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港龍航空,國泰的問題解決了嗎?
港龍隕落
日前,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公布集團全球削減8500個就業崗位,成為東亞地區航空業自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旗下有35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時結業。
國泰航空星期三(10月21日)港股開盤前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公告,宣布這次裁員計劃。公司稱將於未來數周裁減約5300名以香港為基地的員工,同時將尋求由國泰本部以及旗下廉價航空分支香港快運(HKExpress)接手港龍航線。
港龍工會代表對媒體稱,員工對此結局感到不舍與突然。
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Patrick Healy)稱,港龍品牌疫情結束後不會恢復,集團認為國泰品牌本身,加上專營廉航的香港快運品牌,能增加運營和市場營銷效率。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則稱,終止國泰港龍品牌是要令國泰集團發展更聚焦、競爭力更強。
國泰港龍於1985年開業,當時稱為港龍航空(Dragonair),牽頭成立的包括中國國有企業華潤、招商局,以及多位知名親北京富商,包括企業家霍英東、「船王」包玉剛等。
港龍長期從事經營香港往返中國大陸、臺灣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之中短途航線,從包機發展至定期航班。1990年國泰與母公司太古集團入股港龍,2006年全面收購港龍,2016年改名國泰港龍(Cathay Dragon)。
香港電臺引述一位在國泰港龍任職25年的員工說,國泰集團決定結束港龍品牌讓人「極度沉重」,因為港龍是香港的象徵,標誌著香港盛衰。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立法會回答記者提問時,語帶哽咽。
陳帆說:「我們明白這次事情令香港一家固有品牌——國泰港龍——停止運營,我相信大家都感到惋惜。也令到數以千計員工失去工作,我們感到難過。但這是一個現實。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在當下新冠病毒病大流行的情況下,這個境況也不是香港能避免的。」
同樣語帶哽咽的還有港龍工會的梁佩韻。她在媒體會面開始時說:「港龍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終身職業,我們的同事就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沒時間、沒機會去跟家人道別,這樣的方式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再多的賠償都不能彌補我們港龍這種很團結的文化。在國泰這樣的大集團裡面是很少見的。」
「我們曾經是港龍的一份子,我們很驕傲。」
國泰這次裁員計劃已傳言數周。
自1991年起任職港龍航空的梁佩韻表示:「由於一直都是傳言,所以我們也就當是一個傳言:『不會是真的,不會是真的。』……這次不再是傳言了。」
對於「家人」般的工作關係,她解釋說,港龍從一家小型公司發展到現在,許多同事互相認識,彼此工作有默契,不會斤斤計較。
「我們不是想要這樣的結果。我們始終抱著一個善良的希望,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留下。我們願意犧牲一些自身利益、一些福利,換取『一個都不能少』。」
路透社稍早前報導,國泰原本考慮對旗下國泰港龍與香港快運品牌作出整合,但遭遇中國民航局的阻力。
裁員消息公布後,微博上不難找到揶揄被裁員工的帖文,稱國泰員工「攬炒成功」、「求仁得仁」。有人轉發國泰航空官方微博公告時附加評論稱,「XX市民發來賀電」,也有不少評論針對空服員多為女性的現狀,對國泰女空服員作人身攻擊。
梁佩韻接受外媒採訪時說不會計較這些惡言,她說香港過去兩年發生了許多事情,大家都得接受環境已經改變,但她仍相信每個人有其自由,「立場堅定,做自己就好」。
「屠龍」便是了?
國泰航空引述IATA預測稱,環球航空客運量須待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新冠病毒疫情前水平。國泰進一步預測,即使新冠病毒疫苗能在2021年夏季成功推出,集團2021上半年客運運力也將遠低於2019年的25%。
亞太地區多家航空公司在疫情困境下,轉而固守國內航線,維持一定盈利,但國泰與新加坡航空是區內極少數沒有內陸航線的航空公司,開源選擇有限。
香港快運最近也像臺灣和澳大利亞一些航空公司,加入「偽出國」飛機環遊業務。這些航班據報頗受歡迎,但對公司財政有多大幫助仍不明朗。
國泰這次重組規模相當龐大,但這是否足夠,投資分析人士看法各有不同。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經常在新加坡投資分析平臺SmartKarma發表股份研究報告的投資顧問戴維·布倫納哈塞特說,國泰的重組規模「可取」,但也在預期之中,除非國泰進一步裁減各部門人手,或者是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突然加快,否則國泰逃不過須再度集資續命的命運。
《金融時報》也引述美資投行傑富瑞駐香港分析員Andrew Lee說,客流量能否回升,在乎香港特區政府與外地談判「旅行泡泡」的進度。目前香港只宣布與新加坡達成旅行泡泡協議,但仍待公布具體實施細節。
國泰高管在媒體視像會議上重申,集團目前已推遲空中巴士A350客機、空客A321neo客機與波音777-9客機的交付程序,原本分配予國泰港龍的新飛機也將由國泰接收運營。
不過路透社引述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基建行業分析師尤璐雅說,要是國泰能披露更多2021至2022年度的機隊計劃,分析員就能更清楚明了集團的財務展望。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裁朱尼亞克最近警告,在欠缺額外的政府財政救助和各國繼續關閉邊境的情況下,全球航空業「數以十萬計」就業崗位正受新冠疫情威脅。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航空集團稍早前宣布將在本月裁員1.9萬人,德國漢莎航空於6月份威脅將裁員2.2萬人,9月份警告裁員規模恐將擴大。同一月份,新加坡航空宣布裁員4300人。中東三強之一阿聯航空前不久曾威脅需裁員9000人。
您如何看待國泰航空關閉港龍航空?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專欄合作/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歡迎來撩小助手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