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篇】研究RNA互作結合蛋白(RBPs)的方法

2020-08-27 AIMS生物

由於RNA結合蛋白(RBPs)顯著的生物學功能,它們的表達情況和活性狀態能否提供細胞系統的諸多信息。科學家們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可稱為相互作用體捕獲手段,用於識別細胞中的活性RBPs。利用紫外線交聯RBPs與RNA聚合物,並通過寡聚dT磁珠共價結合蛋白質。經過清洗後,再通過質譜檢測結合蛋白。此實驗方法大概耗時3天,並且該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生物狀態下,包括代謝、細胞周期、分化、發育或者對藥物的反應等。

已經有許多方法用於研究mRNA相互作用蛋白,例如採用全基因組矩陣和螢光RNA探針對酵母RBPs進行系統的鑑定。當然採用固定化的RNA探針作為誘餌,在體外捕獲特定的RBPs,然後在對其進行質譜檢測。

然而,這些方法不能區分活細胞中發生的RBPs和非生理狀態下的RNA-蛋白結合體。

因此有科學家開發了相互作用體捕獲技術來克服這些限制,結合紫外線交聯和Oligo(dT)捕獲技術來獲取活細胞中RBPs。

實驗方法流程

為了在體內將RBPs和RNA共價偶聯,單層細胞在254nm紫外光照射下,將Phe、Trp、Tyr、Cys、Lys等胺基酸與核苷酸發生交聯,同時也應用了光活化核苷酸4-硫代嘌呤增強交聯效果。這種核苷酸類似物被細胞吸收並用於合成新的RNA。在365nm的紫外光處理下可誘導蛋白質與RNA發生交聯。細胞裂解之後,利用寡聚(dT)磁珠捕獲聚腺苷酸RNA。經過清洗之後,與polyA+RNA結合的RBPs經過RNase處理後釋放,隨後對其進行質譜鑑定。


圖1



實驗設計

設置對照組

設置一個對照組,區別於UV紫外線輻射組,為了區別出寡聚(dT)結合的汙染物,以及磁珠非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

UV cross-linking

0.15Jcm-2對於細胞Hela、Huh-7和HEK293在254nm(cCL)和365nm(PAR-CL)紫外線照射下最優劑量,當然如果選擇其他的細胞則需要進行條件優化。

4SU incorporation

4SU對於Hela、Huh-7和HEK293細胞的最佳處理濃度是100μM,其他的不同細胞處理濃度也需要進行優化。細胞交匯狀態下或者增值較慢的細胞需要較高濃度的4SU或者較長的孵育時間,以便將核苷酸類似物4SU充分進入RNA中。

Celllysis

對細胞進行適當的裂解是RBPs捕獲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並且需要對其進行優化。裂解緩衝液處理後通常會粘度變高,但是如果粘度較高,汙染物會被困在親和珠子中,影響mRNA分離的純度。當細胞裂解液在均質化後仍然非常緻密時,我們建議增加裂解液緩衝液的體積,促使裂解液更好的進行均一化。

Bead recycling

為了控制試劑成本,polyA RNA的捕獲過程分為三個連續的循環,並可重複使用相同的珠子。

如果使用的親和磁珠數量不能有效地完全富集細胞的mRNA,那麼可以在後續實驗增加親和磁珠數量或者分離次數。

Proteomics

我們在進行液質聯用平臺上進行蛋白質組分析,為較大程度的提高蛋白鑑定的深度,可以通過等電點聚焦技術對胰蛋白酶消化後的樣本進行肽段分餾來降低樣本複雜性,然後通過高分辨LC-MS/MS進行分析。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分析實驗組和陰性對照組中所鑑定蛋白的情況,並且此實驗方法也可以適用於穩定同位素標記實驗例如,SILAC和iTRAQ。

HPLC and MS parameters

應對所用液相和質譜進行優化,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肽段鑑定的數量,通常質譜平臺或者質譜服務公司都對其進行優化,不需要做特定的調整,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樣本必須(包括陰性對照)都需要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分析。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建議對樣本進行設置生物學重複,樣本組和對照組都是以一式三份進行分析測試,然後可以對分析的離子信息值進行t檢驗統計分析。

方法優點

此種實驗方法與之前的方法有諸多優點:

  1. 在紫外光照射下,只有緊密接觸的蛋白與RNA才能有效的形成交聯反應。
  2. 紫外光直接作用於單層細胞,從而「凍結」了細胞內蛋白質與RNA的相互作用狀態。
  3. 核苷酸雜交(polyA-olgodT)的結合是穩定的,因此能排除多聚肽段與RNA非共價結合或者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的影響。
  4. 通過此方法獲取RBPs也可以用來做蛋白質組相對定量。
  5. 在不同的生物系統或者實驗條件下,此捕獲實驗方法也可以用來研究RBPs組成和動力學研究。

