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水楊酸合成與植物免疫調控

2021-01-11 生物谷

2009年8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周儉民實驗室在The Plant Cell雜誌上發表題為「ETHYLENE INSENSITIVE3 and ETHYLENE INSENSITIVE3-LIKE1 Repress SALICYLIC ACID INDUCTION DEFICIENT2 Expression to Negatively Regulate Plant Inn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的文章。

水楊酸(SA)是植物抗病中的重要激素,它的合成受到精密調控。該文章報導了轉錄因子EIN3和EIL1直接結合在水楊酸合成基因SID2的啟動子區,抑制水楊酸的合成, 從而負調控植物免疫反應。結果還揭示了乙烯信號途徑和水楊酸信號途徑間新的交叉調控。

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陳華民,博士生薛麗還有堪薩斯大學的Satya Chintamanani;參與這項工作的還有林惠瓊,崔海濤,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Hugo Germain,上海交通大學的柴瑞博士,中科院遺傳與發育所的左建儒教授,堪薩斯大學的唐曉豔博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李昕博士以及北京大學的郭紅衛教授;周儉民博士為本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由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Plant Cell August 28, 2009; 10.1105/tpc.108.065193

ETHYLENE INSENSITIVE3 and ETHYLENE INSENSITIVE3-LIKE1 Repress SALICYLIC ACID INDUCTION DEFICIENT2 Expression to Negatively Regulate Plant Inn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Huamin Chen 1, Li Xue 2, Satya Chintamanani 3, Hugo Germain 4, Huiqiong Lin 5, Haitao Cui 2, Run Cai 6, Jianru Zuo 7, Xiaoyan Tang 3, Xin Li 4, Hongwei Guo 8, and Jian-Min Zhou 5*

1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2206, China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2206,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omics and National Plant Gene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 Kansas 66506
4 Michael Smith Laborator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V6T 1Z4, Canada
5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2206, China
6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7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omics and National Plant Gene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8 National Laboratory of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Pathogen/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MAMPs) trigger plant immunity that forms the first line inducible defenses in plant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MP-triggered immunity, however, i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Arabidopsis thaliana transcription factors ETHYLENE INSENSITIVE3 (EIN3) and ETHYLENE INSENSITIVE3-LIKE1 (EIL1), previously known to mediate ethylene signaling, also negatively regulate PAMP-triggered immunity. Plants lacking EIN3 and EIL1 display enhanced PAMP defenses and heightened resistance to Pseudomonas syringae bacteria. Conversely, plants overaccumulating EIN3 are compromised in PAMP defenses and exhibit enhanced disease susceptibility to Pseudomonas syringae. Microarra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IN3 and EIL1 negatively control PAMP response genes.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SALICYLIC ACID INDUCTION DEFICIENT2 (SID2), which encodes isochorismate synthase required for pathogen-induced biosynthesis of salicylic acid (SA), is a key target of EIN3 and EIL1. Consistent with this, the ein3-1 eil1-1 double mutant constitutively accumulates SA in the absence of pathogen attack, and a mutation in SID2 restores normal susceptibility in the ein3 eil1 double mutant. EIN3 can specifically bind SID2 promoter sequence in vitro and in vivo. Taken together, our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EIN3/EIL1 directly target SID2 to downregulate PAMP defenses.

