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太陽活動之低,極大可能創太空紀元新紀錄!

2021-02-15 空間天氣

這個新紀錄怕是沒跑兒了!

距離2020年1月1日還有22天的時間,想必身處不同行業的你我都是忙的忙、趕的趕,為這一整年的工作好好做一番收尾,也算是給忙碌一整年的自己一份交代。但是對於整個太陽系來說,尤其是「老大哥」太陽來說,這一年卻是十足大不同,不同在他一直忙著「休假」,說出來我都替他臉紅,到今天為止,太陽一共有261天沒來上班,佔今年總天數的七成半還多!

有人說不對呀!太陽每天不都照常升起落下,日常的主要工作「溫暖人間」也完成的不錯。

他那著實不叫工作,只不過是呆著不動罷了,每天的日出日落也還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而一年四季就更不用太陽操心了,還不是因為地球繞著他時遠時近的公轉麼!俗話說的「躺著上班把錢掙」用在太陽身上好像挺合適!

對於我們這個星系來說,太陽的主要工作是製造各種爆發事件,使整個太陽系維持一個被太陽風、太陽輻射以及高能粒子充斥的小世界,包括地球在內的其他星體都浸泡在這樣的環境中。以往的太陽會爆發包括高強度耀斑、日冕物質拋射、高能粒子風暴等事件,今年可倒好,你們看本AI啥時候發這類警報了,還不光是沒有事件,工作態度還不好,太陽的考勤表空著一大半。

太陽近年(零黑子天數)打卡記錄

太陽還打卡上班?

不光打卡籤字,太陽還刷指紋呢!甚至是每天主動上交一份工作情況報告。

比如說,太陽囤積了多少「彈藥」,打算用什麼方式爆發,甚至是爆發行動的時間計劃表,都會透過太陽表面的一種叫做「黑子」的特殊結構表現出來,而黑子所處的位置,就對應著事件發生的區域。透過對黑子的連續觀測,空間天氣預報員就能判斷出太陽這傢伙最近的心情是好還是壞,從而得知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大致動向,當然了,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時候,那是比較少見的特殊情況。

可這傢伙今年別說套路了,乾脆連牌都不出。前面說的261天不上班不打卡,就是特指沒有黑子的天數,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的太陽活動之低,零黑子天數之大,將創太空紀元的新紀錄。在歷史上,2008年的太陽保持著全年265天零黑子的太空記錄,在餘下的22天裡,看不出一丁點兒太陽要搞事情的預兆,估計沒有誰能阻擋太陽破紀錄的決心了。

兩次太陽活動極低的年份相隔剛好11年,這不是巧合,更不是什麼預兆,對於太陽來說再自然不過。通過人類連續數百年的太陽觀測記錄,發現了太陽活動總是在大約11年中完成一次輪轉,對應著黑子出現從多到少,再由少到多的過程,這就是常說的太陽活動周期。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新紀元之前的1913年,太陽曾經311天零黑子,是不是有一種「考了不及格正在難過中,突然發現同桌比你還低1分」的轉憂為喜!

太陽活動周期400年記錄

太陽活動低年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太陽活動進入「冰點」對於地球來說會造成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南北極光出現的次數減少了,這很好理解,太陽不爆發活動了,提供的「彈藥」少了,自然而然,通過南北極區轟擊到地球高層大氣產生的極光就不常看到了;另外一點,地球外部的宇宙射線強度增大了,這是因為太陽活動減弱造成太陽系磁場環境減弱,從而給外部輻射「突破防線」、「趁虛而入」的機會,來自深空宇宙的輻射便更多的進入了太陽系。

對於大眾來說,太陽風暴減少了,藉助來完成的部分通訊與導航失靈不再發生了,輸電管網更加平穩的運轉,甚至是賽鴿們歸巢的概率也更高了!但是對於搭乘飛機出行而言,更多的宇宙背景輻射進入大氣層,與氣體微粒碰撞後形成的次級粒子具有更強的穿透力,反而給乘客造成更高的輻射風險,當然了,拋開計量說影響都是耍流氓!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裡,距地面30公裡以下高度內的輻射劑量升高了大約13%,所以,大家也不必過度緊張,該飛就飛!

