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12月16日訊 老馬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變異的新冠病毒是否更容易傳播、導致更嚴重的症狀、甚至讓疫苗失效。
新冠病毒變異是它的一個本能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對於病毒的變異,新毒株的出現,最重要的問題是「變異後的新毒株,病毒行為是否也改變了?」
許多人聽到病毒出現變異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害怕,但是出現變異也是病毒的本能。
第一點是科學家發現在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高的地方,毒株變異的程度也比較高。
這是一個警訊,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病毒有可能出現變異,變得傳染性更強,導致更多人感染。
但另一種解釋可以說病毒只是「運氣好」,在某個理想狀態下感染到某個人,然後通過感染者傳播病毒出去。
要在實驗室裡進行仔細研究才能斷定這一新變種病毒株是否比其他病毒更容易傳播。
英國新冠病毒基因組(COG-UK)專家羅曼(Nick Loman)表示,「新冠病毒出現很多變異,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其中有些變異值得關注。」
主要有兩種變異,兩種都出現在新冠病毒的突刺蛋白上,突刺蛋白是病毒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
N501變異毒株改變了新冠病毒突刺最重要的「結合受體」,這是病毒突刺首先接觸人體細胞的地方,任何讓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內的變異就會讓它更具優勢。
另一種變異毒株為H69/V70缺失,之前也出現過好幾次,包括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水貂身上也發現過這種變異毒株。
科學家擔心,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康復者血液內的抗體,對這一變異毒株的抵抗力可能較弱。
伯明罕大學的馬克納裡(Alan McNally)教授表示,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現在還過早推斷這些變異對疫情發展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新冠病毒突刺蛋白出現變異,有人開始質疑這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效用,因為輝瑞、莫德納和牛津等三種進展快速的疫苗都訓練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突刺。
不過人體免疫系統也會學習對抗病毒突刺的不同部位,因此衛生官員仍然相信新冠病毒疫苗仍然對變異毒株有效。
在那之後,新冠病毒大約一個月突變兩次,拿今天的樣本去跟武漢爆發的病毒比較,中間可能有25次突變。
直到現在,新冠病毒仍然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變化來感染人類。之前就發生過類似情況,G614變異毒株讓許多人擔心傳染力增強。
大規模疫苗接種也會給新冠病毒帶來新的壓力,或者說是動力,因為病毒需要改變才能感染那些接種過疫苗的人。
如果病毒真的發生演變、能感染接種過疫苗的人,那麼我們就必須像對付流行性感冒一樣,不斷地更新疫苗才能趕上病毒變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