方法限制

缺點主要有如下:

  1. 不能檢測未結合到PolyA+RNA的蛋白質;
  2. 不能研究未在細胞中表達的蛋白;
  3. 不能檢測在當前實驗條件下有活性的蛋白;
  4. 未在紫外線下發生交聯的蛋白,因紫外線交聯效率一定,因此需要足夠多的細胞下進行,例如2.8×108的細胞。

方法應用

RBPs的捕獲可以通過小範圍實驗和WB檢測感興趣蛋白在體內與RNA結合情況,並通過質譜對RBPs進行分析。

該方法最初應用於Hela細胞中,現在可以應用於其他類型細胞(如幹細胞),並適用於組織和單細胞或者多細胞。

另外還對此方法在其他領域應用進行了展望,作為檢測RBPs對不同環境條件、刺激、治療(如飢餓、缺氧、白細胞介素刺激、藥物因素)或者發育和分化階段的動態響應手段。

AIMS---蛋白質譜服務商,提供快速便捷的 LC-MS/MS 蛋白定性/定量檢測。

官網:www.aimsmass.cn

相關焦點

  • 蛋白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
    免疫共沉澱:是以抗體和抗原之間的專一性作用為基礎的用於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是確定兩種蛋白質在完整細胞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當細胞在非變性條件下被裂解時,完整細胞內存在的許多蛋白質-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來。當用預先固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蛋白質A的抗體免疫沉澱A蛋白,那麼與A蛋白在體內結合的蛋白質B也能一起沉澱下來。
  • RNA-蛋白互作技術知多少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下目前有哪些研究RNA-蛋白互作技術吧!從已知lncRNA找結合蛋白的實驗方法主要是RNA pulldown,類似GST-pulldown,用帶有生物素biotin的RNA探針來捕獲lncRNA,然後用鏈黴親和素(Streptavidin)的beads結合biotin,如此親和層析後,換溶液洗脫下來的蛋白,可用質譜鑑定或WB驗證。
  • Nature | 大量未被報導的蛋白互作被鑑定
    已有的研究發現,不同植物激素之間存在大量的互作。在激素合成方面,一種激素可以調控另一種植物激素的合成;在信號轉導方面,植物激素的信號轉導途徑存在著複雜的交互作用,同一個調控蛋白也可能在多條信號途徑中共同起作用。因此,不同植物激素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複雜的調控網絡,但不同激素信號通路之間是如何通過蛋白網絡互作的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 如何研究RNA結合蛋白?
    ,大部分的RNA是與蛋白結合形成RNA-蛋白複合物,RBPs對於RNA的合成、選擇性剪接、修飾、轉運和翻譯等生命活動的調控都具有關鍵作用,所以研究R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是探索RNA功能的關鍵。以蛋白為核心研究相互作用的RNA分子是常見的研究RNA和蛋白相互作用的思路,並且已有很多技術應用在這一研究領域,例如RIP(RNA immunoprecipitation)技術、CLIP(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及其各種衍生技術(HiTS-CLIP,PAR-CLIP,iCLIP,eCLIP等)。
  • 蛋白-核酸互作/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核酸或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ChIP-Seq/qPCR  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DNA,例如用於轉錄因子的互作DNA片段研究。   RIP-seq/qPCR   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RNA
  • 簡史系列|RNA-RNA /DNA/Protein研究簡史
    RNA Pull Down Assay(1)  為了鑑定特定的RNA分子是否與某一種特定的蛋白結合,研究人員根據DNA-Protein實驗中DNA Pull down的實驗方法進行改進,使其在RNA上實現。
  • 非編碼RNA和蛋白互作研究,原來也有套路
    (1)非編碼RNA和RBP蛋白的互作RBP蛋白就是RNA Binding protein,LncRNA和蛋白片段相互結合,好不好做機制研究呢?小概率事件還是廣泛存在於每個蛋白或者每個lncRNA上,這是一個值得去探索的問題,事實上蛋白和lncRNA互作要比咱們想像得廣泛許多。比較經典的發現RBP蛋白的技術有iCLIP,PAR-CLIP 以及eCLIP。
  • 工具篇|coding and non-coding RNA,都到我碗裡來
    然而,近期的大量研究表明,許多先前注釋的ncRNA其實具有蛋白質編碼功能,而大量mRNA被證明具有非編碼功能,且該功能與其編碼的蛋白質無關。這一類同時具有蛋白編碼和非編碼功能的RNA可能是一類現階段更具探索價值的RNA群體,被稱為「雙功能RNA」或「cncRNA(coding and non-coding RNA)」。
  • Method | 利用Proximity-CLIP的方法鑑定亞細胞水平的RNA及其結合蛋白
    本文基於此,發展了新的proximity-CLIP方法,將細胞內區域特異性的RNA結合蛋白(RBP)生物素化後利用UV交聯RNA,作者認為這樣的方法是可以鑑定到局部轉錄產物的。可以用此來檢測局部RBPome、定量局部轉錄組、鑑定RBP結合部分的RNA等。作者將此方法用於研究細胞核、細胞質、細胞間界面的RNA。
