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a-d)銅碳氣凝膠的形成過程和(e-g)製備碳氣凝膠的物理圖
圖2、(a)Cu-CA-1.5,(b)Cu-CA-2.0,(c)Cu-CA-2.5,(d)Cu-CA-3.0和(e)Cu-CA-3.5的XRD
圖3、(a-d)Cu-CA-3.5的SEM圖像。(e-g)Cu-CA-3.5納米複合材料的元素映射。(h)EDS光譜。(i)Cu-CA-3.5的原子百分比
圖4、AP / Cu-CA-3.5(按質量計10%)在不同加熱速率下的DTA曲線分解。
圖5、在不存在多孔Cu-CA的情況下AP熱分解的流程圖
圖6、多孔Cu-CA存在下AP熱分解的流程圖
成功並直接準備由帶有大通道的交聯3D網絡結構組成的Cu-CA。CA之間相互連接良好,有利於電子移動。隨著溫度的升高,單金屬海藻酸鹽可通過原位生長分解並形成Cu或Cu 2 O納米顆粒。單金屬銅藻酸鹽對AP有很強的協同作用。總之,該工作為固體火箭推進劑提供了有希望的候選材料。
文獻:
來源:文章來自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網站,由材料分析與應用整理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材料分析與應用"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材料分析與應用,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三日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