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
太平洋電腦網筆記本頻道,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想關報導請看:[
難得回憶 重溫85-90年NB萌芽時期精彩],以及[
見證歷史!1991-2000年筆記本發展歷程]。
國內筆記本市場從無到有,從起步到發展,從全部為國外品牌到國內品牌的產生,從高檔行業消費類產品到家庭普及型產品,當我們慢慢地去回味過去15年間所有的經典機型,以及靜靜地讀者它們的一些經典故事時,單純從產品從一個行業的發展的角度看,有感慨與讚嘆;從每一個產品的經歷以及業內相關事件,有惋惜與感傷。這可能是我們在品味過去的15年間的經典故事時,最大的感觸。而在最近的5年,是筆記本發展最為快速的5年,技術成就了一個現代化的生活,生活又因為技術而如此精彩,回顧這5年這些經典設計之作的時候,我們無不為筆記本電腦功能慢慢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繫起來而驚嘆,還有湧現出來的更多令人回味的設計,更多精湛的產品風格,讓筆記本電腦在近5年是更加的豐富多彩。
2001年
75.APPLE Macintosh PowerBook G4————清水出芙蓉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owerPC 7410 400/500MHz |
內存 | 128M |
硬碟 | 10G |
顯示器 | 15.2寸 |
重量 |
在2001年1月9日蘋果史性的推出了PowerBookG4,它戲劇性的改變了 PowerBook 系列笨重的形象,重量只有2.4公斤,比它的前任(PowerBook G3 系列)更輕和更小,採用鈦合金外殼和獨特的吸入式光碟機,而第一款上市的G4採用的是15.2英寸的寬屏顯示。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蘋果的PowerBookG4得到了不斷的發展,顯示屏甚至發展到了2003年的17寸,成為世界上第一臺採用17英寸寬屏顯示的筆記本,甚至在後來的PowerBook G4上還採用夜光鍵盤的獨特設計。G4的出現也讓蘋果筆記本走出了幾年的低潮時期,令PowerBook重振雄風。甚至到了現在,我們依然能夠在市場上見到G4的筆記本,儘管它的「芯」已經作了幾代的改變了,不過其魅力依舊不減。
76.IBM ThinkPad TransNote——————真正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III 600MHz |
內存 | 128MB |
硬碟 | 10G |
顯示器 | 8.9英寸 |
重量 |
2001年2月,IBM公司在美國首先推出了這臺設計上極其創新的ThinkPad TransNote,它的外觀設計介於筆記本和Tablet PC的之間,而且外觀甚至跟人類原始使用的「筆記本」極其相似,當時主要面向的客戶是高端的商務辦公人士。
TransNote外形類似一般A4規格的筆記本、外面有一層黑色皮套,合上蓋子時就像一個公文包,重量約2.5公斤。並且它將整部電腦分成兩大塊,一塊是主機,一塊是稱為Digital NotePad的手寫板,除了可以鍵盤輸入外還可以用手寫筆進行輸入,最妙絕的是,筆記本的這兩塊既可以分開使用又可以一同使用。據介紹,為了研製這臺TransNote,IBM足足花了五年的時間,並用了1年時間生產,在設計上絕對是花盡了設計師的心思,不過此款機器只在美國才有銷售,而且由於市場定位太高,銷售業績也不是很好,剛賣不久後就就停產了,由此成為了真正「筆記本」的絕響!
