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蛋白互作技術知多少

2021-01-19 universebiologygirl

RNA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已經毋庸置疑,尤其是佔人類基因組95%的非編碼RNA,其通過RNA-蛋白複合物的形式行使功能,如染色質修飾複合物,轉錄因子和RNP複合物。RNA蛋白結合是目前lncRNA研究的重要機制方向,而且是高分文章的標配。因此,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鑑定lncRNA-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技術,用於揭示lncRNA在生物學過程中的調控機理。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下目前有哪些研究RNA-蛋白互作技術吧!



從已知lncRNA找結合蛋白的實驗方法主要是RNA pulldown,類似GST-pulldown,用帶有生物素biotin的RNA探針來捕獲lncRNA,然後用鏈黴親和素(Streptavidin)的beads結合biotin,如此親和層析後,換溶液洗脫下來的蛋白,可用質譜鑑定或WB驗證。RNA-pulldown實驗是在體外初步對RNA和蛋白質的相互作用進行鑑定的方法。通常用於發現與已知RNA結合的未知蛋白質分子。

                圖1.RNA pulldown技術流程


2. RIP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從已知蛋白找lncRNA的實驗方法採用RIP,類似ChIP,用ProteinA的beads偶聯抗體,抗體結合蛋白,蛋白把RNA沉澱下來,然後以測序/基因晶片高通量進行篩選,或用定量PCR進行驗證。RIP下遊結合微陣列和高通量測序技術被稱為RIP-Chip和RIP-seq。RIP-Chip技術的缺點是識別特異性較差,解析度較低,因此應用範圍有限。而RIP技術與高通量測序的結合,能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全面了解感興趣蛋白結合的RNA以及變化。


                     

                              圖2.RIP實驗流程


3. ChIRP 和 CHART


ChIRP (chromatin isolation by RNA purification)和CHART (capture hybridization analysis of RNA targets)都是基於同樣的理念,將與目標RNA互補的寡核苷酸進行生物素標記,並由此捕獲相關蛋白。之後研究者可以通過二代測序或質譜分析,來鑑定與RNA互作的蛋白,明確發生這些互作的基因組區域。但兩者主要的不同在於lncRNA靶標探針的設計,ChIRP採用lncRNA序列全長覆蓋探針設計,靶向所有潛在位點,探針的設計是簡單的RNA序列,無需事先知道RNA的結構或功能域的知識,而CHART使用的互補核酸探針數量較少,序列較長,通常需要通過RNaseH試驗尋找合適的靶標位點來設計探針。

              

                         圖3.ChIRP技術流程



CLIP(UV-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技術能揭示RNA 結合蛋白質在體內的RNA結合位點。其技術優勢在於能捕獲體內原位蛋白質和RNA的相互作用,紫外交聯的複合物能通過嚴格的純化,因此實驗結果更為真實可靠。但CLIP實驗因紫外交聯的效率低(1%-5%)、易受非特異RNA汙染、實驗步驟複雜和RNA容易降解等因素的影響,使用受到限制。



針對以上CLIP技術的不足研究人員開發了提高紫外交聯效率的PAR-CLIP 技術。這個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依賴了具有光活性的核糖核苷類似物,例如4-硫尿核苷,在活體細胞中將其插入到新生RNA轉錄本中。在365nm紫外燈輻射的細胞中,光活性的核糖核標記的RNA被誘導與RBP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澱所要的RBP,然後分離被交聯和共沉澱的RNA。RNA隨即被轉換成cDNA文庫並且進行深入測序。當使用4-硫尿核苷時,交聯的序列將會產生T-C的轉變,因此通過PAR-CLIP所準備的cDNA文庫能夠準確的定位交聯的位置。


                               

                  圖4.PAR-CLIP流程



RNA-蛋白複合物驅動了幾乎所有細胞過程的基因表達的轉錄後調控,包括剪接(splicing)、出核轉運(nuclear export)、mRNA 穩定性以及蛋白轉譯過程,因此,對基因調控的了解就有賴於確定這些過程中RNA的結合的變化。因此,RNA研究也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重視起來,目前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一個炙手可熱的領域。近年來,研究RNA蛋白結合的改進新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以上是現在比較常見的RNA-蛋白研究的技術方法,這裡給出總結表,希望能幫助到相關研究的童鞋們。


              圖5.RNA-蛋白互作技術


 Zhao J, Ohsumi TK, Kung JT, Ogawa Y, Grau DJ, Sarma K, Song JJ, Kingston RE, Borowsky M, Lee JT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polycomb-associated RNAs by RIP-seq.Mol Cell, 2010,40(6):939-953.

