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的閱讀和支持,喜歡可以關注公眾號「三叔看世界」,並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哦
作為一個差不多已經有20年資歷的「老網蟲」,我也可以厚顏無恥地吹噓自己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見證者之一。
更便捷的上網方式、更快的網速、更豐富的網絡信息,這些上網體驗層面的提升,往往也讓我每每回顧那個還需要用貓撥號的年代,難免感慨萬千。
但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無論時代再怎麼變化,無論換成任何一個社交平臺,那些把網友們當傻子忽悠的「釣魚帖」(用一些博眼球的標題、文字圖片視頻內容等引發大規模點擊,而且往往是刺激「負面情緒」)照樣經久不衰,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網友們熱衷於討論的對象。
故而本文就聊聊在我的經歷當中,都見過哪些經典「釣魚方法」。
【明知故問裝傻型】
這類問題有一陣子在虎撲步行街等板塊很常見,不過最近知乎貌似也開始「跟風」了。
簡單舉個例子,「一個月賺5萬,在武漢真的不夠花嗎」。
只要大家智商正常,大腦經過幾秒鐘的思考,都知道這個問題提得非常低級——全中國恐怕能賺到月薪5萬的都沒幾個,其他人都不活了?
但是無所謂,這類問題總能夠刺激大家踴躍回復的欲望,無論是直白嘲諷的,亦或者正兒八經去給樓主列數據的,在一個流量比較不錯的平臺,往往很快就能夠回帖好幾百,甚至還會有人直接在帖子裡吵起來,讓點擊量進一步「水漲船高」。
類似的不乏「廣州是不是人人都有千萬身家」「中國已經這麼強大,為啥還有人去美國」「我是老闆,讓員工無償加班有錯嗎」……
還有我隨手在今天知乎熱榜上找到的問題:
根據不同平颱風格和時代,提問的具體內容可能會存在一些差異,但總體思想很一致,裝瘋賣傻騙點擊就完事兒了。
【表面賣慘,實則炫耀型】
儘管網友各有各的性格,但大多數人心地比較善良,看到有人遇到困難願意去提供一些建議,幫他們走出困境。所以很多現實中生重病、突遭意外的人,就可以因為網友而走出困境,留下無數佳話。
可這種心態就被擅長釣魚的人抓到了機會,用「表面賣慘,實則炫耀」方式來製造話題。
隨便編一個標題:我現在工作很不開心,求老哥們開導。
按照正常邏輯,帖子內容應該是說樓主從事一份錢少事多離家遠的工作,每天可能還被上司各種侮辱人格,無奈為了家庭而不得不忍辱負重,所以大家會帶著同情心打算安慰他。
可裡面的內容卻是:哎呀我在某個國企裡面拿著鐵飯碗,每天屁事沒有除了上網聊天就是打遊戲,一個月還能拿一兩萬,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太空虛了,你們有啥好建議嗎?
以至於很多人一臉憐憫地點開帖子,然後罵罵咧咧地開始噴樓主,甚至個別情緒過於激動的還有可能被封號。
同理,我還在網上見過抱怨自己太受歡迎的、說跟女朋友鬧矛盾結果是秀恩愛的、說生活壓力大然後一看買了套幾千萬房子的……
自己的同情心被玩弄也就罷了,還得忍受被樓主炫耀的不甘。但這一切都在發帖人的算計之中,畢竟帖子熱度肯定是不會差的~
【忽悠粉絲/黑子型】
飯圈文化雖然是這兩年才冒出來的名詞,但實際上從網絡時代開始,就從來沒有少過圍繞著名人的口水戰。
支持名人的一方會幾乎無條件地力挺,而討厭名人的呢,則會找尋他的黑點來噴。
於是,許許多多釣魚愛好者就充分掌控了這種心態,進而提供了眾多讓網友們看了之後就很有回覆欲望的帖子。
這些帖子種類五花八門,有針對名人的專業水平提出質疑(亦或者無限拔高)的,有對名人的道德品質進行炸魚的,還有將兩個名人放在一起對比的……
以上三種情況,我分別用下面這三個標題來概括:
1.周星馳憑什麼成為喜劇之王,我覺得他的演技千篇一律啊?
2.成龍就是個渣男卻有那麼多粉絲,這些粉絲恐怕也是渣男吧?
3.肖戰和周杰倫當年誰更紅?
看似誠懇提問,實則暗藏殺機。尤其是最後那個問題,兩位名人都擁有著相當數量的粉絲跟黑子,於是只要平臺管理者不限流(有些乾脆就就是它們放出來的),成為當天平臺頭條熱門估計是沒跑的。
前兩年有一個「叔叔阿姨給周杰倫投票」的活動,就是據說天真可愛的網友被一句「周杰倫過氣了沒人給他投票」所忽悠,然後費時費力到處拉票,證明周杰倫人氣不減當年。
折騰半天,大贏家是新浪微博。而周杰倫甚至都沒有微博。
當然,都說到周杰倫這個被造謠專業戶,那麼我們又不得不提一些謠言式釣魚方法:
周杰倫拒絕給汶川捐款/周杰倫對日本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周杰倫居然這麼評價中國人……
在那個信息獲取渠道還比較閉塞、上網也不太方便的年代,周董身上各種謠言可謂是流傳甚廣,至今影響都沒有消失。
【刺激民族感情型】
這種其實在前面幾個類型當中也有體現,但存在感特別強烈,因此需要單列出來。
十幾年前上網的時候,那會兒中國經濟還沒有高速起飛,GDP超越日本被認為是下輩子的事情,甚至連海軍的軍艦都得拉著大炮當武器用。
所以那會兒的釣魚帖吧,一般都是用「日本」來刺激網友們評論的。動輒什麼日本人嘲諷中國人的帖子就能分分鐘幾萬回復,場面非常壯觀。
只不過到了今天,由於我們的綜合實力全方面壓過了日本,再用日本釣魚就顯得沒啥市場,所以美國對待中國的態度,更容易成為新時代的釣魚利器。
隨便哪個山溝旮旯的「美國媒體」(可能只是幾個粉絲的營銷號)發一條攻擊中國的信息,就有可能第一時間被某些人放到國內網際網路上,進而引發熱議。
與此同時,和那個國外月亮就是圓、在公知嘴裡「非洲人都比中國幸福」的年代相比,如今國民自信心已經大幅度提升,所以釣魚也需要另闢蹊徑。
於是就有了「我愛中國」的財富密碼,培養了一大批熱愛中國的「老外」,伏拉夫之類。
他們衝著鏡頭大喊大叫的風格,其實不過是釣魚的變種罷了,目的都是為了騙點擊。
同理,網上也有很多人甚至是「官方」媒體,都開始用嘲諷外國人智商低的方式來獲得關注度,比如這樣的:
說句不要臉的話,以我對知乎等平臺的熟悉程度,如果是我來釣魚的話——
發出來的很多問題都有可能達到百萬甚至千萬級別點擊,讓無數網友嗷嗷叫地跟在下面回復,發洩自己的憤怒亦或者是展現智商上的優越。
絕對不會意識到,自己是被當成傻子忽悠了……
篇幅有限,可能沒辦法完完全全將所有釣魚帖類型都總結一番。
但至少看了我的文章,相信對大家還是有所啟發,下次上網遇到類似情況時,第一時間不要急著激動地回復,而是想想它有沒有可能是在釣魚。
那麼,本文也就能夠起到一些作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