77.TOSHIBA libretto L1———— 「蘿蔔頭」家族的又一顛峰之作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Transmeta Crusoe TM5600 600MHz |
內存 | 128M |
硬碟 | 10GB |
顯示器 | 10英寸 |
重量 |
2001年四月,東芝的「蘿蔔頭」家族發展到了L系列,而第一款機型就是這款L1,它在延續「蘿蔔頭」傳統的同時,也突破性的使用了10英寸的解析度為1280×600的SXGA屏幕顯示,迷你的機身和出色的高分屏令它在當時在日本上市時相當手搶手。
這款libretto L1採用了當時風頭正盛的Transmeta Crusoe TM5600處理器,而沒有採用傳統的奔騰處理器。因為當時Transmeta Crusoe TM5600剛推出時證明了它的耗能的確比較低,特別適合在迷你機型上的應用,東芝也一改「傳統」接受了全美達一個新產品,而事實證明,當年東芝在這款L1上採用全美達處理器是十分正確的,而且加上它是一臺解析度高達1280×600超便攜機這一賣點,L1上市後也一直很受歡迎,它也將全美達處理推進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儘管在目前在二手市場中,這款libretto L1依然是一款搶手貨。
78.TOSHIBA Tecra 9000————高端商務經典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 III-M 1.2GHz |
內存 | 256MB SDRAM |
硬碟 | 40GB |
顯示器 | 14.1英寸 |
重量 |
2001年,筆記本的處理器已經發展到Pentium III-M的時代,Pentium III-M不僅擁有穩定的性能,而且也更加節能,它將筆記本重新定義在一個新的高度。當年,逼於全美達所帶來的巨大壓力,Intel加緊了開發的更優良移動處理器步伐,Pentium III-M的推出也令Intel在新的競爭中獲得更好的優勢。
TOSHIBA因此也在2001年推出了其頂級系列Tecra 9000,超高的配置、超高的性能,甚至還支持藍牙、無線網卡等時髦技術,儘管當時它的價格也很貴,不過一些大公司還是認準了Terca系列,例如當時的CISCO公司幾乎是人手一臺Tecra。這款Tecra 9000在當時來說定位於高端市場,所以儘管到了現在它依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而在二手市場中,我們偶爾也能見到它的身影。
79.IBM ThinkPad R30 ——————IBM筆記本中的性價比之選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賽揚900MHz |
內存 | 128M |
硬碟 | 20GB |
顯示器 | 13.3/14英寸 |
重量 |
IBM R系列的第一款筆記本在2001年10月上市,儘管在做工和性能上比不上T系列,不過相比於天價的T系列,它的優點在於價格便宜,性價比十分高,作為R系列的第一款機型,R30在歷史上的地位十分的高。
以前,IBM的筆記本質量好是人所皆知,不過高昂的價格也令很多用戶望而止步,而從R系列開始,ThinkPad也有了性價比優秀的機型,讓普通消費者也能體驗IBM筆記本的獨特魅力。R30重約2.7公斤,採用賽揚900MHz處理器,ALi整合晶片組、集成Trident顯示晶片、128/1024mb(最大支持)、20GB硬碟、CD/DVD光碟機,在現在的二手市場上它依然比較受歡迎。
80.IBM Thinkpad S31——能用來照鏡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 III 600MHz |
內存 | 128M |
硬碟 | 30GB |
顯示器 | 10.4英寸 |
重量 |
為了紀念IBM ThinkPad筆記本上市1周0年,IBM特別在亞洲地區推出ThinkPad s31紀念機種,以限時限量方式在IBM網站銷售,而產品設計上也採用鋼琴鏡面設計,與現有ThinkPad筆記本不同。而且,這款筆記本外殼採用了所謂的鋼琴烤漆鏡面,外覆部分全部採用了黑色鏡面烤漆處理,簡直是漂亮極了,甚至還可以拿來當鏡子使用。而且這種材質更會讓筆記本本身呈現輕盈且堅固的效果,同時黑色鏡面烤漆還具備防水、防潮、觸感光滑細膩的特性。
這款Thinkpad S31由IBM日本設計團隊Yamato Design Team 設計,除了獨特的鋼琴鏡面設計外,S31也是為了迎合全尺寸鍵盤的設計,鍵盤比整個機身要多出了一部分,多出的部分不想701C那樣設計成為伸縮式的,反而在此設計了2個小「耳朵」----無線網絡的天線!這種設計跟701C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如此巧妙的設計,不得不讓我們感到驚訝!
