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APPL ORGANOMET CHEM》:銅摻雜碳氣凝膠作為高氯酸銨熱分解催化劑

2021-02-15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西南科技大學金波教授團隊在《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Fabrication of Cu‐doped Carbon Aerogels as Catalysts fo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mmonium Perchlorate」的論文,研究提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該方法以海藻酸鈉為離子前體,通過離子交聯和高溫碳化,生產摻銅碳氣凝膠(Cu-CA)。結果表明,海藻酸銅具有帶孔的3D支架結構。使用不同金屬鹽質量比的Cu-CA對AP催化熱分解的影響。AP的熱分解溫度降低94.24°C,分解反應的活化能降低45.7 kJ / mol。結果表明,與單組分過渡金屬鹽相比,該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

圖1、(a-d)銅碳氣凝膠的形成過程和(e-g)製備碳氣凝膠的物理圖

圖2、(a)Cu-CA-1.5,(b)Cu-CA-2.0,(c)Cu-CA-2.5,(d)Cu-CA-3.0和(e)Cu-CA-3.5的XRD

圖3、(a-d)Cu-CA-3.5的SEM圖像。(e-g)Cu-CA-3.5納米複合材料的元素映射。(h)EDS光譜。(i)Cu-CA-3.5的原子百分比

圖4、AP / Cu-CA-3.5(按質量計10%)在不同加熱速率下的DTA曲線分解。

圖5、在不存在多孔Cu-CA的情況下AP熱分解的流程圖

圖6、多孔Cu-CA存在下AP熱分解的流程圖

成功並直接準備由帶有大通道的交聯3D網絡結構組成的Cu-CA。CA之間相互連接良好,有利於電子移動。隨著溫度的升高,單金屬海藻酸鹽可通過原位生長分解並形成Cu或Cu 2 O納米顆粒。單金屬銅藻酸鹽對AP有很強的協同作用。總之,該工作為固體火箭推進劑提供了有希望的候選材料。

文獻:

