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2020-07-13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長期以來,中國科普界認為公眾只是缺乏科學知識。本著「缺啥補啥」的原則,他們著力於宣傳具體的科學知識。把功夫用在怎麼包裝、軟化、稀釋、打扮這些知識上,以便讓普通人更順利地接受它們。

但是我漸漸發現,科普的難度在於,很多人不僅僅是缺乏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很多反科學思想。因此,他們在這些反科學思想的基礎上,開始主動抵制科學,拒絕科學,批判科學。

如果不剖析這些反科學思潮,不從源頭上,價值觀上批判它們,一味宣傳具體知識,這和向巖石澆水,期待上面長出花草一樣愚蠢。

今天,我就給大家剖析一個發生在中國的反科學思潮,它叫「人民食物主權運動」,後文中簡稱為「食權運動」。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發起於2013年8月。和西方那些類似運動一樣,都是由某些高校裡面的知識分子、NGO以及媒體人發起的,並且雜揉大陸和港臺人士。

這個運動的參與者認為,食物是基本的民生用品,不能商品化。如果食物生產被資本染指,農民必然失去生產自主性,消費者失去選擇權,國家失去對農業的規劃、調控和保障能力。所有這些加起來,就是「食物主權」的喪失。而他們則要為恢復人民的食物主權鼓與呼,追求大面積地用所謂生態農業取代現代農業。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口號聽起來很空洞,他們指責的侵犯食物主權的行為到底有哪些?讓我們逐個分析。

「食權運動」認為,大型食品公司招集科學家,對人類口味進行系統分析,試製出以營利為目標,引誘消費者購買,但本質上極不健康的食物。

食品公司真在這麼幹嗎?當然,他們一直在這麼幹。社會上因此充斥著垃圾食品,也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如何理解這個事實。「食權運動」認為,傳統社會裡人們都吃健康食品,正是這些可恨的食品公司改變了優良的飲食習慣。

這當然不是真正的歷史,過去人們普遍吃低糖、低脂、低鹽的食物,吃如今在餐廳裡高價販賣的野菜野果,那是因為當年只能吃到這些。由於普遍缺乏營養,傳統社會裡人們更渴望攝入油、鹽、糖這些成分。

大家可以從各地尋找那些真正的傳統美食。所謂「真正的」,是指有考證說明它們確實存在了幾十年以上。而不是最近才發明,冠以「傳統美食」名義欺騙消費者的貨色。

找到這些真正的傳統美食後你就會發現,它們都是高糖、多鹽和重油脂的食物。很簡單,食物匱乏的時代,人的身體更需要這些食物。

如果你來到天津桂發祥麻花公司參觀,他們會向你介紹創始人劉老八研製這種食品的全過程。他的追求和卡夫集團、百勝餐飲或者娃哈哈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怎麼去迎合人們已經形成的口味。油炸麻花這種典型的三高食品,難道會比奧利奧餅乾更健康?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天津傳統美食桂發祥麻花(圖片來源:網絡)

「食權運動」認為,現代食品公司還有一宗罪,就是誘使人們購買深加工的便利食物,以便利為誘餌摧毀人民的健康。但他們不會說出另外一句潛臺詞,那就是如果沒有這些加工食品,普通人,尤其是婦女就要重新圍著鍋臺轉。過去加工一日三餐要花多少時間,是現在年輕人難以想像的。

當然,他們不是不知道,一家一戶用傳統方式整理食材,加工食物,需要的時間成本有多大。於是他們提倡建立社區廚房,提倡集體製作食物。這是一種其樂融融的傳統村捨生活,很好很浪漫。然而,城市居民哪有時間去買帳?於是,他們只能跑到城郊結合部,向打工族推薦這種生活方式。

