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為父捐造血幹細胞 脖子大腿扎管子抽血

2020-12-04 騰訊大浙網

護士在查看龍龍情況。

「爸爸,你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哦!」昨天中午,杭州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無菌病房外,9歲的龍龍(化名)衝著無菌艙內的父親笑,額頭上沁著汗水。

媽媽陳麗(化名)一邊擦著兒子臉上的汗,一邊心疼地說:「才走了這麼一點路,就出汗了,以前跑半天都不成問題。回家得好好補補了。」

因為父親患上血液病,無奈之下,龍龍挺身而出,昨天和前天先後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以挽救父親的生命。龍龍也是我省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意外 32歲父親突患血液病

龍龍的父親今年32歲,今年上半年,感覺頭暈乏力,就到當地醫院做了一個檢查,檢查結果讓他們很意外: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以下簡稱MDS)。

這是一種血液病,會慢慢發展為白血病,根據患病類型不同,進展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至今為止,還沒有藥物可以阻止病程發展。

遺憾的是,龍龍的父親,得的恰好是進展最快的一種類型。從上半年確診到下半年,常規的輸送血小板的治療手段,已經起不到絲毫作用,隨時可能因顱內出血或者內臟出血,導致死亡。

「我們從老家問到省城,所有的醫生都告訴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陳麗說。這個診斷,讓他們一家陷入焦急等待中。

龍龍的父親先後和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進行了兩次配型,但遺憾的是,沒有一次成功。

尋找外援的同時,他們也開始尋找內援。龍龍的父親有兩個姐妹,雖然兄弟姐妹間配型的成功率高達25%,遺憾的是,兩姐妹沒有一個配型成功。

除了兄弟姐妹,還有作為直系親屬的父母和孩子。龍龍的爺爺奶奶年紀已經超過55周歲了,不屬於配型範圍,而龍龍今年才9歲,未滿18周歲,年齡上也不達標。

病情一日日加重,唯一有效的治療辦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來源卻一直等不到。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丈夫年輕的生命消逝?陳麗心急如焚。

2.勇敢 為救父親嬌氣男變身小超人

醫院很快安排移植手術。

前天,龍龍已經給父親輸送了20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

昨天上午,記者在省中醫院血液科病房見到龍龍時,他正躺在病床上,脖子和大腿上分別被扎了兩根管子抽血,病床邊放著提取造血幹細胞的機器。

為轉移注意力,龍龍手裡拿著遊戲機把玩著,表情平靜,時不時衝正給自己餵牛奶的媽媽笑笑。

「孩子給大人捐獻造血幹細胞,體重上就比成人輕,所以捐獻的量也會比成人多一些,不過整個過程我們都很關注。」主管醫生劉文賓說,一般人捐獻造血幹細胞每次200毫升差不多了,但龍龍昨天又多抽了150毫升。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之前,要打一段時間的動員劑,將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都動員到外周血裡,然後通過專用的機器,將外周血裡的造血幹細胞過濾出來。抽一次的整個過程要兩個小時左右。

由於耗時長,再加上抽血的針比平時的針要粗一些,陳麗很擔心兒子吃不消。在抽血之前,陳麗小心翼翼地問兒子,是否願意用他的血救爸爸?沒想到龍龍毫不猶豫地說:「當然願意了,用多少血都願意。」

龍龍的回答,讓陳麗百感交集。

「他是個很嬌氣的孩子,在家的時候,動不動就哭。我經常說,你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怎麼這麼愛哭,真沒用。」陳麗說,平時碰到體檢抽血,龍龍每次都哭得殺豬似的,可這回為了救爸爸,配型的時候抽了十多管血,到後來血都很難抽出來了,但龍龍連痛都沒有喊一聲。

「抽造血幹細胞的時候,針那麼粗,他的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我知道他很疼,可他就是不肯哭一聲,我心裡真是比他還難受。」說到這裡,陳麗的眼眶紅了。

