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核酸互作/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2021-01-10 網易

2018-12-27 16:45:21 來源: 輝駿生物

舉報

  蛋白質或核酸功能的發揮並非依靠自己獨立起作用,而是主要通過互作複合物的形式來執行其功能,所以其功能闡釋的重點之一是蛋白-核酸或蛋白-蛋白互作研究。輝駿生物是國內最早開展分子互作研究的公司,經驗豐富,是您分子互作科研的最佳選擇!

  ChIP-Seq/qPCR

  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DNA,例如用於轉錄因子的互作DNA片段研究。

  RIP-seq/qPCR

  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RNA

  

  ChIRP-MS/WB

  體內法,篩選或驗證目的RNA的互作蛋白。

  RNA pull down-MS/WB

  體外法,篩選或驗證目的RNA的互作蛋白。

  DNA pull down-MS/WB

  篩選或驗證目的DNA片段的互作蛋白(如轉錄因子)。

  CoIP-MS/WB

  體內法,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蛋白(需有目的蛋白IP級抗體)。

  GST Pull down-MS/WB

  體外法,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蛋白。

  TAP-MS/WB

  基於串聯標籤來篩選或驗證目的蛋白的互作蛋白,兩次純化,陽性率更高。

  服務名稱:蛋白-核酸互作/蛋白-蛋白互作提供商:輝駿生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蛋白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互作技術蛋白質是生物功能最直接的執行者經典的蛋白互作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個:酵母雙雜交、免疫共沉澱、GST-pull down。1. 酵母雙雜交技術:主要用來進行互作蛋白的篩選,缺點就是假陽性較高,所以需要進行結果驗證,一般可採用免疫共沉澱或GST-pull down實驗進行驗證。2.
  • 非編碼RNA和蛋白互作研究,原來也有套路
    (1)非編碼RNA和RBP蛋白的互作RBP蛋白就是RNA Binding protein,LncRNA和蛋白片段相互結合,好不好做機制研究呢?小概率事件還是廣泛存在於每個蛋白或者每個lncRNA上,這是一個值得去探索的問題,事實上蛋白和lncRNA互作要比咱們想像得廣泛許多。比較經典的發現RBP蛋白的技術有iCLIP,PAR-CLIP 以及eCLIP。
  • Nature | 大量未被報導的蛋白互作被鑑定
    Nature | 不同植物激素信號通路間的蛋白互作網絡,鑑定到大量未被報導的蛋白互作撰文:Qu GP製版:光明植物激素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及環境適應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發現,不同植物激素之間存在大量的互作。在激素合成方面,一種激素可以調控另一種植物激素的合成;在信號轉導方面,植物激素的信號轉導途徑存在著複雜的交互作用,同一個調控蛋白也可能在多條信號途徑中共同起作用。因此,不同植物激素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複雜的調控網絡,但不同激素信號通路之間是如何通過蛋白網絡互作的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 RNA-蛋白互作技術知多少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下目前有哪些研究RNA-蛋白互作技術吧!RIP (RNA Immunoprecipitation)從已知蛋白找lncRNA的實驗方法採用RIP,類似ChIP,用ProteinA的beads偶聯抗體,抗體結合蛋白,蛋白把RNA沉澱下來,然後以測序/基因晶片高通量進行篩選,或用定量PCR進行驗證。RIP下遊結合微陣列和高通量測序技術被稱為RIP-Chip和RIP-seq。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結瘤因子在時空上調節ROP10蛋白在根毛頂端質膜上的定位和激活,而且ROP10以GTP結合的激活形式與結瘤因子受體激酶互作,從而被招募參與控制共生早期過程中根毛變形和捲曲,起始根瘤菌侵染。
  • PLoS Pathogens:揭示LysM蛋白介導的真菌—昆蟲互作效應機制
    研究以昆蟲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為對象,揭示了LysM蛋白介導真菌—昆蟲互作的效應機制。真菌細胞壁成份中的幾丁質是重要的病原模式分子,植物病原真菌通過分泌含有LysM結構的效應蛋白(effector)保護細胞壁、結合游離的幾丁質寡糖或競爭性抑制寄主幾丁質受體等方式,抑制由病原菌幾丁質誘導的寄主免疫反應。
  • 分光光度計在核酸蛋白測量中的應用
    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  分光光度計的簡單原理  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
  • 簡述螢光蛋白
    1.3其他類型的螢光蛋白為了擴大螢光蛋白的用途,科研人員基於光譜特性作了進一步的改造,得到了不同顏色的突變體。例如,突變GFP獲得了藍色(BFP)、青色(CFP)、綠色(GFP)和黃綠色(YFP)四組不同顏色的螢光蛋白,其光譜範圍覆蓋藍色至黃色。RFP突變衍生出了橙色、紅色和近紅外光譜的螢光蛋白。
  • Cell | 細菌中AGO蛋白可參與DNA複製