雖然響應者很少,但確實有人參加。尷尬的是,他們都是收入微薄的人群。一旦打工者找到高薪工作,忙碌起來,又有錢提升生活品質,就會告別社區廚房。

然而,「食權運動」把道理講錯了,他們提出的問題又怎麼解決?真正的解決方式是促進全民形成符合現代生活健康要求的新口味,放棄傳統口味。因為垃圾食品所滿足的,恰恰是千萬年形成的傳統口味習慣。到那一天,食品公司也要跟上口味改變的時代步伐。

「食權運動」的第二個批判目標,是現代食品工業拉長供應鏈,造成消費者無從知道食品是否安全。他們認為,這是導致食安問題的根本。解決辦法就是恢復生態農業,也就是小農經濟。

對於剛剛經受了十幾年食品安全問題的中國城市居民來說,這一套很有蠱惑力。必須從多個角度進行批判。

首先,「食權運動」所描述的傳統食物的安全性並不存在,用「有機方式」種養的產品並非更安全,只是危害人體的方向不同。

現代食品安全問題多來自化工成分殘留,傳統食品安全問題就是傳染病。因為有機肥料攜帶大量寄生蟲卵,大腸桿菌,是天然的傳染源。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大多是間接的,並非立刻致病致死。有一些甚至不排除是炒作的。比如,DDT因為傳說致癌,在發達國家禁用幾十年。但直到今天,各國專家反覆研究,尚無DDT直接致癌的證據。所以世衛組織允許發展中國家恢復使用,以防止蚊蟲傳染病。

與之相比,傳染病的威脅立竿見影。只不過在傳統社會,吃飽是第一追求,沒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食權運動」列舉的大量食安問題當然存在,而且曾經相當嚴重。然而,它們最終是監管水平的問題。在生存農業向經濟農業過渡過程中,大量農戶為販賣而種養。改革開放後新成立的食品企業,其中也不乏投機取巧者。

但是隨著國家財力、技術條件和法制水平的提高,對農戶和食品公司的監管力度不斷擴大。某種食品上出現重大食安問題,只要出現就會慢慢得到治理。於是,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已經多年沒有出現。最後一次大規模假酒死亡事件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最後一次奶粉毒害兒童事件也過去了十多年。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圖片來源:網絡)

這樣夠嗎?當然不夠。通過信息技術,各地普遍建成食品追溯網絡。無論鏈條有多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獲知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甚至可以用視頻遠程監控。而不是像「食權運動」所宣傳的那樣,只能在「大毒」「中毒」和「小毒」中選擇。

說到底,這是個監管水平問題。前進中的問題要在前進中解決,而不是倒退回去。

作為「食權運動」發起的另一個戰役,他們批判中國引進國外優良農作物和畜牧品種,強調保護國產物種。

在這裡,「食權運動」打出民族主義感情,而沒有告訴我們真正的矛盾在哪裡。那些國外優良品種是現代農業科技的產物,而國內品種是小農時代的遺留物。

如果換成國內農業科技產品,比如雜交水稻,他們抵制不抵制呢?當然要抵制,雜交水稻仍然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種了它,就要年年購買種子,而不能自己留種。

這和他們抵制洋品種的理由是一樣的。只不過有違民族主義旗幟,不能大肆聲張。但是在他們的內部討論會上,雜交水稻和轉基因食品沒什麼區別,都是抵制的對象。

「食權運動」特別強調洋豬種、洋雞種在中國農業中的份額。我國以前是農業科技的後發國家,為了國民的溫飽,引進大量國外優良品種。現在,中國以雜交水稻為代表,正在向世界輸出我們的良種。同樣也受當地某些人抵制,中國農業科技公司在國外也開始享受「孟山都」的待遇。

「食權運動」抨擊海外良種的另一個理由,是它們口味退化,是被化肥或者飼料催熟的。這種現象當然存在,農業部也正在做保種的工作。

但是「食權運動」絕不會告訴你,那些口味良好的傳統品種產量究竟有多低,和高科技品種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那不是百分之幾,百分之十幾的差距,而是幾倍的差距!他們也不會提醒你去關注,中國人均肉類佔有率這些年是怎麼發展的。

