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之後的語文,數學,外語等都離不開視覺辨別能力,所以應當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視覺辨別能力有問題的孩子主要表現為:
1 辨別拼音「b」 「p」「q」「t」 和「f」等困難
2 辨別漢字的形近字「 天」 「夫」「田」和「由」 「甲」 「人」 和「入」 「八」等困難
3 經常將數字「6」 「9」2和」5」等人認反
上述這些表現都是視覺分辨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運用的具體體現. 由於視覺辨別數字,字母與字詞之間的能力又是閱讀學習的基礎,視覺分辨能力弱的孩子到了小學中年級後一般表現為閱讀速度明顯比同齡孩子慢,閱讀理解水平也會逐漸與同齡孩子拉開了差距.
視覺分辨能力可以通過檢測個體的求同和求異能力來檢驗,所謂:「 求同能力」 是指找出兩個物體,圖形,字詞相同之處的能力,所謂「求異能力」 是指找出兩個或多個物體,圖形,字詞相異之處的能力.根據大量入學前的孩子在視覺分辨能力方面的一般發展狀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視覺分辨能力的檢查.
能說出家裡配套桌椅的四處相同之處(如都有4條腿,都有一個平面, 顏色相同,質地相同,都在餐廳裡,都是吃飯時用的.....)和4個不同之處(如高矮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結構不同,擺放方向不同....)
在比較「p」「p」 「d」「q」 時應該能說出其中的異同,能區分數字6 和 9, 2和 「5」
能正確區別筆畫的長短,多少,如「末」「未」 「日」 :目「 」士「 土」 等
辨別簡單的形近字「如由」「甲」「人」 「八」
能分清「田」 字格的左右,上下方位
遇到的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有些孩子左右不分,從拼音字母到數字,從漢字認讀到書寫,經常出現左右顛倒的現象,有時我們急了,恨不得反著來教他,在心理學上,孩子的這類問題叫「空間知覺障礙」
大班孩子中,空間知覺發展緩慢的孩子在走迷宮時會表現出容易受到其它線路的幹擾,碰到轉彎或是交叉時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分辨,而且還需要成人的暗示才能完成,或反覆幾次才能走出迷宮,還需要手指的幫助.
進入小學後,拼音教學,識字教學,書寫教學,閱讀教學等都離不開空間關係,小學數學數字的認讀,書寫,運算對齊,圖表等也離不開空間關係,學英語的字母認讀,書寫,拼寫等同樣也離不開空間關係
常見的寫字困難現象
有的孩子因提早入學,或是出生在七八月份(在同班兒童中最小),或嬰幼兒期缺乏相關的感覺統合經驗,甚或有注意力障礙多動,學習障礙,智能障礙等不同障礙,或因社會心理因素,可能出現寫字困難現象:
1:運筆困難,不會寫字
2:字比例不當(太大,超出格線,太小,擠在一塊,比例不對稱)
3:字形歪斜,扭曲,無法辨識
4:字的筆畫過多或過少
5:字左右或上下顛倒
6:東拼西湊的錯字
7:寫同音錯別字
8:寫字太慢(考卷寫不完)
9:寫字太用力(筆尖經常寫斷,把紙寫破)
10:寫一會兒就喊手累
11:寫字時用手臂撐著頭或頭趴在桌上寫
12:握筆姿勢不當(腕關節平直或內屈,手指拳握,筆桿未靠在虎口,後兩指鬆散未擔任奠基任務,前三指動作不靈活)
13:寫字時,筆經常掉落
14:看一筆畫,寫一筆
15:抄黑板或抄書時,常花較長時間,才找到要寫的下一個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