


全球目前總共只有約兩千株馬來王豬籠草。



它和動物擁有著最驚人的關係。


——馬來王豬籠草不僅食肉,還會引誘哺乳動物。


它的籠蓋下方會分泌蜜糖,這種蜜糖會吸引山地樹鼩來舔食。



每隻山地樹鼩都知道其領地內每一株的方位,會依次進行造訪。


在進食的同時,樹鼩的糞尿會排進豬籠草的籠內。


這些養分對豬籠草來說是一種補充。


馬來王豬籠草就此成為了樹鼩的「馬桶」。



樹鼩只在白天活動。


而到了晚上,馬來王豬籠草會繼續分泌蜜糖。


因為這是巴魯大家鼠的「馬桶」時間。


就像樹鼩一樣,巴魯大家鼠跨坐在籠口進食,將屎尿排進籠裡。



但不同的是——


因為更小的體型,巴魯大家鼠不小心滑下去後會被困在籠內。


最終成為豬籠草的美餐。


這可能也就是紀錄片開頭提到的,植物罐子中的那具老鼠屍體的由來。



維多利亞時代對食人植物的記敘只是娛樂性的虛構。


但過去幾年的發現表明,在食肉植物的世界裡,真相往往比虛構還要離奇。


我們對這種奇特植物的著迷,似乎和它們最早被發現時別無二致。



為什麼會有植物進化成食肉植物?


