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辨別能力有問題的孩子主要表現

2021-01-09 有人疼才顯得出眾

孩子上小學之後的語文,數學,外語等都離不開視覺辨別能力,所以應當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視覺辨別能力有問題的孩子主要表現為:

1 辨別拼音「b」 「p」「q」「t」 和「f」等困難

2 辨別漢字的形近字「 天」 「夫」「田」和「由」 「甲」 「人」 和「入」 「八」等困難

3 經常將數字「6」 「9」2和」5」等人認反

上述這些表現都是視覺分辨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運用的具體體現. 由於視覺辨別數字,字母與字詞之間的能力又是閱讀學習的基礎,視覺分辨能力弱的孩子到了小學中年級後一般表現為閱讀速度明顯比同齡孩子慢,閱讀理解水平也會逐漸與同齡孩子拉開了差距.

視覺分辨能力可以通過檢測個體的求同和求異能力來檢驗,所謂:「 求同能力」 是指找出兩個物體,圖形,字詞相同之處的能力,所謂「求異能力」 是指找出兩個或多個物體,圖形,字詞相異之處的能力.根據大量入學前的孩子在視覺分辨能力方面的一般發展狀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視覺分辨能力的檢查.

能說出家裡配套桌椅的四處相同之處(如都有4條腿,都有一個平面, 顏色相同,質地相同,都在餐廳裡,都是吃飯時用的.....)和4個不同之處(如高矮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結構不同,擺放方向不同....)

在比較「p」「p」 「d」「q」 時應該能說出其中的異同,能區分數字6 和 9, 2和 「5」

能正確區別筆畫的長短,多少,如「末」「未」 「日」 :目「 」士「 土」 等

辨別簡單的形近字「如由」「甲」「人」 「八」

能分清「田」 字格的左右,上下方位

遇到的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有些孩子左右不分,從拼音字母到數字,從漢字認讀到書寫,經常出現左右顛倒的現象,有時我們急了,恨不得反著來教他,在心理學上,孩子的這類問題叫「空間知覺障礙」

大班孩子中,空間知覺發展緩慢的孩子在走迷宮時會表現出容易受到其它線路的幹擾,碰到轉彎或是交叉時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分辨,而且還需要成人的暗示才能完成,或反覆幾次才能走出迷宮,還需要手指的幫助.

進入小學後,拼音教學,識字教學,書寫教學,閱讀教學等都離不開空間關係,小學數學數字的認讀,書寫,運算對齊,圖表等也離不開空間關係,學英語的字母認讀,書寫,拼寫等同樣也離不開空間關係

常見的寫字困難現象

有的孩子因提早入學,或是出生在七八月份(在同班兒童中最小),或嬰幼兒期缺乏相關的感覺統合經驗,甚或有注意力障礙多動,學習障礙,智能障礙等不同障礙,或因社會心理因素,可能出現寫字困難現象:

1:運筆困難,不會寫字

2:字比例不當(太大,超出格線,太小,擠在一塊,比例不對稱)

3:字形歪斜,扭曲,無法辨識

4:字的筆畫過多或過少

5:字左右或上下顛倒

6:東拼西湊的錯字

7:寫同音錯別字

8:寫字太慢(考卷寫不完)

9:寫字太用力(筆尖經常寫斷,把紙寫破)

10:寫一會兒就喊手累

11:寫字時用手臂撐著頭或頭趴在桌上寫

12:握筆姿勢不當(腕關節平直或內屈,手指拳握,筆桿未靠在虎口,後兩指鬆散未擔任奠基任務,前三指動作不靈活)