 

文字:Ocean

審核:宗位國

相關焦點

  • 太陽活動進入低谷期!NASA警告稱地球上空的低溫或創下太空時代新紀錄
    然而,研究表明,地球上空的這些變化不太可能對地球表面的天氣造成太大影響,包括氣候變化。Mlynczak博士表示:「在地球表面的高空,靠近太空邊緣的地方,我們的大氣正在失去熱能。」他補充說:「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可能很快就會創造一個『冷』的太空時代紀錄。」這些數據來自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定時衛星,該衛星測量地球大氣的變化。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原標題: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
  • 不安分的太陽:2012迎來太陽活動極大年
    當人們充分理解這種現象之後,在空間天氣的預報上可能會出現重要進展。」美國宇航局的一篇文章評論說。SDO項目的科學家認為,SDO在人類認識太陽方面帶來的革新將如同哈勃太空望遠鏡為天體物理學帶來的變革。目前SDO仍然處在調試階段,5月中旬之後將會每日更新太陽照片。在第一批發表的照片和視頻中,太陽的表面向外噴射出的物質就像是一條條的火龍。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磁場南北極將對調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2025年活動或達到峰值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自1755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跟蹤太陽周期。他們將一輪太陽周期的結束期稱為太陽極小期,此期間太陽活動最少;將這一周期中間期稱為太陽極大期,此期間太陽活動頻繁。
  • 兩個新太陽黑子出現!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即將開始
    (圖片來源:NASA太陽動力學觀測臺)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太陽的表面都處於相對平靜的狀態,但最近出現的兩個新太陽黑子打破了這片寧靜,它們的出現預示著一個新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開始,這將會導致地球有時候會出現劇烈的太空天氣狀況和通訊或電網中斷。12月24日,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臺觀測到這兩個被命名為NOAA 2753和2754的新太陽黑子。
  • 太陽海嘯、嬰兒黑洞……2019你可能忽視的九大太空發現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4日盤點了2019年9個歷史性太空發現。宇宙網露真容宇宙中每一個星系都是被稱為宇宙網的氣體高速路上的停車點。星系內部的射線氣泡「費米泡」是從銀河系中心的兩極鼓出的兩團高能氣體,每個氣泡都延伸到2.5萬光年之外的太空(大致相當於地球與銀河系中心之間的距離)。這些氣泡被認為已存在千百萬年之久,很可能與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發生的一次大爆炸有關——但費米泡很罕見,因為通常只能用超強伽馬射線和X射線望遠鏡才能看到它們。
  • 太陽磁場南北極將對調?4月它可能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自1755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跟蹤太陽周期。他們將一輪太陽周期的結束期稱為太陽極小期,此期間太陽活動最少;將這一周期中間期稱為太陽極大期,此期間太陽活動頻繁。
  • 南極洲臭氧空洞尺寸創歷史新低!生命有希望了!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都知道,臭氧層相當於生命的保護傘,來自太空的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大量吸收,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些許留下的少量紫外輻射,則保證了正常的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消費和排放方面導致了臭氧層的空洞。還有就是自然的影響,比如太陽活動引起的太陽輻射強度變化,最終導致了大氣運動而引起的大氣溫度場和壓力場的變化以及與臭氧生成有關的化學成分的移動、輸送都將對臭氧的光化學平衡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臭氧的濃度和分布。破壞臭氧的氯氣主要來自於氯氟碳化合物(CFCs),美國從1996年開始禁止生產這種物質。
  • NASA確認太陽進入第25周期,預計極大期高峰落在25年7月
    隨著上一太陽周期最低峰發生在2019年12月,NASA與NOAA正式宣布太陽確認進入第25周期,準備好在2025年迎接周期內太陽活動極大期不過不用太擔心,NASA表示第25周期整體上可能跟第24周期一樣相對平靜。通過關注太陽盤面黑子的變化,天文學家在19世紀終於發現太陽活動有規律的周期(大約11年),期間內有安靜的極小期,也有激動的極大期。
  • 明晨氣溫創今冬新低,未來嘉興天氣是這樣的
    明晨氣溫創今冬新低,未來嘉興天氣是這樣的 2020-12-03 23: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簡單解釋:太陽活動與太空天氣
