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穎馨 製圖
浙江在線5月11日訊 33歲的潘克勤有很多身份。
她是一對海寧農村夫婦的掌上明珠,是杭州一個6歲調皮男孩的媽媽,也是浙江康復醫療中心青蘋果學園的一名特教老師。
還有一個身份,她默默「保護」起來了。
一年中總有幾個星期五,她會申請調休然後一個人消失。
同事都默認,「潘老師家裡有點事」。兒子只知道,「媽媽開會去了」。
這個時候瘦小的潘克勤會背上一隻雙肩包出門。她會先到浙江省中醫院拿上一隻儲運箱,再去趕飛機或者高鐵,到達一個陌生的城市,然後將儲運箱轉交給當地醫院。
每次出門,她都十萬分小心,因為那個2斤多重的儲運箱裡有一份禮物:被稱為生命種子的造血幹細胞。
護送生命種子
一份孤獨卻熱切的工作
潘克勤是浙江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護送分隊的一員。
護送生命種子這樣一份禮物是什麼樣的體驗?「孤獨卻熱切,因為有個生命在等待。」也因此,他們被稱為「生命快遞員」。
潘克勤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不是偶然。
2006年,大一新生潘克勤在杭州龍翔橋附近看到獻血車,就第一次獻了血。之後的大學四年,一年兩次獻血,從不缺席。2008年汶川地震,潘克勤代表學校將同學們捐獻的物資送到省紅十字會。那時她第一次聽說了「造血幹細胞捐贈捐獻」。「如果配型成功,能救人命。」她記下了。
2010年9月10日,工作後的第一個教師節,潘克勤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潘克勤為什麼要做這些?
因為潘克勤深知,疾病帶給一個家的傷痛有多大。潘克勤小學六年級時,父親確診為大腸癌早期,需要做手術。正因為有很多親朋好友的幫助,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總算挺了過來。她一直記得,人要感恩:能幫到人的話,就儘量多幫點。
她曾幫助了一位
韓國患者
機緣巧合之下,她真的幫助了一位異國患者。
2012年2月,潘克勤接到電話得知,韓國一名白血病患者和她之前留下的造血幹細胞樣本的HLA配對成功。
慶幸又糾結,是她當時的真切感受。
當初樣本入庫的初心她記得,只是真到眼前,她還是有點害怕,還上網查了很多資料。本想瞞著父母,可因為是涉外捐獻,她必須要去北京。
不得已,她告訴了父母。
很意外,父親很支持:「我相信現在的醫學,也相信醫院和醫生。在不損害你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可以救人一命,我支持你去做。」
潘克勤成為浙江省第10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浙江涉外捐獻的第一個女性。
年輕父親見到她第一眼
眼淚撲簌撲簌往下掉
2016年,由15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組成了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負責護送捐獻成功的造血幹細胞。第二年,潘克勤就加入了。
她的第一個任務,是將一份造血幹細胞送往青島,救一個10歲患有白血病的小學生。
2017年5月19日,周五,潘克勤調休好,一早就趕到浙江省中醫院,等一個年輕寶媽捐獻幹細胞。
可儘管提前開始,但是機器一直發出警報,循環量始終不達標,時間耽誤了。
潘克勤很著急,擔心趕不上飛機。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24小時之內送達,而且是送到得越早越好。
眼看著時間來不及,志願者們齊心協力聯繫交通部門,立刻為潘克勤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20多分鐘,潘克勤順利到達蕭山機場。
沒想到當她把儲運箱往身上一挎,一路小跑到登機口時,飛機延誤的消息傳來。
潘克勤緊張得手腳一直發抖,身上不停地冒出冷汗。
幸好航空公司很快做出協調,在最快一班飛往青島的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上為她找到一個空位。
潘克勤登機了。坐下的那一刻,她覺得有些恍惚。她雙腳緊緊夾牢儲運箱,絲毫不敢鬆懈。
下了飛機,青島當地醫院就派了車子來接。下午3點多,潘克勤達到醫院,將儲運箱交給院方。
在電梯裡,她見到了受捐女孩的父親,很瘦小,很憔悴。年輕的父親見到她的第一眼,眼淚撲簌撲簌往下掉。
走出醫院的那一刻,潘克勤深深籲出一口氣:「那是一種如釋重負。我對自己說,我沒有搞砸,我做到了。那個孩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護送生命禮物
心理壓力遠超過路途奔波
有了第一次的「驚心動魄」,之後的每一次任務似乎變得順利起來。
最起碼,潘克勤是這麼認為的。
去廣州,正好碰到空中管制,好幾十架飛機都在排隊。潘克勤在和機場溝通後,她所乘坐的那架飛機優先起飛,護送完造血幹細胞,她一個人去吃了一頓陶陶居。
去長沙,因為航班時間不合適,她買了高鐵票,因為臨時各種改時間,她最後站了4個小時到長沙,其間不敢上衛生間,後來吃了一份臭豆腐犒勞自己。
去武漢,在機場她第一次走了VIP通道,可惜連一碗熱乾麵都沒吃上就匆匆趕回杭州。
去年8月,她坐高鐵去上海,當天來回將一份造血幹細胞取回杭州。那天從地鐵出來時,碰上雷陣雨,第二天她就發燒了,因為低鉀還住了院。
護送生命禮物,心裡的壓力比身體上的勞累更加讓人難以承受。
上崗前,潘克勤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包括護送技巧、溝通技巧、模擬情境等。
一路上,儲運箱都不能離開視線。偶爾還要稍微晃動一下箱體,保持細胞活性之外保證它不會凝固。
潘克勤說,護送分隊的人,最習慣的動作就是小跑。但幅度不能太大,又不能太慢,爭分奪秒。「體力一直在消耗,精神一直緊繃著,當時不累,放鬆下來一定會癱軟。」
因為時間控制不好,他們常常吃不上飯。所以在潘克勤的背包裡,一定會準備一些麵包和餅乾。
不過,這些在潘克勤看來「都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