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個三維地質模型,直觀有深度 | 建員乾貨

2020-12-05 騰訊網

3D模型圖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地下布局。今天整理了構造地質學及地質力學、推覆構造、沉積巖構造、普通地質學等多方面的三維模型,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推覆構造

階梯狀逆衝斷層立體模型

重力滑動構造結構要素立體模型

構造窗和飛來峰立體模型

沉積巖構造

有障壁濱海帶的各種沉積環境

蛇曲河的沉積環境

由地轉等深流構成的陸隆形態

新月形沙丘遷移形成交錯層理

浪成沙紋交錯層理

舌形沙紋遷移形成交錯層理

直脊沙紋遷移形成交錯層理

彎曲形沙紋遷移形成交錯層理

構造地質學及地質力學

同一褶皺在不同方位切面上的出露形態

5個V字形法則:

當紅色構造面傾斜和地形坡向相反時變化規律

吳氏網

赤平投影機理

正斷層

斷層要素

兩側擠壓下結構面的分布和序次分析

新華夏系與其他的構造體系複合關係分析

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解析地殼運動的模式

褶皺和斷裂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及其力學分析立體圖

褶皺構造幾何要素

三軸應變橢球

普通地質學

各種地貌模型 第1部分

各種地貌模型 第2部分

地層接觸關係

斷層地質模型

褶皺地質模型

晶體光學

單斜晶系(角閃石)不同方向切面消光類型

二軸晶正光性晶體垂直Bxa切面上

光軸面及Nm方向上光

一軸晶光軸正光性幹涉圖成因

正交偏光系統中光波通過晶體切片時的幹涉作用

均質體光率體

光波通過晶體切片時的分解作用

二軸晶負光性

一軸晶正光性

結晶學示教模型

三方偏方面體(左、右對映形)

十字石晶體

橄欖石晶體

四軸定向示教模型

黃鐵礦的聚行分析

求晶面符號圖解

結晶學單形模型

五角十二面體,偏方復十二面體

四方偏方面體 (左右形)

雙面(酒石酸),無軸雙面(鈣沸石)

單面(酒石酸鍶),板面(鈉長石)

