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水流在流動的時候,會帶走一些泥沙,和大海聯通的所有河流最終都會把這些泥沙帶進大海裡,日積月累下來,海床應該會慢慢的增高,海平面也會上升。
科學家們計算過,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約有150億噸,雖然這和大海132.2億億噸的重量相差很多,但是要知道地球已經形成幾十億年了,這樣算起來,地球上河裡帶入大海的泥沙早就應該有兩萬米的高度,海洋裡的水應該也會因此漫延到全世界各地,就連珠穆朗瑪峰都會被吞沒,但是海床的高度卻沒怎麼增加,就連現在的海平面上升也和泥沙無關,是因為溫室效應造成的兩極冰川融化所致,那麼那些泥沙到底都上哪裡去了?
科學家們也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如果這些泥沙沒有將海床升高,那就一定是去了別的什麼地方,也許海洋中應該有一個巨大的縫隙,流入海洋的泥沙全都從這個縫隙流進去了,但是這也不對,就算是有個縫隙,也應該有一定的深度,總有被填滿的時候吧,那海床不還是有被升高的危險嗎?於是科學家尋找了很久,終於知道這些泥沙都去哪裡了,它們統統流入了大西洋洋中脊的一個大峽谷裡,這個大峽谷全長19000公裡,寬達20公裡,比地球赤道的直徑還要長,相當於把地球分成了兩半,並且還在不斷的擴寬
科學家還發現,這個峽谷的兩側越近的地方形成的山脊就越新,越往兩端就越古老,原來是這裡會有地下熔巖流出,產生新的地殼,然後把老的地殼不斷的像兩邊推移,這個裂縫就越來越大,所以流進去的泥沙無法把這個大峽谷填滿,而這些泥沙還會在潛入地幔深處,然後地下的巖層一點一點的露出來,周而復始,所以就算是不斷的有泥沙被帶入地幔深處,地球表面的泥土也沒有減少,一直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上面說了,這個大西洋洋中脊的這個峽谷還在不斷的拓寬,那當它到了一定地步以後,地球板塊會不會產生什麼變化?
當然會,這個峽谷如此擴寬下去,總有一天會吞沒整個大西洋,這裡就會從大洋變成陸地,如此非洲和歐洲就會相連在一起,地中海消失,澳洲板塊也不再是獨立的板塊,和亞洲板塊連在一起,這還遠遠不會結束,因為就算是海洋消失了,這裡還是會不斷的擴寬,然後整個大西洋中脊也將陷落下去,各個大陸互相靠攏,最後形成以整片大陸,整個過程需要2.5億年的時間,然後再經過一些地殼運動,這整片大陸再次分離成新的大陸,周而復始,一直循環。
不用想到時候人類怎麼辦,因為人類種群能不能延續到2.5億年以後還是一個未知數,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種群在地球的存活的時間能超過兩億年,恐龍種族如此龐大又強壯,也僅僅維持了1.6億年,從地球現在的環境狀況來看,人類能不能安然渡過溫室效應造成的環境變化還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