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吃掉地球?

2020-11-27 中國天氣

隨著經濟的發展,東西方人們都在爭先恐後的「吃地球」。(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本期嘉賓:

「印度人民的科學運動」的召集人之一:Soumya Dutta

「以森林為生計人民的全國論壇」(NFFPFW)國家級委員會委員:Mamata Dash

保護原住民文化與環境的DICE基金會主任:M Kikkon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項目主任:李雁

在聯合國坎昆氣候變化會議11月底在墨西哥坎昆召開之際,《環球慈善》雜誌社舉辦的「公益會客廳」北京高校公益交流活動在北京大學元培學院舉行。本期活動的主題是: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近年來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暴雪、颶風、洪水、乾旱……各種極端氣候影響在世界各地頻頻上演。全球氣候變暖還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糧食減產、物種滅絕。是誰在吃掉地球?怎樣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

能源使用的現代和現在

來自印度的三位學者,從不同角度為同學們闡述了氣候變化的原因及氣候變化與能源使用之間的關係。Soumya Dutta教授表示,全球氣候變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造成的。實際上,人類是從近200-300年才開始使用這種化石燃料。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總是聲稱有很多新能源比如核能源等已投入使用,但實際上我們80%的能源使用依然依賴於化石能源。在科技發展的背景下,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理論上是應該降低的,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並未改觀。

我們現在的氣候災難,主要在於我們對能源的使用和選擇。目前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煤、石油和天然氣,這無疑加重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會導致氣候變化,其實我們指的不僅是溫度的提升,它還會影響到水蒸汽。水蒸汽的含量也會影響到降雨和降水,所以說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如果繼續這種能源使用狀態,不儘快改變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將會大幅提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嚴重超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過350PPM的國際標準上線。

碳預算--是西方國家制定的計算碳排放量的一種辦法,現在很多NGO也在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碳排放分析。它的意思就是,按照剩餘碳含量的密度,我們每個國家都會分到一部分碳排放的量。發達國家之前已經使用了很多化石燃料,他們將來應該使用量會逐步減少。不過,目前還看不到有任何改觀。

在印度,傳統的化石能源使用超出全球使用水平很多。印度主要能源使用原料是石油,而普通民眾對能源的消耗主要依賴於生物制能。沒有那個國家在GDP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還能保證環境汙染不增長。中國目前處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在享受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經濟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著保護環境的挑戰。據綠色和平發布的研究報告介紹,我國正在使用的能源70%主要依賴於最骯髒的煤。燃燒煤炭給全國帶來的環境汙染、健康損害等經濟損失,佔到2007年GDP的7%!

發達國家及印度和中國這樣的超級發展中國家都很重視核能的發展,他們認為核能是綠色能源。實際上目前,全球只有18個國家在使用核能源,而且已經過了黃金使用期限。所以,他們說會提升核能源使用比例的說法是顯然站不住腳的。

