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團應對行業寒冬,日本核電三巨頭或將全面整合核電業務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核電一直是日本能源行業的基石。行業寒冬下,日本核電巨頭開始抱團取暖,業務整合範圍可能遠超出核燃料業務。此前,日本日立製作所、東芝及三菱重工就已開始協調整合核燃料業務。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立製作所社長東原敏昭在10月27日的記者會對此回應時稱,「不止於此,將迎來必須全盤考慮的時期」,這暗示著將來有可能整合核電業務本身。日媒稱,這是日本三大核電製造巨頭一把手首次針對此事表態,或將引起有關國內核電重組的議論。此舉的大背景在於日本國內核電站長期停運,業務環境趨於惡化。
-
核電重啟進入倒計時核電三巨頭籌措資金爭相上市融資
摘要 核電重啟進入倒計時核電三巨頭籌措資金爭相上市融資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核電建設規模的擴大,巨大的投資需求與企業有限資金之間所形成的矛盾會逐漸突出
-
核電三巨頭窩裡鬥難形成合力 消息稱或設總公司
翟超/製圖 核電三巨頭告別三國殺 合力出海道阻且長 雖然核電出海的號角已經吹起,但不得不承認在出徵海外的過程中,中國核電業存在惡性競爭、內耗嚴重的問題。 11月4日,「華龍一號」技術方案的落地,結束了中核和中廣核長期以來的技術之爭。近日有消息傳出,核電有望成為高鐵之後第二個通過整合而實現「走出去」的行業。 但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核電若要整合,其複雜敏感程度將遠遠超過南北車合併,這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
核電三巨頭聚力支持山東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
近十年來,立足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優勢,依託項目建設,煙臺市初步建立了集研發、製造、推廣應用於一體的核電產業體系。 目前,煙臺市核電裝備企業佔據山東省核電裝備產值80%市場份額,是全省核電裝備製造業支柱城市。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和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初具規模,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共有投資過億元項目21個,已落地項目投資近40億元。
-
中國核電三巨頭加速海外搶灘布局
原標題:中國核電三巨頭加速海外搶灘布局 中國核電「走出去」再下一城。當地時間10月14日,羅馬尼亞政府部際核電項目「談判委員會」正式宣布:中廣核成為羅馬尼亞Cernavoda核電站3、4號機組項目(以下簡稱「羅核項目」)的「最終投資者」。據了解,10月17日,中廣核還將依照此結果,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籤訂該項目建設意向書。
-
核電三巨頭力挺煙臺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研討會上,「中國核能產業新城」戰略獲得了國內核電三巨頭力挺。中廣核、中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共同籤署「支持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合作框架協議」。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城市之一,煙臺將培育千億級核電裝備產業,打造中國核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基地。
-
中國核電抱團走出去呼聲再起:三巨頭誰都不理誰
林春挺 和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海外互相廝殺類似,中國核電三巨頭同樣存在內耗。如今,南北車計劃合併,而中國核電工業也在醞釀變化。 在10月24日,國務院會議上也強調要對核電等領域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尤其是民資可以參與一些核電項目,此舉用意之一被看作是為核電出海做準備的一步棋。核電和高鐵是國家自去年以來力推走向海外的拳頭產品。
-
核電三巨頭擴張致使資金鍊緊張 紛紛加緊上市步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馮慶豔 隨著國家核電政策的開閘,很多原來暫停的項目即將上馬,然而一個核電站投資動輒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這也倒逼著核電三巨頭紛紛加緊上市步伐。一位某大型核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國家對沿海核電項目重新放開,中核、中廣核和國核技在建的核電項目都不少,在大擴張之下三大企業最缺的就是資金,通過向銀行貸款等方式成本太高,而上市是它們目前最好的選擇。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3月底,中廣核負債權益比率為267.65%,過去兩年該比率都在200%以上。
-
中國核電行業三巨頭技術路線之爭升溫
「 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寥寥數語,讓期待「解凍」已久的中國核電行業吃下了「定心丸」,三大巨頭更是極力爭取證明自己技術路線的機會。這意味著,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C A P1400三代核電技術一爭高下的陣營裡,又添對手,核電巨頭之間的技術路線之爭再次升溫。 「『華龍一號』各項技術指標全面達到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滿足美國、歐洲三代技術標準,是我國目前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電技術。
-
「三巨頭」結盟共謀新版圖
