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周曆|Vol3.絲蘭

2021-02-20 萊福

絲蘭|百合科絲蘭屬

Yucca flaccida Haw

絲蘭(Yucca flaccida Haw.)異名(Yucca smalliana Fern.)是一種常見的熱帶觀賞植物,一般所說的絲蘭指的是絲蘭屬(Yucca)的各種植物,包括鳳尾絲蘭,細葉絲蘭等。絲蘭原產於美國南部,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通常生長在開闊的沙地、原野和林地,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引種栽培。因為其長而直的葉片,絲蘭也被稱作亞當的針(Adam’s needle)。

絲蘭雖然名字中含有「蘭」,但其實和蘭花沒有太親密的親緣關係。在《中國植物志》中,絲蘭的分類地位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目-百合科-絲蘭族-絲蘭屬。看上去這個刺球居然是百合的親戚?這合理嗎?這不河裡。在最新的被子植物分類系統APG IV中,分子水平的研究將它倆的親緣關係狠狠地扯開了。天門冬帶著它的親戚從百合大家庭裡離家出走,而絲蘭也變成了天門冬目-天門冬科-龍舌蘭族-絲蘭屬的植物。提到龍舌蘭屬,就不得不提到絲蘭的真·親戚,也是最容易和絲蘭弄混的植物——劍麻(Agave sisalana Perr. ex Engelm.)。

劍麻是龍舌蘭屬(Agave)的植物,和絲蘭同族不同屬,但是長相相似。絲蘭和劍麻一樣,莖都很短很粗不明顯,葉片蓮座狀簇生,全緣平整,為劍形或者長條狀披針形,頂端具有一根刺。通常區分這兩種植物是通過它們的花來判斷,劍麻的花序可以高達6米,比絲蘭的花序高上很多。絲蘭的花葶雖然無法和劍麻相比,但也不算短,花為白色下垂,排成圓錐花序。如果在這樣一個刺球葉子堆上看到了雪白成簇的花兒,那不出意外就是絲蘭了。當然,在校內還可以用更加簡單的方法判斷,因為絲蘭和劍麻雖然都屬於熱帶植物,但絲蘭可以忍受北京的寒冬,而劍麻只能分布在我國南部的溫暖區域,所以在校內花壇中遇到的一般都是絲蘭。

絲蘭四季常青,秋天開花,在絲蘭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中,絲蘭蛾科(Prodoxidae)的昆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絲蘭的花具有複雜的構造,複合雌蕊形成的假柱頭管會阻攔花粉,一般的昆蟲很難將花粉有效傳播到真柱頭上。絲蘭蛾則是絲蘭的專業授粉者,它們會將花粉壓入空心的假柱頭管,到達真正的柱頭。與此同時,絲蘭蛾也會將卵產在子房中。傳粉的報酬是部分絲蘭的種子會成為絲蘭蛾幼蟲的食物,絲蘭也會像庇護種子一樣庇護絲蘭蛾的幼蟲。絲蘭蛾需要絲蘭才能幫助幼蟲長大,而絲蘭也需要絲蘭蛾的幫助才能成功傳粉,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被稱為專性互利共生,雙方互相需要,共同生存。特定種的絲蘭蛾會和特定種的絲蘭形成互利共生關係,不同種的絲蘭需要不同種的絲蘭蛾傳粉,這種對應關係來自於生物歷史上的協同進化,絲蘭在進化史上將自己的花逐漸進化成如今只由特定絲蘭蛾授粉的情形,而絲蘭蛾也在進化過程中和絲蘭綁定,學會有節制地在一朵絲蘭上產下合適的卵,並且將絲蘭的花香和給絲蘭傳粉的方法刻進DNA。在傳粉過後,絲蘭會結下果實,為不裂或開裂的蒴果,有的為漿果。

