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基因「早晚」兩款新品問世:肝癌早篩產品落地,肺癌產品還會遠嗎?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

9月21日,在2020年CSCO大會上,和瑞基因首次公布多瘤種早篩早診路線圖: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和瑞基因將交付5到8種中國高危高發腫瘤早篩早診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產業化落地。

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多瘤種的研發?背後通用平臺的支撐或成主要原因。和瑞基因CEO周珺表示,公司希望搭建一個涵蓋NGS前沿技術的通用底層技術平臺,通過大數據來捕捉不同腫瘤獨特的分子特性。針對特定腫瘤,不局限於臨床指南推薦的生物標記物,而是從全基因組的範圍來尋找特定腫瘤的基因變異特徵,最終搭建不同腫瘤的獨特分類模型。目前該平臺已完成1.0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和瑞基因風頭強勁,已推出多款新品。比如針對腫瘤中晚期檢測的654大Panel產品「和全安」, 為目前國內覆蓋最全面的伴隨診斷測序試劑盒。還有基於NGS技術的肝癌早篩新品「萊思寧」。

這一早一晚,正體現了和瑞基因的「一個核心,雙向延伸」戰略。自2017年成立以來,和瑞基因在腫瘤早期篩查和腫瘤中晚期基因檢測兩個方向齊頭並進。這兩塊都是基因檢測行業最具發展潛力與市場空間的「現金牛」業務,將成為強勁的業務增長點。

肝癌早篩產品落地,肺癌產品還會遠嗎?

「現在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到了一個什麼階段呢?叫寒武紀階段,就是生命大爆發階段,各種各樣的物種全部出現。這些出現的背後是有監管的,有市場經濟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在今年9月的生物科技峰會對話中曾拋出這樣一個觀點。

寒武紀階段,用於形容基因檢測行業再合適不過。自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億美元降至500美元,基因檢測迎來了「生命大爆發」。其中,瞄準臨床需求的腫瘤早篩與腫瘤中晚期用藥基因檢測,因為有龐大的市場潛力,成為各公司的「必爭之地」。

癌症早篩是針對高風險人群,抽取一管外周血,通過檢測血漿中的生物標記物,早期發現多種癌症或癌前病變,及時進行幹預性治療。

自2018年開始,和瑞基因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和廣州南方醫院聯合發起了全球首個萬人大隊列的肝癌早篩前瞻性臨床研究項目PreCar,是國際上規模最大,進度最快,靈敏度、特異性指標領先的前瞻性腫瘤早篩臨床研究項目。

基於PreCar,今年8月,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得以上市。萊思寧不僅可以較傳統金標準提前6到12個月區分肝硬化和肝癌人群微弱的分子生物學差異,有望讓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倍以上,還可監控肝癌復發,為患者提供精準的術後動態監測,有效延長生存期。臨床數據顯示,萊思寧在保持特異性93.1%的情況下,還可實現靈敏度在95.7%以上。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肝癌早篩市場壁壘極高,需求廣泛,極具臨床價值,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潛在市場規模在2000億元左右。萊思寧的上市讓貝瑞基因(和瑞基因母公司)在肝癌早篩行業領先了同行1-2年,具有顯著的先發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肝癌,和瑞基因亦開始了肺癌早篩項目,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聯合開展「肺癌早篩血漿標誌物研究」的臨床研究,將基因測序與現有影像學等多種檢測手段結合,構建多組學分類模型輔助判別肺結節良惡性,達到精準識別極早期肺癌的目的。該研究有望極大提高肺癌、特別是早期肺癌的診斷水平。

因為此前有肝癌早篩的經驗,和瑞基因初步構建起了通用底層技術平臺。這意味著,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形成標準研發模式,不斷地孵化出針對不同瘤種的產品,研發有望加速。

周珺曾在萊思寧發布會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個通用平臺包括了儘可能觀察血液中的多類別的分子標誌物的實驗技術以及整合這些不同實驗技術觀測出來的分子標誌物現象的後臺大數據分析平臺或者是人工智慧的算法平臺。我們希望通過專注延伸擴展最終達到一個全面的結果,來實現多瘤種腫瘤的早篩早診的產業化的目標。」

和瑞基因將接下來的多瘤種早篩路線圖分為「一、三、五」三個步驟:「一」,繼續夯實并迭代底層技術,構建一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貫通不同早篩技術的跨學科的平臺;「三」,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裡完成第二和第三階段的發展;「五」,交付5到8種中國高危高發腫瘤早篩早診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產業化落地。

從早到晚,挖掘腫瘤全病程診療金礦

所謂「一早一晚」,除了早期的篩查,還有中晚期的腫瘤用藥基因檢測。這部分業務臨床應用明確,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均相對成熟,也是大部分深耕腫瘤領域的基因檢測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是靶向治療的「標配」,指的是癌症患者在使用靶向藥物前,需要明確體內是否有相應的基因突變,從而達到最好療效。這體現了精準診療的理念,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楊帆說:「基因檢測就像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一樣,讓藥物與你的身體進行精準匹配。」

