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老師傅手工打磨飛彈陀螺 精度遠超研究所

2020-12-06 鳳凰網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閆嘉琪潔清)9月3日。北京長安街。地面鐵甲奔流,動若風發;空中戰鷹列陣,驚雷滾滾……看著親手交付的一枚枚新型地空飛彈、空空飛彈和空地飛彈首次公開亮相,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一群圍坐在電視機前的年輕軍官歡呼雀躍,興奮不已。他們是駐上海空軍某研究所的軍代表,在探索軍民深度融合,監造國之空天利器的徵途上闖出了一條新路。

高手藏民間

傳感器上的陀螺,是測試飛彈飛行數據的重要設備,其支撐杆的直徑只有普通醫用針管粗。要支撐杆頂端磨出一個肉眼大的球體,工藝要求極為苛刻。

由於產品生產規模小、品種少,國內研究所機構缺少能工巧匠,生產加工的成品率低,精度上不去,性能不穩定。這類產品屬於高精密儀器,一直被歐美國家視為敏感器件列入禁運清單。無奈之下,軍代表只好將目光轉向民營企業,經過幾番周折,他們發現浙江某鎮一家專門為手錶廠提供零部件的私企具備這種加工能力。不久,第一個試製品完成,再經老師傅手工仔細打磨,結果裝機測試,其精度遠遠超過某研究所機加工設備。

民間果然潛藏高手。這件事引來大家一番熱議,在軍企引起不小的震動。一次宣講軍民融合政策例會上,總代表陸建軍頗有感觸:現在武器裝備發展明顯提速,過去十年磨一劍,如今一年磨數劍,只有改變過去單打獨鬥,孤軍奮戰的思想,利用好更多的社會資源,才能跟得上裝備快速發展的步伐。」

思想觀念的快速轉變,帶來行動上的高度自覺。軍代室根據承擔的近20個型號任務,整理了幾十個軍工企業在研製和生產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走訪調研華東地區上百家民營企業,最終篩選出20多家具備軍品生產配套能力的民營企業,籤訂了供貨協議。

獨角不成戲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某老牌軍工企業生產的微波信號源存在質量隱患。軍代表在集中排查過程中,發現該企業存在13個生產和管理問題,決定取消其生產資格。

幾十年的合作關係終止,上億元的產品訂單告吹,隨之而來的是非議和不解。面對各種幹擾和阻力,代表室鐵板一塊,毫不動搖:「裝備質量決定戰場勝負,連接著戰友的生命,雖然我們都姓『軍』,但是質量面前沒有特殊公民,誰敢把質量當兒戲,就砸誰的飯碗」。一番實地考察,最終他們與南京一家實力很強的民營企業籤訂了供貨合同。

長久的計劃經濟體制思維模式,導致一些軍工企業產生了「大佬」的想法,危機意識逐漸淡化,市場競爭力下降,一部分軍工企業只願「融」民企,而不願被民企所「融」,尤其一旦觸及自身利益,依然習慣靠感情協調,憑關係拿訂單,不願融合,不敢融合。軍代室堅定地站在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高度,從降低軍事裝備研發風險,減少軍事裝備的使用和維修費用,縮短國防採辦周期,擴大軍品科研生產競爭基礎,確保國防科技工業基礎充滿活力等方面,把軍民融合的優勢講深講透,把企業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家戰略層面。

他們打破傳統體制機制藩籬,利用民企「倒逼」軍工企業,果斷剔除了個別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的老字號軍工企業,激發了軍工企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某研究所被一私企拿走某項大額訂單後,痛定思痛,主動揭短亮醜,自查自糾30多個問題,通過把脈會診、集智攻關,產品技術和質量全面提升,通過與民企公平競爭,在市場重新找回自信。

聯袂出演

民參軍熱情越來越高,如何培育和提升他們的軍品質量意識?需要軍代表持續引領,發揮主導作用。

某民營企業掌握高磁密度的獨門絕技,僅蘋果手機的耳機份額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該企業首次為某型裝備生產的電磁閥,線性度好,磁力超強,技術水平超過了同類所有軍工企業。

然而,在第二次整機震動試驗中,軍代表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迅疾做出「歸零」處理。經過層層篩選,倒查出某個隱藏很深的工藝缺陷。他們抓住這一典型案例,要求企業停產整頓,舉一反三。在開展全員質量法規教育的同時,進行質量體系輸出,還專門抽調具有全軍裝備審核資格的技術專家,從產品研發、管理流程、生產工藝、檢驗驗收等方面,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完善了幾十萬字的法規性文件。經過體系推廣和消化,員工的質量意識普遍增強,產品質量不僅滿足了軍方需求,還贏得了更加大的市場。