13:寫字時,筆經常掉落

14:看一筆畫,寫一筆

15:抄黑板或抄書時,常花較長時間,才找到要寫的下一個字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孩子閱讀速度慢?先提升視覺辨別能力!
    --點擊上方【啟樂園感統注意力中心】查看往期內容 --視覺辨別能力不足的孩子主要表現為
  • 孩子視覺辨別力訓練可以這樣做
    容易看錯字和漏寫筆畫是小朋友們最常出現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因為粗心。出現這種現象的孩子很有可能是視覺辨別力不足。視覺辨別力是指孩子能夠利用視覺來區別環境中的人、事、物的形象、形狀或符號,如大小、遠近、高矮、長短、胖瘦的能力。
  • 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並非孩子不用心,是「視知覺能力」欠缺
    視覺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內容:1.視覺聯想能力這是視覺經驗決定的聯想能力。有的孩子在看到某個圖形或圖像時會聯想到相似或相反的圖形或圖像,有的孩子看不到,有的孩子會把斷掉的圖形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圖形,用聯想來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
  • 北大教授:孩子這三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華
    孩子擁有高智商,往往都會特別聰明,他們在應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會有獨特的想法,於是也能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優秀。這也是很多大人都期盼的一個方面,不少大人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高智商,總是做出更多的彌補,但有的時候一些大人走了許多的彎路,不僅沒有讓孩子擁有高智商,反而還對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傷害。
  • 高三學子研究螞蟻8年 證實螞蟻視覺擁有巢間辨別能力
    中新網濟南1月8日電 題:山東一高三學子研究螞蟻8年證實螞蟻視覺擁有巢間辨別能力作者 孫婷婷用鑷子控制住一隻螞蟻的腿,再用雙頭牙齒探針將藍色的丙烯畫顏料塗抹在螞蟻的腹部,等待顏料晾乾後,再把它重新放回虛擬巢穴中,觀察巢穴中其餘螞蟻對染色螞蟻的反應……1月8日,黃一帆在學習之餘,將他養殖的近1000隻小螞蟻搬到書桌上,探究螞蟻通過視覺識別巢穴的能力
  • 孩子有這四個現象 說明認知能力超讚
    很多家長都會注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確實認知能力是兒童成長發育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那麼,哪些孩子認知能力比較好呢?接下來,育兒網就給大家一一整理:認知能力好的寶寶有哪些表現1.觀察力敏銳也許你認為寶寶並沒有什麼觀察力及記憶力,但寶寶很可能會對媽媽的新衣服、新髮型等表現出驚訝的表情哦,這就是寶寶觀察力的表現。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主要有3點原因
    如果要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必須知道為什麼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有什麼區別?1.小時候沒有打好基礎這個非常重要。孩子的閱讀能力從小就開始。他們必須先表達它,然後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許多孩子發現他們在二,三年級時的寫作能力很差。這是閱讀理解能力差的表現。他們之所以不能寫作文,是因為孩子的語言基礎沒有打好。
  • 孩子玩積木時,若有這4個表現,說明邏輯思維能力強,多半智商高
    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我們首先要想著解決,而解決問題就意味著我們要擁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來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判斷事情的走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並從中選擇最優解答方案。家長也要在教育孩子時注意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孩子提高智商,贏在起跑線上。
  •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一般有2個表現,能力更加出眾
    一般來說,邏輯思維強的孩子都有2個表現1.語言表達能力強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的孩子:聽別人講話總是能夠一下子抓住重點;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來不會拖泥帶水,而是有條有理、吐字清晰,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屬於邏輯思維比較好的孩子。
  • 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知能力?
    自閉症兒童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就根本沒辦法融入社會,大部分自閉症孩子都存在感知覺異常,他們對外界的信息漠不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是,中樞神經是不斷生長的,特別是孩子小時候,如果給予孩子足夠的刺激,這些神經就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從而增強孩子感知覺能力。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其實就是這些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邏輯思維能力通常體現在理性、數學等理科方面。一、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1、孩子在語言表達上的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交中,孩子肯定是要進行語言表達和傾聽的。當孩子在表達某一類事物或者是某種情感時,他們會表現的詞不達意,沒有邏輯順序,有種想到哪裡就說哪裡的感覺,在別人聽來是沒有邏輯感的,而且孩子的想法也很單調,在傾聽他人的時候表現有些許遲鈍,這也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
  • 科學養育 | 感知能力:聽覺優先於視覺發展,觸覺、嗅覺很敏感
    除了視覺和聽覺,新生兒寶寶也會有冷熱疼痛的感覺。寶寶們還能感受物體的質地,並且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東西。嘴唇和手是寶寶觸覺最靈敏的部位,所以新生兒都喜歡吸吮手指。他們還特別喜歡依偎著媽媽,喜歡媽媽溫柔地用雙手撫摸、擁抱自己。另外,寶寶的嗅覺能力也很強。剛出生兩天的新生兒就可以聞出自己的媽媽的乳墊和別人的媽媽的乳墊的味道不一樣,這是不是超出你的想像呢?
  • 感覺統合視覺生理康復 帶領中國孩子告別近視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但近年來,視力低下問題已成為嚴重影響中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學生近視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青少年近視率。 國家為此制定了青少年視力健康「預防為主」的方針。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如果孩子有下面這6種表現,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1、反應遲鈍 很多邏輯性差的孩子反應都是非常遲鈍的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因為自己總是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這也間接表明了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很大的問題。
  • 這是娃視覺空間感沒發展好
    在一篇科普文章中是這樣解釋視覺空間感的:「視覺空間感包含一般的視力、視野擴展能力、平面與立體的轉換能力、層次辨別能力、視覺記憶能力等。視覺空間感不成熟,會導致孩子無法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其他物體在自己周邊的具體距離,同樣對拼寫能力、計算能力、創造力等方面的能力。那父母就有個疑問了:我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一樣長大,為什麼就出現視覺空間感不成熟的情況了呢?
  • 家長專欄 | 感知能力鍛鍊-觀察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會被孩子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問得答不上來,孩子不斷的提出問題,其實是觀察力在發展的一種表現,觀察力是感知能力的一種,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準確全面深入的感知事物特徵的能力,它是在綜合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觀察力可以說是思維的知覺,是感知發展的最高形式。
  • 孩子的這些表現,有可能是專注力不足(ADHD)!
    不過,只要老師及家長配以適當的協助及訓練,是可以幫助ADHD孩子改善學習態度及自我協調能力的。ADHD的主要表現包括注意力障礙和多動/衝動。除了具有上述兒童期主要臨床表現外,還會有持續性活動過多、情緒不穩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表現出反社會人格障礙等,嚴重影響其學業、工作、社交、婚姻等社會功能,並已逐漸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更加常見的是,有一些孩子在生活中總是認不清路,即便是天天走過的路,如果讓他們自己一個人,他也可能會迷路。那些關於孩子無法清晰辨別方向的行為,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孩子反應能力差,頭腦比別人笨,而是因為孩子大腦中的空間知覺能力發育不夠完整,導致孩子缺乏方向感,在方向面前總是摸不著頭腦。
  • 如何辨別口吃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研究員 鄭 蓉2~5歲孩子出現口語不流利(俗稱口吃)的現象很常見,他們會多次重複某個音或某個字。主要原因是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速度。也就是說,想表達的內容很多,但口語表達能力有限,就會出現說話不流暢的現象。
  • 孩子比同齡人矮,那麼該如何辨別孩子是晚長還是本身矮小?
    相信各位家長在生活中,都曾發現過一些孩子比同齡人要矮一些,而有的家長就好奇了,自家孩子比同齡人矮,到底是屬於晚長一類,還是本身個子就矮,屬於長不高的那種。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都好奇,那麼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辨別孩子是晚長還是身體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