小農時代的中國土地只能養活四億人,生多了就會戰亂紛飛。如果全部用所謂生態有機農業的方式去種養,今天的中國人需要幾十億畝土地。那麼,是去佔領大片國外耕地?還是先毀滅十億國人?或者都不做,而是讓十四億人普遍饑寒交迫?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圖片來源:網絡)

這是他們不會告訴你的選擇。是的,很多現代農業品種的口味並不好,但它們是給窮人吃的,它們的價值在於能讓貧困人口獲得基本營養,這其中包含著巨大的人道主義價值。至於「食權運動」所提倡的傳統品種,最多只能在「有機食品店」裡出售給富裕人家。

「食權運動」的根本目標,在於批判現代農業經濟。他們在所有文章裡,都不忘提到「資本主義工農業」已經席捲中國,而這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到了這裡,「食權運動」終於暴露出其本質,那就是反對一切資本,提倡小農經濟。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們也要反對現代資本運作的基本動力,那就是科學技術。

食品公司也好,農業科技公司也好,它們都姓資,現代農民不斷轉化為食品公司的供給商。而「食權運動」的目標,是把農戶聯合為「生態種植合作社」,或者生態農場,用傳統方式去種養。

不為資本服務,難道他們種出來的東西都留給自己吃嗎?當然不是,如果真是那樣,農戶將得不到一分錢,還得徹底告別辛苦奮鬥來的有水、有電、出門坐車、在家看電視的生活。他們需要錢,就得出售自己的產品,而產量又完全不能與現代農業相比,那就只有批發給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店。

然而,這些企業難道姓資嗎?為這些資本服務與為那些資本服務,又有什麼本質區別?當然沒有,只有一個實際區別。

這些公司在規模上無法與大型食品公司抗衡,現金流少,容易破產,危機最終會反饋到下遊種植戶,也就是合作社本身。而這些農民可不是理想主義者,靠種地養活不了自己,那就散夥!所以,這些偉大思想家很難在農民中找到追隨者,「生態種植合作」的實踐也都做不大。

必須要澄清,「食權運動」所提倡的生態種植合作社,與當年中國普遍搞的合作社只是表面上相似。當年的合作社並不拒絕現代科學,包括化肥、農藥、種子、農業機械與水利工程。改革開放以後,這些合作社也不拒絕資本,紛紛轉型為股份公司,社員轉成股東。每年大秤分銀,小秤分金的新聞也有不少。

相比之下,生態種植合作社完全拒絕這一切,鐵了心去走他們稱之為「進步」的下坡路。要知道,傳統農業又有個名字,叫做「生存農業」。大家種地養牲口,主要是供自己吃,自己用。

沒有現代工業去消耗經濟作物,也沒有大量城市人口消費農產品。「生存農業」因為缺乏交易機會,在今天就是貧困的代名詞。而建立在生存農業基礎上的傳統社會,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抵禦各種災難。

正是在資本驅動下,工業化和城市化改造了傳統農業,才有農民的脫貧致富。也才能有我們國家抵禦洪水、地震和瘟疫的強大國力。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這裡就會發現,什麼「為了全民健康」「為了國家糧食主權」之類,統統都是藉口,「食權運動」真正的目標就是恢復傳統小農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為什麼要恢復?是他們的理念使然,是他們自己喜歡,是因為那裡有他們文化上的祖墳。

欣慰的是,這個運動從開始就是城裡人的遊戲。這些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即使跑到農村,也只能向邊緣人群推廣這些理念。大凡有知識、有闖勁、有眼光的農民,都能看出這是一條貧困之路。他們在努力為資本打工,或者自己成為小商人。他們講不出那些大道理,但是都在熱情擁抱科學技術,追求更好的生活。

反科學從來都是富貴病,「食權運動」從頭到尾,就只能騙騙沒下過農田的某些城裡人。他們註定改造不了現代農業,但他們興起的反科學,反現代化言論,會長久地幹擾輿論場。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歡迎個人轉發

媒體轉載授權請聯繫

kpsbsh2017@163.com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徵稿啟示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學普及、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kpsbsh2017@163.com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在看你就贊贊我!