81.SHRAP(夏普) UM10————三年前的輕薄之最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Mobile Pentium III600MHz |
內存 | 128M |
硬碟 | 20G |
顯示器 | 12.1英寸 |
重量 |
2002年,筆記本的發展已經開始走入百家爭鳴的時期,傳統的大廠壟斷的局面開始改變。那時,Sharp推出了號稱當時世界上最輕最薄的筆記本電腦—UM10。UM10的厚度僅為16.6mm,這一厚度在當時市場上銷售的筆記本電腦中堪稱最薄,而重量約為1.31kg,頓時成為了當年筆記本中的寵兒。
UM10除了輕薄外,其另一大特點在於其液晶顯示屏和鍵盤。該機液晶面板採用了與外殼一體化的設計,將液晶面板、燈管、等液晶部件都嵌入機殼,使其液晶屏厚度相對於傳統液晶屏減少2.6mm~5.3mm,這種設計是相當大膽的,不過這種設計當時也被人們認為太冒險了,稍有碰撞筆記本很容易出問題。UM10在鍵盤上引入了夏普與外設製造商SMD共同開發的新技術,當合上顯示器時鍵盤會收縮到機體內,而打開顯示屏時鍵盤會彈出3MM的高度,這樣便在再一次減小厚度的同時卻不影響鍵盤手感,在目前所有的筆記本電腦中也還是唯一採用這種設計的。而繼UM10後,UM20和UM30也相繼推出,儘管都是超輕薄的產品,不過不久後它世界最薄的記錄也被東芝Portege 2000打破。
82.IBM ThinkPad A31/P ————高端的移動工作戰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 4-M 1.8GHz |
內存 | 512MB DDR |
硬碟 | 40G |
顯示器 | 15英寸 |
重量 |
2002年,隨著英特爾P4-M處理器的推出,筆記本的性能也有了歷史性飛躍。而就在當年10月,IBM發布了當年業界最強的ThinkPad A31/P,它幾乎整合了IBM以往機型的全部優越的功能,並且配備了ATi Mobility FireGL 7800顯示晶片,是一款移動工作站級本機,這款A31/P也因此而成為ThinkPad史上一款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機型。
IBM將A31P定位在需要處理大量多媒體資料,展示複雜演示文稿,管理大型企劃案,並且還需要執行工程用軟體的用戶。P4-M的處理器也因此令他在當年傲視群雄,另外它也集合了前期IBM筆記本中的各項亮點,如嵌入式保全子系統(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數字鍵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 鍵盤燈功能、內建802.11b無線網絡功能、藍牙模塊等,在當時業界來說是絕對領先的。然而,由於性能做得太強,也讓與它犧牲了移動性能。而在目前的二手市場中,A31P卻依然是一臺搶手貨。
83.IBM ThinkPad T30 —————T系列的過渡之作?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 4-M 1.6GHz |
內存 | 256M |
硬碟 | 20G |
顯示器 | 14.1英寸 |
重量 |
IBM的T系列在經過T2X的發展後已經相當成熟了,不過這時移動版P4處理器器的推出讓IBM開始看到了業界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因此就重新推出了T30這個採用P4-M處理器的系列,IBM也希望籍此機會把T系列的形象進一步完美化。
在T30身上,我們看到了它的改進:首次使用了UltraNav雙重指點模式即Trackpoint+Touchpad的設計,可以滿足不同使用習慣的消費者而這個設計也一直沿用到目前的T42、T43以及其它系列產品上面;而ThinkPad黑色磨砂表面得到了升級,部分按鍵有了其他色彩,這些被視為成功的一種裝扮,T30左後方的一角被削去45度。然而,儘管P4-M處理器讓它在性能方面得到提高,但是卻掩飾不了在能耗和發熱方面的缺陷,而且由於後來訊馳平臺的推出,T30系列也已經不再得到繼續的發展,隨著T40的推出它也因此而推出了歷史的舞臺。
84.Xentex FLIP-PAD VOYAGER——————能用「分身術」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AMD Athlon 1.1~1.4GHz |
內存 | 512M |
硬碟 | 30G |
顯示器 | 20英寸 |
重量 |
