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物可以改善腦代謝?

2020-12-06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哪些藥物可以改善腦代謝?

  改善腦代謝的目的是促進那些喪失了功能和瀕臨死亡的腦細胞逐步恢復功能。但是對於在急性期已經破壞了的神經細胞,用改善腦代謝藥是沒用的。有哪些藥是可以改善腦代謝的呢?

  1、三磷腺苷(ATP):可用於治療肌肉萎縮、腦中風後遺症、心肌組織疾病等。ATP可以提供能量,起到改善患者新陳代謝狀況的作用。

  2、細胞色素C:在組織缺氧時能改善代謝,還能增加腦血流量及腦耗氧量。用於腦中風、腦外傷、心臟病和中毒性疾病的輔助治療。可應用2~3個療程,適於急性期和康復期患者。

  3、泛酸與輔酶A:泛酸對腦的代謝起重要作用,能增加腦耗氧量,促進腦代謝。輔酶A對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起重要作用。因此,泛酸與輔酶A可應用於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肝腎疾病的輔助治療。一般主張間斷性應用,適用於康復期。

  4、y-氨酩酸:參與調節神經功能,能使組織活動旺盛,改善腦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腦耗氧量:;能降低血氨。對腦中風所引起的偏癱、記憶和語言障礙、昏迷有治療作用。對肝腎疾病、中毒性疾病、肌肉萎縮亦有一定幫助。

  5、鹽酸吡硫醇:是維生素B的衍生物,但不具有維生素B的一般藥理作用。它能使腦對葡萄糖消耗量增加,改善腦的代謝和功能,改善腦電活動。用於腦中風、痴呆、腦外傷後遺症等。以口服為主,適用於康復期。

  6、氟桂利嗪:能改善腦部血循環,增強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是保護腦組織的鈣拮抗藥。氟桂利嗪是一種長效製劑,適用於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小腿痙攣、感覺異常,對失眠,頭暈、耳鳴有較好效果。

  7、尼麥角林:能加強腦細胞能量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氧及葡萄糖的利用,改善智能障礙:促進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的替換,有效地刺激神經的傳導,以改善精神和情緒上的異常;增進蛋白質的合成,有效地改善記憶與學習能力的障礙。恢復神經元的正常功能,迅速改善腦細胞缺血的臨床症狀。

  8、尼莫地平: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鈣拮抗藥,為脂溶性藥物,易透過血腦屏障選擇性作用於腦血管。實驗結果表明,腦中風的康復期應用此藥較為適宜,不僅可治療本次腦中風,而且對預防腦中風再發也有一定作用。

  9、雙氫麥角鹼:是有效的腦代謝增強藥,可改善腦活力,有抗衰老作用,對改善腦細胞的代謝起積極作用。在應用中發現本藥對腦電活動有影響,對臨床症狀(如記憶、睡眠、頭暈等)有一定改善。