    真核生物的AGO蛋白通過結合小的非編碼RNA(例如siRNA, microRNA和piRNA等),實現基於RNA引導的基因沉默。長期以來,我們主要將細菌中的AGO蛋白作為了解真核生物AGO蛋白的功能和結構的生化模型,而對細菌AGO蛋白的生物學功能一直不太清楚。 2020年8月25日,來自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Phillip D.
  • 載體蛋白是分泌蛋白?
    載體蛋白既不屬於分泌蛋白也不屬於胞內蛋白,而是需要同被運輸的離子和分子結合,然後通過自身的構型變化或移動完成物質運輸的膜蛋白。載體蛋白促進擴散時同樣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其上有結合點,只能與某一種物質進行暫時性、可逆的結合和分離。
  • 這是一篇超正經的科研推文(文末有福利)-NeoSPR分子互作研究平臺
    啊,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不要擔心,  我們為大家捕捉到了紐藍自研的NeoSPR分子互作研究平臺!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術是一種通過光學信號變化來判斷分子互作的技術。
  • 運用定量蛋白組學對種群特異進化的基因新型互作網絡研究
    本文由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華中農業大學塗金星博士研究團隊在NEW PHYTOLOGIST發表的題為:「Two Young Genes Reshape a Novel Interaction Network in Brassica napus「的研究,本文作者運用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研究篩選到甘藍型油菜中Bnams4b和BnaMs3的相互作用蛋白,對兩個種群特異性共同進化的年輕基因在植物中重塑了一個新型互作網絡
  • String:蛋白互作網絡(PPI)分析資料庫
    String資料庫是一個搜索已知蛋白質之間和預測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資料庫,該資料庫可應用於2031個物種,包含960萬種蛋白和1380萬中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它除了包含有實驗數據、從PubMed摘要中文本挖掘的結果和綜合其他資料庫數據外,還有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預測的結果。
  • 看得見的蛋白互作新技術Duolink PLA
    你可能在實驗中遇到過以下問題:WB方法靈敏度較低,無法檢測低豐度、瞬時表達的蛋白;Co-IP方法無法檢測蛋白之間的微弱相互作用及間接相互作用;蛋白過表達或融合標籤後會改變其原有的功能,造成假陽性等結果;非內源性表達,無法反應真實的狀態,結果無說服力;……這表示,你目前使用的蛋白檢測方法已無法滿足研究所需的技術要求,是時候跟上蛋白研究技術變革的腳步
  • 螢光蛋白:帶你進入不一樣的視界
    某些情況下,這些螢光蛋白基因可用作一種分子開關,觸發其它細胞活動。1.3 其他類型的螢光蛋白為了擴大螢光蛋白的用途,科研人員基於光譜特性作了進一步的改造,得到了不同顏色的突變體。例如,研究一種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分布時,可將目的蛋白基因和螢光蛋白基因融合到同一質粒中,構建融合基因表達載體,並轉染至細胞內,表達的融合蛋白能行使目的蛋白的生物學功能,又有螢光蛋白的發光特點。隨後藉助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分析目的蛋白的亞細胞定位。此外,上述融合表達載體還可用於啟動子分析、基因表達調控等的研究。
  • 科學家揭示蛋白聚集體選擇性自噬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蛋白聚集體通過選擇性自噬清除過程中新的調控因子,並揭示了其作用機制。 錯誤摺疊蛋白和蛋白聚集體的清除對於細胞穩態維持至關重要。蛋白聚集體可通過選擇性細胞自噬而被清除,此過程被稱為聚集體自噬(aggrephag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擬南芥鈣依賴蛋白激酶調控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組織和免疫!
    模式觸發免疫和效應蛋白觸發免疫的分子成分和連接節點尚未完全了解(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植物病原菌攻擊感應的新參與者?)。圖1:CPK3磷酸化擬南芥肌動蛋白解聚因子ADF4圖2:Ser-105和Ser-106對於ADF4與肌動蛋白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
  • 蛋白提取與蛋白定量
    1.蛋白提取1)蛋白裂解液與裂解環境:對於普通蛋白的提取,如實驗時間無特殊,選用普通的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即可;對於極易受環境影響的蛋白(比如低氧相關蛋白,HIF-1等),研究報導將細胞從低氧培養箱中取出2-3min即可影響HIF-1表達,因此宜選用超強效蛋白裂解液
  • 病毒蛋白與基因組RNA 構築DNA-蛋白複合結構多級可控構築
    其中,核酸-蛋白質納米複合體系的可控構築,不僅將實現生物學上兩種基本組裝模式的有效結合,以提供愈加複雜的生物結構模板,還有助於體內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對仿生器件製造和生物醫學應用具有深遠意義。近年來,DNA納米技術取得眾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 載體蛋白與通道蛋白
    載體蛋白與通道蛋白載體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能夠與特定的分子,通常是一些小的有機分子,如葡萄糖、胺基酸、核苷酸或離子等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