美國XENTEX公司可能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不太熟悉,不過該公司在2001年就曾經推出過一款讓人耳目一新的筆記本電腦,機身可以分成了兩個能夠摺疊的部分,摺疊筆記本第一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該款機型設有2個液晶顯示屏,並且還可以多顯示桌面,也可以180度旋轉,更可以作為一個大的屏幕使用,夠奇特吧?液晶顯示屏是採用2個1024×768點陣的13.3寸的TFT液晶屏,將兩個顯示屏加在一起可作為最大的1536×1024點陣的20寸液晶顯示屏來利用了,這是人們對筆記本電腦的新嘗試。然而,這臺筆記本是作為一款概念機而推出的,儘管它有詭異的設計,不過接近6kg的重量和極其昂貴的價錢令它也緊緊局限於概念,可用性不強,因此它也並沒有受到市場的肯定就煙消雲散了,但我們從中也發現,筆記本已經開始走向了多元化。
85.東芝 DynaBook P5/S24PME ————鍵盤可升降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 4 2.40GHz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40GB |
顯示器 | 16英寸 |
重量 |
2002年7月,東芝推出了一款鍵盤可以跟機身分離的筆記本DynaBook P5/S24PME,這款筆記本的獨特設計讓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更隨心所欲,這種挖空心思的設計甚至提供了可以在遠離筆記本主體的地方操作筆記本,讓筆記本的使用變得更加人性化。
雖然這款 DynaBook P5/S24PME的性能較高,但由於機體較大且較重,使用起來並布便利。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P5/S24PME中採用了以下幾項全新的設計:首先是16英寸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它採用的是該公司的寬視角液晶「Fine SuperView LCD」。其解析度為1280×1024點陣,與單體17英寸液晶顯示器的解析度相同。而讓它名垂千古則是它那可以跟機身分離的鍵盤設計,可以減少用戶因長期使用筆記本而帶來關節上的不舒適。其實我們也不難看出,隨著筆記本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很多人性化的設計在筆記本中有所體現。
86.日立 FLORA 270W Silent Model——————利用水冷散熱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4-M 2.2GHz |
內存 | 128MB |
硬碟 | 30GB |
顯示器 | 15英寸 |
重量 |
散熱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筆記本的軟肋,它也一致阻礙著筆記本性能的提高,而為了改善筆記本的散熱性能,各大廠家都不斷的作出新的嘗試,日立就2002年7月中旬發表全球首款水冷式筆記型計算機FLORA 270W Silent Model,它顛覆了以往風扇散熱的慣例,採用液體循環的冷卻系統,與傳統的風扇氣冷式機種相較,不僅散熱效果較佳,且更為安靜。
FLORA 270W Silent Model採用了利用在外殼內循環的致冷液冷卻CPU發出的熱量的水冷方式,這種散熱的原理跟冷凝管一樣,就是利用水把熱量帶走,其特點為即使CPU負荷增大時驅動噪音也在30dB以下。不過由於筆記本內儲存的水量有限,筆記本使用久了就達不到散熱的效果,而且由於筆記本內部裝了水,所以重量也大大增加,便攜性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儘管這款筆記本的推出並未取得成功,但我們發現,筆記本也正在不斷的嘗試中逐部開始完善。
87.索尼VAIO PCG-U1——————索尼迷你U系列的先驅者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全美達Crusoe TM5800 866MHz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20G |
顯示器 | 6.4英寸 |
重量 |
2002年,索尼推出了當時業界最小的筆記本電腦VAIO PCG-U1,它使用了全美達Crusoe TM5800的處理器,6.4英寸的液晶顯示屏,上市後迅速受到用戶的歡迎,當年在日本發售時還引起了一陣缺貨的熱潮。
這款索尼U1的6.4寸顯示屏的解析度為1024×768,小屏筆記本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是相當不錯了,而且如此小巧的機身甚至可以作為口袋機使用。另外,這款索尼U1筆記本的滑鼠設計比較特別,在機器的右邊有一個用來操作滑鼠箭頭的「Wide Stick」,而滑鼠的左右按鍵則設計在左邊,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用戶雙手握持進行操作,方便用戶站著來操作筆記本。而且由於這款迷你的筆記本在性能上也絲毫不會顯得遜色,難怪當時它上市時馬上受到消費者追捧。
