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點:
以ZIF-8為原料通過兩步路線輕鬆合成Co和氮共摻雜的碳材料
成果簡介
鋰氧電池受到了很多研究的關注,鋰氧電池過高電勢的問題至關重要。開發有效的電催化劑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文,南京工業大學De-Qing Cao,Xiao-Jing Liu等研究人員在《Energy Fuels》期刊發表名為「Co-N-Doped Carbon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通過兩步路線從ZIF-8製備了Co和N共摻雜碳材料,其中Co原子分散在ZIF-8衍生的N摻雜碳基質中。這種獲得的單原子Co–N–C催化劑被用作鋰氧電池的高效催化劑。Co-N-C陰極鋰-氧電池在放電過程中可提供2.7 V的高電壓平臺,而充電平臺則低於4V。摻Co-N的碳可改善碳材料的功函數,有效降低超電勢還原反應和析氧反應的關係,從而提高電池的性能。
圖文導讀
圖1. Co–N–C催化劑合成過程的示意圖。
圖2. ZIF-8的特性:(a)SEM圖像,(b和c)TEM圖像以及(d)XRD圖案。
圖3. Co–N–C的特徵:(a)XRD圖,(b)SEM圖像,(c)TEM圖像,(d)Co,N和C元素的EDS元素映射,(e)HAADF–STEM圖片,以及(f)面板e中白框的相應HAADF–STEM放大圖片。
圖4. Co–N–C的XPS光譜:(a)N 1s光譜和(b)Co 2p光譜。
圖5.鋰氧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圖6.(a)Co–N–C對放電和電荷的催化作用示意圖,以及(b)Co–N–C的CV曲線。
小結
總之,從ZIF-8衍生的Co / N共摻雜碳材料催化劑,該催化劑可有效降低ORR和OER工藝的過電勢。確認Co原子原子分散在ZIF-8衍生的N摻雜碳基質中。這種摻有Co-N的碳催化劑改變了碳的整體性質並增加了其電荷。石墨N在放電過程中起著積極的催化作用,而吡啶N和Co之間存在的Co–N 4位被認為在充電過程中起著良好的催化作用。結果,Co-N-C陰極鋰氧電池可以在放電期間提供2.7 V的高電壓,而充電平臺則低於4V。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