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們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混亂時期,我們常常會提到少數民族的南下,最出名的就是當年的五胡亂華了。那時主要是因為中原的統治者政策方面都落實的不好,很昏庸,所以讓少數民族很成功的入侵了我們中原,這對當時國家的很多人們來說,是一場很大的災難。
加之南北朝時期的統治者也很黑暗,並不能有效的抵擋遊牧民族,所以他們佔領中原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可是這對中原的百姓是不公平的,他們的入侵,給這裡的百姓帶來許多的磨難,一些成了它們的奴隸,被虐待和折磨,一些成了它們的勞力,被當牛做馬,很是可憐。
不過最慘的應該是當時的很多珍貴藝術品,都隨著它們的入侵,一把火被毀掉,這些中原文化也就無法繼續保存下來,就像那年的長安,滿城金黃,竟被多次燒毀。
雖然南下的它們十分殘暴,不過還是有一些性情比較好的,就是溫柔的氏人。它們其實是生活的離我們中原比較近的,但是因為他們並不是那種一直騎著馬的民族,他們喜歡像漢人那般下地耕田,而且不喜歡打鬥,比較安分不喜歡搞事情。
氏人的戰鬥力也並不弱,他們就是被我們漢人感染到了,所以文化方面更偏向與我們漢人。
他們的農耕生活也是和漢人差不多的。
東周時期,氏人就早早開始了他們的農耕生活,而且漢武帝時期他們還收復回了祖國。直到曹操統治的時候,他們才被趕到關隴地區,而到了後來晉朝,他們就被漢化了,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是和漢差不多的,沒事還會過來走走親戚,喝喝水什麼的,甚至他們的頭兒還是個漢人呢。
而這個漢人後來還贏了八王之亂,建立了政權。這是一個什麼政權呢?沒錯,就是苻堅前期的前身了,雖然苻堅是沒能統一全國,不過在他們氏人看來,他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
氏人在有了政權以後,卻對漢人很好,搞得他們本族的官員不高興了,所以產生了很多矛盾。也正是這樣,他們最後敗給了謝安,矛盾越來越多,最後在淝水之戰以後被滅亡。
其實不止前秦,還有很多政權也是他們建立的。他們後來還建立成漢,後涼等。
不過要說厲害的,還是當年的前秦。那時他們的勢力很大,周邊的許多國家還拿禮物去拜見苻堅,而強盛了沒多久,他們就開始衰落了。
直到現在,他們也是完全被漢化,融入到了我們的中原生活中,而在歷史上,一直都有這麼個說法,我們漢族為什麼可以一直維持下去,除了那讓人羨慕的文化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源源不斷的吸收了少數民族的加入。
每次漢族受到大災害,就會有新的少數民族(通婚)加入到我們漢族,使得兩方血液互相融合,孕育新後代,因此漢族也能長久不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