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初篩和分診 體素科技丁曉偉破題全病種AI | 博鰲·健康界峰會

2020-12-05 健康界

近年來,醫療AI在國內外火速升溫,掛號指路、輔助診斷、新藥研發……儘管AI進入醫療行業屢見不鮮,醫療AI落地問題仍是產業關注焦點。目前人工智慧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AI產品面向醫生、患者、醫療系統各有何側重?除了技術性突破,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

4月26日,在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打造醫療AI產業閉環」主題論壇上,體素科技CEO丁曉偉以「真實場景驅動的醫療AI技術」為題,為醫療AI發展破題。

多場景布局 滿足不同訴求

在網上關於醫療AI的話題中,出現「AI會不會代替醫生」的討論。其實醫療AI的出現並不是和醫生「搶飯碗」,而是減輕醫生的勞動量,減少醫生繁瑣重複、容易出錯的操作,這是醫生對AI的需求;患者的需求更多在於方便就診;醫療系統的需求在於方便運營管理、節約開支。

針對醫生、醫療系統、患者的不同需求,體素科技的產品線在三個方面都有所布局。多樣的產品化服務,為醫院及患者提供高價值分析服務,並為網際網路醫療提供智能化基礎。

定位全病種 慢病大病早預防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將疾病預防提到議事日程。預防重於治療,相比花錢治病,花錢預防可以節省很多開支,在未來有效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

體檢是有效預防疾病的措施之一,丁曉偉表示,「在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人工智慧可以提供有效幫助,例如在體檢上,全病種就更加有優勢了,因為體檢本身,就是去沒有定向地發現所有可能的異常。」

體素科技將研究的核心定位在全病種產品,聚焦於胸部CT、眼底彩照、冠脈CTA、皮膚四個全病種解決方案。 「醫療系統裡的預防主要就是重病、大病的篩查,全病種區別於單一病種診斷的AI系統,篩查需要全面,這樣才能真正解決醫療資源。」

以眼科為例,體素科技研發的「視網膜全病種解決方案」通過眼底彩照,不僅反映眼部疾病,還能反映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累積,這樣的檢查被大大低估。現有醫療機構的眼科人力資源不足,只能管理到應該篩查的慢病患者的1/10左右,遠遠沒有發揮對整個國家及高危人群的作用:讓眼底檢查實現所有全病種的檢查及慢性病的評估。

而且,進行眼底檢查的軟硬體一體機自動化、操作簡單,可以在醫療資源匱乏、缺少專家的地方部署,有助於基層醫療資源配置。

眼底彩照篩查

據體素科技介紹,這款系統已經落實到全國120多家醫療機構,主要是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內分泌科有大量慢病患者,病症也都反映在眼部上。其中一部分眼病比較輕微的患者在過去往往會忽視,眼科認為他們的病情不足以在眼科治療,內分泌科又不懂眼科這些檢查,也無法追蹤病人。而利用"視網膜全病種解決方案",可以篩查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老年黃斑變性等多種眼部疾病,這類病人能夠早篩查早診斷,及時用藥延緩病情的發展,大大降低致盲率致殘率。

4月27日,由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誌指導,健康界和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醫學創新大賽·人工智慧暨『醫健AI·漂亮50』發布會」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體素科技的「VoxelCloud-Retina眼科全病種篩查解決方案」以499分獲得一等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肖明朝為體素科技頒獎

「心臟冠脈造影 CT 解決方案」可以代替昂貴的需要全麻手術的介入的心臟檢查,為醫療系統減輕醫保開支,降低患者手術風險。該方案可預測未來五年發生急性心梗這些不良事件概率,及時幹預,避免悲劇的發生。

智能篩查 助力醫保控費

針對看病難的問題, 「最現實的辦法就是採取分級診療的制度」,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2019年全國「部長通道」上給出的答案。

對於病情輕微、風險較低的患者,醫療AI能夠實現足不出戶尋醫問診,丁曉偉介紹,醫療AI不僅給患者帶來就醫上的便利,還有助於實現分級診療、醫保控費。

以皮膚病為例,「體素膚知匯」基於深度學習圖像分析與處理技術,與百種皮膚類病症進行智能匹配與測評。通過手機攝像頭非常穩定地對皮膚病進行初篩和預檢,數據嚴謹涵蓋上百萬病例。患者只需通過拍攝病變皮膚的照片,通過AI識別,與相應的病症匹配,生成報告。

通過AI匹配疾病

丁曉偉提及,現有的醫療AI發展大多是為醫生設計產品,而忽略了患者直接使用的產品。其實大部分皮膚病不需要去醫院,風險較低,患者可以自己用藥。

在中國皮膚病的診療需求很大,而專業程度和收集時間有限的。而從醫學臨床工作上看,對患者在皮膚病方面的甄別、檢查與分流以及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這類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專業領域的醫生,成為診前問診的有效工具。

