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導,國泰航空宣布將進行重組,此次重組將裁掉8500名員工,旗下的港龍航空也將停止運營。據國泰表示,新冠疫情給航空業帶來了嚴峻挑戰,而該公司也將進行資本重組減小現金支出壓力。
國泰的窘境其實不光是疫情背景下的業務減少,在更早之前,在「反修例風波」中國泰的做法就引發了國泰航空的一場危機。儘管最終國泰適時地「服軟」,表示全力支持香港「一國兩制」,但人在做天在看,國泰上下還曾是亂港的「主力軍」,這事人們可不會忘記。
2019年8月16日,國泰行政總裁何杲以及顧客及商務總裁盧家培辭職,兩名國泰高管是被推倒臺前「引咎辭職」的犧牲者,但僅以此不足以恢復國泰的聲譽和品牌形象,國泰在「反修例風波」中力撐亂港暴徒,這樣的航空公司,疫情影響或許只是加速其「涼涼」的催化劑罷了。
以國泰兩名高管辭職為時間節點,在此之前國泰都有哪些「亂港之罪」呢?19年7月23日,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工會在社媒上呼籲航空從業者到香港國際機場舉行集會;26日機場非法集會中,一班從東京飛香港的班機上,機長通過廣播向乘客傳達激進個人政治理念,力撐亂港暴徒;國泰航空副機長廖頌賢參與暴動被捕,保釋後航空公司準許其繼續執飛,此舉引發廣泛不滿,機長偏激的思想和行為將威脅機上乘客安全,但第一時間國泰航空拒絕評論。
到2019年8月,國泰航空旗下員工參與罷工;有公司員工曝光了前往成都參加世界警察和消防運動會的港警人員信息;國泰航空員工化身暴徒,呼籲要為煽動暴力的亂港機師「報仇」。時間持續發酵的一個多月裡,國泰高層均未採取有效措施約束員工,其管理層中同樣有亂港勢力。
最終還是民航局的亮劍行動敲醒了國泰航空,民航局向國泰航空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隨後國泰回應表示,部分員工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儘管國泰航空有所收斂,但網友並不買帳,其實細探究竟不難發現國泰的問題所在。
這家公司最初有美國人和澳洲人在上海創立,之後搬到香港後被英國太古公司收購了45%的股權,澳洲收購35%。在收購了港龍航空和香港快運航空後,國泰航空成為了香港第一大航空公司,而其股權結構中,國航佔29.99%,英國太古集團依舊手握45%股權。
說到底,這還是一家英資主導的公司,從港英時期開始,該公司中就有相當一部分飛行員是西方國家的人,殖民地精英意識以及對內地歧視在國泰航空內「很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