民營企業成分複雜,有上市公司,也有私人小作坊,其規模、產品類別、質量保障能力不盡相同。軍代室圍繞「管理持續改進、質量持續提高」這兩個目標,探索融合工作思路,在宣傳諮詢、引領培育、協調監督等方面發揮作用。近兩年,他們藉助華東地區科技大市場的資源優勢,建立了一整套需求對接機制、軍地協調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和監督評價機制。還聯合上海地區駐派機構,建立了「上海軍民融合資料庫項目」。以邀請專家幫、定期蹲點促、手把手地教等手段,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對十多項軍品研製和生產瓶頸問題,定期組織項目推薦會,主動牽線搭橋,一批民營企業不僅找到了產業發展方向,還拿到軍品生產資質,「野戰軍」變成了「特種兵」。

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促進了軍代室人才建設。目前,半數以上軍代表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先後獲得軍內科技進步成果獎4項,發表論文90多篇,出版專著10部。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管理水平高,能夠直接與型號總師對話,解決重大質量問題的專家型人才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手工打磨核心部件,精度達到0.002毫米
    精準指向的核心是個小小的鋼碼盤,就算用最先進的磨床機器加工後,精度也只能達到0.02毫米,而夏立打磨到了0.002毫米。夏立主動提出要通過手工打磨的方法試一試。夏立:他們當時也覺得挺冒險的,領導包括我們的設計師就一直在追問我,說夏師傅你有沒有把握,我說我有把握。
  • Fibercore發布針對超高精度光纖陀螺應用的新保偏光纖
    9/13/2018, 英國領先的特種光纖全球領導廠商Fibercore今天發布針對下一代光纖陀螺FOG應用的兩款增強性能的保偏光纖。光纖陀螺研發領域兩大強勁的趨勢是提升精度和降低尺寸。
  • 八年打磨「精密機械之王」 長春光機所研製的高精度光柵刻劃機能在...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和物理研究所歷時8年,日前成功研製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柵刻劃機,同時攻克把光柵「做大」和「做精」的世界性難題,在這場追逐精密機械王冠的競爭中先拔頭籌。  手工磨、衝極限——  工匠精神砥礪8年  如果在原子力顯微鏡下細數,長春光機所製造的大面積光柵,表層每1毫米都包含了6000個形狀一致、間距相等的「小樓梯」。
  • 陀螺漂移率?影響導航精度最重要因素
    在幹擾力矩的作用下的陀螺進動角速度即為陀螺漂移角速度,進動的方向即為漂移的方向。設陀螺角動量為H,作用在陀螺儀的幹擾力矩為Md,則漂移角速度的量值顯然為:陀螺儀可以在多種對象和系統中應用,隨著使用場合的不同,對陀螺漂移率的要求也不相同,就一般而言,在指示儀表或者飛行控制系統中應用時,對陀螺儀精度的要求相對低一些,其漂移率要求一般為幾十度每小時到1度每小時;在飛機和艦船慣性導航或戰略飛彈慣性制導系統中應用時
  • 日媒稱,自家這枚空對空飛彈 遠超美國響尾蛇排第一
    AAM-3飛彈,是日本在美國「響尾蛇」飛彈的基礎,發展而來的先進近距離空對空飛彈。AAM-3飛彈,是20世紀80年代,由四家日本公司,共同開發研製的一種近距離空對空飛彈。AAM-3飛彈,全長3米、彈徑127毫米、彈重91千克。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直到1960年,世界上的第一臺雷射器誕生以後,雷射陀螺作為雷射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而成為世界各軍事強國研究的熱點。1雷射陀螺及其特點雷射陀螺是由腔體(一般採用超低膨脹係數的微晶玻璃材料)和高質量反射鏡構成的環形雷射器,腔內運行的順、逆時針雷射能夠以不同的頻率獨立振蕩。
  • 中國高精度雷射陀螺儀實現量產 精度優於歐洲產品
    》成果轉化項目,優化了高精度雷射陀螺迫切需要的超精密光學元器件組件的工藝製造技術,形成了年產1200套的生產能力,躋身當今國際上能夠研製生產表面粗糙度小於0.1nm的超精密光學元件僅有的四家企業之一。通過項目的實施,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精度雷射陀螺超精密光學元器件的技術壟斷,對促進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高精度雷射陀螺重大關鍵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和特別重大的意義。
  • 把「中國精度」刻在每一個戰位
    全球組網,意味著北鬥導航實現「國內、區域、全世界」的「三級跳」,有能力在更大範圍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務。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楊志遠 攝精度,是北鬥的一個關鍵詞。1400多個北鬥基站遍布全國,上萬臺(套)設備組成星地「一張網」,國內定位精度全部達到亞米級,最高精度甚至可以到釐米或毫米級。
  • 手工打磨「天馬」望遠鏡核心部件,精度達到0.002毫米
    0.004毫米,亞洲最大的全向轉動射電望遠鏡「天馬」驅動系統的裝配精度。當嫦娥四號朝月球背面飛去,「天馬」望遠鏡正在為這場落月之旅指路。「天馬」指路的精確度,離不開對「天馬」驅動系統裝配零件的打磨。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技師夏立,就負責方位、俯仰傳動裝置的裝配任務,該裝置是控制天線轉動的核心設備,直接決定了65米天線的指向精度。