還有,小兒的視力障礙、先天後天的屈光不正,是中國最大的需求之一。體素科技推出的小兒視力障礙篩查產品填補這個需求,家長只需要在家中錄製兒童行為,系統即分析出患者是否有眼科疾病,需要轉診到專家提早幹預。

通過全病種產品的初篩,「把很多疾病的預診、隨訪等通過人工智慧,在家庭裡就完成,從而更進一步地解決醫療系統的開銷。」丁曉偉這樣說道。

未來藍圖 AI前進路在何方

在丁曉偉看來,目前醫療AI的發展還停留在第一階段,「關注點還停留在技術性指標,比如對疾病的檢出率,其實在真正用於醫療系統之前,應該再增加一個評估的環節:對醫療體系量化的效果到底有多少,對付費方開支的節約到底有多少等等,我認為今後的臨床試驗,應加入對醫療體系最終結果的評估。」

「AI醫療覆蓋生活和一生」,丁曉偉描繪出一幅未來醫療AI的藍圖,AI伴隨人的生老病死,甚至出生之前就會應用,比如體外受精的胚胎選擇、先天性基因缺陷;家庭問診;急救車急性疾病預判;醫院中病床管理,管理死亡、感染概率等,都可以通過AI作出分析。

相關焦點

  • 體素科技丁曉偉:這個時候融資,我們自己明顯也感覺到了阻力!
    2018年12月18日,在動脈網年度盛會「未來醫療100強論壇」上,體素科技宣布於2018年9月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體素科技於2016年初成立,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技術深度挖掘海量醫療影像和臨床數據,助力醫生對疾病進行精準、及時、高效的分析和診斷,根據相應的臨床需求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 體素科技丁曉偉:國內智能醫療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產品普及還需更多...
    另外,鑑於學校和醫院等大型機構不夠靈活,難以在極短時間內完全適應新型研究方法,丁曉偉最終決定走出來,並於2015年開始籌備,2016年正式成立了現在的「體素科技」。對於彼時的智能醫療市場,丁曉偉稱:「在我們剛剛成立和融資時,業界和投資領域還很少有人思考這個領域,可以說時機還沒有成熟。
  • 逃離AI測膚「美學陷阱」:體素科技手握嚴肅皮膚病AI寶藏圖
    不過相比醫療機構參與制定的臨床場景下,重病單病種皮膚AI產品,科技企業對於這一領域的獨立開發,或許能更加完整體現出皮膚AI的價值鏈條。其中體素科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繼放射、眼科影像之後,推出全病種皮膚臨床自然圖像AI解決方案。
  • 體素王子龍:醫療AI從單病種到全場景的三重門
    後續將有更多課程上線,添加微信公眾號 醫健AI掘金志 回復聽課,或收看本節課程視頻回放體素科技王子龍表示:「體素AI產品的特點就在於,以全病種為核心目標進行研發。相比於單病種,全場景產品在研發中除了要應對病種的增多,還存在數據小樣本、異常檢出、臨床驗證複雜等諸多挑戰。」
  • 傳遞戰疫中國策,釋放疫後新力量,2020健康界峰會盛大啟幕
    如今,疫情風暴日趨減弱,疫苗研發成功在望,但疫情帶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都不會成為過去,終將成為我們重築中國健康、公衛、醫療體系與實力的重要轉折點:健康即國力,健康即安全,這個行業必須強盛。疫情常態化的當前形勢下,是我們對照傷痕、重塑體系的最好時機!在此背景下,歷經七年線下成長路徑的健康界峰會迎來第八屆O2O升級蛻變。
  • 2017健康界峰會邀您一起:協醫療·和未來
    2017年6月16日~18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健康界傳媒、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主辦,由北京協和醫院與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健康界峰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
  • 醫療新基建浪潮下,我們為何看好這些醫療 AI 公司?
    醫療和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醫療+新基建」自然也受到特別關注。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環,以人工智慧切入醫療行業的頭部企業,例如科亞醫療、推想科技、匯醫慧影、體素科技,自然成為這股建設浪潮的「中堅力量」。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幾乎都在同一時間(2016年)成立,而2016年被成為人工智慧元年。吹盡狂沙始到金,四年多的時間,它們向行業證明了自身的技術和商業實力。
  • 專訪體素科技 CEO 丁曉偉:醫療人工智慧產品如何成為醫生的左膀右臂?
    那麼,醫療人工智慧產品如何在臨床應用中落地,這些產品能夠為醫療診斷起到多大的幫助,為此,雷鋒網採訪了人工智慧科技企業體素科技( VoxelCloud ) CEO 丁曉偉。體素科技體素科技是一家人工智慧醫療公司,是由丁曉偉在2016年創立,公司創立於蘇州,並在北京、上海設有分支機構,在美國洛杉磯設立有 VoxelCloud 研究院。
  • 體素科技丁曉偉:醫療影像的哲學三問
    這一回,我們和體素科技創始人、第一批代表醫療影像界吃深度學習這口螃蟹的研究者,丁曉偉博士從技術層面聊了聊這「哲學三問」。但是體素仍然選擇了 3D 模型。「也是一個風險很大的探索過程吧。我的個人風格是不太喜歡從工程角度取巧,問題是什麼樣,模型就應該是什麼樣。」而面對 3D 模型沒有通用數據集、沒有預訓練模型的弱點,體素的答案也很簡單:自己做。「我們想做醫療影像界的 ImageNet。」
  • 河南康龍實業集團董事長王世傑 出席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
    12月21日,「鄉村振興看中國」博鰲發布專場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是全國性的政、研、學、商、媒領域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本屆峰會致力於搭建跨界合作、國際交往、產融對接的共建共享共贏平臺,以深度推動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和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新格局、新業態、新貢獻,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獻禮。