目前,基於NGS技術的腫瘤用藥基因檢測分為大panel和小panel,類似大套餐與小套餐。前者大Panel在1M以上,可一次性檢測數百個的基因位點,覆蓋多種癌種;後者小Panel檢測的基因位點約幾個到幾十個,多為適用於單癌種。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在2019年,中國僅有6.4%的晚期癌症患者和被建議進行癌症基因分型檢測的癌症患者採用NGS癌症伴隨診斷檢測,而美國這一比例達到 23.5%。未來隨著藥物可及性上升以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中國腫瘤NGS基因檢測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3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5億美元。

今年7月,和瑞基因推出了一款升級版的大Panel產品——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覆蓋腫瘤相關基因654個,Panel大小達到3M,液體活檢樣本測序深度達15000X以上。該大Panel產品不僅納入了靶向藥物的靶點基因,也考慮到了免疫治療的各項標誌物,化療藥物相關的基因位點以及腫瘤易感基因檢測。這款產品可以為晚期癌症患者的靶向用藥、免疫治療、化療提供指導,亦可以為患者揭示家族的腫瘤遺傳風險。

和瑞基因今年的迅猛勢頭讓業內驚嘆,將其評價為步入「收穫期」。這也暗合了腫瘤NGS基因檢測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資本瘋狂湧入,行業炙手可熱,研發成果加速落地,多家頭部公司傳出融資、上市消息。

對此,周珺將其比喻為:在腫瘤基因檢測這場「籃球賽」中,頭部公司已經完成熱身,打完了四分之一的比賽。不過,他也指出,後面的道路還很長,空間很廣闊。現在頭部公司所發掘的,只是腫瘤全病程的發現與診療這座隱藏「金礦」的一角。

「這個行業的未來前景,動輒都是以百億千億來衡量。現在,競爭才剛剛開始。」周珺告訴本報記者:「隨著頭部公司的資本化工作完成,以及與上市公司之間有非常良好的互動,市場上的競爭會從過去相對熱鬧無序的狀態,慢慢地形成一些規則,國家的監管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接下來我們的發展會更有秩序,而且會邁入一個快車道。」