88.三星 X10 plus——————第一臺訊馳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M 1.6GHz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60G |
顯示器 | 14.1英寸 |
重量 |
2003年1月8日,Intel發布了全新的筆記本專用的Centrino平臺,它包括了代號為Banias的Pentium-M移動處理器、Intel855晶片組和一個支持802.11b/a的無線區域網,以及Mini-PCI卡(代號Calexico)。從這開始,訊馳平臺開始深入人心,更低的能耗、更強的性能以及更快捷的移動上網,它不僅帶動了筆記本的發展,也帶動了無線網絡的迅速普及。
然而,這個平臺的正式推廣、發布是在同年的3月12日,而第一款採用訊馳平臺的筆記本就是三星的X10。無疑,我們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三星也因此從訊馳身上得到了不少好處。三星電子將X10定位在高效能商務筆記本電腦市場,可以滿足商務人士對於強大計算能力、強大圖形能力、全面多媒體體驗、超大屏幕、可移動性、攜帶輕巧便利性、隨時隨地的網絡連接、長電池壽命等各方面的苛刻要求,可以說,從它身上人們已經體驗到訊馳平臺給筆記本帶來的巨大衝擊。
89.IBM ThinkPad T40————真正的商務王者開始誕生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M 1.6GHz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40G |
顯示器 | 14.1英寸 |
重量 |
之前也曾提到,IBM在Centrino平臺發布後也迅速推出了基於訊馳平臺的筆記本,而作為商務旗艦的T系列當然要走在最前面,不過由於當時T30系列採用的是P4-M的處理器,市場反也不僅理想,於是就重新推出了一個T40系列。然而後來很多人都不認同T40,原因是認為它的生命周期太短,上市不久就被後來的T41取代,看上去更像是一款過渡產品。
然而,ThinkPad T40也可以說是移動計算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產品,不僅僅因為它全面採用了Intel Centrino平臺,更為重要的是作為2002年IBM Think戰略思想制定後,在這一戰略指導下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即將打破筆記本電腦的諸多極限,而且它的出現也為後來T41的推出打下了基礎。
90.索尼 PCG-TR1C——————索尼「小白」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M 900MHz |
內存 | 256M |
硬碟 | 30G |
顯示器 | 10.6英寸 |
重量 |
隨著索尼C1系列的沒落,索尼在2003年夏天在推出了C1系列的接班人TR系列,不過相比於C1系列,TR系列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改進,而TR1C也自然成為了後來廣受消費者歡迎的TR系列的第一款機型。
可以說,當年索尼的C1在市場上也有不少支持者,不過隨著筆記本的不斷發展索尼公司也看到了C1模板所存在的很多不足,於是TR系列就在保持C1系列超小、寬屏和內置攝像頭的同時,處理器卻改用了Intel 的 Pentium-M。C1系列一直以來是採用Transmeta的 Crusoe系列CPU,不過Crusoe的CPU的確是給索尼帶來了不少損失,也曾出現過回收、更換等情況,儘管第四代C1憑藉各方面的優勢贏得了無數人的喝彩,Transmeta Crusoe也隨同SONY徹底的風光了一次。不過也在此時索尼跟Transmeta的關係開始分裂,其實原因一方面由於全美達的經營不善,另外一方面也來自於Intel訊馳平臺所帶來的巨大衝擊,TR系列的推出也宣布著索尼這個巨人和全美達這個天才小子多年來的合作正式結束。
91.Sharp Mebius PC-RD3D——————首款3D圖像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Mobile Pentium4 2.8G |
內存 | 512MB |
硬碟 | 60GB |
顯示器 | 15英寸 |
重量 |