除了對氣候的影響,能源使用對水系統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發達國家對水的消耗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而很多農產品的生長又依賴於水灌溉,這就造就了二者之間的矛盾。雖然我們一直說如果我們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會化解這種能源使用危機。雖然太陽能等提供的能源,遠遠超過我們需要消耗的能源數字,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我們就能解除能源使用危機了。目前,人類在不斷的超越環境安全的界限。因為要製造這些可再生的能源,同樣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和金屬。這種不間斷的能源使用,也導致了地球能源的匱乏。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成果展示】丁小強:大班社會《別吃掉地球》教學活動設計
    五、教學過程(一)開始部分:1.師幼互相問好2.講故事《如果地球被我們吃掉了》如果我們吞掉了南北極的最後一塊冰,如果我們捕完了海洋裡的最後一條魚,如果我們喝乾了最後一條小河裡的最後一滴乾淨的水(幼兒聽故事引發思考)(二)基本部分1.師引導:南北極沒有了冰,企鵝都熱死了;海洋裡沒有了魚兒,也沒有了其它的動物;河裡沒有了乾淨的水,人類、動物和植物都沒有水喝,都被渴死了;地球上沒有了人類、沒有了動物、沒有了植物、沒有了空氣,只剩下錢和金子,那將是一個死寂的地球,因為地球上的生物和資源被人類一點點地吃掉了
  • 地球告急—— 吃肉就是吃掉地球
    至今還有不少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仍舊沉迷在「與天鬥其樂無窮」的自我膨脹當中。近年來,能源告急、資源告急、環境告急……全球近70億人的需求幾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潰的邊緣。地球之友前任會長英戴維在最近20年裡,一直從事減輕職業與環境危害的工作。他的代表作《被人類吃掉的地球》對世界素食主義和環境保護運動可以說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英國紳士在《被人類吃掉的地球》裡說了些什麼。
  • 吃掉高以翔的那隻禿鷹究竟是誰?
    這樣的行為與按下快門後,看著禿鷹吃掉小女孩的殘忍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高以翔在和死神做最後的抗衡和掙扎,而周圍的人,選擇了看著。明星真的是高危職業嗎?2005年,攝影記者柳濤蹲點拍攝騎車人摔倒的事件曾引起大眾熱議。這是繼《飢餓的蘇丹》後新聞報導職責和同情心之間,記者和「人」之間的關係再度被關注。
  • 指甲蓋般大的黑洞,能吃掉地球嗎,過程會是什麼樣子?
    常常有人說道很小的黑洞,總想直觀的了解一下小黑洞會不會吃掉地球,過程是怎樣的。下面我們通過剖析一個指甲蓋般大的黑洞,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指甲蓋有多大?大概1個立方釐米吧。1立方釐米體積的黑洞有多大?怎麼理解黑洞體積。
  • 地球上最蠢動物,成年後吃掉自己的大腦,心甘情願變成「植物人」
    地球上最蠢動物,成年後吃掉自己的大腦,心甘情願變成「植物人」世界奇聞千千萬,我想帶你去看看。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奇奇怪怪的動物,有點很聰明有的卻很蠢。世界上最蠢的動物是啥?這種動物叫海鞘,成年之後會把自己的大腦吃掉,這自殺式的生活方式咱真是理解不了。海鞘的嬰兒期和蝌蚪差不多,有心臟,有消化道還有神經系統,是真正的動物。但是他進入成年期的時候,它們會進行一個神奇的變化,它們會拋棄所有器官,呈現一種逆生長的狀態,就連大腦都會拋棄。最後進化完全的海鞘會附著到巖石或者船體上,讓人感覺這就是一種植物。
  • 大王烏賊與大王漿魷誰更大?它們能吃掉抹香鯨嗎?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非常豐富,形狀各異,體型也有大有小。要說到陸地上什麼生物最大,遠古時代的話應該就是恐龍了,而現在應該是大象吧。那麼放眼於海洋中呢,應該是鯨魚吧。其實海洋中的生物也是極其豐富的,而且有很多種類的體型也相當的大。烏賊,大家都見過吧,是不是覺得很小?
  • 「吃掉」全人類的蜘蛛
    研究顯示,地球上平均每平方米就有131隻蜘蛛。在沙漠和冰原等地,蜘蛛的分布密度會稍微小些;而在那些適合蜘蛛生活的地區,它們的密度能達到每平方米1000隻以上!這樣算下來,把全世界的蜘蛛加在一起,重達2500萬噸,相當於478艘鐵達尼號的重量!「雪上加霜」的是,蜘蛛不但數量驚人,而且還特別能吃!蜘蛛通常以昆蟲為食,尤其是躲在你家裡的那些蜘蛛。
  • 風魂:官員組團吃娃娃魚「吃掉」了什麼?
    原標題:風魂:官員組團吃娃娃魚「吃掉」了什麼?  根據一名參與飯局的人士介紹,飯局中的酒水系參與者自行攜帶。因而前述費用並未包括酒水費用。據介紹,宴席人員自帶了兩箱花雕酒,還有娃娃魚,是一名參與飯局者的老鄉在貴州養殖的娃娃魚,成本價買來,「兩百塊錢一條」。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的蟲子!100隻半天吃掉1個塑膠袋!
    德國的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種蟲子,它能夠將塑膠袋裡吃掉。值得一提的是,是真的把塑膠袋吃掉,而不是把它咬爛。於是他便對這些蟲子進行了研究。這些蟲子名為「蠟蟲」,在中國十分常見。那麼「蠟蟲」為什麼能夠吃掉塑膠袋呢?
  • 藍鯨一年吃掉4000萬噸南極磷蝦,為啥一直吃不完?堪稱地球BUG