相關焦點

  • 覆蓋654個基因,和瑞基因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產品問世
    據其介紹,這是一款指導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過程中用藥的基因檢測產品,覆蓋了已經獲批和潛在的腫瘤治療標誌物。 和瑞基因原本是貝瑞基因的原腫瘤事業部,2017年獨立後,其承接了貝瑞基因原有的腫瘤業務,專注腫瘤全病程的基因檢測公司。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癌症早篩是基因測序行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主要通過檢測從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 ctDNA來檢測早期癌症,操作簡便,是癌症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近年 來正不斷得到政策支持和監管機構的認可。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落地可期,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 腫瘤檢測即將進入收穫期,貝瑞基因回購子公司預期增強
    7月14日,貝瑞基因的參股公司和瑞基因正式對外發布覆蓋654個基因位點的腫瘤檢測大Panel試劑盒「和全安」,這是和瑞基因從貝瑞分拆出去後,再次有成熟產品上市。另外,和瑞基因的肝癌早篩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5.2、牆內花香 —國內布 局癌症早篩的公司 5.2.1、貝瑞基因——基於PreCar項目的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已上市 和瑞基因作為貝瑞基因成員企業創立於2017年,全面繼承了貝瑞基因腫瘤業務,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基因檢測的公司。
  • 博爾誠:全球首創基因甲基化胃癌早診產品獲批,掀起癌症早診創新革命
    1994年,他與合作夥伴一同在美創立了BioChain Institute,累計研發出逾5000款產品,為全球各大診斷公司和藥企提供發現早期癌症診斷標誌物的技術和產品,幫助其發現藥物靶點,為全球首款基於EGFR基因突變的液態活檢產品的開發提供核心原料和技術服務,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 基因領域:總融資9.86億美元與去年持平,基因治療浪潮即將來襲
    「現在國內的情況是,藥物上市了,伴隨診斷產品還沒有。」一位創業者這樣形容。 燃石醫學喜提中國「腫瘤NGS第一證」 不僅僅是免疫伴隨診斷的液體活檢產品,現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款基於液體活檢產品獲得批准。不過,從2018年的7月份起,NMPA 5個月批准4款腫瘤NGS試劑盒,給了行業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 百億併購爆發、首個「早篩」註冊證獲批,癌症早篩市場風口已來
    中國首張癌症早篩註冊證11月9日,中國第一個癌症早篩產品——「常衛清」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預期用途中明確該產品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這是中國目前唯一一款癌症早篩產品,註冊證中明確寫明了「篩查」的預期用途。
  • 角逐萬億市場 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例如思勤醫療能夠篩查100餘種癌症,覆蓋男性和女性高發癌症。不少人的觀念中,可篩查癌種越多越好,儘可能將所有癌種一網打盡。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吉因加CEO易鑫認為,並非是可篩查癌種越多越好,很多癌種發病率極低,對健康人群來說篩查意義不大,盲目追求數量只會導致過度篩查,為受檢者帶來不必要的焦慮和心理壓力。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誰是一哥?
    Grail將近10億美元的B輪融資,用於癌症早篩大規模臨床試驗,預計測序數十萬患者。 有了足夠的技術和資本支撐,Grail只用了三年,產品就在2019年被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指定為「突破性醫療器械」,意味著將加快產品的開發和審評速度,可以儘早對多種癌症進行早篩檢測。
  • 泛生子與中國生物製藥子公司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關係肝癌早篩HCC...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姜楠日前,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宣布與中國生物製藥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天晴」),就基於液體活檢技術的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籤署中國獨家戰略合作協議。
  •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國內外技術同級競爭 提質增效「六字秘訣」
    「2010年以來,技術本身的發展顯示沒有明顯的差異,只是在一些具體病理的研究上會有不同,例如,美國對腫瘤比較重視的是肺癌、腸癌、乳腺癌;而我國比較重視肺癌、肝癌、婦科癌症。對於不同病理的重視程度,決定了產品研發時的傾注力度。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仍是以解決臨床急需為發展策略,也有企業的策略是研發泛癌種篩查產品,不同產品的研發周期、資金需求不同。」他說。
  • 泛生子基於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美國FDA「突破性...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突破性醫療器械
  • 專訪鵾遠基因CEO:癌症早篩的廣闊市場,需要多方推動
    近日,鵾遠基因完成了10億元B輪融資,創造了中國癌症早篩領域上市前最大單筆融資額。為此,深潛atom醫療科技主編賀文博與鵾遠基因創始人&CEO張江立進行了一對一深入溝通。張江立表示接下來鵾遠基因重點推進各產品的研發、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
  • 泛生子CEO王思振:若癌症基因檢測進入醫保,市場將放量百倍達千億級
    除了原研創新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王思振認為癌症基因檢測的大規模應用另一道關卡在於如何實現新技術新產品的大規模臨床落地。他介紹到,目前癌症基因檢測集中在一些發達地區的頭部三甲醫院當中,三、四線城市與相當程度的基層醫院尚處於空白階段。由於傳統的NGS檢測流程非常複雜,對實驗室空間和技術人員的經驗要求很高,絕大部分醫院並沒有辦法自行開展。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隨後,張康教授和徐瑞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可以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後預測。這種新方法與原來常規的甲胎蛋白檢測相比,將肝癌的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幫助醫生發現更多的早期肝癌患者。此外,何川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通過比較健康人和肝癌患者的5hmC在全基因組範圍DNA中的分布和含量,找出差異5hmC信號模式來作為腫瘤標誌物,可實現早期腫瘤檢測。
  • 諾輝健康拿下首個基因檢測癌症早篩三類證 引領早篩進入合規階段
    今年液體活檢早篩明星企業Grail申請納斯達克上市,更是為這股癌症早篩的熱潮再添一把柴。2020年11月9日,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實現了癌症基因檢測早篩領域的「第一證」。臨近年底,這一事件將2020年的癌症早篩賽道逐漸推向高潮,也標誌著癌症基因檢測早篩真正從研發端走入了合規化市場化階段。
  • 國內泛癌種早篩技術取得突破,比常規診斷提前4年發現癌症
    文章指出,對於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種常見惡性腫瘤,在達到現有臨床確認金標準前,甚至病人出現自覺症狀前,微量腫瘤甲基化這一早期的癌症信號就存在於血液循環之中,並可以被檢測到。研究團隊使用的是鵾遠基因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從而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
  • 聚焦醫學個體化,助力癌症早篩查 | 鵾遠基因CTO劉蕊博士受邀出席中國工程院2019年醫學科學前沿論壇
    鵾遠基因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自主研發的ctDNA 甲基化ColonES腸癌無創檢測,可用來篩選早期結直腸癌和進展期腺瘤(癌前病變),具有很高的靈敏度。鵾遠基因憑藉這項技術榮獲2019 AACC世界顛覆性技術大賽總決賽第二名,並在2019 AACC醫療設備博覽會這一世界級學術舞臺展示這項技術,國際領先的技術水準、精準的癌症早篩效果,讓同行業的專家、學者嘆服,更引來眾多醫藥投資資本的青睞。
  • 精準醫學精英企業家論壇在廣州舉行, 癌症早篩早診和腫瘤免疫治療...
    ,早診早篩對於提高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非常有意義。但現在有一些手段,如低劑量螺旋CT、腸鏡和胃鏡等。都有一些缺陷,有的靈敏度較低,有的檢測方法比較昂貴。「我們能不能通過檢查血液裡的癌細胞釋放出來的ctDNA,發現早期腫瘤?」胡云富提到,瞄準此方向,泛生子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肝癌早篩方面的成果尤為突出。
  •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提質增效的「六字秘訣」
    布局基因檢測全產業鏈多年來,貝瑞基因以自主研發的創新技術為核心,開發了適用於遺傳病和腫瘤的基因測序產品和服務,研發了適合醫院自主開展檢測服務的測序平臺(包括測序儀、配套試劑及分析軟體)。同時,利用全面的測序平臺,為國內外科研院校、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提供優質的科技服務。貝瑞基因正在積極將業務拓展至包括腫瘤早篩早診、基因大數據的分析應用以及基因治療等在內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