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地震報導鬧笑話 拿汶川震後畫面充海地現場圖

2020-12-02 環球網

環球網1月18日消息 香港《大公報》18日報導說,海地地震發生後,起初由於信息不多,外界只能靠網際網路跟進最新情況,多家法國傳媒就因此擺烏龍。有報章誤把2008年汶川地震當成太子港災場,而電視臺則把一段加州地震片段,當成海地地震發生一刻。

法國大報《解放報》上周四在第2版刊出3張「海地地震災情」相片,但左下角一張卻卻是汶川大地震災情相片。《解放報》攝影部主管事後辯稱,該報周三早上從法新社收到該幅相片,註明「從Twitter取得」,但數分鐘後法新社撤回該相片,她本來也決定不用。但稍後Max PPP及Sipa兩家通訊社都發出該張相片,該報最後決定刊出,結果鬧出笑話。

法國第三臺(France 3)周三整天不停翻放一段聲稱是太子港地震發生時一刻的片段,還說是法國大使館閉路電視攝得的,片中可見一隻狗躺著,突然驚醒逃走,接著地震便發生。但網民揭發,該段片跟美國CNN上周二播出的加州地震片段一模一樣,只是被遮去片段上的拍攝日期。電視臺事後辯稱,片段是一名年輕記者周三早上在短片分享網站Dailymotion發現。