逸夫館外為什麼會有成功結果的絲蘭?是絲蘭蛾來到了清華的校園,還是清華園的絲蘭找到了不需要絲蘭蛾的結果方式?這是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絲蘭怎麼養?養殖絲蘭做好這四點就能茂盛植株,花如鈴鐺一串串
    絲蘭系龍舌蘭科絲蘭屬的常綠灌木。開白色的花,花期910月。絲蘭是花葉俱美的觀賞植物。它還是塞席爾的國花。那麼我們該如何養殖絲蘭呢?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於絲蘭的養殖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一、絲蘭的養殖方法
  • 科學史周曆(12.21——12.27)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科學史周曆(6.29——7.05)看,5億多年前的海洋世界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7.06——7.12)大器晚成的「集郵」人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7.13——7.19
  • 42年後的重現:我國的原生「裸男蘭」 -四裂紅門蘭 Orchis militaris L.
    1992年,中國蘭科植物研究專家郎楷永先生在《植物分類學報》30卷第5期發表了《新疆蘭科植物的訂正和增補》一文,其中記載了我國一種新記錄蘭科植物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有800餘屬近3萬種,以其極為豐富的種類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蘭科植物的瀕危原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內在因素主要與蘭科植物的繁殖生物學特性、居群生物學特點等有關。蘭科植物由於種子非常微小,無法貯存養分,且其萌發階段所需營養依賴菌根真菌提供,所以,在自然條件下種子萌發率極低。
  • 科學史周曆(11.02——11.08)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1——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
  • 新知丨珍稀蘭科植物貴州地寶蘭
    7月初,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苗圃裡一株引種時未定名的地生蘭科植物悄然開放。
  • 科學史周曆(10.26——11.01)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1——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
  • 科學史周曆(8.17——8.23)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這項考古技能
  • 科學史周曆(7.27——8.02)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往期回顧科學史周曆(6.1——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雲南堪稱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這種少有的蘭科植物,僅在西藏、雲南、廣西有記載,呈間斷分布。各種蘭科植物遍布雲南。,分別有蘭科植物481種、425種,幾乎囊括了全省所有野生蘭花種類。西雙版納蘭科植物隸屬於120個屬,其中石斛屬、石豆蘭屬種類比例相對較高。在這裡,有些種類的命名與地名有關,如勐海石豆蘭、勐海隔距蘭、勐海天麻、勐海鳶尾蘭、版納玉鳳花等。西雙版納有4個州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3的蘭科植物在保護區內有分布。當地少數民族對菩提樹等「神樹」的世代保護,使這些「神樹」成為多種蘭科植物的庇護所。
  • 蘭科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徵是什麼?
    蘭科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徵是什麼?蘭科植物最主要的形態特徵在於花的特殊構造: (1)在花的兩輪花被片中內輪中央的1 片變為奇特的形狀,叫唇瓣(俗稱「舌」),因此花是兩側對稱的;(2)由於花梗和子房的扭轉或彎曲,使花的唇瓣經常處於下方的位置,成為昆蟲進入花中的降落臺;(3)雌雄性器官合生成柱狀體,稱蕊柱,其上只有一枚雄蕊;(4)蕊柱的正面有-—個通常凹陷的柱頭;(5)柱頭上方出現一個舌狀器官
  • 隆化縣發現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
    和合承德網訊(記者王曉丹,通訊員王仰發、梁悅軍)記者從隆化縣茅荊壩林場場長座談會上了解到,黑熊谷景區工作人員日前在巡山時發現了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它集觀賞與藥用於一身,成為林海中難得的珍寶。  據介紹,發現的二葉舌唇蘭花序為總狀花序,花為白色帶綠色,花形較大,非常美觀。
  • 珍稀蘭科植物遭遇危機,如何拯救?
    這個問題不僅是準公務員需要考慮的問題,保護珍貴的蘭科植物,延續物種多樣性,與每一個人類息息相關。 我國作為世界上蘭科植物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有記載的中國蘭科植物共計200屬1723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野生蘭科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約90種蘭科植物瀕危等級為極危。
  • 禁止亂採濫挖 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有800餘屬近3萬種,以其極為豐富的種類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 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 蘭科植物的瀕危原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與蘭科植物的繁殖生物學特性、居群生物學特點等有關。
  • 腋花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腋花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腋花蘭又稱肋莖蘭、帽子蘭、葉心蘭,是蘭科腋花蘭屬植物,是美洲熱帶地區中最珍奇類觀賞植物之一。其花大多數較小,但形狀奇特,花序著生於莖頂端,出現在葉片主脈的基部。總狀花序或單花,以深綠色的葉片襯託出一朵朵或一串串美麗的豔麗花朵,非常醒目誘人。
  • 很招人喜歡的寶石蘭,葉子閃閃發光,但註定是小眾的觀賞植物
    寶石蘭註定是一種很小眾的觀葉植物,關於寶石蘭的養護介紹都是比較少的,因為養護這種植物的朋友並不是很多,第1次看到寶石蘭的時候,就被它那橢圓形的斑斕葉子所吸引。它是屬於蘭科多新蘭屬(Dossinia)的觀葉植物。這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婆羅洲(世界第三大島嶼)特有的Dossinia marmorata。3.斑葉蘭Goodyera斑葉蘭是屬於蘭科斑葉蘭屬的觀葉植物,葉子狹長,葉面斑紋靚麗。斑葉蘭原產於歐洲和美洲地區,在很多熱帶島嶼上也有分布。
  • 蘭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離及形態學鑑定
    【研究背景】蘭科植物俗稱蘭花,在我國約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是重要的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隨著花卉產業和天然藥物產業的迅速發展,蘭科植物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資源,日益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人們對蘭科植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長,天然蘭花資源日見匱乏。目前,許多蘭科植物已成為珍稀瀕危植物。因此,蘭科植物的大規模擴繁已成為蘭花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途徑。在自然條件下,蘭科植物大都與真菌共生。組培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蘭科植物的工業化育苗,但是,蘭科植物組培苗移栽後成活率低,生長緩慢,開花延遲。
  •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蘭科植物的莖是肉質的,形狀各異,有圓柱狀(如鐵皮石斛)、紡錘形(如鼓槌石斛)以及多節棍棒狀(如腫節石斛)等:更為多見的是,由莖變態而成的種種形狀的假鱗莖。
  • 世界最大蘭科植物亮相上海植物園
    夏日炎炎,很多植物會選擇此時休養生息,但有一種蘭花卻在這個時候選擇盛開。這是為了博人眼球嗎?不,它不用,因為光憑外貌它就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了。
  • 好養又便宜塊根植物,新手也能養好的經典品種——酒瓶蘭
    酒瓶蘭(Beaucarnea recurvata),也叫馬尾棕櫚,是一種常綠灌木,原產於墨西哥東南部、貝里斯和瓜地馬拉的半沙漠地區,原產地通常高達90釐米。在不耐寒的地方,它通常作為室內植物種植,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長到2.4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