原本正躺在床上玩遊戲的龍龍,聽到這裡,馬上放下遊戲機,閉上眼睛,對陳麗說:「媽媽,你別說了,你別說了,我想睡覺了。」裝睡的龍龍,兩顆淚珠卻從眼角無聲地滾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淄博漢子為5歲男童捐獻造血幹細胞
    文/圖 記者 任靈芝 通訊員 張軍 「5歲的孩子,本來應該無憂無慮,他卻遭受了那麼多的痛苦……」16日下午,39歲的張濤採集完造血幹細胞後接受採訪時說。記者了解到,張濤是淄博第6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實現者,他的大愛之舉,將為遠方的5歲男童帶去生的希望。12月16日下午,採集完造血幹細胞以後,張濤和妻子合影。家住周村的張濤,是一名個體戶。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2017年7月份,他在獻血時登記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採集了血樣。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9歲的馬子彥為父親捐獻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2020-11-16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拒絕給白血病妹妹捐骨髓的哥哥 回應的原因讓人心寒
    在山西有一名二十七歲的女子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她的兩個親哥哥做了骨髓配型發現十分的成功,然而就在快要進行手術前,他的兩個哥哥突然反悔了。有人採訪他們,一個哥哥說自己身體不太好,而且他兩個孩子還小不能沒人照顧。另一個哥哥則是表示自己還未成家,不能讓身體出現問題。就連女子的父親也不贊同兩個哥哥給妹妹捐骨髓。女子的丈夫給他們下跪,都沒有讓他們動搖。
  •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2013年12月29日和30日,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
  • 泉州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助9歲白血病患者
    徐梅琴在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26日,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的22歲女生徐梅琴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成為福建省第272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徐梅琴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目前是武夷學院桃源校區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在讀本科生。
  •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
    【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9歲患者 謝謝你的「善良可貴」】近日,福建泉州,22歲女生徐梅琴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火。採集完成沒休息幾天,她又參加了學校教師資格證考試。她說,立志當一名老師,為了向學生傳達「善良可貴」、「人要向善」的觀念。
  •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 捐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原本沒有100斤的她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一天吃四五頓飯,還要強迫自己吃到非常的難受。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增肥了16斤,最終捐獻了自己205ml的造血肝細胞。受捐的少年在事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非常感謝這位女孩子給了他第二次的生命,而這位女孩表示這都是她應該做的,她的捐獻不圖任何的回報。
  • 為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退役軍人戒酒了
    能與這名12歲的小女孩配型成功,讓她與家人重燃生的希望,這是我一生的榮耀。」在哈爾濱市血液病研究所一樓採集室結束了4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45歲的劉軍(化名)有些疲憊,可是聲音卻依然鏗鏘。退伍兵獻血後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劉軍家住海倫,是一名社區工作者。
  • 6歲弟弟抽血四個小時捐獻骨髓 10歲姐姐淚灑病床
    知道這是6歲的弟弟小南(化名)提供給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小北一邊輸血一邊流眼淚,她對媽媽說:「我以後一定會加倍對弟弟好的。」  「這回他都沒有哭過」  姐姐小北10歲,弟弟小南6歲,老家在湖北,因為父母長期在溫謀生,姐弟倆在溫州出生、長大。小北被檢查出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全家只有小南的造血幹細胞最適合給姐姐。
  • 骨髓造血幹細胞「悔捐」調查:捐獻關鍵時刻近半志願者「脫逃」
    然而,就在欣欣住進移植艙進行預處理之後,捐獻者卻突然中途「悔捐」。欣欣家人承擔了捐獻者高分辨配型、體檢和採集幹細胞等一系列費用約5萬元,這下不僅錢打了水漂,孩子也只能先回輸她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回到原始狀態,等待下一個合適的供體。欣欣的遭遇不是個案。悔捐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卻又不時發生。
  • 8歲男孩捐骨髓,只為救25歲姐姐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肖春道/圖5月20日,諧音「我愛你」,當大家忙著說愛的時候,8歲的龍巖男孩小翔,靜靜地躺在福建協和醫院的病床上,過去兩天,他一共捐出36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送到一牆之隔的移植倉
  • 記者親歷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40歲南京媒體人為12歲男孩捐髓
    新華報業網訊今天上午,南京中大醫院8樓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今年40歲的媒體人邱瑜正躺在病床上,被同事和好友送來的鮮花簇擁著,殷紅的血液從他手臂的血管中緩緩流出,沿著膠管流進了一旁的造血幹細胞分離器中,這臺特殊的機器將提取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
  • 打了動員劑 造血幹細胞開始「加班」
    □策劃 科教部   □執行 記者 李曉敏 溫中豪 實習生 宋涔逍 張朝 文 記者 平偉 圖  核心提示  昨日,本報A04版刊發的《本報記者欲捐「血液種子」救溫州小夥》,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不少讀者在向欲捐「血液種子」的本報記者趙豐玉表示敬意的同時,紛紛表示願意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
  • 來泉務工女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賦予重慶男童新生的希望
    2歲,生命的旅程才剛剛開始,重慶男童小奇(化名)卻罹患白血病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在南安務工的貴州女子安鳳與小奇配型成功。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檢查,新年伊始,她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入小奇體內,賦予他新生的希望。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
  • 揚州儀徵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