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機理

2021-02-08 生物谷

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產量性狀,大小調控也是一個基本的發育生物學問題。然而,植物決定其種子和器官最終大小的分子機理目前並不清楚。為了揭示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雲海研究組已在擬南芥中分離了一些大種子和器官的突變體da (DA是漢字「大」的意思)。其中,da1-1 突變體形成大的種子、器官和粗壯的植株。DA1 編碼一個泛素受體蛋白,通過抑制細胞分裂從而調控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

為了進一步理解DA1作用的分子機制,李雲海研究組分離了一系列da1-1 的增強子(eod)和抑制子(sod)突變體。其中,sod2 在種子和器官大小上完全上位於da1-1,表明SOD2 作用在DA1 的下遊調控種子和器官大小。然而遺傳分析表明SOD2與我們以前發表的E3泛素連結酶DA2和EOD1作用在不同的遺傳途徑。通過圖位克隆的方法分離了SOD2 基因。SOD2 編碼一個去泛素化酶UBP15(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sod2 單突變體形成小的種子和器官,而過量表達SOD2 導致種子和植株變大,表明SOD2/UBP15是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的關鍵因子。細胞學分析揭示了SOD2是通過促進珠被的細胞分裂,從而母性影響種子大小。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da1-1 突變體中,SOD2蛋白顯著積累,說明DA1調控了SOD2的蛋白穩定性。

免疫共沉澱等實驗揭示出DA1能夠與SOD2在體內和體外直接互作,表明SOD2是DA1的直接底物。因此,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的研究結果揭示了泛素受體DA1通過直接與去泛素化酶SOD2互作,並介導SOD2的降解,從而調控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的新機理。該研究不僅在理論上為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機理的研究提供重要思路,也將為作物高產育種提供理論基礎。

該研究成果於2月28日在線發表於Plant Cell雜誌。李雲海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杜亮和助理研究員李娜為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計劃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Plant Cell            ​doi.org/10.1105/tpc.114.122663

The Ubiquitin Receptor DA1 Regulates Seed and Organ Size by Mod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UBP15/SOD2 in Arabidopsis[W]

Liang Dua,b,1, Na Lia,1, Liangliang Chena,b, Yingxiu Xua,c, Yu Lia,b, Yueying Zhanga,b, Chuanyou Lic and Yunhai Lia,2

Although the control of organ size is a fundamental question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et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determine the final size of seeds in plants.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ubiquitin receptor DA1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the E3 ubiquitin ligases DA2 and ENHANCER1 OF DA1 (EOD1)/BIG BROTHER to restrict seed growth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Here, we describe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15 (UBP15), encoded by SUPPRESSOR2 OF DA1 (SOD2), which acts maternally to regulate seed size by promoting 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integuments of ovules and developing seeds. The sod2/ubp15 mutants form small seeds, while overexpression of UBP15 increases seed size of wild-type plants. 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 that UBP15 functions antagonistically in a common pathway with DA1 to influence seed size, but does so independently of DA2 and EOD1. Further results reveal that DA1 physically associates with UBP15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odulates the stability of UBP15. Therefore, our findings establish a genetic and molecular framework for the regulation of seed size by four ubiquitin-related proteins DA1, DA2, EOD1, and UBP15 and suggest that they are promising targets for increasing seed size in crops.

 