2003年九月,夏普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顯示3D圖像的筆記本電腦Mebius PC-RD3D,這款筆記本第一次實現了可以顯示3D圖像而不需要佩戴3D眼鏡,它的出現將筆記本的視覺體驗上升到了從未有的體驗,也為3D圖像在筆記本中進一步應用打下了基礎。
這款筆記本上所應用的新的3D成像技術基於所謂的「視差隔板(parallax barrier)」,3D模式下可以為左右眼變換圖像從而造成立體效果,而2D模式就是把隔板切換成透明方式。而且這款筆記本在當時來說也是相當高的,然而由於採用臺式機上使用Pentium4,也讓它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約束,而且隨著當年訊馳技術的普及,這款筆記本被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不過它的出現也為筆記本在多媒體顯示領域開創了一個先河。
92.索尼 PCG-Z1————————接近完美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M 1.6G |
內存 | 512M |
硬碟 | 60G |
顯示器 | 14.1英寸 |
重量 |
索尼的筆記本給人的印象都是外觀十分時尚,而真正將索尼時尚的設計發揮到了極點的就當數這款在2003年推出的這款Z1,優美的線條設計、高端的配置,當年甚至被人們稱為是近乎完美的筆記本。
在設計上,Z1可謂真正體現了線條的美,它取消了筆記本電腦一貫的屏扣,使得正側面每一條線都更顯大流暢大方,從左右側面就可以窺見Z1最大的產品特點--Z型線條所烘託出來的曲線如何與側面組件進行溶合,外殼採用的是塑料合金PC/ABS。而配置上這款筆記本也讓人真正體驗了什麼叫強大筆記本,內置ATI的獨立顯卡,採用最新的Pentium-M處理器,512M的內存,另外還採用14.1寸的SXGA+(1400×1050)的高分屏顯示,這讓它在當時搶盡了風頭,成為當年最吸引人們目光的筆記本電腦。然而,這款筆記本其實也存在不少問題,譬如高解析度小顯示屏,瀏覽網頁是字體小得讓人無法忍耐,而且沒有方法可以解決這個致命傷,而且價格也偏貴。
93.東芝 Portege R100——————2003年的輕薄之王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M 900MHz |
內存 | 256M |
硬碟 | 20G |
顯示器 | 12.1英寸 |
重量 |
2003年年末,東芝推出了當時市面上最輕薄的Portege R100。作為當時世界上最輕薄的迅馳筆記本,東芝PR100的整體尺寸僅為286mm×229mm×14.9mm,而重量也是相當驚人的輕,只有1.074Kg,它也將輕薄筆記本帶進了一個更新的境界。
由於訊馳技術的推動,筆記本已經開始找到了輕便和性能的平衡點,也證明了輕薄和優越的性能並存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固然,其輕薄至極的精緻外觀對任何人都是無法拒絕的魅力吸引,而其小中見大的性能表現也同樣使得大家再一次見證了東芝的專業設計和技術實力,對於各種主流的商務應用,東芝Portege R100都可以應付自如,完全符合時尚商務人士的應用需求,因此這款筆記本在市場上的表現也相當的好,即使在兩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見到它的優美的身影。
94.SONY VAIO PCG-X505————505家族的絕唱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Pentium M 1GHz |
內存 | 512M |
硬碟 | 20GB |
顯示器 | 10.4英寸 |
重量 |
索尼的505家族從1997年起一直到2004年,先後經歷了Z505、R505、V505等幾代產品的發展,每一個系列都為所處時期的主流機型,代表著一個時代科技時尚。不過隨著索尼產品線的調整,505家族也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最後也由這款限量版的X505作為505系列拉上了完美的謝幕。
Sony X505採用Pentium M 1GHz處理器,512M板載DDR內存,Intel的855GM整合圖形晶片允許動態共享高達64MB的內存,顯示屏的大小為10.4英寸,解析度達到了1024×768。而最讓人感嘆的指標是其機身最薄9.7毫米,重量最輕785克,一舉成為世界上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另外他還裝備了最新的技術和材料,包括目前最熱門的碳納米管技術,令這款機子重量之輕,機身之薄,都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在2004年,世界最輕薄的X505可謂贏盡了世人的目光,它也成為了索尼歷史上一代的經典。
