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最特殊的族群:世代不能上學,不能為官,不能和漢人通婚!

2021-01-09 騰訊網

「你家窮得連墮民都不願來了。」「墮民都看不起你,丟不丟人啊!」這些話,任誰看都是在嘲諷人,並且嘲諷他人的同時還羞辱了「墮民」,在距今約70多年前的中國浙江,一直存在著一種名為「墮民」的族群,他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這群特殊的族群被排除在「士農工商」之外,是「賤民」的一種。

並且一旦成為「墮民」,世世代代都要傳承下去,不能讀書、不能為官、不能和平民通婚,但這些都不是最可悲的,可悲的是大多數「墮民」是主動選擇這種生活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墮民」,又稱為「怯鄰戶」,明代被稱為「丐戶」,浙江紹興人稱他們為「樂戶」,總而言之,他們是受歧視的人,並且地位遠低於平民,自誕生以來,他們一直生活在被人歧視、輕蔑的環境裡。

平日裡,「墮民」需要穿上和平民不同的衣服,男人頭戴狗頭帽,裙以橫布,不著長衫,若是以演戲為業,則必須剃光前半頭髮;女人蓄長約八寸之大束頭髮,挽成高髻,插如意簪,此種髮型俗稱「老嫚頭」。

同時,「墮民」不能和平民住在一起,他們都住在統一的區域內,而這些地方通常又髒又破,遠遠就能聞到味道,尋常人是不會靠近的。

關於「墮民」的起源,眾說紛紜,學者們足足羅列出了9種起源,比如秦末時期,項羽在楚漢爭霸中兵敗身死,而他的追隨者們誓死不從劉邦,劉邦見他們忠義,不忍殺之,於是將其貶為「墮民」,這是其一。而根據「墮民」自述以及史書典籍記載,通常認為這一族群起源於南宋時期。

但無論如何,大部分「墮民」都定居在浙江地區,所以接下來筆者會從浙江的「墮民」出發,說說他們平時以做什麼為生,又為何堅持做「墮民」。

《清稗類鈔·奴婢類》中寫道:「紹興有墮民巷者,居方裡,男為樂戶,女為喜婆……服役之家有常主,如田之有佃,得自相頂替,彼此買賣,皆有契券。婚嫁、祭祀外,常時則以說媒、售衣錦為業。」

由此可見,「墮民」們通常從事「樂戶、喜婆」2種職業,即唱戲的,上文中提到,一旦成為「墮民」,世世代代都是「墮民」,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世代唱戲的「墮民」其實是非常厲害的戲曲世家,所以許多大戶人家都會請他們演出。

同時,「墮民」還有一項「特權」,那就是「墮民」可以自主選擇服役的對象,並且為其提供服務,而對方不能拒絕「墮民」的服務;同時,「墮民」也可以自主選擇不去某家,而那戶人家也不能強求「墮民」上門,如此看來,他們還是享有一定的權利,特別是社會動蕩時期,「墮民」竟然成了不愁吃喝的族群,所以大部分「墮民」是不願意捨棄這個身份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墮民」才開始逐漸消失,此時大部分「墮民」選擇加入劇團,以新的方式把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本事表現出來,比如「六小齡童」的父親章宗義,就是曾經的「墮民」出生,不過此時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別人的歧視了。