  • 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舉辦
    由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黃金協會、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世界黃金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12月4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在致辭中表示,黃金市場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 那些賺錢的 AI 公司都長什麼樣
    氪信的發展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是同步的。成立初期,怎樣在金融行業使用人工智慧,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整個行業都在摸索。「我們當時會和客戶一起定義最後的服務形態,從場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倒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從客戶需求出發,這看似是一句無用的廢話。
  • 2018年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間及最新日程一覽
    每日財經網訊 王毅外長在記者會上透露,今年中國將舉辦四大主場外交活動,2018年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間及最新日程一覽如下。今年有四大主場外交:①4月,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年會;②6月,青島,上海合作組織峰會;③9月,北京,中非合作論壇峰會;④12月,上海,首次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於4月8日至11日舉行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於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將聚焦改革、開放、創新和「一帶一路」等議題。
  • 騰訊AI翻譯博鰲論壇出錯求助人工?真相在此
    昨天上午,「騰訊同傳」參與了2018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未來的生產」的現場中英雙語翻譯,這是已創辦17年的博鰲亞洲論壇,首次嘗試在開幕式及部分論壇現場使用AI同傳翻譯技術。對此,騰訊官方闢謠稱,這是個烏龍事件,外界提及的邀請人工同傳,並非「騰訊同傳」團隊用於此次海南博鰲的現場AI同傳,而是用於服務騰訊新聞團隊北京直播間的專業報導。騰訊承認,面對博鰲亞洲論壇複雜的語言環境和高大上的專業內容,「騰訊同傳」確實出現了錯誤,答錯了幾道題。
  • 「健康中國」在博鰲熱火朝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近百名中外健康產業領袖以及專家學者、媒體精英聚焦健康產業發展,貢獻智慧、交流心得,使健康中國成為了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最具人氣的熱點話題之一。曾益新一行還深入參觀考察了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與海南省腫瘤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等機構代表就健康產業發展做了深入交流。
  • 科技賦能教育 作業幫受邀參加賓大教育峰會
    (原標題:科技賦能教育 作業幫受邀參加賓大教育峰會)
  • 助力金融原力覺醒,2020數字金融峰會 圓滿落幕!
    來源:時刻頭條7月3日,Top智匯主辦的2020數字金融峰會在滬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上海市經信委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處指導,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與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協辦,同時得到了上海首席信息官聯盟和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 第三代NMN賽立複線粒體素NADH
    普通的營養保健品大家已經很熟悉,特別的東西,說的是網紅抗衰老產品——賽立複線粒體素NADH,前沿尖端科技,有頂級論文背書,經國際權威認證,已在歐美暢銷幾十年,送禮倍兒有面。7月,A股NMN概念股連續漲停,NMN從此破圈,被廣大民眾知曉。NMN(煙醯胺單核苷酸)是NAD+的前體,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NAD+水平下降,被科學家認為是衰老的跡象。補充NAD+,可激活長壽蛋白Sirtuins,提升人體各項功能,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NAD+,是抗衰老作用的背後功臣。
  • 水蛭素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科康科技集團周維海
    於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水蛭功能破血通經、逐瘀消散;用於血瘀經閉、中風偏癱、跌扑損傷。水蛭活體療法3500多年前起源於古埃及, 振興於歐美,鼎盛時期僅巴黎的醫院每年就需要600萬隻醫蛭。近代藥理研究表明從水蛭唾液中提取的天然水蛭素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抗凝溶栓效果最強的生物活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