責任編輯:賀超

相關焦點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昨日同一位置也發生地震現場圖...
    10月22日11時03分,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壩底鄉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2公裡。據北川應急管理局消息,此次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出現裂縫、受損,無緊急轉移安置人員和被困人口。截至12時,此次地震災害共造成壩底、禹裡等2個鎮25人受災。地震現場圖地震發生時,綿陽、廣元、成都等地震撼明顯。在北川禹裡鎮某超市,貨架上的飲料受地震影響散落一地,一處辦公樓的房間內椅子被震動傾倒,屋頂材料還出現輕微掉落。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昨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與服務於海地的美國I.Trade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I.Trade公司將向美幻科技分批採購地震預警系統,並逐步在海地進行建設,這標誌著我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將首次走出國門。  如何進行地震預警?
  • 海地地震引發末日情結 專家稱世界末日尚早
    我們還在為汶川大地震而傷痛不已,海地卻連象徵國家力量的總統府都在7級大地震中坍塌了。  每年記錄500多萬次地震,僅有1%能被感覺到  曾柯是武漢市人防辦(地震辦)的高級工程師,已經從事地震預報與研究20餘年。談起網友的擔心,他向記者強調,對地震不必談虎色變。
  • 震後重建獲新生 汶川旅遊總攻略
    近日,一條「汶川映秀5·12震中紀念地」爭創國家5A級景區的新聞,引發眾多網友的熱議。不管汶川爭創5A級景區是否恰當,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汶川確實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現在,就跟隨編輯的腳步,走進汶川,感受地震之後,汶川在恢復重建中發生的巨變,以及那些旅遊景點吧。
  • 地震前後,科技能有什麼用?
    一款是谷歌公司在美國花了72小時寫出來的程序,用於災後尋人,現在已在雅安震後發生幾小時內上線啟動。地震預警中新網報導,2012年9月2日,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通過由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這也是中國首個通過科技成果鑑定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 大地震的震後影響會有多長時間?
    在一次大地震後它的震後影響會持續多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2015年2月出版的《Geology》雜誌上,並被選為該期的「亮點論文」(Featured Articles)。該研究得到中國和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英國皇家學會等共同資助。
  • 海地地震災區搜救工作已完成60%(圖)
    新華社/路透海地強震後緊急趕赴災區的近30支國際救援隊不分晝夜在首都太子港廢墟中搜救倖存者。儘管災後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去,受困者生還希望渺茫,但救援人員仍未放棄營救努力,期待見證更多生命奇蹟。 巴西媒體17日說,國際救援隊已完成了60%海地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共有70人被安全地從廢墟下救出。
  • 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原標題: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發布: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有潛在風險近日,中科院地球大數據專項發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情況。遙感監測顯示,到2018年,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生態恢復、災區城鎮重建等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新華社8月9日報導,8月8日21時19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關於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神經……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究竟屬於什麼地震類型?怎麼看此次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地震預警該如何發揮作用?
  • 滕吉文院士做客國家科學圖書館詳解地震機理與預測
    當人們還未從2008年中國汶川8.0級大地震的「餘波」中回過神來,幾天前的1月12日,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又發生了芮氏7.0級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海地總理貝勒裡夫13日稱,海地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0萬人,目前震後海地平民的具體傷亡情況還有待考證。
  • 紀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願世界上再也沒有災難
    轉眼間,汶川地震過去十年了。今天的文章,是關於震後十年,一些動人的故事。整理這些故事前,儘管做好了心裡發酸的準備。但仍無數次被感動,忍不住紅了眼。文章有點長,請大家耐心看完。「地震十年,卻依然歷歷在目」@可以借個肩給你:地震過去十年,感覺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奮鬥:作為一位四川人,每次聽到汶川地震渾身起雞皮疙瘩,已經十年了卻依然歷歷在目,十年的難過,十年的感動。
  • 地震和氣象專家解析: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哪些天氣因素影響震後救援?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李海韻)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9日7時27分,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全社會迅速開展抗震救災。那麼震區未來天氣形勢如何,震後救災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災害?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為何震區餘震不斷?
  • 專家:江蘇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沒有必然聯繫
    7月6日18時43分,在南京市棲霞區與句容市交界處發生3.6級地震,南京市及鎮江市震感較明顯。    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後,江蘇濱海、青海海西唐古拉山、福建廈門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相繼發生3.0級以上地震,日本東北部6月14日還發生了7.2級強震。這些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是否有關聯,近期地震走勢究竟如何?
  • 與地震波賽跑!洛陽有望實現震後4秒收到預警簡訊
    今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10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坐落於龍門西山密林中的洛陽地震臺,這個小小的院子雖然其貌不揚,但在國家地震監測臺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不僅是國內地震資料的交換臺,還是我省唯一的國家基準地震臺。
  • 汶川地震倖存者:因公益重建的人生
    汶川地震時,木魚中學成為一片廢墟,學生傷亡嚴重(2008年5月14日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養傷期間,原本愛笑愛鬧的翠霞仿佛變了個人,她總是一個人望著窗外發呆,就好像身邊忙碌的醫療人員、同病相憐的傷者都不存在。
  • 汶川地震物資存6年黴爛發臭 當地官員連夜清理
    現場圖,而前來的村民意外在辦事處院內聞到莫名的惡臭,工作人員打開散發惡臭的房間後,發現裡面堆放了大量食品、衣物,甚至還包括「5·12」地震時分發的部分救災物資都已黴爛。「因為當年『5·12』地震時發放給我們的救災食品我們都見過,和這些基本一模一樣,這些東西的生產日期也都是2008年。」於先生說,隨後在場的村民一邊翻檢那些看上去還沒有變質的食品,一邊有人用手機將這裡的情況全部拍了下來。
  • 宜賓地震後的第二天,我來到了汶川遺址
    在經歷2008年5月12日那次大地震前,要進入到汶川是很不容易的,群山綿延之下是極度不便的交通。大地震發生之後,從成都到汶川之間便修建了很多的隧道群,人們從成都只需要1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汶川的映秀鎮,去甘孜或阿壩旅行的人也會途經這裡看一看,這裡一直保留著大地震後的一處遺址。
  • 汶川地震遺孤,長大後成了高原武警戰士
    但在10年前,他只是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擔驚受怕的兒童。2008年,陳偉還是四川省青川縣東河口鎮小學三年級的一名學生。發生地震時,他正在教室上課。頃刻間教室突然劇烈搖晃垮塌,屋頂瓦片不停墜落,老遠就能聽到山谷飛石撞擊出的巨大聲音,漫天灰塵。「同學們,快跑!」
  • 突發| 美國加州剛剛7.1級地震!昨日震後餘震...
    突發 | 美國加州剛剛7.1級地震!昨日震後餘震...昨日震後餘震100多次》北京時間今天(7月6日)上午11時20分(當地時間7月5日晚8:20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緯35.75度,西經117.58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洛杉磯地區有明顯震感,目前尚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導。
  • 汶川地震十周年:香港民間慈善機構助災民「重建心靈」
    新華社香港5月10日電(記者郜婕 張雅詩)走進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位於新界葵湧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橙色展板上羅列的一連串數字:這家慈善機構10年來參與過全球多場地震和其他災害的災後心理援助工作,僅向汶川地震災區就派出義工51隊、共約3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