「人民食物主權運動」是怎樣反科學的

相關焦點

  • 「反科學主義」是反科學口號
    這種做法常與學術反科學運動有某種內在聯繫,當然也與對科學的無知、嫉妒有關。[1]《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誌2003年第2期發表了署名科文慧的《對科學文化的若干認識》以及徐道一、劉華傑、江曉原等人的文章,反映了西方反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影響。
  • 科技發達的今天,竟有人提出反科學主義?細品如此有理有據
    「反科學主義」對科學和科學家的責難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學發展引起的社會分工與專業化、大型化工業,具有根本性的弊端;用科學技術裝備起來的集權性組織,必然隨著「塔式階級結構」的建立而成為統治人民的工具,而起支配作用的正是科學家們。
  • 反科學獲得的特異功能
    但是有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堅持去做,那就得到了能把所有事情都做錯,甚至是只做壞事不做好事的特異功能,這件事就是反科學。  這裡說的反科學,不僅是反對任何科學常識,反對科學家群體、權威科學機構的意見,也要反對科學精神,科學探索的方法。  假如是在沒有科學體系的古代,還無所謂反科學,但到了現代,凡是稍微複雜點的東西都離不開科學。
  • 對話鄭軍:國內外的科幻作家為什麼總愛反科學?
    好在真正的勞動人民就是工人農民,他們並不反對高新技術。其實所有這些科學化,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等等,都會造成一點負面影響。人類社會根本就不存在不產生負面影響的事情。人類決定做一件事,是因為它正面影響更大。但如果有一些人要反對這件事情,就會極力突出它的負面影響。所以最終問題還是立場,並不是這件事情本身。
  • 為什麼美國如此討厭權威與反科學?
    (二)西進運動讓美國再無尊貴卑賤之分從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歷史上出現了浩浩蕩蕩擴寬疆土的移民運動,即西進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美國民眾視西部邊疆地區為精神自由的化身和改變命運的機會。二 「反權威」背後的美國文化當下美國社會反科學、反權威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潮流,從阿波羅登月是驚天騙局到美國民眾懷疑地球是圓的,再到全球氣候變暖陰謀論,他們究竟是花樣作死還是裝傻充愣?其實美國人對科學結論的懷疑和對權威的敵視與其民眾信仰和社會文化息息相關。
  • 論尼採的反科學主義思想資源
    論尼採的反科學主義思想資源 2017年11月16日 16:23 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作者:董立河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會議|重新定義主權:主權概念的緣起、流變與危機
    會議現場在全球化矛盾頻現的當下,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主權觀念下的政治和法律技術操作,還要突破歐洲中心主義,回溯這一重要政治概念的緣起和流變。換言之,在歷史終結論最終確認之前,我們尚需追問:主權思想如何在近代歐洲萌發,並升格為當代公認的政治概念?在全球化進程中,主權概念在殖民時代前後產生了什麼樣的作用?在當代的政治建構中,是否存在主權選項之外的可能性?
  • 為什麼說沒有強大的軍隊,國家主權就無從談起?
    著名的義和團運動便是如此,民眾習拳練武,以不怕洋槍利炮的單純信念,師徒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入侵。但是肉體與鋼鐵大炮的博弈,無異於螞蟻對大象。所以,儘管有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崛起,開始注重去國外學習先進的技術。但是,在封建帝制的約束下,解放不開的枷鎖讓軍隊強大的道路困難重重。
  • 楊天石:蔣介石與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中國政府始終主張琉球群島法律地位應由有關主要盟國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協商決定,同時琉球人民對其政治前途應有自由表達意見之機會。中國政府基於與美日兩國之友好關係,在當時固未公開表示其反對立場,惟對美國在決定本案前未能依照適當程序處理一節,曾表示遺憾。
  • 江曉原:反科學的科幻才是國際潮流?丨預告
    2020年7月11日20:00,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江曉原將帶來主題為《反科學的科幻才是國際潮流?》的公益課程。此次課程內容包括:1. 當科學技術造就了科幻電影,反科學為什麼會成為電影的主要思想?2.