95.夏新 V3————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筆記本電腦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Transmeta Efficeon 1G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30G |
顯示器 | 10.6英寸 |
重量 |
2003年10月,Transmeta為了反擊Intel,終於使出了手上最後的王牌————「Efficeon」。由於相比於Crusoe,Efficeon的性能的確完善了很多,它不僅繼承了Crusoe的低耗電特性,而且處理性能也得到大幅提高,頃刻間關於Efficeon的報導蜂擁而至,Transmeta再次成為業界的焦點,當時把Efficon列入計劃的大型廠商也很多,不過由於Intel訊馳平臺的推出,這些廠商最後還是沒有真正採用Efficon處理器,最後我們能見到的只有夏普跟其它的幾個小廠,而我們國內可以見到的也唯有這款2004年推出的夏新 V3了。另外,這款夏新V3也是國內第一臺自主研發的筆記本電腦,它的出現也成為國產筆記本技術研發的又一裡程碑。
V3是一臺超便攜、超輕薄的小機型,採用別具時尚氣質的金屬銀白色,本子風格特徵非常中國化,方方正正的邊角面,使用10.6寸的寬屏LCD,無不透露出其輕盈、爽朗的機型風格。由於我們在國內能夠接觸的全美達Efficeon的筆記本不多,而這款V3也正是給了國人一次認識全美達的機會。後來,在Intel訊馳技術的打壓下,全美達在推出Efficeon兩年後也由於內部虧損嚴重而最終退出歷史的舞臺。儘管全美達這個天才少年的成長並不順利,不過Transmeta從產品特點來說也正好避開了與Intel短兵相接,把產品研發方向定格在超小型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上面,它的出現讓筆記本世界更加豐富和精彩。
96.華碩W1N————超強影音旗艦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Pentium-M 1.7~2.0GHz |
內存 | 512MB |
硬碟 | 80GB |
顯示器 | 15.4英寸 |
重量 |
進入2004年,筆記本進入了最高速發展的一年,訊馳平臺給筆記本的多元化發展帶來了可能,而在這個時候,筆記本開始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追求超輕超薄,另一種則是追求高性能。而在2004年,隨著「寬屏」風的颳起,影音筆記本也迅速在市場上湧現。而在眾多的影音筆記本中,以這款華碩W1N最為引人關注。
W1N作為華碩電腦成立十五周年的經典珍藏機型而推出,在設計理念上地突破了傳統寬屏筆記本在娛樂功能、操作模式等多方面的束縛,將家電產品的影音娛樂功能、操作模式和最強勁的產品配置融合,再輔以華碩不同凡響的工業設計理念,首次將筆記本電腦由單純的IT產品全面帶入3C整合發展的新時代,徹底顛覆了用戶對於筆記本電腦功能的桎梏,成為2004年唯一一款榮獲iF中國設計大獎「十大頂尖作品」的筆記本電腦 。而且其配置極其強悍,不但配備了高端筆記本應有的高頻率CPU、高容量硬碟、顯卡等,而且還首次在其筆記本中加入了千兆網卡、DVD-DUAL刻錄機、802.11b+g雙模式無線網卡等最新、最強的配件,成為了2004年影音筆記本中最突出的代表者。
97.SONY U8C—————— 全球最小的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Intel Celeron M 353 (900MHz) |
內存 | 256M |
硬碟 | 20GB |
顯示器 | 5寸 |
重量 |
這款索尼U8C是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最小的筆記本電腦,它的出現甚至把整個PDA市場也為之一震,基本接近於PDA的機身大小設計,但是具備的是PC硬體平臺,以及Windows的軟體系統支持,又完全是一臺真正的PC產品。
U8C也可以說是一款概念機型而推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顯示索尼雄厚的研發力量而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它採用超低電壓版的賽揚M900MHz處理器,256MB內存,20GB硬碟,附帶品包括便攜包,電源,外接網卡轉接器,DVD+-RW光碟機,手寫筆,摺疊式鍵盤,耳機,底座以及線控,U8C採用5寸液晶屏幕,配搭起來使用把它立於辦公桌上,又可以回到臺式PC一樣的使用習慣。它輕巧的機身,又具備無與倫比的移動性。它也正是體驗了前輩的那種理念——「合則強大,分則輕巧」,這種設計跟底座的理念同出一徹。
