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講人生的一首詩,短短8句話充滿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05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唐代之前的古人,對於人生並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觀念,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活著,多活一會兒。

後來佛教傳入,人們的思想也慢慢發展,走出了樂生惡死這個圈子。其實這樣說並不公平,樂生惡死只是一部分對人生的態度,還有一部分人已經有了自己的信仰,或者在那時可以叫做「道義」,他們可以為了自己心中所信仰的東西從容赴死,如春秋時期的「士」。

所謂的樂生惡死,更多地體現在民間的文學作品中,他們的思維比較簡單,或者寫神仙,仙境,人們得以與之溝通而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或者寫及時行樂,努力讓自己短暫的人生更加的充實而快樂。

唐代開始,或者最早從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開始,人們開始有了關於人生的思考。

活著,當然不能為了活著而活著,那樣沒有意義。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活著?

【臨其詩境】

今天我們來欣賞白居易的一首詩,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以明白曉暢為特點,後來的蘇軾評價「元輕白俗」,其中的白俗就是指白居易,不僅語言風格上俗,其題材和關注點也往往俗。

用現在的話來說,應該是更加接地氣,所以與北宋那群文人是有些不同的。

今天這首詩叫做《放言五首·其五》,也就是這一組詩的最後一首。這一組詩主要是抒發白居易自己一些關於世界和人生的觀點,比較著名的如「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在第五首詩中,白居易闡述了自己心中的人生觀,大詩人眼中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又該如何過好這一生呢?

在這首詩中,你能夠找到答案。

【經典原文】

放言五首·其五唐代:白居易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條分縷析】

那高大巍峨千年屹立,無數帝王封禪敬仰的泰山,不能欺損世間毫末之物。

短命的顏子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亦沒有羨慕得道長生的老子與彭祖。

松樹可以有壽千年,可仍然逃不過紅塵的法則,千年一過,化作塵灰,隨風散入林間,無人記得。

槿花以花期短暫著稱,即使只開放一日,卻也綻放出了一生的光彩。

看完這四句,不知道大家心中有什麼感觸。白居易將世間差距極大的幾個人和物挑了出來,擺在一起,泰山與毫末,顏子與老彭,松樹與槿花。

其實,這幾組的對比都圍繞著一個相同的主題,千年與一日。

千年好,還是一日好,現在來問我們,大概還是千年更好。畢竟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能活著,當然還是活著好。

可是文人與文學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能夠看破這一層,他們在心中,在作品中構建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站在紅塵之外,以是看破生死。

千年與一日,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

後面4句是白居易對此的解釋:世間的人們,何必因為貪戀紅塵繁華而常常擔心死這件事,也不用因為嫌棄自身而漫漫無終,厭世如死灰。

所謂生死,人的生來死去都是一場幻夢,那麼幻夢中的人,他們的哀樂又算是怎樣的情感呢?

到了這裡,已經明顯上升到了哲學層面。這樣的看法或許有些偏激,應該也只是白居易一時穎悟所至。人生當然不是沒有意義的幻夢,不過把視角放的廣一點,從歷史或者宇宙的角度來觀察每一個人,或許,大部分人的人生,確實只是一場夢罷了。