Simon MD, Wang CI, Kharchenko PV, West JA, Chapman BA, Alekseyenko AA, Borowsky ML, Kuroda MI, Kingston RE .The genomic binding sites of a noncoding RNA,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108(51):20497-20502.

Chu C, Qu K, Zhong FL, Artandi SE, Chang HY . Genomic maps of long noncoding RNA occupancy reveal principles of RNA-chromatin interactions.Mol Cell, 2011,44(4):667-678.

Vance KW.Mapping long noncoding RNA chromatin occupancy using capture hybridization analysis of RNA targets (CHART).In: Ørom U, ed. Enhancer RNAs. New York, NY: Humana Press, 2017: 39-50.

Danan C, Manickavel S, Hafner M.PAR-CLIP: A method for transcript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RNA binding protein interaction sites.In: Dassi E, ed.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ion. New York, NY: Humana Press, 2016: 153-173.



相關焦點

  • 蛋白-核酸互作/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舉報   蛋白質或核酸功能的發揮並非依靠自己獨立起作用,而是主要通過互作複合物的形式來執行其功能,所以其功能闡釋的重點之一是蛋白
  • 蛋白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互作技術蛋白質是生物功能最直接的執行者當用預先固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蛋白質A的抗體免疫沉澱A蛋白,那麼與A蛋白在體內結合的蛋白質B也能一起沉澱下來。再通過蛋白變性分離,對B蛋白進行Western blot檢測,進而證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3. 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
  • Nature | 大量未被報導的蛋白互作被鑑定
    Nature | 不同植物激素信號通路間的蛋白互作網絡,鑑定到大量未被報導的蛋白互作撰文:Qu GP製版:光明植物激素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及環境適應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發現,不同植物激素之間存在大量的互作。在激素合成方面,一種激素可以調控另一種植物激素的合成;在信號轉導方面,植物激素的信號轉導途徑存在著複雜的交互作用,同一個調控蛋白也可能在多條信號途徑中共同起作用。因此,不同植物激素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複雜的調控網絡,但不同激素信號通路之間是如何通過蛋白網絡互作的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結瘤因子在時空上調節ROP10蛋白在根毛頂端質膜上的定位和激活,而且ROP10以GTP結合的激活形式與結瘤因子受體激酶互作,從而被招募參與控制共生早期過程中根毛變形和捲曲,起始根瘤菌侵染。
  • 中山大學研究揭示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互作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
    Plant Cell |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揭示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互作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平衡是真核生物細胞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目前,植物細胞三種蛋白質降解途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機理已較為清晰,而對於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所知甚少。
  • 非編碼RNA和蛋白互作研究,原來也有套路
    做了蛋白質組學,大量的差異表達蛋白無從下手?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蛋白想關聯一下lncRNA研究?
  • PLoS Pathogens:揭示LysM蛋白介導的真菌—昆蟲互作效應機制
    研究以昆蟲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為對象,揭示了LysM蛋白介導真菌—昆蟲互作的效應機制。真菌細胞壁成份中的幾丁質是重要的病原模式分子,植物病原真菌通過分泌含有LysM結構的效應蛋白(effector)保護細胞壁、結合游離的幾丁質寡糖或競爭性抑制寄主幾丁質受體等方式,抑制由病原菌幾丁質誘導的寄主免疫反應。
  • 【方法篇】研究RNA互作結合蛋白(RBPs)的方法
    科學家們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可稱為相互作用體捕獲手段,用於識別細胞中的活性RBPs。利用紫外線交聯RBPs與RNA聚合物,並通過寡聚dT磁珠共價結合蛋白質。經過清洗後,再通過質譜檢測結合蛋白。此實驗方法大概耗時3天,並且該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生物狀態下,包括代謝、細胞周期、分化、發育或者對藥物的反應等。
  • 乾貨分享 | 普林斯頓教授談RNA與蛋白質互作高通量檢測技術
