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死亡後還會有生命存在嗎?得等明年10月發射的韋伯望遠鏡來回答

2020-09-17 前瞻網

當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消亡時,剩下的只有一個暴露在外的核心——白矮星。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提供了一個很有希望的機會,來確定在它的恆星死亡後是否有生命存在。

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美國宇航局(NASA)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如何在圍繞白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上找到生命特徵。

一顆圍繞小恆星運行的行星,當它從其主恆星前方經過時,會產生強烈的大氣信號。白矮星將此推到了極致:它們比我們的太陽小100倍,幾乎和地球一樣小,給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描述巖質行星的特徵。

「如果白矮星周圍存在巖狀行星,我們可能未來幾年內在它們上面發現生命跡象。」通訊作者麗莎·柯廷安說,她是藝術與科學學院天文學副教授,也是卡爾·薩根研究所主任。

該研究所副研究員、聯合首席作者瑞安·麥克唐納(Ryan MacDonald)表示,計劃於2021年10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尋找巖質系外行星上生命跡象的唯一選擇。

麥克唐納說:「在觀察繞白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在幾小時內探測到水和二氧化碳。」「用這臺強大的望遠鏡觀測兩天,就可以發現生物特徵氣體,比如臭氧和甲烷。」

威斯康星大學助理教授安德魯·范德堡在另一篇論文中宣布,第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凌日巨行星的發現證明了白矮星周圍存在行星。柯廷安也是這篇論文的合著者。

這顆行星是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因此不能維持生命。但它的存在表明,可以維持生命的較小的巖石行星也可能存在於白矮星的宜居帶中。

「我們現在知道,巨大的行星可以存在於白矮星周圍,證據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顯示巖石物質汙染白矮星發出的光。在白矮星系統中肯定有小巖石。」麥克唐納說,「想像一顆像地球一樣的巖石行星圍繞白矮星運行,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想像。」

研究人員將最先進的分析技術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結合起來,該望遠鏡經常用於探測巨大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的氣體,以及康奈爾大學之前研究過的白矮星模型大氣層。

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正在白矮星周圍尋找這樣的巖石行星。如果這些行星中有一個被發現,柯廷安和她的團隊已經開發了模型和工具來識別行星大氣中的生命跡象。韋伯望遠鏡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這項搜索。

柯廷安說,在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的意義是深遠的,因為大多數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終有一天會變成白矮星。

「如果星星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呢?」她說。「即使太陽死了,生命還能繼續嗎?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上有生命的跡象,這不僅顯示了生命難以置信的堅韌,也可能讓我們窺見我們的未來。」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09-life-survive-star-death-webb.html