答案很簡單,為了生存。


大部分食肉植物生長在土壤貧瘠,、含氮量很少的泥塘沼澤溼地。


它們的生長需要氮,而昆蟲體內就含有大量的氮。


食肉植物要做的,就是捕殺這些昆蟲。


歲月靜好的紀錄片看多了,難免會有些疲憊、乏味。


幸好B站上還有這種角度清奇的寶藏片,可以讓人換換口味。


而且不僅如此。


看評論,網友們全都打開了新世界。


——有幻想植物大戰殭屍的。



——有對自己產生新認知的。



——還有堅定了減肥信念的。



這麼有意思的寶藏片,錯過豈不太可惜了。


電影鋪子

微信 | movpuzi

電影大餐、生活甜點,葷素搭配,常吃不累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
    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神秘的大海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對於不熟悉的生物,人們常常給它賦予了一層非常神秘的面紗,一位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如果一直往地下挖,能挖到美國嗎?
    而且不知是受了誰的誤導,我周圍的朋友中,有不少也以為挖穿會去到美國。 高額的費用沒能換來有價值的成果,基金會已經慢慢對這項計劃喪失了信心,雪上加霜的是同期的載人登月「阿波羅計劃」前景大好,於是莫霍計劃失去了撥款,只得終止研究。
  • 挖鼻屎一時爽,一直挖一直爽
    英國女王也表示贊同 爽點 1:「暢快的爽」 感覺通體舒暢的原因 不過通暢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是更親密的接觸—— 爽點 2:「愛撫的爽」 別看鼻子不大 內部別有洞天
  • 揭開深海龍魚的真面目!
    小編現在就為大家揭開深海龍魚的真面目! 巨口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這些發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黑巨口魚和巨口魚目其它種類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它們眼睛下方還有一對發光器,在幽深的海洋深處搜索獵物時可以起探照燈的作用。
  • 挖App | 啤酒同樣值得細品,這是一部屬於各位「酒仙」的「維基百科」
    「Unfiltered」,這是國外的一款專注於啤酒的應用,「Unfiltered」中文意思為「未過濾的」,也就是所謂的「原漿酒」。它為廣大「酒友」提供一個交流討論展示的專業平臺,在這各位「酒友」可以發現各種各種好酒,還可以發現身邊各種喝酒的好地方。
  • 8大消費者行為慣性:揭開人類不理性的癖好模式
    行為經濟學結合心理學及經濟學為基礎,來研究影響決策過程的心理因素,揭開消費者「非理性經濟」而影響行為的真面目。經濟學認為消費市場及消費者趨向理性思考,人們往往會選擇在最有利的條件下作出最適當的決策;相反的,行為經濟學卻告訴我們:「錯!人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理性!」?
  •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 螞蟻中的「小賊」,偷吃同類的幼蟲
    這種「掠奪者」螞蟻,或者稱為「賊蟻」,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大多數生活在地下。罌粟籽大小的賊蟻。圖源: April Nobile / © antweb.org (CC-BY-SA-3.0)它們悄悄挖進大螞蟻的巢穴,從那裡偷偷運走螞蟻幼蟲,而螞蟻幼蟲的大小是這種「賊蟻」的24倍左右。它們的秘密武器在於,它們的毒液,讓成年人類都望而卻步。
  • 乘風B站,這隻章魚破浪出圈
    新世代年輕用戶品牌偏好獨特,而b站本身又存在著圈子文化,聚划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數量巨大但散在的用戶將注意力集中起來。《說唱新世代》,這檔b站舉全站之力推出的綜藝成為最佳切口。播出後的反饋也證明聚划算的選擇沒錯,兩個月前名不見經傳的「野生」綜藝,在播出後,口碑與播放量都節節走高。
  • 螞蟻中的「小賊」,竟然偷吃同類的幼蟲
    這種「掠奪者」螞蟻,或者稱為「賊蟻」,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大多數生活在地下。罌粟籽大小的賊蟻。圖源:《科學》它們悄悄挖進大螞蟻的巢穴,從那裡偷偷運走螞蟻幼蟲,而螞蟻幼蟲的大小是這種「賊蟻」的24倍左右。它們的秘密武器在於,它們的毒液,讓成年人類都望而卻步。因為「賊蟻」生活在地下,並且體型小,儘管其數量巨大,科學家們還是忽略了對其的研究。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他是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他十分「接地氣」地講述了腦機接口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於神經康復的研究歷程。 「我們製造出一種計算機電子旁路,將採集到的腦電信號繞過損傷部位,以數字形式傳輸至一個可穿戴式的全新機械身體中,」米格爾說,「2012年,FIFA宣布由巴西主辦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當時我意識到,可以在開幕式上做些嘗試 。」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那個癱瘓的男孩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開出了奇蹟般的一球。
  • 《黑色沙漠》手遊瓦倫西亞新地區「新月神殿」開放
    《黑色沙漠》手遊瓦倫西亞新地區「新月神殿」開放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4-01 分享到:從新月山脈到新月迷宮再到新月赤紅祭壇,沿路上冒險家將遇到強勁的對手,以及全新的頭目「新月守門長」。在這次的更新地區中,將有機會拿到「新月守護者的戒指」,而在新月區域中「未鑑定紋樣刻印書」、「未鑑定的咒術球體」獲得的機率也比其他地區高。本周更新全新劇情就在瓦倫西亞南部地區等著冒險家一一來揭密!
  • 《超電磁炮T》將在炮姐生日復播「天賦夢路篇」製作決定
    之前宣布延期的TV動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第13話今天宣布了後續播放的消息,第13話將在5月1日深夜(5月2日)播出,另外官方還公開了「天賦夢路篇」製作決定的消息,同時公開了視覺圖。順帶一提御坂美琴的生日就是5月2號(星期六)哦。
  • 從0G 到 5G,「地圖」對於交通工具的意義愈加不凡|極客考古
    遇到問題總是要解決的,早期「地圖」的出現也側面證明了文明的進化。荊軻帶著「督亢地圖」去見秦王時,怎會想到如今「地圖」已經根深蒂固於日常生活中。「大航海」開啟初級測繪時代地圖的介質越來越軟,紙張接替「虎骨龜殼」。當「天圓地方」說被打破,越來越多探險家希望看到這個承載無數生命運轉球體的真面目。
  • 「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同樣的作品流傳到中國大陸以及港臺地區時常常就會出現多個不同的譯名,有些名字大同小異,而有的譯名則天差地別,甚至翻譯得連親媽都不認識,尤其是臺灣譯名,在大陸朋友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奇葩了。笑尿!「GUNDAM/機動戰士高達」,臺譯「機動戰士鋼彈」其實作品名翻譯的還算差強人意,關鍵是角色名的翻譯……這次不是說臺灣,而是香港。香港當時還保留了新文化運動的翻譯風氣,即給外國人一個中文名。所以就出現了「湯大基」,「湯義剛」,「林國強」這些中文名字。是不是有一種濃濃的違和感?
  • 從小白到「果粉」,十年回首
    作為來自小城市的小白女生,成長中信息獲取與經濟水平完全後於同時代「科技數碼愛好者」,時常迷惑於如何走上這條「果粉」之路,甚至任由其決定工作方向。這大概要從十年前說起。自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起,回憶不斷閃回到多年前那個第一次觸摸到 iPhone 的下午。
  • 蘇聯「挖地球計劃」,挖到12226米時,真的挖到了「寶藏」!
    蘇聯「挖地球計劃」,挖到12226米時,真的挖到了「寶藏」!比如說在蘇聯時期,人類就開啟了一項超級鑽井計劃,而這項計劃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對於地球有著更多的了解,挖穿地球,蘇聯「挖地球計劃」,挖到12226米時,真的挖到了「寶藏」!不過到後來因為蘇聯的解體也導致這項計劃因此而終止,那麼蘇聯人在挖地球的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推文」五本娛樂圈甜文,全網都在看女主撒狗糧,高糖無虐哦~
    推一波娛樂圈甜文在娛樂圈搞事業撒狗糧又蘇又爽,甜到炸推文目錄:《女主只想搞事情[娛樂圈]》《放肆寵溺[娛樂圈]》《替身要有替身的樣子》《請你喜歡我》《兒子是男配》1、《女主只想搞事情[娛樂圈]》作者:蘇拾五
  • 這些細節可不是在「捕風捉影」
    距離上次「Google 重新入華」的消息傳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時間,「極客公園」也在第一時間採訪了事件的相關當事人。昨日,多方消息均顯示 Google 重回大陸的好事將近,而這一次,Google 要帶來的似乎遠不止 Google Play。一個月時間,Google 拆掉了哪些「牆」?
  • DC歷史上設定最B級的反派「混合超人」,一半超人一半蝙蝠俠!
    而今天介紹的就是「鋼鐵英雄」和「黑暗騎士」一起面臨的最怪異反派,也是網絡戲稱DC宇宙中最適合B級片設定的角色:「混合超人」 。「混合超人」原本是一位叫做「約瑟夫·梅奇」的潛水員,因當下正經歷人生非常艱難的時期,所以希望利用一個大水缸在大都會市做出特技動作吸引觀眾,但他沒發現水缸漏水好在超人及時出手搭救才挽救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