    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中,能夠讓這些生物生存的關鍵卻是一種被譽為地球BUG的小東西,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每年要被吃掉2.5億噸,僅鯨魚就要幹掉其中的4000萬噸,還有企鵝,海豹和其他魚類。南極磷蝦的總量約為5億噸,相當於每年就要被吃掉一半。
  • 為什麼土星有行星環,而地球卻沒有?原來它被月亮「吃掉」了
    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行星環嗎?這個問題很明顯,看看地球的圖像就能得出答案。但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環呢?難道是因為行星環只在氣態行星上出現,而像地球這樣的固態行星就無法擁有嗎?事實並非如此,固態星系也是可以擁有行星環的,在地球的發展歷史中,也被認為存在過行星環。有科學家認為,月球和地球不是同一時間誕生的,所以在地球的早期,身邊並沒有月球,而是在後來,有一顆像火星一樣大的行星撞向了地球。
  • 地球上唯一「吃掉」自身大腦的生物,你敢擠一下,噴你一臉內臟!
    地球上存在的各種各樣動物,都是從最初的單細胞的祖先進化而來。進化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同時每次進化都是一種巨大的飛躍。後來科學家通過「軀體模式」將動物歸類為節肢動物、脊索動物、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按邏輯而言,進化是一個金字塔模型,大家都在往更高級的物種方向發展。
  • 為什麼公螳螂甘願被母螳螂吃掉,而不逃跑?
    螳螂是地球上的一種古老昆蟲,它們的祖先早在1.35億年前就已經進化出來。螳螂度過了6500萬年前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廣泛分布在地球上,種類多達2400種。螳螂的兩大特點廣為人知,一個是它們身上往往攜帶有鐵線蟲。當螳螂死去之後,寄生在它們體內的鐵線蟲會出來。不過,並非所有的螳螂身上都有鐵線蟲。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的蟲子! 100隻半天吃掉1個塑膠袋!
    德國的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種蟲子,它能夠將塑膠袋裡吃掉。值得一提的是,是真的把塑膠袋吃掉,而不是把它咬爛。於是他便對這些蟲子進行了研究。這些蟲子名為「蠟蟲」,在中國十分常見。那麼「蠟蟲」為什麼能夠吃掉塑膠袋呢?
  • 40億年後,銀河系開始和仙女座星系合併,誰會吃掉誰?
    我們在哪裡如果我們要給自己在宇宙中定個位,那麼按照目前的科學理論,地球是在銀河系內,而銀河系實在本星系群當中。本星系群則是在室女座超星系團當中,室女座超星系團在往上的宇宙結構是可觀測宇宙,這是我們目前能夠觀測的極限範圍。在本星系群當中,擁有50多個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其中,銀河系是本星系群當中第二大的星系,直徑目前估算下來大概是在20萬光年左右。
  • 第五封信——吃掉蟒蛇的老鼠英雄
    話說回來,在眾多來信裡對我產生好奇的你是第一個,大家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訴說,至於我是誰、度過了怎樣的人生、年齡多大這種問題,其實在這裡已經完全不重要了,我無非是我,是這世上普通至極的一個陌生人。至於你想讓我以「老鼠吃掉了蟒蛇」作為開始寫個故事,這可是相當為難我啊,就我以前寫小說的經歷看來,我似乎不太擅長講故事,不過既然你說了,我就勉強試一試吧。
  • 2012自然雜誌十大新聞:如何吃掉一頭三角龍
    來自德國的地球物理學家認為,鈣鈦礦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大約40億年前,地球還是熾熱狀態,隕石撞擊導致地球失去了大部分的原始大氣。科學家認為,氬氣和其他惰性氣體能儲存在鈣鈦礦中,而大部分氙氣則無法融於礦物質中,因而釋放到了太空。當地球逐漸冷卻之後,氬氣和其他惰性氣體開始從鈣鈦礦中釋放出來,而鈣鈦礦中痕量的氙氣也只能以痕量級存在於大氣中。
  • 人類正在吃掉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鯊魚的的鰭、非洲象的象牙還有犀牛等等巨型動物不光被吃掉還會因為失去身體某些部分而喪命!研究人員認為,建立法律壁壘來限制巨型動物的非法貿易,是減緩大規模滅絕的重要一步。而人類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 人類穩坐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在地球有天敵嗎,它們是誰?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稱王稱霸數萬年了,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能量越來越大,地球都快放不下了。那麼人類還有什麼天敵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些這個問題。任何動物都有天敵,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在生物界,人類似乎早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 已吃掉300人的殺人鱷"古斯塔夫",為什麼一直抓不住?真不好抓
    除此外,生活在婆羅洲的白背食人鱷,在上世紀80年讓全世界談鱷色變,吃掉了29人後,1992年被當地人組成的神槍手捕鱷隊擊斃,也是條巨無霸。蒲隆地塔喀塔克湖蒲隆地政府和法國專家很快黔驢技窮,2004年蒲隆地國內又發生了內戰,誰還顧得上古斯塔夫?結果又讓它吃掉80多人。2007年時候,有目擊者又發現了這隻巨鱷,不同的是古斯塔夫身上右肩胛骨多了一排機槍彈痕,不知是政府軍還是反政府遊擊隊用機槍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