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海水淡化多元突破拉長產業鏈
9月27日,颱風「鯰魚」還未到,沿海地區的風雨已經明顯增多。在位於港區的新能源淡化海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記者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對成片太陽能板進行加固,「我們的設備有專門的抗風設計,可以經受強颱風考驗。」工作人員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這些太陽能板以及遠處高高聳立的兩颱風力發電機,都是為我們最新的SS項目做的配套。」江蘇豐海新能源淡化海水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許衛國一直堅守在現場,他告訴記者,再過不久,一套由豐海公司生產的能源「零消耗」海水淡化技術設備將由大豐港出口至海南省三沙市。豐海公司的海水淡化集成系統設計越發「智慧」,在智能微網控制中心的優化調度管理下,可通過永磁直驅風電機組、太陽能光伏電板等新能源為海水淡化裝置供電。該套設備能在孤島模式下,在方圓幾十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形成獨立供電的微網系統。
隨著智能微網海水淡化集成項目的示範效應和逐步推廣,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拋來了「橄欖枝」,越來越多的成套設備從這裡走出去。許衛國介紹說,目前海南三沙項目正在進行電氣和海淡貨櫃的聯合調試,預計10月底完成基礎安裝,11月份確保出水。馬爾地夫項目目前已完成《可研報告》評審,正通過商務部跟進對方需求,接下來他們將提供風光水資源信息,著手做好《3萬人離島設備設計方案》等相關工作。北蘇丹項目目前正與對方協調對接設備規格和型號等具體需求,其外交部門近期將向中國提出援助申請。此外,深圳能源、中國建築、中東、承包商會等其他成套設備銷售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在豐海公司生產車間,新能源淡化海水示範項目另一個產品——海露水,正在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出產,灌裝、裝箱、運向廣大市場。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目前海露純淨水銷售「節節高」,今年1-8月份累計完成海露水銷售57.2萬箱,同比增長39%;營業收入達938.4萬元,同比增長26%。其中,7、8月份累計完成海露水銷售15.5萬箱,同比增長12.2%;營業收入達到400.4萬元,同比增長37.2%,第一次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許衛國表示,接下來還將加大海露水的營銷力度,目前他們已制定了海露水新包裝設計方案,爭取年內改裝。公司壯大銷售力度,市場化招聘了海露營銷總監,充實營銷團隊,拓展省內其他地區市場。同時強化線上銷售,擴大1號店銷售量,重點突破阿里巴巴、蘇寧易購等知名網站。公司還發揮股東單位作用,與國大藥房等籤訂協議,利用其成熟網絡銷售產品,加強與國航傳媒合作,開展新媒體宣傳,精準投放廣告。
海水淡化示範項目茁壯成長的同時,正逐步拉長產業鏈,積極探索多元可持續發展之路。記者了解到,目前豐海公司正加緊完成蘇打水、運動飲料的中試工作,預計年底前將完成新品包裝設計、定位等營銷策劃和上市準備。公司還在繼續推進海露水對蔬菜種植影響、中藥配方顆粒臨床應用,在祁門紅茶、製酒、降糖等方面的研究,抓緊確定試驗方案。也許不久的將來,這個新興的產業將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新驚喜。(楊燕)
(責編:唐璐、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