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並非孩子不用心,是「視知覺能力」欠缺

2020-12-05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許多家長抱怨說他們會因為做家庭作業而失去耐心導致煩躁不安。都說父母陪孩子一起寫作業是他們作為父母來說最難的修行。甚至他們的朋友圈和微博上也有關於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的配圖,並且加上了"誰來救救我"等類似的話語。

和孩子們一起做作業真的這麼難嗎?不斷地抱怨之下,不知家長是否曾冷靜下來,分析孩子經常犯錯的原因?每位親愛的父母,你真的認識你的孩子嗎?事實上,孩子們在做作業時總是犯錯誤的原因有很多。當然,有些是孩子不愛學習或不認真上課造成的。我們的討論不包括這種熊孩子。事實上,孩子寫作業馬虎粗心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其中,"視知覺能力"欠缺則是其中很大的一點原因。

何為"視知覺能力"

視知覺能力,通俗地講就是眼睛把看到的東西接收後傳遞給大腦,然後大腦根據眼睛得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來指導我們行為的能力。視覺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內容:

1.視覺聯想能力

這是視覺經驗決定的聯想能力。有的孩子在看到某個圖形或圖像時會聯想到相似或相反的圖形或圖像,有的孩子看不到,有的孩子會把斷掉的圖形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圖形,用聯想來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

視覺聯想能力對兒童課後解決幾何問題、應用問題、形象思維問題等有很大幫助。視覺聯想能力差、經驗和創造力差的孩子,只能機械地學習。

2.視覺記憶能力

視覺記憶能力是大腦保持對眼睛所見事物印象的能力。有些孩子有很強的視覺記憶,能記住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對於文字、數字等事物,在再次見到它們之後,它們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這對孩子們的認知、思考和理解有很大幫助。

一旦兒童的視覺記憶能力較差,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感到書寫、閱讀和圖形識別的困難,這自然會影響他們的理解和學習效果。

3.視覺辨別力

視覺辨別力是指個體區分物體的能力,包括尋求共同點和不同點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短時間內對視覺信息的注意、視覺信息的攝取、過去存儲信息的提取、信息比較分析、信息處理判斷和言語表達的過程。兒童的學習離不開辨別人、物體、線條、圖形或文字的能力。這種視覺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視覺分辨力是影響兒童學習的重要因素。有些孩子到了學齡就沒有正常孩子的視覺分辨力。當他們在做抄寫和閱讀課文的學習活動時,自然會表現的十分吃力了。

4.手眼協調能力

願景和行動總是密不可分的。當你看到學習材料時,你必須做出反應,無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所以手眼協調也是視覺感知的重要組成部分。

"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1.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缺乏視覺感知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正如我一開始提到的,叮噹孩子最終被診斷為缺乏視覺感知。顯然,他在作業中犯的錯誤比其他孩子多,動作也慢,這必然會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2.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缺乏視覺感知能力可能會導致孩子身體不協調,如腳跳不好、蹲下時平衡性差等。視力正常的兒童運動能力較差。

3.直接影響兒童與外界的溝通

兒童的視覺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已經開始關注它了。他們已經開始將孩子的正常行為與缺乏視覺感知的症狀進行比較。

那麼如果視覺感知能力的缺乏可能導致兒童語言組織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必然會影響孩子與外界的正常溝通。其他孩子可能不願意與孩子相處,因為他們與孩子溝通不暢。

孩子缺乏"視知覺能力"的表現

1.注意能力發展差

例如有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做作業,注意力集中在兩個用途上,導致學習粗心;有的孩子總想著電腦遊戲或好玩的玩具,由於注意力指向性差,導致學習粗心;有的孩子在學習難度增加時注意力穩定性差,導致學習粗心。

2.知覺能力發展差

對於粗心兒童來說,視知覺能力發展不平衡是最深層次的原因。為什麼有些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有些孩子計算對了,卻抄錯了答案?為什麼有些孩子在閱讀時經常漏掉單詞?

