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南極洲臭氧空洞尺寸創歷史新低!生命有希望了!

2020-12-05 遨遊世界科學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都知道,臭氧層相當於生命的保護傘,來自太空的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大量吸收,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些許留下的少量紫外輻射,則保證了正常的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

臭氧層空洞的危害

但是近年來,位於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始終讓科學界擔憂不已,臭氧層形成空洞的原因不僅和自然也與人類有關。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消費和排放方面導致了臭氧層的空洞。還有就是自然的影響,比如太陽活動引起的太陽輻射強度變化,最終導致了大氣運動而引起的大氣溫度場和壓力場的變化以及與臭氧生成有關的化學成分的移動、輸送都將對臭氧的光化學平衡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臭氧的濃度和分布。破壞臭氧的氯氣主要來自於氯氟碳化合物(CFCs),美國從1996年開始禁止生產這種物質。即便如此,某些類型的氟利昂製冷劑仍可在大氣中存在100多年,不過現在大部分氟利昂類型的空調正在面臨淘汰,這是大勢所趨。

臭氧層空洞縮小?生命的希望?

如果臭氧層空洞擴大下去將會對地球生命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但是,就在科學家通過收集和觀測的一項研究中表明: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尺寸創歷史新低!科學家高興之餘也不禁為之震驚,自從它被發現以來,它從來沒有這麼小過。難道它要恢復了?生命有希望了?

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縮小到1982年以來的最小值。在南極上空,這些有害的太陽紫外線穿透了原本被太陽遮擋的同溫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通常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臭氧層上的空洞會擴大到大約2000萬平方公裡,比俄羅斯還大。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份聲明稱,南半球異常溫暖的天氣意味著,到目前為止,9月的大部分時間裡,臭氧空洞的面積只有不到1000萬平方公裡。

臭氧層恢復原因

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地球科學首席科學家保羅·紐曼高興地表示,這次變暖對南半球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臭氧含量會更高,紫外線含量會更低。在南半球的冬季,雲層在平流層中形成,在地球表面以上9.5到50公裡處。在那裡,即使是來自太陽的極少數量的可見光也會將氯氣分解成氯原子,這些原子被認為是「活性的分子」,可以通過化學方式破壞臭氧分子。因此,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在南方冬季往往要大得多。但是當南極上空的溫度開始變暖時,平流層中的極地雲層就會消散,這意味著那些臭氧湮滅的化學反應沒有了發生的空間。也就是說今年異常溫暖的天氣破壞了臭氧層,使臭氧層空洞變得非常小。

如果更高的溫度能阻止臭氧層空洞的擴大甚至縮小,那是否意味著隨著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臭氧層空洞會變得更小?

其實不完全是,事實證明,二氧化碳在平流層的作用與在離地面更近的對流層的作用是相反的。因為處於平流層中的二氧化碳會吸收熱量,然後把熱量散發到太空中,也就是說大氣層的這一層實際上正在降溫。