相關焦點

  • 水楊酸受體NPR1和NPR3/4在植物免疫中的多重作用被揭示
    Plant Cell | 張躍林團隊揭示水楊酸受體NPR1和NPR3/4在植物免疫中的多重作用責編 | 逸雲NPR1和NPR3/4在植物免疫中具有多種重要作用。該研究發現,NPR1和NPR3/4可以通過調控NHP合成相關基因ALD1,SARD4及FMO1的表達控制NHP的積累,從而影響SAR。此外,病原體模式分子引發的PTI和效應分子引發的ETI在npr1-1 npr4-4D突變體中也大幅度減弱,表明SA受體在調控PTI和ETI方面也有重要貢獻。
  • Cell 突破!發現植物免疫反應中促進細胞存活的分子機制
    董欣年團隊揭示植物免疫反應調控新機制:NPR1形成凝聚體,促進細胞存活責編 | 逸雲植物為了抵禦病原體入侵進化出了高效的先天免疫系統,包括病原體模式分子引發的免疫反應(PAMP-triggered如果沒有對抗機制,ETI引發PCD可以擴散到未感染的組織,嚴重損害植物生存【2】。水楊酸 (SA) 介導的系統獲得性抗性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 就是這樣一種對抗機制【3】。
  •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8 16:45:19 美國杜克大學Xinnian Dong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PNAS:控制水楊酸合成的ICS1基因
    USA雜誌在線發表題為「Control of salicylic acid synthesis and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by two members of a plant-specific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的文章。
  • The Plant Cell :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機理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在受到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時,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植物,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H2S)是目前公認的一種信號分子,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逆境脅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包括細胞自噬和脫落酸(Abscisic近日,西班牙塞維亞大學(Universidad de Sevilla)植物生物化學和光合作用研究所Cecilia Gotor團隊在The
  • 葉酸代謝如何影響植物免疫?——獨立於SA信號通路的植物免疫機制
    為應對外界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植物進化出多種機制提高自身的免疫,例如,加強細胞壁結構性防禦;活性氧爆發誘導HR;信號傳導如乙烯通路調節,以及其他病程相關激素調控等。鑑於高等植物複雜的代謝活動,有很多未知的途徑有待進一步挖掘,其中胺基酸代謝也是組成植物免疫系統的一部分【1】。
  • Plant Physiol.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揭示水稻葉枕發育細胞學基礎和調控機制
    目前對水稻葉枕發育/葉傾角調控的研究多集中在對葉傾角變化的表型描述上,對其形成的細胞學基礎和分子調控機理及互作調控網絡的解析仍顯不足。進一步利用全基因組表達譜晶片對葉枕發育涉及的生物學過程、基因表達變化和調控網絡進行的系統研究表明,與葉枕發育中的細胞學變化相一致,細胞分裂與生長、激素合成與信號、轉錄因子、蛋白激酶等相關編碼基因在葉枕不同發育時期具有特定的表達模式。
  • Plant Cell | 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2019-04-11 15:25:03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 Plant Cell| 揭示春化作用使植物的源庫身份發生逆轉的分子機制
    植物具有非凡的儲存能量的能力,首先是利用光子的能量將碳固定在光合組織器官(源)中。反過來,固定下來的碳被運輸到不同的植物組織(庫),以推動生長和發育。同時,富含碳儲存的庫器官後來可以成為源,因為它們可以調動其儲存的產物來為新出現的源組織供能。植物器官作為庫或源的身份是一個動態過程,既由內源發育信號指定,也由特定環境刺激的響應,這是一個由內源發育信號和特定環境刺激共同決定的動態過程。
  • Plant Cell: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機理
    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產量性狀,大小調控也是一個基本的發育生物學問題。然而,植物決定其種子和器官最終大小的分子機理目前並不清楚。為了揭示植物種子和器官大小調控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雲海研究組已在擬南芥中分離了一些大種子和器官的突變體da (DA是漢字「大」的意思)。其中,da1-1 突變體形成大的種子、器官和粗壯的植株。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茉莉酸(Jasmonate, JA)激素是植物體內一類非常重要的脂類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發育與環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鳳寧教授團隊在植株再生調控機制上取得重要突破。植物器官、組織及細胞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可再生植株,體現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早在一個世紀前植物組織培養體系已建立,廣泛應用於中藥材、花卉、林草及作物的快速繁殖及基因工程育種。但迄今為止,植物細胞「全能性」機理仍不清楚。
  •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5:14:30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Cyril Zipfel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Plant Cell|兩個相互作用的乙烯響應因子調節植物的熱脅迫響應
    乙烯作為一種植物內源激素,參與調控從種子萌發到組織衰老的許多生理和發育過程【3】。除了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外,乙烯還參與了對各種脅迫的反應,包括熱脅迫【4-6】。然而,乙烯參與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
  • Plant Cell:郭紅衛植物衰老研究獲重要進展
    因此,植物衰老的進程可以大幅度地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益,比如糧食的產量及其品質,據在主要作物(玉米, 大豆、棉花、水稻、小麥)上的估算,後期功能葉片晚衰一天,產量可增加2-10%。葉片衰老受植物體內、外信號調節,氣體激素乙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植物衰老激素,可顯著加速葉片的衰老,但其具體的分子作用機制不清楚。
  • Plant physiology:山大侯丙凱團隊揭示水楊酸甲酯葡糖基化調節植物防禦信號傳導和系統獲得性抗性
    今天介紹的是新發表在《Plant Physiology》上的研究論文,由山東大學侯丙凱團隊發表的題為《Methyl salicylate glucosylation regulates plant
  • Plant Cell:高等植物維管束分化調控機理新進展
    在進化過程中,導管的出現是陸生高等植物成功的主要原因。導管的分化過程經歷了細胞伸長、細胞壁局部加厚和細胞程序化死亡3個階段。與真菌和動物不同,保守的exocyst分泌複合體的EXO70亞基在高等植物基因組中大量擴增。
  • 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ZL 201610156308.4
  • Plant Cell︱植物根毛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研究新進展
    更廣泛地說,本研究闡明了逆境條件和植物細胞命運控制之間的一種新的調控聯繫。野生型植物和核糖體缺陷植物根表皮細胞命運調控的工作模式附:ABSTRACTThe Arabidopsis (Arabidopsis thal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