    隨著RNA測序技術和高效液相質譜聯用的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將這些創新的化學生物工具與生物學研究相結合,預示了在細胞水平研究分子的互作將成為可能。本文作者描述了蛋白質組學和轉錄組學方法在開發和應用細胞RNA-蛋白質互作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聚焦基於測序技術和RNA結合蛋白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以及闡釋RNA修飾在蛋白質-RNA結合事件中擔任的重要角色。
  • 簡史系列|RNA-RNA /DNA/Protein研究簡史
    RIP(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NA結合蛋白免疫沉澱)  該技術用來研究特定蛋白與全基因組RNA結合情況的技術。該技術主要借鑑了ChIP-seq的蛋白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利用特定的抗體將RNA-蛋白複合物進行富集,並用磁珠進行捕獲,回收特定的RNA進行逆轉錄並測序。
  • 運用定量蛋白組學對種群特異進化的基因新型互作網絡研究
    本文由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華中農業大學塗金星博士研究團隊在NEW PHYTOLOGIST發表的題為:「Two Young Genes Reshape a Novel Interaction Network in Brassica napus「的研究,本文作者運用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研究篩選到甘藍型油菜中Bnams4b和BnaMs3的相互作用蛋白,對兩個種群特異性共同進化的年輕基因在植物中重塑了一個新型互作網絡
  • 論文|Num1和Pil1超表達菌株構建及互作關係探究
    目的驗證Pil1和Num1之間的互作,構建過表達Pil1和Num1的菌株,通過免疫共沉澱試驗檢測Pil1和Num1的相互作用,旨在為研究Eisosome是否在Num1簇的形成中起作用奠定基礎。方法採用酵母四分體解離技術成功構建得到用於免疫共沉澱試驗的超表達Pil1和Num1的菌株。
  • 工具篇|coding and non-coding RNA,都到我碗裡來
    目前RNA的分類根據其蛋白編碼能力分為mRNA和非編碼RNA(ncRNA)。
  • 【科研貓】網絡圖:基因互作-關鍵基因(1)
    有一次跟學員聊天,她說自己找外包公司做了一個蛋白互作的網絡圖,花了5000塊,做出來的圖還不好看,讓人氣憤的是,調整一下數據重新做個圖,又要5000塊!讓人無法接受。當時我就跟她說,做個互作網絡,根本花不了5000元,5分鐘就能幫你做好。不信,我們看過來。所謂網絡圖,看似複雜,其實構成非常簡單。
  • NK細胞激活型受體分子DNAM-1及其與配體的互作機制研究獲進展
    最近,《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報導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高福團隊關於DNAM-1與配體CD155互作機制的研究成果。    人體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而機體的免疫系統則是維持機體穩態的重要調節機制。
  • 如何研究RNA結合蛋白?
    ,大部分的RNA是與蛋白結合形成RNA-蛋白複合物,RBPs對於RNA的合成、選擇性剪接、修飾、轉運和翻譯等生命活動的調控都具有關鍵作用,所以研究R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是探索RNA功能的關鍵。以蛋白為核心研究相互作用的RNA分子是常見的研究RNA和蛋白相互作用的思路,並且已有很多技術應用在這一研究領域,例如RIP(RNA immunoprecipitation)技術、CLIP(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及其各種衍生技術(HiTS-CLIP,PAR-CLIP,iCLIP,eCLIP等)。
  • Frontiers in Immunology:乙醯化修飾對流感病毒與宿主互作的影響...
    流感病毒NP蛋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結構蛋白,在病毒的複製和轉錄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流感病毒NP蛋白受到泛素化、SUMO化和磷酸化調控,而NP蛋白是否受到乙醯化調控,以及是哪一種去乙醯化酶與NP蛋白有互作等問題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野生動物疫病研究組對流感病毒NP蛋白乙醯化修飾在病毒複製中的作用機制進行探索研究。
  • B肝病毒DNA與人基因組互作景觀圖
    該研究採用3C-HTGTS(3C-high-throughput genome-wide sequencing)技術,研究人員在HBV感染HepG2-NTCP細胞中發現,HBV cccDNA與宿主基因組的相互作用傾向於富含H3K4me3、H3K9ac、H3K4me1和H3K27ac等組蛋白修飾的活躍增強子(Enhancer)及啟動子(Promoter)。
  • 研究人員發現了調節神經發生的特定環狀RNA
    這個結果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circRNA和它的宿主編碼的蛋白產物共同進化,調節彼此的功能,直接影響神經發生的基本過程。正確的時間和神經元分化的精細控制對神經系統功能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些事件在幹細胞生長/分裂的能力和神經元祖細胞最終退出細胞周期並成為成熟神經元之間建立了一個微調的平衡。
  • 蛋白質的功能知多少
    三、運輸作(轉運)用——血紅蛋白,膜轉運蛋白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的功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轉運特定的物質。例如,脊椎動物紅細胞裡的血紅蛋白和無脊椎動物中的血藍蛋白,在呼吸過程中都起著輸送氧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蛋白有運輸脂質的作用;葡萄糖轉運蛋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