相關焦點

  • Plant Cell | 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種子萌發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重要的發育轉變,並受到種子休眠的調控【1】。之前的研究表明, DELATION OF GERMINATION1(DOG1)基因是種子休眠的關鍵調節因子【2】。 DOG1的表達受到發育進程和環境條件的調節,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種轉錄因子(TFs)與DOG1啟動子結合併且在胚胎成熟過程中驅動其表達。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植物器官修復和再生是適應外界環境完成生命周期的一種生存方式。植物器官、組織及細胞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可再生植株,體現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早在一個世紀前植物組織培養體系已建立,廣泛應用於中藥材、花卉、林草及作物的快速繁殖及基因工程育種。但迄今為止,植物細胞「全能性」機理仍不清楚。
  • Plant Cell:高等植物維管束分化調控機理新進展
    在進化過程中,導管的出現是陸生高等植物成功的主要原因。導管的分化過程經歷了細胞伸長、細胞壁局部加厚和細胞程序化死亡3個階段。與真菌和動物不同,保守的exocyst分泌複合體的EXO70亞基在高等植物基因組中大量擴增。
  • Plant Cell| 揭示春化作用使植物的源庫身份發生逆轉的分子機制
    植物具有非凡的儲存能量的能力,首先是利用光子的能量將碳固定在光合組織器官(源)中。反過來,固定下來的碳被運輸到不同的植物組織(庫),以推動生長和發育。同時,富含碳儲存的庫器官後來可以成為源,因為它們可以調動其儲存的產物來為新出現的源組織供能。植物器官作為庫或源的身份是一個動態過程,既由內源發育信號指定,也由特定環境刺激的響應,這是一個由內源發育信號和特定環境刺激共同決定的動態過程。
  • Plant Cell:郭紅衛植物衰老研究獲重要進展
    五彩繽紛的葉片是秋天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是由於葉片衰老過程中葉綠素降解和其它色素積累引起的。葉片衰老是一個程序化的物質降解,回收利用的過程,即分解後的營養物質和元素從衰老的葉片運輸至生長旺盛的葉子或果實、種子中。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茉莉酸(Jasmonate, JA)激素是植物體內一類非常重要的脂類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種類繁多的豆類植物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從扁豆、紅花菜豆到四季豆,它們的種子數量和大小以及莢果的大小都不相同。有趣的是,當你打開豆莢時,會發現每個豆莢裡的種子大小一致且間距相同。事實上,這種排列模式也適用於非豆類植物,植物進化出該策略以減少受精後相鄰胚珠或種子之間進行的養分競爭,從而保證繁殖成功並將遺傳資源轉移到下一代【1】。
  • 科學家發現茉莉酸調控根器官再生的機理
    植物固著生長並通過協調生長發育過程和抗性反應從而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脅迫與損傷。
  • The Plant Cell :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機理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在受到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時,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植物,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Plant Physiol | 中山大學李陳龍團隊揭示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責編 | 逸雲  種子對高等植物的生存和分布至關重要。然而,很多物種的成熟種子即使在合適的萌發條件下也不能及時萌發,這種現象稱為種子休眠。種子休眠是植物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抵抗不良環境的適應性狀。休眠的種子對於逆境的耐受性更強,同時也更容易進行長距離擴散與遷移,從而促進物種的繁衍。因此,種子休眠是調節種子萌發最佳時間和空間分布的有效方法。
  • Plant Cell|兩個相互作用的乙烯響應因子調節植物的熱脅迫響應
    乙烯作為一種植物內源激素,參與調控從種子萌發到組織衰老的許多生理和發育過程【3】。除了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外,乙烯還參與了對各種脅迫的反應,包括熱脅迫【4-6】。然而,乙烯參與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H2S)是目前公認的一種信號分子,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逆境脅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包括細胞自噬和脫落酸(Abscisic近日,西班牙塞維亞大學(Universidad de Sevilla)植物生物化學和光合作用研究所Cecilia Gotor團隊在The
  • 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調控網絡被揭示
    Current Biology | 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網絡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植物的生長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通過感知複雜環境的變化做出對生長發育有利的決策,種子休眠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種子休眠是一種適應性症狀,當外部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時抑制種子萌發;當種子感知並整合來自環境的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信號後,才打破休眠並啟動胚胎的重新發育【1】。但是目前對於種子萌發發生的信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Plant Cell︱植物根毛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研究新進展
    文章研究揭示了核糖體生物發生缺陷和逆境條件觸發的轉錄調控途徑,會導致根表皮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更廣泛地說,本研究闡明了逆境條件和植物細胞命運控制之間的一種新的調控聯繫。文章連結: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20/05/05/tpc.19.00773IN BRIEF 文章連結: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20/05/05/tpc.20.00313推薦閱讀:Molecular
  • Plant Physiol.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揭示水稻葉枕發育細胞學基礎和調控機制
    該研究通過系統的形態學和細胞學觀察以及高通量基因表達譜分析,揭示了葉枕發育的細胞學基礎和分子調控機制,為水稻葉傾角調控研究和株型改良提供了重要線索。Fig8. A schematic model of rice lamina joint development.
  • Plant Cell | 遺傳所周奕華研究組在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多糖乙醯酯酶(阿拉伯糖乙醯酯酶,DARX1),並揭示其調控水稻木聚糖乙醯化和細胞壁高級結構的機理。細胞壁是多糖組成的複雜網絡結構,這些多糖經摺疊、交聯,形成適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細胞壁高級結構。研究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的精準調控機制是植物學新的學科前沿。
  •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 2016-08-12 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光是影響種子萌發的主要環境因子之一,紅光促進種子萌發,而遠紅光抑制萌發,並且二者的效應可以逆轉。植物光受體之一光敏色素B(phyB)在響應紅光/遠紅光調節種子萌發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phyB在種子休眠中的調控機理並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林榮呈研究組運用分子遺傳學等手段,發現了兩個類Myb型轉錄因子RVE1和RVE2負責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
  • 植物所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DOG1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種子休眠徹底喪失,並且DOG1相關蛋白在其它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DOG1是促進植物種子休眠的特異性關鍵因子。
  • Plant Cell:水楊酸合成與植物免疫調控
    水楊酸(SA)是植物抗病中的重要激素,它的合成受到精密調控。該文章報導了轉錄因子EIN3和EIL1直接結合在水楊酸合成基因SID2的啟動子區,抑制水楊酸的合成, 從而負調控植物免疫反應。結果還揭示了乙烯信號途徑和水楊酸信號途徑間新的交叉調控。
  • PlantPhysiol|中科院植物所程佑發組揭示茉莉酸積累和植物發育的...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程佑發研究組前期發現擬南芥MOB1A在生長素介導的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Cui et al., 2016, PLoS Ge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