相關焦點

  • 四千猶太人定居河南1000年,世代與漢人通婚,如今卻想返回以色列
    隨著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越來越高的同時,有很多的外國人都是選擇來我國發展,而在國的上海有著最多的日本人,山東有著最多的韓國人,不過除了這些人外,我國還有著一群猶太人,他們居住在我國的河南開封。
  • 中國最難取名的姓氏,據說是曹操後人,至今與一姓不能通婚
    中國最難取名的姓氏,據說是曹操後人,至今與一姓不能通婚。小編今天要和你們說的就是「操」這個姓氏。操姓起名字確實有點尷尬,不過目前這個姓氏在全國有十幾萬人。目前公認的說法是操姓是三國時期曹操的後代。據操姓族譜裡的記載,曹魏末年,朝政被司馬家族把持。當時的司馬昭兄弟為了篡奪曹魏,打死殺戮曹操的子孫們。
  • 宋代,生活在金地的漢人的族群認同是怎樣的?
    宋代,生活在金地的漢人的族群認同是怎樣的?我舉四例子說明一下:一,張弘範:張弘範的父親張柔是金朝人,後來投降了蒙古人,他們的祖先是漢人。張弘範從小到大都是在蒙古長大,所以他已經完全蒙古化。二,新加坡李光耀和李顯龍父子: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國家,華人佔比例絕大多數。李光耀父子祖籍廣東。
  • 民間不能通婚的姓氏大致分為四類,最後兩類,原因比較荒唐
    滅周姬姓和嬴姓不能通婚,就是因為秦滅周,所以他們成了世仇;李姓和朱姓不能通婚,這個有點意思,李姓和朱姓頭一次結仇,源於後梁朱溫滅唐,兩家從此就有點不對付,孰料幾百年後,李自成又滅了大明,兩家新仇舊恨勾在一起
  • 古代漢人不是漢族?
    變化之所以產生,乃是近代以來西方民族國家理論影響所致——東亞區域尤其是中國境內形形色色的族群,被定義為「民族」。在李大龍看來,清代,興起於東北亞的滿人將農耕王朝藩屬體系和遊牧族群行國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在完成多民族國家建構的同時,通過彌合族群之間差距的各種努力,試圖推動境內的「臣民」向「國民」轉化。
  • 朱姓與李姓不通婚!中國有5對姓氏不能通婚,有3個還被寫進族譜
    如今,中國還存在著很多形式之間不能通婚的例子,之所以不能通婚,無外乎是他們的先輩之間有矛盾,導致兩個家族之間的對立。比較有名的幾個姓氏,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的理解。
  • 什么姓不通婚,什麼生肖不能配,看民間傳說故事
    說說千百年存在中華大地上面的一些民俗:姓氏通婚,生肖婚配。第一對不能通婚姓氏:嶽姓和秦姓。不是最早的,應該是最傳唱的,這裡說到的秦嶽兩家出現隔閡甚至永不聯姻就是因為當時的權臣秦檜陷害名將嶽飛引起的,這段歷史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故事,身為投降派的秦檜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將保家衛國的嶽飛殘忍殺害,而秦檜也因為自己的罪行被人們唾棄,直到今天還跪在嶽飛的銅像面前。
  • 這些姓氏的人不能通婚,因為五百年前是一家!看你中槍了沒?
    其中就有一些同宗異姓的現象存在,因為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這些姓氏都有著不能通婚的說法。到底哪些姓氏有不能通婚的說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彭姓和錢姓《史記楚世家》中就記載了錢姓的來歷。歷史上著名的壽星彭祖,姓籛(jiǎn),名鏗(kēng)。他一共活了800歲,所以在周朝的時候仍在做官。
  • 將軍冒死救下嶽飛之子,嶽家感恩並立下祖訓:兩家人世代不得通婚
    1142年,嶽飛、長子嶽雲以及他的部將慘遭殺害,嶽飛的家人也被流放,所以一直以來,嶽家和秦家都是世仇,嶽飛的後代傳承了千百年,從來沒有與秦家通過婚,這是嶽家鐵打不變的規定,不過除了秦家,還有一個家族,嶽家也是不與之通婚的
  • 馬戎:構建中華民族概念,從 「族群模式」走向「公民模式」
    1989年費孝通教授發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給幾千年來的「中華民族」形成歷史勾畫了輪廓和基線。 費教授指出,中國作為多族群的政治實體,經受了近代西方侵略,才從一個「自在」的民族演變為一個「自覺」的民族。
  • 上學,一個孩子都不能少
    本報記者 梁 瑩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確保適齡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義務教育,是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性工作。受地理條件和區情影響,我區控輟保學壓力大,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為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控輟保學作為落實「兩不愁三保障」、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來抓。
