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舉:一個90後調車員的第一次春運

2020-12-06 三秦網

核心提示: 2月5日,冬夜,零下3度。伴隨著20公裡的行進時速,站在「東風7」5288內燃機車車頭上,寒風像一個個「嗖嗖」的小刀子,颳得人臉生疼。

本報記者 李豔 實習生 張步青

2月5日,冬夜,零下3度。伴隨著20公裡的行進時速,站在「東風7」5288內燃機車車頭上,寒風像一個個「嗖嗖」的小刀子,颳得人臉生疼。行進的車頭底層,90後的崔鵬舉像「鐵道遊擊隊員般」單臂抓著把手,側身向前眺望,及時向司機反饋前方情況。二層,班長鄭強則拿著步話機指揮著每一個工人。作為調車員,他們一班6個人要把一節節車廂拼裝起來,往往一幹,就是12個小時。

調車員,肩負著列車的編組、解體、轉線,車輛的摘掛、取送、轉場出入段等任務,通俗地講,就是像拼積木一樣把列車解體,然後再根據不同的編組拼裝起來。對於1992年出生的崔鵬舉來說,這可是他經歷的第一次春運。

列車進入西安站後,絕大多數都要重新編組拼裝。2月5日20:07,記者跟隨崔鵬舉所在的調二班組,坐在內燃機車車頭,向西穿過2公裡的聯絡線,駛向客車車輛檢修段。20:16,機車到站。抬眼望去,黑色的夜幕下,這裡的17個股道上,停靠著一列列等待拼裝的列車。

下車後,班長鄭強帶領大家徑直來到股道北側燈火通明的調二區長室,此時,朱峰區長已編制好了當晚第一批作業計劃—調車12鉤,也就是要拆解和加掛列車12次。

據朱峰介紹,因為西安站許多車都是夕發朝至,因此,相比於白天,夜晚調車員是最忙的,平均工作量要比白天多30%-40%,尤其進入春運後,每晚作業量最高可達130鉤。

調車作業如何進行?記者看到,在股道上,停放著一溜兒西安—重慶北、西安—神木、西安—湛江、西安—上海等不同顏色的特快、普快和綠皮車廂。南邊8股道上,則是要出發的西安—深圳K448次列車。調車員先自東向西隨火車頭來到17股道的檢修庫,準備將這裡的車廂連在8股道的K448次上。只見崔鵬舉和其他四位工友走下車頭,先拉閘,再摘風管,然後,打鐵鞋,調整鉤位,最後,把這節車廂的鐵鉤與內燃機車車頭相連。在大家又一次上車後,機車再自西向東開,變軌後,將車廂連在了K448次列車的尾部。據鄭強介紹,如此折返,才算完成了「兩鉤」作業。