  • 中國公布釣魚島海基線 明確宣示主權
    專家分析,公布領海基線是國際通用的宣示主權、行使管轄權的方式。此舉將為中國日後對釣魚島的實效控制奠定技術與法律支持,在自然地理狀態上有所依據,同時明確我國對於釣魚島的管轄範圍和目的,從根本上鑑定日方是否侵犯了我國的海洋權益。自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月拋出購買釣魚島的論調,到中國兩岸三地保釣運動,圍繞釣魚島的鬥爭,升級為國家、政府層面。
  • 「綠巨人」浩克發推批評川普說「中國病毒」:反科學政治言論...
    當你說出這些反科學政治言論時,你的一些追隨者就開始逞兇,並且以排外、仇外的方式敵視這些人。請做些好點的事吧。」中國人民對此強烈憤慨、堅決反對。他們所謂中方不公開、不透明的說法,罔顧事實、顛倒黑白。
  • 美國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的工匠,簡直「反科學」操作
    而我國恰好有一個人,正在擔負著這一重要責任,對此,一位美國人表示道: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的工匠,簡直「反科學」操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我國有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技藝精湛,不斷創新,並且追求極致。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  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
  • 用制度遏制「偽科學」「反科學」信息的傳播(民生·民聲)
    然而,生活中不時也有這樣的情景:一個經教育工作者反覆強調、科普人士多方傳播才被公眾知悉的科學常識,輕易就被影視文學作品中的偽科學、反科學信息打敗,令青少年乃至成人犯迷糊。比如,一些古裝劇中的滴血驗親,現代醫學已證明沒有科學依據;再如,某部「神劇」有模有樣地講解「槍鬥術」,全然不顧子彈飛行的力學軌跡,表示只需在子彈出膛時手腕抖動就會在水平方向給加速度,讓子彈拐彎。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通過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經營開發,並由歷代中國政府行使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一發展過程有充分、確鑿的歷史依據,國際社會也是長期予以承認的。  一  根據史料記載,最晚在漢代,我國人民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
  • 找回人民?民粹主義與「民主的悖論」
    依慣常之見,美國一向被視為以憲法約束人民主權的典範,其對司法審查、權力制衡等的強調使其帶有更明顯的反多數特徵,從而區別於因陷於激進的人民主權導致極權悲劇的大陸民主模式。而如今,歐盟日益邁向一種以技術官僚為主導的理性治理模式,相形之下,美國反倒呈現出一種保守特徵,這種保守的對象不是通常所指的個人自治意義上的權利,而恰恰是被當今歐洲逐漸淡忘的集體性的人民主權原則。
  • 福奇警告美國有「反科學」的偏見 會造成諸多不幸事件
    但美國「抗疫隊長」福奇(Anthony Fauci)一直警告美國人有關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提醒人們注意美國存在「反科學」的偏見,並指出其危害巨大。據美媒《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insider.com)19日消息,福奇於周三(17日)參加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播客「學習曲線」時,就批評美國人的「反科學」偏見「有問題」。
  • 中國人花四十年在沙漠中建造水庫,簡直「反科學」行為
    而修建紅崖山水庫,是動用了足足24萬的人力,修建了多年時間才完成的,在很多修條鐵路都要互相扯皮七八年的國家看來,這簡直是「反科學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的嗎? 而如今紅崖山水庫已經成為了一個知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也是慕名而來參觀這個旅遊景點。不知道各位看官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會選擇去這裡旅遊嗎?
  • 與反科學無關的「純」電影藝術
    與反科學無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