主要原因是視知覺能力發展不夠:視知覺分辨能力差,容易張冠禮戴;視知覺記憶能力差,看對了但不記得了,所以寫錯了;視知覺整合能力差,眼、腦、手不能協調控制等。

目前家長應注意孩子出現視知覺方面問題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孩子都有視力不足的問題。15-30%的小學低年級兒童存在潛在的視覺問題。甚至有新聞報導說,同一個班的39個孩子中有9個在同一次考試中漏掉了同樣的三道題。

閱讀後,約80%的兒童學習信息需要通過視覺能力獲得。因此,視覺感知能力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兒童的學習效果。由於學習中缺乏基本的"看"能力,導致寫作粗心、速度慢,經常出現錯誤的寫作,作業的質量和速度遠遠落後於同齡人。

在日常生活中,視覺認知能力差的孩子不僅會被誤認為"粗心",還會被貼上"多動症"、"搗蛋鬼"、"弱智"的標籤。這實際上很不公平,只能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呢?

如何鍛鍊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1.在生活中玩更多趣味識別遊戲

事實上,有很多有益的遊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視覺感知能力。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和孩子們玩這種遊戲,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視覺感知能力。

例如,各種謎題可以將一個完整的圖形分割成幾個部分,擾亂兒童拼寫的順序;例如迷宮遊戲,家長可以通過迷宮來讓孩子找到迷宮的出口,從而培養孩子的視覺感知能力。

2.感知統合訓練

感知統合訓練對低齡兒童非常重要。它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而且可以鍛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有益無害。感覺統合訓練的內容非常豐富,如鞦韆、平衡木等。一些簡單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視覺感知能力。