但是無論如何,這一個好消息至少證明了地球並不是在完全惡化,生命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希望一直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南極洲臭氧空洞破紀錄,相當於2.5個我國面積,生物危險了
    太陽是萬物之源,是地球能夠孕育生命的最根本原因。但同時,它的強大輻射也可以對生物造成傷害,尤其是強烈的紫外線,甚至可能導致皮膚癌。好在,我們的地球有一個屏障,那就是臭氧層。在地表以上0-70公裡處,臭氧形成了一個屏障,其中以20-25公裡處濃度最大。臭氧層吸收了大部分來自於太陽的紫外線,讓人類和其他生物能夠正常生活。如今,我們卻在親手毀掉這個保護自己的屏障,將自己置於險地之中。
  • 南極洲上空臭氧層驚現巨大空洞
    #環境保護# 南極洲上空臭氧層驚現巨大空洞。這種空洞呈現出時隱時現的特點。在去年秋季後這一現象是歷年來最大的一次,到了12月底空洞卻自然關閉。這是世界衛生組織代表克萊爾 牛裡斯元月8日在日內瓦召開的吹風會上透露的一條消息。
  • 北極出現臭氧含量創歷史新低形成的罕見空洞,專家:罕見,但並非地球...
    如果某處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到正常值的 50% 以下,科學家們就會形象地說這是個臭氧洞。據《自然》雜誌報導,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 3 倍)上空的臭氧含量創下了歷史新低,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它將被載入史冊。為什麼南極的臭氧空洞每年都會出現,但是北極很少出現臭氧空洞?
  • 科學家警告:南極洲臭氧空洞又大又深,已達「年度最大範圍」
    據環球網報導,《今日印度》10月6日有報導說,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年度最大範圍」,這是南極洲上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報導還稱,根據英國《獨立報》的一份報告顯示,哥白尼大氣監測局的科學家發現,在南極洲上空、距離地面大約20公裡至25公裡的高度,臭氧濃度已下降到「接近零值」的水平。
  • 科學家警告:南極洲臭氧空洞又大又深,已達「年度最大範圍」!
    據環球網報導,《今日印度》10月6日有報導說,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年度最大範圍」,這是南極洲上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縮小到有記錄以來最小尺寸!
    科學家們現在發現,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太陽有害的紫外線(UV)在那裡穿透了原本遮陽的平流層,現在已經縮小到1982年以來有記錄以來的最小規模。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信息顯示:通常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臭氧空洞(由含有三個氧原子分子組成的一層)增長到大約800萬平方英裡(2000萬平方公裡),比俄羅斯還大。
  • 25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空洞,讓2019的驚喜化為烏有
    臭氧層,如同地球生命的最強保護罩:依賴於它對短波的吸收,幾乎濾掉了太陽光中的大部分對地球生命有害的紫外線,保護著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而人類後來發明了氯氟烷烴化學物質,如製冷劑、發泡劑、清洗劑,這些常用於冰箱的雪種,或包裝噴霧器的化學物品,一旦流竄到臭氧層上時,並在陽光的「幫助」下,會對我們的保護罩進行不可逆的破壞性作案。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獨立報》援引CAMS主任文森特·亨利·珀什的話說:「每年臭氧層空洞事件的發展程度有很大的差異。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北極臭氧空洞已經閉合
    據外媒CNET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在北極上空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出現了一個臭氧空洞。 歐盟委員會的哥白尼衛星計劃追蹤到了這一不尋常的現象。現在有證據表明,這個臭氧空洞可以「自行癒合」。臭氧層的作用就像地球的防曬霜,保護生命免受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最著名的臭氧洞是每年在南極地區發生的臭氧洞。北極地區的臭氧洞並不是完全沒有聽說過。2011年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雖然沒有那麼大。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將今年的北半球臭氧空洞描述為打破記錄的不尋常事件。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大氣中的臭氧吸收了大部分對生命有破壞作用的太陽紫外線,對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護作用。太陽紫外線中波長小於290納米的部分被平流層臭氧分子全部吸收,但波長為290-320納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UV-B波段的紫外線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從而大大減弱了它到達地面的強度。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研究顯示:人類頭頂的臭氧空洞並未好轉
    在不久之前,美國宇航局(NASA)帶來了一些關於南極地區臭氧層恢復的好消息,認為南極洲的臭氧空洞在本世紀內有所好轉,而且正在恢復,由於這一發現,NASA認為人類籤訂蒙特婁協議並對保護臭氧層做出一系列努力是有效的。
  • 雙語閱讀|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形狀「異乎尋常」
    科學家稱,南極上空每年出現的臭氧空洞將是30年來最小的。目前,臭氧空洞的面積小於通常情況下9月中旬面積的一半,而且可能已經達到最大尺寸,比南極大陸的面積還要小一點。Ozone is a gas formed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when electrical charges in the atmosphere combine with ultraviolet (UV) rays from the sun.
  • 2020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變得更深更廣了
    這使得它與2018年和2015年的臭氧空洞大致相同,這兩個洞,分別記錄了2290萬平方公裡和256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大氣科學家說:「臭氧洞事件每年發展的程度都有很大的變化。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類似——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裡,它絕對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 好消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終於消失了!
    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消失。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氣體,處於平流層中,一層薄薄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一部分紫外線。 紫外線會通過使DNA突變來破壞活細胞,並且還會導致賦予細胞結構的蛋白質分解和行為異常。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一旦臭氧層因過度消耗而變得稀薄或是出現漏洞時,就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並造成一些海洋浮遊生物的滅絕,甚至會威脅到植物、農作物乃至整個生態系統。保護臭氧層,就是在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她們首次精確測量臭氧空洞裡的氯含量,發現大氣中的氯含量正在下降,而南極上空的臭氧消耗也在減少。儘管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臭氧層完全恢復正常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在NASA公布的記錄的自1979年的南極臭氧空洞數據來看,近年來雖略有波動,但臭氧空洞面積正在逐漸收縮,臭氧含量逐漸增加。
  • 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它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生活特別閱讀: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近日,氣象學家們發現,地球的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這可能是北極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個。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接近消失,原因找到了!對人類卻不一定是好事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近日給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2019年的南極臭氧層空洞是自1982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自從人類在8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觀測南極上空的大氣情況時,臭氧層空洞就存在了,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南極洲一年中的臭氧層空洞大約會在9-10月前後達到最大值。但2019的情況有些不太對——9月8日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但隨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迅速縮小到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
  • 最大的臭氧空洞正在產生,科學家分析原因:結果難以置信!
    目前北極的臭氧水平達到創紀錄的新低,覆蓋的面積超過三個格陵蘭島,這個巨大臭氧空洞是否會危及人類的健康,它會維持多久?臭氧層是怎麼產生的?它有多大影響?臭氧空洞是如何產生的?臭氧空洞是二十世紀末的熱門話題,南極的臭氧空洞每年都產生,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為避免巨大的臭氧空洞繼續擴大影響人類生存,因此科學家持續尋找破壞臭氧層的罪魁禍首,最終認為氟利昂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 科學家警告: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據科學家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的一部分,起著屏蔽作用,吸收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每年在9月到12月之間形成,到2020年,臭氧層空洞的規模已達到最大,約為890萬平方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