21:41,掛著18節車廂的K448次列車出庫,駛向西安火車站的站臺。

就這樣,在凜冽的寒風中,崔鵬舉他們6個人在冰冷的車鐵皮上爬上爬下,一次次將車廂分開,又一次次連接在一起……至2月6日早8:00,他們已完成了113鉤的作業量。

崔鵬舉說,自己去年6月上的班,剛開始幹調車,完全不適應,現在,已慢慢習慣了,每天,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把手頭工作幹好。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丨鐵路調車員:為火車「穿針引線」 為保安全寒風中堅守
    春運期間,鐵路貨物運輸量不斷增加,裝載著煤炭、日用品等物資的列車需要在這裡解體,再重新編組連掛在一起,開往不同的方向。完成這項工作離不開這樣一群在調車場上給火車「穿針引線」的鐵路調車員們。雖已過農曆立春節氣,但北方的寒冷還在持續。一大早,負責列車編組工作的東風站調車丙班三調組在寒風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崔鵬院士:「泥石流」災害中的逆行者
    奔赴一線的逆行者汶川地震後才兩天,2008年5月14日,崔鵬和他的科研團隊就一頭扎進地震災區,進行特大地震後的山地災害考察。他們提供的第一手觀測數據,為震後的應急搶險、防災減災提供了決策所需要的科學依據。
  • 「掛」在車上的人——零下40攝氏度下的「北極」調車人
    12月25日,臧立東工作後圍脖、帽子上都是冰霜。新華社記者孫曉宇 攝大興安嶺的煤炭需要通過鐵路運往全國各地,進入冬季,用煤需求量增大,一列列等待出發的運煤火車需要進行編組,臧立東的主要工作是對列車進行編組、拆分、檢查,協助列車司機調整停靠軌道等。「我就是人力『倒車影像』,『掛』在車廂邊,觀察前方路況。」臧立東說得輕鬆。
  • 90後成春節加班主力軍 反向春運熱度上漲5倍
    90後變身春節加班主力軍 重慶成「反向春運」熱門目的地春節臨近,你還在加班嗎?外地遊客早已攻佔了重慶各個熱門景點。昨日中午,著名的李子壩列車穿樓景點平臺處,打卡遊客人山人海。各主幹道車流不斷,呈緩慢行駛狀態。今年春節與往年春節真的不太一樣。這些與往昔不同的場景,其實在百度大數據中已有體現。
  • 每日一星|崔鵬:與泥石流「搏鬥」的科學勇士
    在外人看來,山地災害研究經常要出野外,艱苦且危險,是個「冷門」專業,但崔鵬卻覺得非常有意思。從1985年到成都山地所工作,崔鵬一直沉浸在山地災害防治領域,和兇猛的泥石流「搏鬥」了30多年,是我國第一位從事泥石流研究的中科院院士,也被譽為「山地安全的科學守衛者」。
  • 安檢大數據,90後帶「武器」,80後噴霧髮膠帶得多
    半島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李男2月1日,記者從交運集團青島汽車總站獲悉,從春運開始市內各汽車站沒收暫扣各類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危險品等超過1000件。通過對各種攜帶違禁品的旅客進行分析,90後年輕男性旅客處於防身目的多攜帶各種小刀、雙節棍、甩棍、彈弓等「武器」,而各類髮膠、摩斯、防曬噴霧、補水噴霧、指甲油等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美妝品中,70%都是80後旅客攜帶。
  • 春運列車載著兩個時代:時代變化細節都能在車裡找到
    一年一度地球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開始後,從網絡地圖上看去,就像是整個國家的人口都在移動。  根據預測,2017年春運平均每個中國人出行超過兩次:14億總人口要在40天內完成大約30億次出行。  春運的列車像是中國的窗口,從中能夠觀察到這個國家的很多側面:人潮湧動,沃野千裡,城市與農村,富庶與貧窮。
  • 上世紀50年代至今,春運交通工具的變遷
    圖為機車牽引著旅客列車緩緩駛入上海站  80—90年代: 春運火車一票難求80年代至90年代,國家經濟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廣東等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吸引了大量勞動力,「農民工」成為春運主客流。這一時期,內燃機車較為常見,速度相對蒸汽機車而言快了不少。火車成為春運期間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 「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老張的最後一個春運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 張群 通訊員 李愛軍)在偏遠的草原鐵路集通鐵路線上,有一個三等小站——商都站。在這裡,只要人們一提起民警老張,不管是幹部職工還是周邊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個工作認真,助人為樂的大好人。
  • 曾光: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國出現了一定的反覆,雖然總體表現為一種零星式的疫情,但局部地區(如河北)的表現還是比較嚴重,並且英國變異病毒也已傳入我國,上海、廣東、山東三地均已出現變異病毒病例。
  • 當最美的文字遇見春運……
    當天是2018年春運第一天,在寒冷的天氣裡背著大包小包趕火車是我印象中的春運,而對往返於西安和成都之間的旅客而言,今年的春運有些特別,因為一條新蜀道——西成高鐵開通了,旅客一天之內就可以在西安和成都之間完成一個往返。從古代棧道到今天的高鐵,不得不說,蜀道真的變了。
  • 通道:交警「心願卡」 營造溫暖春運氛圍
    今年春運工作啟動以來,通道縣氣溫低冷、陰雨連綿,雨中的「小黃人」成為水墨侗鄉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手中舉著的愛心形心願卡,也為這嚴冬臘月增添了一絲絲暖意。   為了營造暢通有序、溫暖和諧的春運氛圍,通道交警在全縣開展「春運心願卡」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精心製作印有溫馨短語的心願卡,發放至各個春運執勤點,通過雙微媒體廣泛傳播,提醒群眾注意交通安全的同時送出春節的問候與祝福。
  • 春運火車票電話和網絡購票系統癱瘓時有發生
    在廣場上指揮調度的青島火車站副站長劉青,急忙調來工作人員加開應急通道和核對車票身份證件的流動崗位。  據介紹,根據預售票情況看,8日當天青島火車站將出現學生客流和民工流疊加,其中學生客流居多。青島站開行的48.5對旅客列車,當天一天將發送旅客量2.9萬人次。由於學生客流需要核對學生證等,加大了檢票人員的工作壓力。
  • 數說十年春運揭開六大趨勢:黃金周單日出行密度已超春運
    1994年,春運突破10億人次,到2006年已經實現翻番,其間全國春運旅客總量以平均每年6%的增幅增長。但是,在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時間,旅客發送量年均增幅下降至3%,增幅縮水近半,尤其是2012年突破30億人次後,春運流動人口數量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了下跌。與全國相比,廣東春運客流更呈現出更加平穩的趨勢。最近十年,廣東春運旅客總量年均增幅約為1.57%,大幅低於全國增速。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他認為現在的情況下,停止春運無異於因噎廢食。據鳳凰財經官方微博1月7日發布的採訪視頻顯示,曾光稱,「最近十一和中秋雙節的人群流動的效果很成功,春運為什麼不能繼續?
  • 中國氣象局專題部署春運氣象服務
    1月1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春運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要求做好今年春運氣象保障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平穩有序出行。
  • 兩位北京「智源學者」葉傑平、崔鵬,入選國際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
    來自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兩位「智源學者」葉傑平、崔鵬當選。另一位「智源學者」崔鵬是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主要從事大數據環境下的因果推理與穩定預測、網絡表徵學習研究,探索其在金融科技、智慧醫療及社交網絡等場景中的應用。此外,入選傑出科學家的華人科學家還有香港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教授陳名華、微軟亞洲研究院系統與網絡研究領域研究員張琳韜等。
  • 大連工務段加強自輪運轉設備檢查確保春運安全
    大連工務段加強自輪運轉設備檢查確保春運安全 本站 何乃斌 姜明
  • 崔鵬院士:重點實驗室要為未來發展奠定科學基礎
    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出席以西京學院為依託單位的陝西省混凝土結構安全與耐久性重點實驗室2020年年會。崔鵬對實驗室建設提了五點建議:一是立足西部,做出特色,為未來發展奠定科學基礎。二是抓住機遇,和同類實驗室、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緊密結合,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搭建好平臺,出人才與出成果並重,打造優秀團隊。四是凝練項目,優化制度,大力選拔引進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帶動學科發展。五是加強國際合作,在後疫情時代找準切入點突破口主動服務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