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 16:23 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作者:董立河
字號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內容提要:現代西方科學主義大體上經歷了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和實在論等幾個階段。尼採 以視角主義為槓桿,以人類生命為目的,以不貶損正當的科學理性為前提,對實證主義 科學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從而開啟了現代西方哲學史上反科學主義的思潮。尼採 的反科學主義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身也存在偏頗之處。構建歷史理性勢在必行 。
關鍵詞:尼採/科學主義/視角主義/科學理性/歷史理性
啟蒙運動的目的在於運用理性把人類從神話中解放出來,通過科學和技術來控制、支 配自然界,剔除社會痼疾,以創造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但是在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看 來,啟蒙運動由於其自身內在的邏輯轉向了它的反面。理性轉變為非理性,自由和進步 轉變為統治和倒退,啟蒙轉變為欺騙。啟蒙時代的各種話語,包括政治、道德和科學思 想都受到當代人的質疑和批判。19世紀末尼採對啟蒙的批判在各方面都具有開創性和預 見性。我們在此探討的是尼採對產生於啟蒙時代的實證主義科學的批判。這種批判對於 後來的邏輯實證主義和科學實在論都同樣有效。
一、現代科學主義的三種形態及其特徵
啟蒙曾經象徵著理性、進步和樂觀,而它當時的科學範式則是牛頓的還原主義、機械 論和決定論思想。19世紀中期,孔德的實證主義在把黑格爾哲學作為一種「非科學的形 而上學」埋葬以後,便把牛頓的科學範式推上了霸主地位,使之成為當時各種學科和話 語的標準。19世紀末,以機械論為特徵的科學成為當時西方社會的價值基礎。當時尼採 敏感地意識到,「迄今為止,在所有對世界的解釋中,機械論在今天似乎以勝利者的姿 態處於一個顯赫的位置。很明顯,它自身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覺,所有的科學都相信,只 有在機械論程序的輔助下,它們才能取得進步和成功」(註: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68,Sec.618.)。科學成為當時的偶 像,科學家成為範導式的理性之人,理性成為維護壓迫剝削合法性的有力手段。以孔德 為代表的實證主義科學是西方現代科學主義的第一種形態。孔德認為,發現事物本質的 企圖是徒勞無益的,應代之以努力發現存在與事實之間的一致關係。問題的提法不是「 為什麼」而是「怎麼樣」。自然科學的顯著進步已令人信服地證明,科學方法是一切領 域都應遵循的方法。科學惟一的目的是發現自然規律或存在與事實之間的恆常關係,這 只能靠觀察和經驗才能做到。這樣取得的知識是實證的知識,只有為實證科學所證實的 知識才能成功地運用到人類實踐的各個領域。
20世紀30年代,邏輯實證主義或邏輯經驗主義興起。其代表人物是石裡克、卡爾納普 及艾耶爾等。邏輯實證主義是孔德實證主義的一種當代形態。所以有時前者也被稱為新 實證主義,後者被稱作舊實證主義。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新實證主義的目的 是利用數理邏輯的成果對所有的知識命題進行邏輯分析,以揭示這些命題的經驗基礎。 但是新舊實證主義在一些原則問題上看法基本一致。他們都注重經驗反對形上學,都 主張用科學來指導人生和社會。艾耶爾說:「沒有一個經驗領域原則上不可能歸到科學 規律的某一形式之下,並且沒有一個關於世界的思辨知識的類型原則上超出科學所能給 予的力量的範圍。」(註:艾耶爾:《語言、真理與邏輯》,尹大貽譯,上海譯文出版 社1981年版,第49~50頁。)另外,邏輯實證主義還強調,科學依據的是事實,理論必 須由事實來判決,科學是客觀中立的。
60年代,邏輯實證主義在科學歷史主義的衝擊下逐漸衰落下去,70年代和80年代又出 現了科學主義的另一種新形態——科學實在論。科學實在論是以反對邏輯實證主義的面 目出現的。它所採取的是一條介於邏輯實證主義和科學歷史主義之間的道路。普特南等 科學實在論者主張,世界中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物和過程,我們的理論和 判斷正確與否,決定於它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世界,客觀事件有其內在的屬性和傾向, 人類可以逐漸獲得真理。科學實在論堅持,當前對現實本質的科學觀點是對現存世界最 好的指南。布賴恩·埃利斯在他的《真理和客觀性》一書中就主張,科學家是運用自然 主義認識論來決定何謂最好的解釋,而哲學家只是將這種解釋本體化。他說:「在有關 事物本質的探究中,科學探究是最合理的,在認識論方面也是最客觀的。對人和世界的 科學觀點也是所有觀點中最為合理的。」(註:Brian Ellis,Truth and Objectivity,O xford:Basil Blackwell,1990,p.264.)
總之,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和科學實在論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認識不同甚至相 左,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徵:1.科學是客觀中立的,與價值無涉;2.存在嚴肅客觀的事 實,真理便是對它的正確反映;3.科學對其他學科具有規範作用,它是現實生活的最好 指南。
科學主義是自然科學繁榮的必然產物。現代科學的昌明使科學主義日益滋長出一種家 長主義和專製作風。任何對科學的批判,都會背上「反對科學」的罪名。儘管如此,庫 恩和費耶阿本德等人還是對科學主義進行了一系列發難,而且也的確擊中了它的一些致 命弱點。然而他們對科學主義的批判是在科學哲學內部發起的,只關心科學的理論表述 ,因而往往是相當狹隘的。尼採的思想則令我們耳目一新。尼採以視角主義為工具,以 現實生活為基點,對科學主義進行了有力的批判。這種批判雖然是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出 發,但並不過分貶低科學的價值,因而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