因此,當你的孩子在做作業時總是犯錯誤,不要生氣。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的粗心。首先,觀察兒童的某些行為是否符合視知覺能力缺陷的情況。如果是的話,你需要儘快通過訓練來幫助孩子提高這種能力,因為這種能力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妨試試花些時間在家裡和你的孩子玩遊戲從而來提高這種能力。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這10條對策快收好 | 微言夜讀 · 親子
    原標題:孩子有「粗心」的毛病?這10條對策快收好 | 微言夜讀 · 親子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寫作業或考試時有粗心的毛病:經常把數字或字寫錯、字寫半邊、沒標音調、句子寫一半、題算了一半漏了一半、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忘記寫單位和「答」······其實所有的都會,就是有點粗心大意、毛手毛腳。
  • 輔導作業分分鐘讓人抓狂,家長別急著抱怨,多半是視知覺能力太差
    如果孩子一直出現這種情況,別急著抱怨孩子,有可能是孩子視知覺能力不足的表現。視知覺能力,是指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視力。這是很多孩子(尤其是3-10歲孩子)學習中的「攔路虎」。這項能力跟不上,孩子學習吃力,家長輔導作業更吃力。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孩子方向感差,原因是"空間知覺"能力差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方向感特別差,無論是在認路方面還是在日常生活方面,他們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很多父母以為這是因為孩子頭腦遲鈍,反應不夠敏捷,但其實是因為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差所造成的。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空間知覺是由視覺、觸覺、聽覺運動覺等各個感官系統協調合作,共同活動發展出來的產物,除此之外,空間知覺又是由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組成。如果孩子能夠發展好空間知覺,那麼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運動以及自我保護、對外防禦能力都有十分大的幫助。
  • 學會「吃青蛙」,孩子不用熬夜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普遍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難題,瑣碎又無序的作業,日復一日的單調,會使得家長和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逐漸消失,疲于堅持。,默寫,語音打卡,每項做起來都是不耐煩又粗糙的,孩子各種談條件、吃零食、喝可樂,毫無規劃可言,尤其是寫作文,更煎熬,暴躁,生搬硬套,語言匱乏到極點。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腦子轉換的慢,總被家長誤以為是孩子腦子笨,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後來出現的各種各樣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不同,而孩子出現的這種現象不是孩子笨,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通訊非常發達,為家校聯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的學校會要求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這也成為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了。
  • 孩子靜不下心寫作業?浮躁的情緒,左右著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怎麼辦
    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孩子一寫作業的時候就會上廁所或者喝水,那麼我們就要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讓孩子上廁所和喝水。當然啦,我們也可以把水杯放到孩子身邊,當孩子渴了也可以喝一口水,當然最好還是寫作業之前喝,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也就不會分心。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最近經常上熱搜了一個話題,就是家長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我在抖音上也刷到很多這類的視頻。其中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個媽媽正在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應該是一,二年級,因為在寫漢語拼音的時候呢,孩子不會分開寫,而是寫成一長串像寫英文一樣。
  • 判斷孩子粗心的標準,及家長助力孩子解決的辦法
    粗心是孩子的一個大問題,也是家長和老師很頭疼的問題。粗心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正常情況下,我們判斷的標準有:1.簡單的,不該錯的可能是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3.題目看錯了(1)習慣有問題的,不檢查不打草稿,不寫步驟不認真導致的錯誤。解決方法:讓孩子畫圖多想幾種方法來解決一道題,可以幫助他檢查一些錯誤。(2)做題準確率不高。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篇都提升,關鍵時刻才可能一次做對。反覆多次練題型量才能成為本能。
  • 孩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是輔導方法用錯了,還是學習習慣差勁?
    在孩子成長的各種坎坷裡,父母操心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衣食健康,還有未來的前程似錦,在如今優勝劣汰的生存大環境裡,很多父母將愛孩子的方式轉接到能力和才藝的培養方面,看著各種才藝班的一觸即發,也看出了家長勢必培養孩子多才多藝的決意。
  • 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該怎樣陪孩子寫作業?
    近日隨著一位父親退出家長群的視頻的爆火,把老師與家長的關係又一次推向了大眾的視線中,同時,大家也普遍發現了家長對於孩子家庭作業的頭疼程度已經不亞於工作壓力了。但即使迫於社會壓力很多老師已經不敢明目張胆地給家長布置各種類似於給孩子「批改作業」的任務了,可家長又真的覺得輕鬆了嗎?
  • 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還有一些孩子上學之後在寫字的時候都會出現寫字顛倒的狀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出現上述的問題都是空間知覺不足的原因所導致的。什麼是空間知覺?空間知覺的主要是指對於方位的空間感知能力。要想有空間知覺必須要調動起身體全部的視覺,聽覺,觸覺等等能力,只有這些能力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並且相互作用才能夠讓人真正的產生對於空間的感知。
  • 可以幫我做手工作業嗎?孩子欠缺創造力,看完這些很重要
    媽,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家庭作業,要求做一個手抄報,我不會做,你可以幫我做嗎?""可以啊,寶寶可以和我一起完成作業嗎?""媽,我也想做,可是我不會做呀,你幫我做吧,求求你了。"面對孩子的請求,啦啦媽就幫孩子做完了手抄報。
  • 小學生家庭作業:老師我快要累死了,好想發明一個可以寫作業的!
    現在的學生迫於對生活的壓力,許多家長都不得不在周末和假期內給孩子能報補習班,參加特長培訓課!各種各樣的練習以及功課已經讓年紀輕輕的孩子能痛哭不已了,家長們還是把自己的壓力全部指向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
  • 陪孩子寫作業到崩潰,那都是自找的,還影響孩子的成長
    但是,因為每次都是家長提醒孩子要做家庭作業,每次都是由家長陪同,孩子自己其實並沒有從主觀意識上認識到為什麼要做作業,以及怎麼高效完成作業。因為每一次都是家長要求的,似乎作業是家長的工作。很多家長說,陪孩子寫作業讓人崩潰。我想說:那是自找的。
  • 訓練孩子觀察的精確性
    訓練孩子觀察的精確性2010-01-14 00:00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kuangying   收藏本文導讀: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正確引導孩子精確觀察,孩子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心……  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 孩子寫作業總走神?與這項記憶能力有關!
    平時,在學堂學習的孩子,我會經常向他們灌輸,要學會在嘈雜的環境下學習,因為未來的學習,很多時候是不能選擇環境的。實踐中,我們也特別注意鍛鍊孩子,不少孩子的專注力確實提高了。比如,當有老師在輔導別的孩子學習時,原來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也能專注地完成作業。在實際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即使周圍有人聊天,他們也能專注閱讀,而不受任何幹擾。
  • 課後作業+課堂理解+考試成績=學到知識,一招彌補孩子成績落差
    孩子上學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是否能夠學習到知識,小學還好每天放學回家都能知道孩子是否在課堂上學到了知識,家長們可以通過課後作業知道哪裡沒有學到。但是進入初中和高中後,家庭作業很多家長已經是力不從心。無法給孩子講解作業輔導孩子學習,這就照成等待測試成績。
  • 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知能力?
    感知覺是指感知和理解社會的過程,包括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自閉症兒童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就根本沒辦法融入社會,大部分自閉症孩子都存在感知覺異常,他們對外界的信息漠不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