3月26日,全省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傳出消息:德陽工業企業「三巨頭」——二重、劍南春、藍劍將首度聯手出擊重裝產業,該項目3月已正式開建。 三巨頭「聯姻」,始於去年最後一天,3家企業負責人共同籤署合作協議,宣布三方出資組建重型鍛件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約8億元,二重出資40%,劍南春、藍劍平分另外的6成投資。
-
中國核電又有大動作!集團資源整合,核能、新能源雙發力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2日,中國核電(601985.SH)發布兩份公告,分別涉及集團內部新能源資源整合和對上遊產業投資兩大事項。公告內容顯示,中國核電將以211,055.35萬元的價格收購中核集團持有的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100%股權,收購完成後,中核匯能將成為中國核電子公司。同時,中核集團子公司中國鈾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鈾業」)將通過增資擴股計劃,募資40億元。中國核電擬增資5億元參股中國鈾業,參股完成後中國核電持有中國鈾業4.23%的股權。
-
核電利益牽涉多方 日本「不得不」重啟核電站
日本將自去年福島核事故以來首次重啟核電站,預計大飯核電站3、4號機組將於7月正式啟動,這將為5月5日以來僅僅兩個月的「零核電」時期畫上句號。這種觀念的分歧也體現在《環球時報》記者接觸到的日本人身上,一名外務省高級公務員對記者表示,執政者不能受一時輿論風向的影響。言下之意是儘管在福島核事故後日本國內反核呼聲高漲,但日本政府必須堅持發展核電,並且要大力向越南等國家出口核電。而另外一名已經退休的老先生則搖著頭說,野田上臺後在很多事情上都拿不定主意,這次好不容易下了一回決心卻選錯了對象。
-
從「華龍一號」開工看核電三巨頭「走出去」大招
中核老總錢智民在5月6日說, 「華龍一號」首臺示範機組在福清開工,標誌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日趨成熟和完善,中國核電走出去將從「借船出海」、「拼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將對中國設備製造產業產生巨大拉動作用。與高鐵一樣,核電已經成為中國重大裝備進軍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
-
央企再合體 核電重組謀出海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核工業三巨頭局面形成 1月20日,A股市場上,上海電力開盤價7.90元,2月5日,其收盤價報13.85元。短短半個月,累計漲幅75.32%。 在大盤跌宕起伏的同時,核電概念推動上海電力一路飄紅。更值得注意的原因,還有其控股股東的重組大事件。
-
三巨頭主導中國核電 其他公司控股核電站希望渺茫
隨著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在5月29日正式宣布合併,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浮出水面,這是1994年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成立之後,國內出現的第三家核電巨頭。
-
日本重啟一座核反應堆 終結「零核電」狀態(圖)
C FP供圖經歷大約2年「零核電」狀態後,日本11日首次重啟一座核反應堆。日本民眾在多地集會,抗議這一舉動。當地媒體也向政府發難:高放射性核廢料要送去哪兒?日本九州電力公司當天宣布,位於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的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於當地時間11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重啟,並將於14日開始發電和輸電。
-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在法國之後的核電發展道路上,GSIEN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退核風波絡繹不絕從核電站建成之日起,它帶來的收益就伴隨著高昂的代價。利用得好,核能造福於民,否則,就等同於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下場,甚至更糟。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事故和1986年的車諾比核洩露事故發生後,安全問題瞬間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焦點,尤其是正在大力發展核電的法國。
-
「核電之王」中廣核
不過2015年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成國家電投,成為核電市場的第三勢力。 今天我們要一起探討的,就是中國核電領域的老大——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廣核集團旗下的核電資產運營平臺。
-
中國核電:在運營成本上 由於核原料體積小、能量大 核電的燃料及...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5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核電(601985)提問, 請問公司發電成本相比同類型(如國內廣核)有什麼優勢? 相比傳統煤電有什麼優勢(除環境上)? 相比太陽能、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又有什麼優勢?
-
「核電+地方」經濟圈 寧德核電助力周邊經濟發展
已成立了福建柏洋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福建新柏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規劃新建柏洋酒店、永和苑(寧德核電承包商營地)、加油站、農村客運站、農貿綜合市場和水鄉漁村等項目。 「將來計劃打造一個寧德核電配套產業園區,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王周齊表示。 與柏洋村同樣受益於寧德核電項目的還有太姥山鎮備灣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