  • 古代有兩對姓氏禁止通婚,一對千年世仇,一對一直都是一家人
    但是隨著時代對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的姓氏,有絕大部分的姓氏是為了當時通婚用的,就是為了區別貴族跟平民之間對的關係,還有是通婚的時候區別對象的身份,當時的姓氏也代表著家族實力的象徵,所以在古代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繼承姓氏的,在千年前有兩個姓氏就有世仇,所以到現在還不通婚。
  • 人類為何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回交?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倫理讓人類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雜交,難道沒有畸形產生嗎?在我國法律中,近親結婚是無效的。所謂的近親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內有著共同血緣關係的親切。如果近親之間通婚,就會把一些隱性的遺傳疾病風險增加,導致後代不健全。
  • 馬戎:「文化化」族群關係
    也許正是這種淡漠的「族群意識」的態度,再加上相對比較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文化,使得漢族張開胸懷不斷吸收其他族群的成員,使之「蛻化」成漢人,使漢族人口規模逐漸增大;也使得其他族群在吸收漢族具有的「各族群可共享」的生產技術和發達文化的同時,也逐漸淡漠了自己的「族群意識」,而不知不覺間「蛻化」為漢人。
  •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強盛的民族 它保護漢人 最後卻被滅了
    加之南北朝時期的統治者也很黑暗,並不能有效的抵擋遊牧民族,所以他們佔領中原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可是這對中原的百姓是不公平的,他們的入侵,給這裡的百姓帶來許多的磨難,一些成了它們的奴隸,被虐待和折磨,一些成了它們的勞力,被當牛做馬,很是可憐。
  • 杜洪濤 | 「再造華夏「:明初的傳統重塑與族群認同
    第三,南北華夏族群之間的裂痕。遼宋金時期,生活在不同區域的華夏族群就存在著相互歧視的現象。李治安在引述了趙秉文稱南宋為『島夷』、『蠻夷』的例證後寫道:『由是觀之,國家的長期分裂,也會使漢民族內部因地域界限發生裂痕,也會給民族感情和心理帶來一些陰影。』至元代,族群等級制加深了南北華夏族群的認同危機。蕭啟慶認為,在元代『漢人』、『南人』屬於兩個不同的族群。
  • 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周朝人的婚姻,比如姓姬的同姓男女之間,是不能通婚的,這就是「同姓而婚,其生不蕃」,也就是說同姓如果結了婚,生出來的後代不能繁盛下去。是不是周朝人早就意識到,近親結婚導致隱性疾病基因容易凸顯呢?顯然不是,因為周朝人提倡表親通婚。按照周朝人的規矩,如果是同姓,隔了五代,是可以結婚的,但是在動亂年代,族譜經常會中斷。
  • 古代最丟臉的工作,一年四季不能穿衣服,應聘的卻蜂擁而至!
    它消失於清朝末期,工作性質就是幫有錢的官老爺或者宮中戶部的庫銀處看銀子!相信有些常看歷史影視資料的朋友已經猜到了,用古代的官方說法就是:庫丁。顧名思義,還能幹嘛,就是幫人家看銀庫的小丁啊。而做庫丁也是非常的不易,漢人是無法做庫丁的,全部都是滿人。問為什麼的朋友首先要知道,清朝是誰的天下。因為是與錢打交道的職業,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盯著那麼一堆的錢。
  • 中國的「白人」民族,姑娘比歐洲美女還漂亮,卻不能與外界通婚
    中國作為典型的亞洲黃種人,黃皮膚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典型外觀特徵,但這並不能一概而論,在中國白皮膚的人也非常多。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國,至今保留著非常的傳統風俗和民族特色。說到白種人,往往存在於歐洲,其實在我國,同樣也有一個「白種人」民族,這裡的姑娘比歐洲的美女還要漂亮!
  • 為什麼上班的男人,不能和上學的女生談戀愛?哈哈哈評論真相了
    哈哈哈4.奶一口,就奶一口5.我走不來,我還不能滾嗎6.不是愛抽菸嗎來來來!11.妹子出門忘吃藥了吧,聽個歌都不能讓人消停,看你還嘚瑟不12.這姑娘真是是讓我沒話說,竟然還能夠這麼玩13.哥,我服你14.巴黎的時尚T臺,這個裝扮亮了15.小夥子人生大贏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