來源:文章來自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網站,由材料分析與應用整理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材料分析與應用"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材料分析與應用,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三日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西南科技大學:銅摻雜碳氣凝膠作為高氯酸銨熱分解催化劑
    成果簡介 本文西南科技大學金波教授團隊在《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Fabrication of Cudoped Carbon Aerogels as Catalysts fo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 江蘇大學:生物質氮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電容中的應用:(1)雜原子摻雜的無金屬生物質衍生的N摻雜碳氣凝膠用於電催化/超級電容器。( 2)用於電解/超級電容器的金屬摻雜(單原子,碳化物,氧化物,硫族化物等)的生物質來源的N摻雜碳氣凝膠。最後,簡要介紹了生物質衍生的碳氣凝膠的現有挑戰和前景。小結與展望 生物質衍生的碳氣凝膠(碳氣凝膠)是世界上最輕的材料之一。
  • 西工大:空位工程和雜原子調控的N摻雜多孔碳氣凝膠用於微波吸收
    本文要點: 通過席夫鹼反應對剛性有機聚合物氣凝膠進行直接熱解,從而合成空位工程和雜原子調控的N摻雜多孔碳氣凝膠​成果簡介 碳材料有望成為輕質吸收體的候選材料,但是,結構設計和成分控制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碳氣凝膠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對於結構單元的尺寸大於100納米(即亞微米級)的氣凝膠的製備挑戰巨大,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氣凝膠結構單元的尺寸越大,其比表面積越小(兩者成反比關係)。   針對這些挑戰,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學同帶領的氣凝膠團隊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宋文輝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閆立峰等合作,以平均直徑達到220納米的導電高分子(聚苯胺聚吡咯共聚物)空心球為前驅體,以氧化石墨烯為交聯劑,先後通過溶膠-凝膠工藝、超臨界流體萃取工藝、高溫熱處理工藝等關鍵步驟(圖1),成功獲得了一種新型的全碳氣凝膠,即石墨烯交聯的碳空心球氣凝膠
  • ZIF-8衍生氮摻雜分層多孔碳材料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碳氣凝膠
    本文要點:ZIF-8衍生的多孔碳負載在衍生自殼聚糖的碳氣凝膠上。具有中等N含量的分級多孔結構。成果簡介 本文,使一種簡易原位沉積方法結合隨後的碳化作用,使用殼聚糖製備由ZIF-8衍生的多孔碳(ZIF-8-C)固定的氮摻雜碳氣凝膠(CA)。
  • 華南理工《Adv Mater》一種用於可充電柔性鋅空氣電池的氣凝膠
    導讀:本文報導了一種原位生長FeP/Fe2O3納米顆粒的三維蜂窩氮/磷摻雜碳氣凝膠材料。由該碳氣凝膠組成的柔性水系可充電Zn空氣電池,在20 mA cm -2的電流密度下,比容量為648mAh g -1,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長期耐久性。
  • 華南理工《Adv Mater》一種用於可充電柔性鋅空氣電池的氣凝膠
    導讀:本文報導了一種原位生長FeP/Fe2O3納米顆粒的三維蜂窩氮/磷摻雜碳氣凝膠材料。由該碳氣凝膠組成的柔性水系可充電Zn空氣電池,在20 mA cm -2的電流密度下,比容量為648mAh g -1,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長期耐久性。
  • 效應:Aerogels(氣凝膠)
    矽氣凝膠的折射率接近l,而且對紅外和可見光的湮滅係數之比達100以上,能有效地透過太陽光,並阻止環境溫度的紅外熱輻射,成為一種理想的透明隔熱材料,在太陽能利用和建築物節能方面已經得到應用。通過摻雜的手段,可進一步降低矽氣凝膠的輻射熱傳導,常溫常壓下摻碳氣凝膠的熱導率可低達0.013w/m·K,是熱導率最低的固態材料,可望替代聚氨脂泡沫成為新型冰箱隔熱材料。
  • 哈工大:量身定製的亞納米孔的多孔碳氣凝膠,用於鉀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一種空氣蝕刻方法來製造多孔碳氣凝膠,具有很高的表面電容作用,具有超快的充電速度和超穩定的PIB陽極性能成果簡介近年來,開發用於鉀離子電池(PIB)的先進電極材料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至今,已有幾種策略,例如將雜原子摻雜到碳中,增加層間間距或在石墨中創建非晶區。本文,哈爾濱工業大學李宜彬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曹安源教授團隊合作在《ACS Appl. Mater.
  • 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
    新華社杭州3月19日電(記者 朱涵)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了一種超輕材料,這種被稱為「全碳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每立方釐米0.16毫克,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氣凝膠」是半固體狀態的凝膠經乾燥、去除溶劑後的產物,外表呈固體狀,內部含有眾多孔隙,充斥著空氣,因而密度極小。
  • 青島大學:海藻酸鈉為原料製備碳氣凝膠染料的吸附特性
    本文,青島大學Xiuxiu Tian等研究人員在《ACS Sustainable Chem.Amphiphilic Calcium Alginate Carbon Aerogels: Broad-Spectrum Adsorbents for Ionic and Solvent Dye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for Decolorized Oil–Water Separation」的論文,研究以海藻酸鈉為原料,通過溼法紡絲、交聯、乾燥、高溫炭化等方法製備了海藻酸鈣碳氣凝膠
  • 青島大學:海藻酸鈉為原料製備碳氣凝膠染料的吸附特性
    本文,青島大學Xiuxiu Tian等研究人員在《ACS Sustainable Chem.Amphiphilic Calcium Alginate Carbon Aerogels: Broad-Spectrum Adsorbents for Ionic and Solvent Dye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for Decolorized Oil–Water Separation」的論文,研究以海藻酸鈉為原料,通過溼法紡絲、交聯、乾燥、高溫炭化等方法製備了海藻酸鈣碳氣凝膠
  • 科學:研究人員為可充電鋅空氣電池創造了第一個無金屬催化劑!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凱斯西儲大學和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他們認為是第一種無金屬雙功能電催化劑,其性能與鋅空氣電池中的大多數金屬和金屬氧化物電極一樣好或更好,預計鋅空氣電池比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輕,更便宜,更強大和耐用,並且越來越多地用於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這種碳基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和析氧反應中都能有效地工作
  • 餘桂華團隊《AM》:基於新型凝膠電催化劑的電化學能源轉換技術
    圖3 凝膠材料作為電催化劑基底: (a) 高導電性和比表面積的Ni-MnO/rGO 作為ORR和OER電催化劑;(b) 超親水、高電化學活性面積的NiCoFe-LDH/氮摻雜碳基複合水凝膠作為OER電催化劑。
  • 剛柔並濟,這種硬碳氣凝膠材料超乎想像!
    剛柔並濟,這種硬碳氣凝膠材料超乎想像!
  • 南京工業大學:Co-N摻雜碳cl作為鋰氧電池的高效催化劑
    開發有效的電催化劑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文,南京工業大學De-Qing Cao,Xiao-Jing Liu等研究人員在《Energy Fuels》期刊發表名為「Co-N-Doped Carbon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通過兩步路線從ZIF-8製備了Co和N共摻雜碳材料,其中Co原子分散在ZIF
  • Appl. Catal. B:Fe和P摻雜的1 T相富集WS2三維樹枝狀納米結構高效全水分解
    有鑑於此,韓國科學技術院Hoon Kim教授和全北國立大學教授Lee Joong Hee等人,報導了在柔性碳布襯底上鐵和磷共嵌入和摻雜1T富集的二硫化鎢(WS2)的龍舌蘭型3D樹枝狀納米結構的製備,作為高效的全水分解電催化劑。
  • 天津大學《ACS Sustainable Chem. Eng》:簡易合成高性能氮摻雜...
    1 成果簡介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彭文朝副教授團隊在《ACS Sustainable Chem.Eng》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Synthesis of High-Performance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for Catalytic Oxidatio」的論文,研究使用硝酸鈉(NaNO3)作為模板,聚丙烯醯胺作為氮和碳的前體,製備具有超高比表面積(SSA)的氮摻雜的多孔碳。
  • 《材料化學》協調納米碳氣凝膠的電和太陽能加熱效率
    【背景介紹】納米碳氣凝膠已被廣泛用作吸附,催化,燃料淨化,能量存儲和傳感方面的高性能功能材料。 近來,基於納米碳的氣凝膠在脫鹽和太陽能蒸汽蒸發應用方面也顯示出了巨大的前景,這對於開發新的清潔水技術至關重要。重要的是,納米碳氣凝膠還發現越來越多地用作穩定3D支持框架,以用於不同類型的功能納米顆粒,以形成裝飾性的雜化納米碳氣凝膠。
  • 華南理工:輕質和高彈性的碳氣凝膠連接可再生纖維素納米晶體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從生物質CNC和KGM製備高壓縮性和彈性碳氣凝膠的方法成果簡介 可壓縮彈性碳氣凝膠具有密度低、導電性好、孔隙率高、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機械性強的纖維素納米晶(CNC)作為結構單元,而魔芋葡甘聚糖(KGM)將CNC連接成連續的、定向排列的波紋狀層。層狀結構以及CNC和KGM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一種輕巧的碳氣凝膠,具有超高的結構穩定性和優異的力學性能,優於石墨烯和CNT基碳氣凝膠。具體來說,在50%的壓縮應變下,10000次循環後,它可以保持100%的高度和90.6%的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