    太空天氣太陽活動以光、帶電粒子和磁場的形式使地球和我們太陽系的其餘部分沐浴在能量中,由此產生的影響即所稱為的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太空天氣在概念上與地面天氣相關的地球大氣層,如對流層和同溫層不同。太空天氣一詞在1950年代首次使用,在1990年代開始普遍使用,就像「天氣」和「氣候」是指地球低層大氣條件一樣,但指的是用於描述地球外太空環境的動態條件。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圖片來源:NASA/SDO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已經來了!科學家們證實,太陽正式進入新的太陽天氣周期已有9個月,它很可能與2008年至2019年的活動周期非常相似。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來了:太陽相對安靜 或不能借力燒掉太空垃圾!
    科學家們證實,太陽正式進入新的太陽天氣周期已有9個月,它很可能與2008年至2019年的活動周期非常相似。科學家預測,太陽的新活躍期,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是一個不那麼活躍的周期,與12月結束的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非常相似。太陽的天氣以11年為一個活動周期,這是一個需要預測的重要現象,因為它的突然變化會影響生命和地球周圍,有時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 近大半年的太陽,可能是百年來「最溫柔」
    太陽表面在經歷了百年來最長的無黑子沉寂後,昨天突然出現了兩個新黑子。由於它們的極性與過去幾年的相反,這兩個黑子將成為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開始的標誌。  太陽活動即將走出低谷,會給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帶來怎樣的影響?當宇宙「大火爐」燒得更旺,會更猛烈地「加熱」地球嗎?抑或會帶來更猛烈的太陽風暴,給地球的航天、通信、電力系統帶來幹擾嗎?
  • 太陽進入新的活動周期!我們該如何應對?
    小聲點兒,太陽要越來越活躍了 就在昨天2020年9月15日,美國的NASA和NOAA兩大部門聯合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第25活動周」這一消息,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科學家們對未來10年太陽活動的一系列判斷,這堪稱是太陽系的頭等大事,畢竟地球身處這裡很多事情都要聽太陽的。各位看官感覺這個瓜吃起來有些難度,木有關係,今兒個懂懂就帶大家來一起摘瓜、切瓜、吃瓜。
  • 已確認:太陽進入新的活動周期!我們怎麼辦?
    小聲點兒,太陽要越來越活躍了 就在昨天2020年9月15日,美國的NASA和NOAA兩大部門聯合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第25活動周」這一消息,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科學家們對未來10年太陽活動的一系列判斷,這堪稱是太陽系的頭等大事,畢竟地球身處這裡很多事情都要聽太陽的。各位看官感覺這個瓜吃起來有些難度,木有關係,今兒個懂懂就帶大家來一起摘瓜、切瓜、吃瓜。
  • 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它的威脅比氣候變化更大
    太陽不可阻擋的降溫,即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可能引發全球氣溫下降,一些人認為,這對地球的威脅比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更大。太陽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與溫度驟降相關的低活躍期,這種變化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天文學家說,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出現黑子,這是太陽活動減少的跡象。
  • 新一輪太陽活動峰值或有115個太陽黑子,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期嗎
    研究表明,太陽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在每個周期內,會有一個太陽極小期和太陽極大期。在極小期,太陽活動水平最低,釋放的能量也最少,在極大期,太陽活動水平最高,釋放的熱量也多。,美國NOAA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會在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 太陽復甦了!NASA宣布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
    太陽活動度過了極小期,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即第25周期。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15日舉辦的一場媒體活動中,美國宇航局NASA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專家,討論了他們對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的分析與預測,以及未來空間天氣對地球上的生活與技術、太空中的太空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