那些從夢中跳出來的,都被後人記住了名字。

相關焦點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也使得他的詩歌豐富多樣,並且是充滿了對於人生的哲理。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最具哲理性的作品,那便是他的《行路難·其一》,這首詩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作品中,李白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的一種人生觀,非常的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
  • 白居易用白鵝的口吻,寫了首詩送給天上的仙鶴,讀完令人笑中帶淚
    白居易一生,詩名卓著,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然而縱觀白居易的詩,卻並不如他的朋友們那樣瀟灑,似乎總是有淚、有恨。代表詩作有《長恨歌》是釵盒情緣之恨,是馬嵬驚變之淚;《賣炭翁》辛勞之恨,苦艱之淚;《琵琶行》是天涯淪落之恨,是重利輕別離之淚。
  • 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那麼劉禹錫能夠如此地從容面對人生,除了他獨特的個性之外,還有就是他對於人生的理解,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了哲理,譬如他與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在揚州相遇之後,兩人在酒桌上更是惺惺相惜,為此先是白居易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當他讀過了之後更是感動不已,隨後又是回贈了一首,也正是他最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在這首詩中,他更是以一種極為深情的口吻先是描寫了自己的苦難,隨後又是筆鋒一轉
  • 白居易最深情的一首愛情詩,相思始覺海非深,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白居易是「詩魔」,同時也是「詩王」,唐朝很多的詩人,他們都有一種別稱,自然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我們的白大詩人,他一個人卻是獨佔了兩個名號,當真是與眾不同,即使是李白,也只是一個「詩仙」的稱號。這也正是說明白居易的作品極為深入人心,裡面的經典的名篇,那也是比比皆是。
  • 宋詩裡不可錯過的一首詩,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宋朝詩人高翥的這首《清明日對酒》,這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通篇描寫的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在清明這一天,內心的悲痛之情,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悽美的詩作,從而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清明日對酒》宋代:高翥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雖然可能現在一提起李賀很多人並不是太熟悉,其實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抒情,也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往往可能只是寥寥的數語,同樣是營造出了一種美輪美奐的意境,這就是李賀的偉大之處,而且他的一些詩作,描寫的極為詭異,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到下雪天你準會想到它
    《問劉十九》是詩人白居易最經典的詩作之一。此詩主要描寫白居易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傍晚,邀請朋友來喝酒,共敘家常的情景。語言極為親切樸素,輕鬆灑脫之間卻體現了朋友間真摯的友誼。歷來深受人們的推崇和喜愛,一到下雪天你準會想到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很適合下雪時讀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這首詩名為《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關於這首詩的背景,一直有些爭議。有人說這首詩是白居易被貶江州時所作,也有人說這是白居易晚年閒居洛陽時所寫。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
  •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一首溫暖的詩,只有20個字,便驚豔了整個冬天
    冬天的清冷,雖不及春天的百花盛開,夏天的生機盎然,秋天的豐收喜悅,但是卻有皚皚白雪,傲雪寒梅,不老青松……寒冷的冬天,最應該喝著熱酒,圍爐而坐,看書讀詩,在詩詞畫意中享受冬日的美好。白居易就有這樣一首詩,他晚年隱居洛陽時,和自己的好友劉十九常有往來,一次天寒下雪,他想留下朋友一起喝酒吃飯,就寫下了一首溫暖的小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驚豔了上千年:《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白居易見小孩打樹上的鳥,於是寫下一首詩勸告,足見一片仁愛之心
    古人除了有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那一片仁愛之心,畢竟這些古人讀著聖賢之書,自然對於萬事萬物,這世間所有的生命,那都是心生敬畏之心,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仁愛之情,更是令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像白居易這樣的偉大的詩人,無論是學識,還是他的人品,那都是一流。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事物細膩的觀察,如果沒有那份細膩的觀察的話,自然是寫不出那些經典的名篇佳作。雖然後世對於宋詩是多有爭議,認為宋詩失去了詩原有的特性,一味地去以說教為主,還融入進了思想,使得這些作品看似充滿了哲理,但很顯然沒有唐詩那種風韻。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當然說起蘇軾除了他在詩詞,以及書畫方面之外,那麼還有就是他傳奇的一生,少年成名,可是後來由於「烏臺詩案」的原因,還差一點丟掉性命,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他的一生也被徹底地改變了,從此流落江湖,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 王之渙很經典的一首詩,千年來口耳相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眾所周知,古代絕大多數文人具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所以古詩詞不僅語言優美、意境雋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警醒。如當我們遇到苦難時,它告訴我們「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當我們虛度光陰時,它告訴我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整首詩描繪了李白在越中時的所見之景,運用對比和典故的手法,將人生的無常和時間的匆匆表達地淋漓盡致。與此同時,我們再讀這首詩的時候能感受到李白的用詞十分精妙,用詞簡單質樸,卻富有音律美,讀來朗朗上口且發人深省。我們分別逐句從字面上和意義上來品讀詩仙李白的這首千古絕詩。
  • 一首思鄉詩,卻寫出了他人感情,白居易有什麼妙筆?
    但是白居易這首《望月有感》,卻寫出了他人的感情,而且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來讀一讀。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