98.OQO Model 01——————最小的袖珍筆記本電腦
具體配置參數表:
處理器 | Transmeta Efficeon 1G |
內存 | 256MB |
硬碟 | 20G |
顯示器 | 5英寸 |
重量 |
在2004年1月拉斯維加斯的CES大會上,OQO發布了他們的OQO Model 01筆記本的樣品機,當時很多人見到這款筆記本時甚至不敢相信它是一臺筆記本電腦,這部筆記本僅有人的手掌那麼大,重量只有14盎司(約400g),但卻能運行Windows XP作業系統。
OQO Model 01的設計意圖是提高使用者的效率並且無論在什麼地方,使用者都可以用上象桌上型電腦那樣強大的工具來工作。跟其它筆記本一樣,它內建的802.11b無線網卡和藍牙晶片,可以使您輕鬆的無線接入網際網路或其他藍牙設備;此外,OQO還可以使用塢站,用戶可以通過塢站就像使用臺式機一樣使用這臺筆記本,用戶可以通過塢站外接顯示器、投影儀、DVD機和外接揚聲器,也還提供了乙太網連接埠、火線接口和USB 2.0接口(OQO本機上配備有一個火線和一個USB 1,1接口)。此外用戶還可使用本機上配備的拇指鍵盤和指點杆來輸入信息,或者象使用平板電腦一樣用一隻數碼筆在屏幕上直接書而且寫。儘管在使用方面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不過到了此時,筆記本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
99.聯想Vela——————第一款雙屏筆記本?
具體配置參數表:
配置 | SONOMA平臺 |
顯示器 | 15.4英寸/4.4英寸 |
重量 |
在2004年,聯想發布了一款代號為Vela的雙屏顯示筆記本產品,並且將於2005年推出。聯想Vela由於採用的是全套的迅馳2代技術,由於INTEL一再推遲sonoma平臺的發布日期,使得聯想Vela不得不推遲到2005年推出,而具體的配置到現在還沒有正式向外公布。
不過,外界已經肯定的是這款Vela筆記本將會採用一種國產機中前所未有的雙屏顯示技術。Vela筆記本電腦將會有一15.4寸的主顯示屏,上蓋上將會前所未有的擁有一個4.4寸或2.4寸的副顯示屏,通過使用專用的InsydeAxS軟體,可以實現副顯示屏收發郵件,約會計劃等操作,Vela的液晶屏幕還可以方便取下來,作為獨立的Tablet PC使用。這種附加的功能使筆記本附有PDA和TabletPC所具有的功能,儘管這種設計的市場前景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項必將會讓筆記本世界變得更加多元化。
2005年1月9日,迅馳二代Sonoma平臺正式發布。Sonoma繼承第一代迅馳(Centrino)技術的同時,採用了新的Dothan處理器、Alviso晶片組和改進的Wi-Fi技術,533MHz前端總線,支持DDR2內存,PCI Express總線………可以說,英特爾的第二代迅馳(Sonoma)平臺的推出是英特爾公司在移動領域繼續保持領先。
2005年3月10日,AMD正式發布了Turion 64系列移動處理器,其採用90nm SOI技術,支持SSE3多媒體擴展指令集,支持64位運算,在WinXP SP2下可以實現NX bit功能,並且支持省電技術PowerNow!這也以為著64位的處理器開始應用在筆記本上來,而此時AMD跟Intel之間的「晶片之爭」也越演越烈。
2005年4月20日,東芝公司發布了3款20周年紀念版筆記本!這三款筆記本分別為:Dynabook SS SX、Dynabook SS S20和Libretto U100,這意味著筆記本電腦正式年滿20歲。
………
總結
在十幾年前,甚至就在幾年前,筆記本對於一般的中國人來說是還一項奢侈品,不過現在我們很高興的看到筆記本已經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開來了。我們驚嘆,人類科技的發展是如此的快!在看完歷史上近百款經典筆記本的介紹後,希望大家也對筆記本的成長和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吧。
其實,作者在寫完後也深有感觸,筆記本長達20年的歷史其實也是一個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作者在通過近一個月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也清楚的看到了各個時期筆記本不斷的改變和完善。估計這篇文章讀者是不可能短時間內看完的了,因為實在太長……不過筆者希望當你有時間時,不妨坐下來慢慢去聆聽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