「搬磚秀才·雜貨鋪」

搬磚不可怕 就怕搬磚有文化

建員知識共享平臺

辦公 | 充電 | 養生| 娛樂

乾貨資料盡在「搬磚秀才·雜貨鋪」

相關焦點

  • 47個三維地質模型,直觀有深度,沒有理由不收藏!
    文/小桔 來源:桔燈勘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3D模型圖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地下布局。今天整理了構造地質學及地質力學、推覆構造、沉積巖構造、普通地質學等多方面的三維模型,供大家欣賞和學習。>有障壁濱海帶的各種沉積環境▼蛇曲河的沉積環境
  • 南沙區全域有了三維地質模型
    6月25日是第30 個全國「土地日」,廣州被列為國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示範城市兩年多以來,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基礎地質與地下空間調查取得較大突破,已基本構建了南沙區全域及蕉門河~明珠灣一帶200平方公裡重點區域(精細化)的三維地質模型。
  • 東華理工大學三維地質調查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地殼中的地質體是從地表連續延伸到地下的,而以往地表地質調查、深部地質結構解譯與可視化表達分屬不同專業的人員分管,這給地質體整體結構探索帶來困難。「既要有『富鈾』的信心,更要有『富有』的智慧。」郭福生說。為此,團隊採取地質、物探、信息技術人員跨學科協力攻關的方式,在1∶50000地表地質填圖和重磁三維反演基礎上,開展覆蓋全區的大地電磁測深(MT),再用鑽探信息對MT剖面解譯進行約束。
  • 夠實用,28個高清三維地質模型
    3礦石開採礦山的露天開採和地下礦體的開發模型,以地下礦體為中心建設的一系列隧道烴源巖具備兩個條件:含有大量有機質即乾酪根;達到乾酪根轉化成油氣的門限溫度即埋藏深度。地震波數據體通過對地震波進行處理,得到相關的地下數據屬性體,是地層的各種屬性特徵的直觀展現
  • Qudro FX1700部署Petrel三維地質建模軟體
    以往的油氣藏信息描述、管理及信息可視化系統,由於數據量大、地質模型複雜和理論計算量較大等原因,通常採用客戶機和伺服器平臺,均在UNIX和LINUX集群系統上運行,且往往採用二維線表、切面等形式表述信息,描述問題非常不直觀。而Petrel三維地質建模軟體配合強大的Windows三維圖形處理平臺,則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 地球三維透明化
    「玻璃地球」的概念最初是由澳大利亞地質學家提出的,其含義是利用地質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多尺度的、數位化的、透明的地殼淺層模型,凝聚所能採集的全部地質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玻璃地球」是一個把地質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結合併存儲於計算機網絡上,可供多用戶訪問和開展決策分析的三維可視化虛擬地殼。
  • 貴州建成全國首個省域「玻璃國土」,三維建模讓地球變透明!
    貴州建成全國首個省域「玻璃國土」,三維建模讓地球變透明!11月11日,貴州省地礦局發布消息,該局在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的支持下,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已成功研發基於多層級、多尺度、多要素省域三維可視化地質信息系統,貴州建成全國首個省域「玻璃國土」。
  • 重磅乾貨 | 數字冰雹三維地理信息可視化·城市篇 技術解析
    基於三維GIS將現實世界中三維對象的相關屬性與空間位置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經緯度與高程數據對空間對象進行數據化描述,可對空間實體的位置、分布、距離等空間信息進行科學分析;與可視化技術的結合,可直觀化、形象化呈現實體對象在空間中的真實狀態。
  • 創新應用配網「三維設計」,促進精準設計、精細投資
    7月28日,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設計人員將無人機航測數據導入10千伏亭橋線三維設計模型,順利完成全省首個配網線路三維設計建模工作。三維設計中清晰的立體地形、精準的交跨距離,為新建通道路徑選擇、設備選型提供了更準確的數據支撐。
  • 用三維時空數據建自然資源「一張圖」
    用三維時空數據建自然資源「一張圖」 2020-09-09 1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維地質羅盤
    三維地質羅盤 學習辦公 大小: 8.17MB
  • 在深度學習中對正則化的直觀認識
    這種現象在神經網絡學習中尤為普遍——學習能力越強,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取決於我們這些實踐者如何引導深度學習模型來吸收我們的問題,而不是我們的數據。你們中的許多人在過去都曾遇到過這些方法,並且可能已經對不同的正則化方法如何影響結果形成了自己的直觀認識。為你們中那些不知道的人(甚至為那些知道的人!)本文為正則化神經網絡參數的形成提供了直觀的指導。
  • CVPR2017精彩論文解讀:直接處理三維點雲的深度學習模型
    隨著雷射雷達,RGBD相機等3D傳感器在機器人,無人駕駛領域的廣泛應用。針對三維點雲數據的研究也逐漸從低層次幾何特徵提取( PFH, FPFH,VFH等)向高層次語義理解過渡(點雲識別,語義分割)。與圖像感知領域深度學習幾乎一統天下不同,針對無序點雲數據的深度學習方法研究則進展緩慢。
  •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三維地震勘探可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清晰度和解析度,從而提高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能把油氣田的位置確定得更準確。由於三維地震最後得到的是一組立體的數據,根據這個數據體就能給出地層的立體圖像(三維立體圖)。同時,也可給出由淺至深,一層層的水平切片圖,將這些圖製成動畫,人們就能像看電影一樣來解釋地下地質情況,省時省力又精確。
  • 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監測中的應用
    空中掃描三維雷射雷達掃描系統具有以下四個特點地質災害及環境監測關於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的監測:對於已發生的災害可以及時和快速發現和定位,有利於成因和原因分析,最終評價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從而提出預防的措施。
  • CAD建築設計高級教程:自動生成三維組合模型
    如何查看建築設施三維關係?如何結合動態觀察效果?如何與水暖電專業協同,排除管線立體交叉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圖紙中生成三維組合模型。下面以中望CAD建築版為例,詳細教大家如何操作。如何在中望建築軟體中查看已經繪製好圖紙的三維組合模型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一個命令—樓層框,樓層框是對所繪製的這一棟樓的平面圖進行關聯,點擊左側建築菜單的文件布圖列表下的【建樓層框】即可進行操作。
  • 地球物理探測透視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
    ◎左力豔/文《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工程下設「雄安新區深部三維地質結構探測」項目近年來取得的重要地質調查成果。通過在雄安新區及周邊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基本查明雄安新區地層和斷裂空間展布,獲得雄安新區地下萬米地質結構,構建了雄安新區「淺-中-深」不同尺度三維可視化地質結構模型,並篩選出了有效的物探技術方法組合,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地下空間利用、地熱資源開發等提供了基礎數據。
  • 「海洋地質八號」圓滿完成2020年三維地震調查任務
    ◎楊冊/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八號」船近日圓滿完成2020年三維地震調查任務,返抵廣州。航次歷時61天,航程5000多海裡,完成滿覆蓋三維地震調查工作量415平方千米。該船於6月20日從廣州啟航,開赴南海工區執行入列以來的第二個三維地震調查任務。
  • 中國礦業大學劉萬裡:採煤工作面煤層三維模型構建及動態修正技術
    北京天地瑪珂電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3研究背景 所謂透明工作面是以真實的採煤工作面作為系統原型,用國家大地坐標系作為絕對坐標參考系,以地質勘探、計算機建模和三維仿真等技術為支撐,對工作面的地質數據進行採集、對開採過程進行監測、並對開採操作進行智能分析與決策的系統模型。
  • 乾貨| 直觀理解GAN背後的原理:以人臉圖像生成為例
    目前,人們利用 GAN 可以完成不同種類的生成任務,它能夠生成現實中的圖片,三維模型,視頻和其他更有價值的成果。官方 GAN 論文:生成模型可以被看作是一隊偽造者,試圖偽造貨幣,不被人發覺,然而辨別模型可被視作一隊警察,努力監察假的貨幣。遊戲當中的競爭使得這兩隊不斷的改善方法,直到無法從真實的物品中辨別出偽造的。在理想最優狀態,生成器將知道如何生成真實的人臉圖片,辨別器也會知道人臉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