  • 高精度磁懸浮自動陀螺全站儀實現國產化
    日前,由長安大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16研究所合作完成的「GAT磁懸浮陀螺全站儀系統研製與應用」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標誌著我國研製成功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度磁懸浮自動陀螺全站儀,對打破國際上的技術封鎖,發展我國高精度自動陀螺經緯儀及其相關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網—國內首臺高精度磁懸浮陀螺全站儀研發成功
    本報訊 由長安大學測繪與空間研究所和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十六所共同研發的GAT高精度磁懸浮陀螺全站儀日前通過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GAT高精度磁懸浮陀螺全站儀具有測量精度高、速度快、性能強和操作簡便等特點,在技術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陀螺全站儀是一種將陀螺儀和全站儀集成於一體且具有全天候、全天時、快速高效獨立的測定真北方位的精密測量儀器,主要用於大型隧道(洞)貫通測量、地鐵定向測量、礦山貫通測量、建立方位基準及導航設備標校等領域。
  • 雷射陀螺精確制導 寫「千裡點穴」傳奇
    正是源於雷射陀螺的優異性能,美國B-52轟炸機把慣性導航系統更新為環形雷射陀螺系統,英國的「勇士」機械化炮兵觀測車載導航系統、日本的「AS90」式自行榴彈炮等都使用雷射陀螺來提高武器作戰導航的精度。
  • 有一萬多個零件,可確保洲際飛彈精度達四十米
    一般來說,飛彈打得越遠,精度越低。洲際飛彈都是射程大於8000公裡的超遠程彈道飛彈,主要是用來攻擊大城市等大目標的,誤差在1公裡以內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美國卻有款洲際飛彈,精度卻達到了40米,而且還是在冷戰時期,在沒有GPS等外部定位參照的輔助下。它是怎麼做到如此極端精度的呢?
  • 中國首個基於量子技術核磁共振陀螺原理問樣機世
    > 資料圖:洲際飛彈上的控制艙段主要設備就是陀螺儀,陀螺儀好壞決定了飛彈的射擊精度目前小型飛彈使用的是雷射陀螺儀,但體積仍遠沒有達到量子陀螺儀的晶片級尺寸。  8月16日,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升空,一時間,量子技術成為了熱點話題。而在量子傳感領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33所自主研製的基於量子技術的核磁共振陀螺原理樣機也於不久前橫空出世,使我國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之一。
  • 拒私企高薪,40年等待,只為4個小時,一把銼刀見證花甲老人的辛酸淚
    C是超中國英文名稱「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C919應該是目前來說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真正的大飛機。是150座以上的國內外目前能做大飛機的,也就波音和空客。現在他們成了全世界的第三家。
  • 我國雷射陀螺儀持續突破:精度媲美國際水平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戰斧巡航飛彈戰法震驚世人,甚至有傳言其曾經先用一枚飛彈炸開伊拉克一個電廠的圍牆,而後一顆飛彈則從炸開的洞中進入擊毀電廠。
  • 國防科大雷射陀螺技術創新團隊:43年矢志強軍興軍
    由於雷射陀螺與傳統機械陀螺相比,啟動快、動態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可用於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高精度慣性導航,因此世界各國紛紛跟進,引起一場導航技術的革命性變化。但是,由於涉及眾多前沿技術和先進工藝,研發工作曾一度停滯,僅有美國等少數國家還在堅持。  60年代末,美國研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並於70年代末期在戰術飛機和戰術飛彈上試驗成功,從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新一輪雷射陀螺的研製熱潮。
  • 現代重型魚雷為何要比飛彈還要貴很多?
    那麼,從價格上來說為啥魚雷要比飛彈貴了這麼多?原因就是魚雷的製造實在是太困難了!目前可以製造反艦/反潛雙功能重型魚雷的國家:中美俄/英法德/日本、瑞典,加在一起連10個國家都沒有,而義大利只是在製造輕型反潛魚雷方面有所建樹…技術等級顯然要低了一些。
  • 雷射陀螺:慣性導航系統上的「明珠」
    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GG1308型雷射陀螺,通過採用一次成型工藝,總體積小於2立方英寸,重量僅為60克,卻可以達到1°/h的精度,價格僅為1000美元。雷射陀螺「麻雀雖小」,卻集成了光、機、電等諸多領域高精尖技術,考量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綜合體現。
  • 沒有這個「倔老頭」,就沒有中國的雷射陀螺
    研究的初步進展,給雷射陀螺的研製工作帶來了一線希望。就在這個時候,幾家合作單位又因難度太大、前景不明選擇退出。「別人不幹了,我們卻不能放棄。」高伯龍和課題組每個人都清楚,如果就此放棄,我國雷射陀螺研製任務就會半路夭折。在困難面前退縮,決不是軍隊科技工作者的職業素養。