(責編:黃竹巖、張鑫)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發現藥物代謝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
    對藥物結構進行修飾時,常常需要掌握藥物代謝的規律,如藥物代謝部位、代謝酶種類、代謝形式和途徑、代謝產物等,藥物代謝研究可以為結構修飾提供參考或依據,對於發現療效更好、作用更強、毒副作用更低的新藥物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 肺癌為何容易發生腦轉移?哪些檢查可以早發現肺癌腦轉移?
    內因,基因突變:腫瘤經常進行代謝重組以適應對營養和能量的需要。癌細胞從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轉變被稱為Warburg效應。從本質上講,為了支持這種代謝轉變,引起基因表達改變的突變可以直接改變癌細胞中存在的代謝酶的水平或活性。這些代謝適應共同促進了大腦腫瘤的生長。
  • 協和藥物所王琰/蔣建東團隊研究「腸-腦」軸通路揭示芍藥成分抗抑鬱機制
    2018年12月2日,藥物所「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琰/蔣建東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Theranostics在線發表了 「Gut-brain
  • 腦衰老及神經退行性病變中的鐵代謝(綜述)
    轉鐵蛋白在腦內可以通過脈絡叢與少突膠質細胞合成,但僅由脈絡叢分泌。神經元主要通過轉鐵蛋白-TFR系統獲取鐵,並且可能通過膜鐵轉運蛋白而將鐵轉出;因為許多神經元同時表達TFR與膜鐵轉運蛋白。 鐵通過神經元軸突向下運至突觸,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腦內可以表達IRPS以及IREs調節因子,但目前在腦內鐵代謝中的作用未知。
  • 磷脂膠丸如何改善糖脂代謝?
    很多門診不孕和月經失調患者患有肥胖糖代謝紊亂、多囊卵巢症候群,或者有血脂代謝紊亂的高血脂、脂肪肝等,體重控制和減脂是該類人群的一線治療方式[1],胰島素升高可直接作用於卵巢,影響卵泡發育、排卵障礙、胚 胎 發 育 、內膜生長和胚胎種植,此外流產風險和妊娠併發症也顯著升高[2]。
  • 腦供血不足,3個小方法可自測,改善腦供血,還要「兩手抓」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一些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一、核醫學影像「新」技術可檢測腦多巴胺水平,有助於早期診斷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帕金森病可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由於帕金森病早期症狀不一定十分典型,以及對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可能不敏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被誤診為腦梗塞、焦慮症等其它疾病。
  • 哪些帕金森藥物作用更穩定持久?醫生:帕金森藥物總結都在這裡了
    正常腦內的多巴胺和腦內的另外一種遞質--乙醯膽鹼,在數量上處於一種的平衡狀態。帕金森病人體內的多巴胺分泌數量變少,導致多巴胺與乙醯膽鹼之間的數量平衡被破壞,從而誘發帕金森的發生,這是人體也會出現靜止性震顫、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等症狀。這時候醫生就會告訴您,如果您得了帕金森病。一定要記住,藥不能停!抗帕金森藥物都有哪些呢?
  • 如何應對精神科藥物所導致的代謝症候群?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7、如何應對精神科藥物所導致的代謝症候群?④抗精神病藥物可致體重增加,AP通過對H1、5-HT2c及M3受體的阻滯作用而導致肥胖及高血糖等代謝異常。國內2007年調查,服藥患者BMI超標者達33.5%(782/2334),腰圍超標者為40.5%。
  • 警惕:腦蛋白水解物嚴重過敏反應!
    5%葡萄糖250ml+腦蛋白水解物120mg靜脈滴注,5分鐘後突發出現急性喉頭水腫,過敏反應。情況危急,病情較重。立刻成立搶救小組,爭分奪秒,及時處理。經搶救後患者逐漸好轉,症狀改善,生命體徵平穩。腦蛋白水解物為一種大腦所特有的肽能神經營養藥物。能以多種方式作用於中樞神經,調節和改善神經元的代謝,促進突觸的形成,誘導神經元的分化,並進一步保護神經細胞免受各種缺血和神經毒素的損害。
  •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如今,我們稍加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症狀。有的人就會自嘲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其實,這不是中不中用的問題,大多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 利用iPSC構建人血腦屏障模型用於藥物腦通透性的概念驗證
    中樞神經系統(CNS)是由腦和脊髓組成,是人體神經系統最主體部分,它與血液之間存在一種稱為血-腦屏障的組織。血-腦屏障(BBB)是由軟腦膜、脈絡叢、腦血管和星狀膠質組織所組成,腦內皮細胞是它的主要結構。
  • 名醫手記丨三氧自體血療法 可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通過大量的臨床應用和數據顯示,醫用三氧在治療代謝性疾病、腫瘤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皮膚疾病等諸多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且在各大醫院被廣泛應用。那麼,三氧自體血療法可以治療哪些疾病,適合哪類人群,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帶著這些問題,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採訪了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蔣海斌,從醫學、科學角度,為大家答疑解惑。
  •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
    美多芭:飯前1小時或者飯後1.5小時服用,因為食物會延遲血漿中左旋多巴達到峰值濃度的時間,使症狀改善的時間延遲,也會使症狀改善持續的時間明顯縮短。初期服藥的患者,如服藥後出現噁心、腹脹、腹部不適等症狀,可以服藥的同時吃點兒餅乾、水果來緩解這些症狀。息寧:服用時間同美多芭一樣,飯前1小時或者飯後1.5小時服用。
  • 你要了解腦的兩種代謝模式:葡萄糖和酮體
    當前研究的主要主題是使用腦成像技術研究衰老過程中大腦燃料代謝和認知功能的變化,並了解Omega-3脂肪酸穩態的變化方式和原因。他發表了280餘篇同行評審的研究論文,並於2009年當選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Cunnane教授在演講中主要涉及以下關鍵信息:
  • 執業藥師考試-藥一-藥物化學結構與藥物代謝
    >1.含芳環、烯烴、炔烴類、飽和烴類藥物第I相生物轉化的規律2.含滷素的藥物第I相生物轉化的規律3.含氮原子(胺類、含硝基)藥物第I相生物轉化的規律4.含氧原子(醚類、醇類和羧酸類、酮類)藥物第I相生物轉化的規律5.含硫原子的硫醚S-脫烷基、硫醚S-氧化反應、硫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脫硫代謝、亞碸類藥物代謝的規律6.酯和醯胺類藥物第I相生物轉化的規律
  • 喝紅酒、吃魚油真的可以改善血管硬化嗎?
    動脈硬化是一個人體生理衰老的必然過程,很多腦心血管疾病都是因為動脈硬化所引起,所以,必須要讓血管保持彈性與暢通才能延緩人體血管硬化時間。坊間時常流傳喝醋、喝紅酒或吃魚油可以軟化血管,不過動脈硬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或治療方式可以讓血管回春,或是讓血管軟化。專家表示,一堆所謂可以改善血管硬化的說法或偏方,如果不是誇大功效,就是欺騙消費者。喝紅酒與吃魚油能改善血管硬化?
  • 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由「創新藥物非臨床藥物代謝及PK/PD 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藥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研討會將圍繞藥物代謝研究領域的前沿方向,以學科交叉與融合、傳承與創新為大會主題,邀請國內外藥物代謝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就藥物代謝及PK/PD 等研究的熱點給予精彩的大會報告。本次會議同時開展了藥物代謝領域青年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 養血清腦製劑治療高血壓及改善血壓變異性的機理
    答:養血清腦方的降壓作用是與其養血滋陰、平肝潛陽、調理氣血紊亂、糾正陰陽失衡,因而產生全面改善血流供求關係和機體的自穩能力的作用相關。也與複方中的藥物組成及藥物活性有關。有報導,養血清腦製劑可對抗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兔離體主動脈條收縮,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軟腦膜小動脈,因此降低總外周阻力,有效的改善全身血管功能。這些作用可能在該方降低血壓過程中都發揮了效應。
  • JMC:科學家成功改造抗癌藥物結構 增強血腦屏障穿透能力
    2016年10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一種實驗性藥物的結構進行了改造,增強了這種藥物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這種叫做DON(6-重氮-5氧代-L- 正亮氨酸)的實驗性抗癌藥物是從70多年前在秘魯土壤發現的一種細菌中培養獲得,這種藥物能夠阻斷細胞對穀氨醯胺的利用。對不同晚期癌症病人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DON能夠使腫瘤萎縮,但同時會對胃腸道系統造成損傷,科學家們最終認為這種藥物對人體毒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