相關焦點

  • 恆星死亡後還會有生命存在嗎?得等明年10月發射的韋伯望遠鏡來回答
    恆星死亡後還會有生命存在嗎?得等明年10月發射的韋伯望遠鏡來回答  Emma Chou • 2020-09-17 10:56:51 來源:前瞻網
  • 美國韋伯望遠鏡發射又延期 此前從本世紀初推遲到明年3月
    周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耗資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從明年3月推遲到明年10月31日,原因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其他技術挑戰。該望遠鏡最初構想於20世紀90年代,最初計劃在21世紀初發射,但其主要製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開發上遇到了許多問題,使得其成本翻了一番。「韋伯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太空觀測站,也是我們的首要科學任務,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一直在努力保持進展。」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託馬斯·祖布亨說。
  • 美國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通過關鍵測試,有望在明年 10 月發射
    IT之家10月8日消息  美國 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已通過環境測試,NASA 仍計劃明年 10 月部署。此次環境測試主要是評估了該太空望遠鏡能否在發射中倖存下來。▲ 圖源 NASANASA 韋伯項目主管比爾 · 奧克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天文臺環境測試的圓滿完成,這是發射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環境測試表明,韋伯有能力在火箭升空後倖存下來,測試模擬的是韋伯在距離地球約 100 萬英裡的軌道上最猛烈的震蕩。
  • 在恆星的死亡後,繞其運行的行星上的生命還能倖存嗎?
    當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死亡時,剩下的只是一顆裸露的核心——白矮星。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一顆繞著白矮星運行的行星為確定生命是否能夠在恆星死亡中倖存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機會。白矮星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描述巖石行星。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他們展示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到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如何在繞白矮星運行的類地球行星上找到生命的信號。當一顆繞著小恆星運行的行星經過其前恆星或穿過其恆星時,會產生強烈的大氣信號。
  • 在恆星的死亡後,繞其運行的行星上的生命還能倖存嗎?
    當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死亡時,剩下的只是一顆裸露的核心——白矮星。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一顆繞著白矮星運行的行星為確定生命是否能夠在恆星死亡中倖存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機會。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瑞安·麥克唐納(Ryan MacDonald)表示,計劃於2021年10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尋找巖石系外行星生命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當觀察環繞白矮星的類地行星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在數小時內探測到水和二氧化碳。」
  • 韋伯太空望遠鏡明年發射!看風景如畫的獵戶座星雲會是什麼感覺?
    ​在風景如畫的獵戶座星雲中,一個熙熙攘攘的恆星託兒所,將成為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研究對象之一,韋伯太空望遠鏡拖了又拖,但已計劃於明年2021年發射。由負責恆星形成的韋伯跨學科科學家馬克·麥考林領導的研究團隊,將研星雲的一個內部區域,稱為斜方星團,這個星團是大約一千顆年輕恆星的家園,所有這些恆星都擠在一個只有4光年寬的空間裡,這大約是從太陽繫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距離。
  • 韋伯望遠鏡發射推遲:將成迄今最強大探索工具
    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的某處存在另外一顆類似於地球的星球,而且對它的搜尋即將開始。發射時間推遲到2021年3月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簡稱JWST)將比它的前任更加強大,而且能夠探測到更遠的宇宙並發現遙遠星系中的星球。它甚至能為我們提供工具來尋找能夠維持生命存活的大氣痕跡。
  • VOA英語:美國宇航局再次推遲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
    美國宇航局表示,其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在計劃於2021年10月31日發射。該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已經推遲了很多次。在最近這次推遲之前,它原定於2021年3月發射。The Webb is supposed to replace NASA's Hubble Space Telescope, which has been in operation for 30 years.
  • 有海洋的行星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尋找海洋行星,韋伯望遠鏡的使命
    土衛二科學家也許有一天能夠通過測量一顆系外行星釋放出的熱量,或者通過探測一顆行星大氣中分子發射出的光波波長中的火山爆發或冷火山爆發來檢驗奎克的預測。目前,科學家們無法看到許多系外行星的任何細節,這一切可能得寄希望於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韋伯。通過考慮現有的外行星大小、質量和距離恆星的唯一信息,奎克和她的同事們可以利用數學模型和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試圖想像將外行星塑造成可居住或不可居住的條件。
  • 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如何運轉的
    在2021年,人類將能看到130億年前的世界,與它有關的是一個最昂貴的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起它的前任,哈勃太空望遠鏡這個老傢伙,它是一個數字紅外線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情況。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
  • 我們相信韋伯望遠鏡2021年可以發射!如果沒有別的問題的話……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被給予厚望但一再跳票的太空天文望遠鏡詹姆斯·韋伯(以下簡稱韋伯望遠鏡),真的能如此前宣稱的那樣於2021年發射嗎? 一旦發生升空,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史上最強望遠鏡,它也被認為是日漸「老邁」的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它能看到更古老的宇宙,用馬克的話說,它要看到早期宇宙形成的第一批星系,它甚至還能順便尋找一下外星文明存在的跡象。韋伯望遠鏡的鏡面直徑達到6.5米,差不多是哈勃望遠鏡的3倍。它的主鏡由18塊六角形反射鏡構成,每個鏡面的拋光誤差不超過10納米。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會看到什麼?
    年輕恆星V1331 Cyg,最終將發育成與太陽類似的成熟恆星宇宙誕生後幾億年,第一批星系開始形成。但迄今為止,我們尚無法獲得這些星系的直接影像。原因很簡單:它們距地球太過遙遠,如果沒有一架巨型望遠鏡,我們無法捕獲它們的光線,也就無緣得見它們的真面目。由於距離太遠再加上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首批星系的光線不再是可見光,而是紅移到紅外光譜。
  • 韋伯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強大、最具技術挑戰性的太空望遠鏡
    韋伯以前被稱為「下一代太空望遠鏡」(NGST)。它在2002年9月由前NASA管理員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改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是一臺大型紅外望遠鏡,具有6.5米的主鏡。該望遠鏡將於2021年在法屬蓋亞那的Ariane 5火箭上發射到太空軌道。它將補充和擴展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現,具有更長的波長覆蓋範圍和大大提高的靈敏度。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航天類隨著最近發射的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於2018年4月18日(周三)發射,許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下一代太空望遠鏡上,這些望遠鏡將在未來幾年內進入太空。像LUVOIR一樣,這個望遠鏡也可以直接成像行星系統,用一個大的分割鏡像來分析行星大氣組成。此外還將研究宇宙歷史上最早的時代,以及最大型恆星的生命周期,從而揭示出生命所必需的元素是如何形成。和LUVOIR一樣,HabEx將能夠在紫外線、光學和近紅外波段進行研究,並能夠屏蔽掉母星的亮度,這樣它就能看到環繞它的任何行星反射的光。
  • 再了解韋伯望遠鏡一點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英文全稱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常縮寫成JWST,大家也會稱它為韋伯望遠鏡。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發射升空
    在明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大事件」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全球氣候談判的關鍵節點或是推遲到明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帶你走進宇宙黎明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你的紅外之眼組裝完成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及其遮光板,採用「整體式託盤結構」(圍繞望遠鏡摺疊以便發射),設成部分開放式結構以實現望遠鏡的安裝。Paul M. Sutter,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 「問問太空人和太空電臺」的主持人,「你在宇宙何處」的作者。他在天文在線的專家之聲發表了文章:見解與操作。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定發射日期更新
    由於當下的新冠疫情(COVID-19)與技術問題,美國航天局預定在2021年10月31日於法屬蓋亞那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個決定是基於對剩餘系統整合與發射前測試項目的進度風險評估。此前,韋伯項目本計劃於2021年3月發射。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再度被推遲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停工等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7個月,從2021年3月改為2021年10月31日。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摺疊完畢,準備好進行最後一系列測試;一旦進入軌道,它將展開其精緻的足有一個網球場大小的5層遮陽板。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而那些由第一扇窗戶觀察到的星球、恆星以及星系,通過第二扇窗戶,我們可以觀察得更細緻。美國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任務,完成長達16年的探索之旅。而預計在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會對這些發現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