  • 組蛋白修飾的研究方法精華篇
    因此,組蛋白標誌物是如何被調節的以及如何影響PTM-特異性結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將繼續成為重大的研究領域 [11] [12] [2] [13] 。確定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的功能往往涉及到研究修飾的豐度和結合伴侶。
  • Attana Cell 200蛋白互作分析儀,生物大分子結合動力學研究工具
    Attana蛋白互作分析儀依託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簡稱QCM)技術,外加的交流電勢使石英晶體在共振頻率下震動,當分子流經晶體並與表面結合,振動頻率會發生變化,其頻率差異可以用來反映實時的分子相互作用。
  • 回顧2018 | 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來研究病原-宿主互作?
    2018年,蛋白質組學研究病原-宿主互作的論文屢屢見刊於Cell、Nature、Immunit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今天我們回顧這些發生在2018年的亮點研究,去洞察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研究來探究病原-宿主互作機制。
  • 清華張強鋒博士Cell發布RNA研究重要成果
    來自史丹福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繪製活細胞中的RNA雙鏈圖譜揭示出了高階轉錄組結構。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布在5月12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史丹福大學的Howard Y. Chang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Chang教授出生於臺灣,畢業於哈佛大學,現任史丹福大學首席研究員。
  • 論文|Num1和Pil1超表達菌株構建及互作關係探究
    目的驗證Pil1和Num1之間的互作,構建過表達Pil1和Num1的菌株,通過免疫共沉澱試驗檢測Pil1和Num1的相互作用,旨在為研究Eisosome是否在Num1簇的形成中起作用奠定基礎。方法採用酵母四分體解離技術成功構建得到用於免疫共沉澱試驗的超表達Pil1和Num1的菌株。
  • RBP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興角色
    文章題目Emerging roles for RNA-binding proteins as effectors and regula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中文題目作為效應分子和調控因子的RNA結合蛋白(RBP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興角色
  • 乾貨分享 | 普林斯頓教授談RNA與蛋白質互作高通量檢測技術
    很大程度上,潛在的分子機制是由RNA轉錄本與大量RNA結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 RBPs)在物理層面的互作介導的,這些蛋白調節RNA剪接(splicing)、穩定性(stability)、核轉運(nuclear export)和翻譯(translation)等特性。
  • PLoS Pathogens:揭示LysM蛋白介導的真菌—昆蟲互作效應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成樹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Divergent LysM effectors contribute to the virulence of Beauveria bassiana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ROP10以依賴於GTP結合的形式與結瘤因子受體激酶 NFP的激酶區互作。而且,過表達野生型和GTP結合形式的ROP10也增強結瘤因子誘導的標記基因ENOD11的表達。該研究結果揭示了結瘤因子在時空上調節ROP10蛋白在根毛頂端質膜上的定位和激活,而且ROP10以GTP結合的激活形式與結瘤因子受體激酶互作,從而被招募參與控制共生早期過程中根毛變形和捲曲,起始根瘤菌侵染。
  • Circular RNA研究現狀
    直到2012年,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Julia Salzman及其同事發現了人類細胞中有大量的circRNA表達;接著,在2013年,nature刊登了兩篇關於circRNA充當分子海綿的重要研究,表明這些circRNA分子在生物體中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circRNA在線蟲、小鼠和人類等生物體中廣泛表達進一步論證了它在生物學通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轉錄組層面上研究蛋白質-RNA相互作用的技術及方法綜
    兩周前,小編給大家推薦了清華大學張強峰教授在QB期刊上發表的關於轉錄組層面上研究RNA-RNA相互作用的乾濕實驗方法的綜述文章後(點擊這裡進入該篇文章),引起了許多小夥伴的關注。並且也有小夥伴問,RNA在轉錄組層面上的相互作用不僅有RNA-RNA之間的,應該還有蛋白質-RNA之間的相互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